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 题题 目: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目: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姓 名: 学 院:软件学院 系: 专 业:软件工程专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 月 日 共 26 页 第 2 页 网网络络教教学学系系统统的的设设计计与与实实现现 摘要:网络教学是随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而兴起的,借助网络进行师生非面 对面的教与学的活动。网络教学植根于传统教学,而不同于传统教学.其最大的 特点是教学的中心从教师真正转移到学习的主体学生.网络教学适应了教学 计算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点,并且向完善的体 系化发展。网络教学的技术实现依靠网络技术和相关的多媒体、信息交互技术, 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体系和实现技术。本文提出构建一个具有教学演示、答疑讨 论、教学评价等功能一体化的网上教学系统,并详细分析和探讨了各部分的实 现,对网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交互技术 abstract:Network teaching ,developing with the network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is the no-face-to-face teaching activ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dint of network.It is base on but differen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it transfers the teaching center from teachers to students who are the main body.Network teaching forms its own pattern,and developes to the consummational systematism.The technology of Network teaching are network technology,correlative multimedia and information-mutual technology.At the same time,it forms its own system and technology.This text refer to form a network-teaching system,which making up of demo of teach,doubt discussing,teaching evaluation and ect.It also labors and discusses how it comes true.So it has the use for reference to network teching. Keywordsnetwork teaching teaching pattern mutual technology 共 26 页 第 3 页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4 第二章第二章 概述概述4 1网络教学的定义.4 2网络教学的评价要素.4 3开发遵循网络教学的评价要素的教学系统.5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开发平台和主要技术点系统开发平台和主要技术点6 1开发平台.6 2主要技术点.6 第四章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12 1系统的构成.12 2系统的特点.12 3系统的运行模式.13 4系统中采用的数据访问技术.14 第五章第五章 详细设计和实现详细设计和实现15 1 页面基类15 2 用户界面15 3 部分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16 第六章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23 1不足之处.23 2网络教学对未来教育的影响.23 致致 谢谢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6 共 26 页 第 4 页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教学逐步成为教育领域的一 种发展趋势。它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 传统教学模式在时空上的限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因此,网上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网上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本系统主要是用.net来实现的。MicroSoft .NET的 策略是将互联网本身作为构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对互联网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进 行合理延伸。这样,开发人员必将创建出摆脱设备硬件束缚的应用程序,以便轻松实现互 联网连接。MicroSoft .NET无疑是当今计算机技术通向计算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先总体概述了网络教学的概念、现状,以及现实意义,接着从网络技术出发,介 绍了实现本系统的.net框架技术和、c#技术。正文部分主要详细讨论了本系统的功能, 总体设计和具体的实现。结论部分主要是提出在实现本系统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收获。 第二章第二章 概述概述 1 网络教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上讲,网络教学 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 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这是一个清晰的操作定义。 网络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一种新型远距离教学模式,其特性决定 了网上的“教”与“学”角色的变化。对于网上的“教”来说,主要是设计、提供灵活的 学习环境。这种灵活性允许学习者在自己的学习中扮演一种很积极的角色。网络设计应是 积极的,它能使学习者愿意动手而不只是看。网络既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体验空间,同时也 提供一个接近专家和案例的通道,这些案例可提供有效的经验。对于网络学习者来说,其 学习是有目的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因此,要有一定的知 识基础和经验,要有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有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网络教学是一种互动的、非线性的、合作的学习过程。它运用导航工具,列出需要学 习的内容目录,以及一些带实例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都是电子资源,通过网络链接到特 定的网址。同时,学习者可以自由上网搜寻,浏览他们所需的一些学习资源。另外,学习 者与其他学生、老师和专家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交流,其中最主要是采用非同时性的小组 讨论。学习者通过不同的电子讨论小组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交流,有时甚至可以进行非 正式的社会交往。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网络学习模式。一是客体模式,这种模式促进了以教学者为中心 的教学指导。另一种是建构模式,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最初时,在客体模式中, 网络教学仅简单应用一些教学程序。在这些程序中,重点放在教学者身上,学生很孤立, 只能被动地看。早期在线教学用的技术仅简单的自动配合教学过程,创造一些迅速移动的 文字屏幕,上面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图像和无意义的屏幕变化。结果是这些程序干扰了学生, 减少学生的学习收获。而早期的研究表明,建构模式能提高效率和显著增加远程教育的有 效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责任心,并与同学之间交流以学到一些书本和黑板之外的知 识。 2 网络教学的评价要素 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因应现代信息技术所衍生的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都 必须借助信息的传递来完成教学活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教材是实现成功教学不可或 共 26 页 第 5 页 缺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特性以及学习者的接受心理等要素。本 文主要从教材的丰富程度、网页界面的可观性、教学内容的可及性以及教与学的互动性等 4 个方面对网络教学的品质进行考察与研究。 2.1 网络教材的丰富性 教学内容的详实与丰富程度是教学网站设计的关键,空有好的外观、花俏的界面,却 没有丰富、吸引人的内容,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尤其在目前网络相关应用仍以 技术人员为主导的情况下,教学网站必然面临教学素材贫乏的窘境。网络教材的丰富性不 仅强调课件的数量及其覆盖的学科类别,同时更强调课件本身内容的丰富程度,特别是该 门课程对要点、重点、难点的提炼度及其涉及的课外相关知识,而不能是书面教材的翻版。 2.2 界面的可观性 网络教学是通过多媒体呈现把信息传达给学习者的。设计良好的网页,除了注重丰富的内 容外,还应该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特性,适当辅以声光影响像的呈现,以发挥多媒体教 学的优势。 2.3 教学内容的可及性 教学内容的可及性主要从学习的许可权限、信息的链接速度与教学内容的层级安排等 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许可权限: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可及性大多仅止于某一特定群体,而在网络教学的环境 下,教材被呈现在一个开放的网络资源中,因此,网络教学系统若能开放给每一位有意进 入该系统的学习者,应该更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受益。 链接速度:资料编辑必须考虑到信道传输速度与数据转换速度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 处理得不好,学习者就难以快速获取资料,容易导致学习者学习意愿降低以及满意度减少。 层级安排:网站的连结深度不宜过深,以免学习者迷失于浩瀚的资料中。最理想的连结 方式是让学习者在网面中的任何一层、任何一点,都能够兴之所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 议题和返回到相关议题。 2.4 教与学的互动性 网络教学系统中增进互动性的方式主要有: 电子公告栏(Whiteboard) ,公布或询问课程关问题,并借助学员间的相互张贴文章, 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聊天室(Chat Room) ,以教师或助教为主导的方式,与学生相约特定时间上网作意见 交流; 电子邮件(E-Mail) ,学生、师生间的信息沟通以及大部分作业的主要传送方式。 3 开发遵循网络教学的评价要素的教学系统 3.1 丰富生动的网络教材 本系统的网络教材包括三部分,网页教材,flash 教材,还有算法演示下载。具有传统 的教材可以在线看,也可以下载看,同时也有 flash 教材,内容详实,丰富,生动。并