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稿.doc_第1页
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稿.doc_第2页
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稿.doc_第3页
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稿.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花鸟画教学设计南昌十六中 龚卿1、 教材分析: 古代花鸟画一课是人教版美术教科书第160页的内容,它与古代人物画、山水画并称中国画三大题材。从内容上看,教材以历史发展顺序为线索,分别讲解了从五代至清代的9幅古代花鸟画,其间包含了花鸟画的分类、著名画家及各作品的画风特点等知识,时代特征明显,代表性强。从知识体系上看,本课置于古代人物画、山水画和现代花鸟画之间,不仅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中国画的大写意境界,同时,也为后面的现代花鸟画学习打下了基础。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花鸟画的分类、发展并掌握其欣赏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在感受艺术作品魅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3、 教学重点:工笔画枫鹰稚鸡画和写意画鹌鹑图,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以点见面掌握花鸟画的不同欣赏方法并逐步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 教学难点: 写意花鸟画的意界及表现5、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6、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网络和一只鹌鹑7、 教学设计过程: 、设计思路 按美术课标所提出的:“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要求。秉着“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指导思想,我将本课的教学结构调整为:知识讲解、作品赏析和巩固内化三大块。其中知识讲解分定义、分类、发展史三部分,使学生对古代花鸟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作品赏析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枫鹰雉鸡图和鹌鹑图两幅作品的赏析,达到以点见面的效果。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以“创设情境-初步赏析-探索了解-感悟作品”的模式展开,使学生在学会欣赏的同时能通过体会画家的亡国之痛激发爱国之情。而巩固内化则以学生上网自主学习、交流为主来赏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体设计:1、引入: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的去分析花鸟画。展示了两组图片: 照片荷花和工笔花鸟画荷花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荷花的,画与照片有什么区别?(画更概括提炼)展示两组不同情感的荷花作品提问:这两组作品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导出不仅写物而且能传情的古代花鸟画课题。2、 新课讲解:知识讲解。了解花鸟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定义-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A出示一组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图。提问:这些画中,哪些是规律性鸟画?什么样的画我们称为古代花鸟画?(学生:花、鸟、竹、石)B出示一幅蔬菜、小虫类的花鸟画。提问:那这幅是不是花鸟画?导出古代花鸟画的定义。分类- 对比法。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已感受。A 提问:(出示几幅不同类型的花鸟画),请同学找出它们的区别。这些画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B出示花鸟画的分类:工笔画强调精谨的表现物象,写意画则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意在神似C小测试:出示4幅图,请同学指出哪些是工笔画,哪些是写意画发展史- 媒体播放法。引言:虽然花鸟画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但它们并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有个先后顺序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古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吧!展示:古代花鸟画录像简介(包括各朝名画的简单赏析)小结:晚唐形成,五代产生两大派,宋元明代大发展,清代流派纷呈。作品赏析。为突出重点、深入讲解,我将作品赏析精减为枫鹰稚鸡图、鹌鹑图2幅画A枫鹰稚鸡图。此画是工笔画,其特点是精微的描写物象,欣赏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感受画家思想情感。引言:前面我们在花鸟画的录像中,谈到南宋时,盛行生动艳丽的画风,且大部分是构图简洁的小幅画,对不对?今天我们就要看个例外。出示枫鹰稚鸡图,简介(高189cm,宽209.5cm,南宋,李迪简介)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幅描绘了一个什么内容?(老鹰抓小鸡)老鹰是什么状态?(全神贯注)为什么?(俯身探头、目光、爪子、翅膀、双唇等)鸡是什么状态?(怆惶逃跑)为什么?并通过放大图、鹰和鸡眼睛的对比图及夸张的动作来启发学生。有时遇到胆子大一点的学生,我就让他们来表演,这样边玩边学,不用多说工笔画精谨的特点就被大家发现了。引导学生思考:(构图特点)这幅画的东西都画在右边了,有没有给人不平衡的感觉呢?为什么?然后再出示画面上的2条隐形线,引导学生发现正是这2条交叉的线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深化:画家这么辛苦的画这些山野情趣,他是想表达什么呢?(对生活的热爱)B过渡。由于大写意画,学生一般难以理解,因此,我先通过展示梅、兰、竹、菊的作品来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借花鸟表现自身气节的意境。引言:刚刚我们看了足能以假乱真的枫鹰稚鸡图,当然中国画不仅仅用来真实的描绘事物,而更多的是借花鸟来表达情感,如“四君子”、“岁寒三友”等提问:“四君子”哪四种植物?(梅、兰、竹、菊)(出示四君子图)它们各象征什么意思?(不畏艰苦、淡泊名利、虚心劲节、清高) C鹌鹑图。对比法、观察法、创设情境法等引言:其实中国画远不止表现一些君子气节,它还能表现每个人的气质呢,在我们南昌呀,就有一位清代画家特别擅长借花鸟来表现自我情感,哪位同学知道他是谁吗?(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一下就能记住这位画家及时代)片段:首先,浏览朱耷的作品。(注意观察他的画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设问:他的画的怎么会是这样的?是不是我们的画家有这种爱好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八大山人纪念馆,了解一下朱耷这个人再说吧。(创设情境):观看旅游景点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录像,并向学生简介当时的社会状态、作者生平经历。(朱耷,明皇室后裔,17岁时清军入关,被迫当了道士,后因才华出众,遭同道排挤,又出家当了和尚,一心想恢复大明朝,曾多次组织革命,无奈从此寄情于画画)画面正在播放朱耷的画将画面定格在鹌鹑图。放大并提问:咦,这画的是什么呀?(学生:鸡或鹰),然后告诉学生这是鹌鹑,(一片哗然)“是不是和你们看见的鹌鹑不一样?”“我这儿有一只真的,大家看看它和朱耷的象不象呀?” 出示自带的一只真鹌鹑(观察法)。“不象”,“能说一说你们看见的鹌鹑是个什么样吗?”(可爱、弱小、需求保护) “那我们朱耷先生画的鹌鹑呢?”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画中鹌鹑的冷峻、孤傲。提问:“为什么画家要将这么弱小的动物画得那么冷峻呢?”由于学生在前面对朱耷及社会背景已有所了解,这时再从色调、鹌鹑的情感状态引导学生,就不难分析出画家所要表现的孤寂、幽愤、对清朝不满和自持的心态了,最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此画的诗、签名及印章,使学生发现这些同样可以体现画家的感受,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画。3、小结应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课程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巩固内化活动。首先,我在课前建了一个班级群,然后出示2幅古代花鸟画让学生选一个自主赏析(在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赏析,然后在群上发表评论、交流意见)。最后我将学生讨论最多的问题提出来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也符合美术欣赏课求同存异的思想5、教学反思本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首先在选材上,没有蜻蜓点水的将教材中的9幅画都作一一讲解,而是以点见面的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幅画来作深入讲解,并且在讲解中也没有将线条、用笔、构图等作为知识点来讲,而是反过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然后再去体会这些形式的,这样不仅使课堂活了,而且解除了学生本末倒置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一切形式都是为思想服务的。其次在结构安排上:讲完工笔画枫鹰雉鸡图后,话锋一转:中国花鸟画不仅仅是对现实事物的再现,更多的是反映自我,象“岁寒三友”、“四君子”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样,就巧妙地将工笔画过渡到了“以物写人”的写意画境界中。然后,在这种中国古代普遍用来反映自身君子气质绘画题材的基础上,又层层递进,将范围再度缩小至朱耷这位反映自身情感的画家身上,从而将中国古代花鸟画不仅能再现事物,能反映画家的君子气节,更能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艺术魅力,给完完全全展露了出来。第三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对比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花鸟画的定义、分类等基础知识。对比较长且枯燥的发展史则采用多媒体演示法(结合图片讲解),让学生在边看边听中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历程。而对于作品欣赏,这种需要学生分析、理解、感受的东西则不仅通过放大图片、对比图片、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更是配合以夸张的表情、实物、创设情境等方法来引导感悟作品。第四在教学手段上,为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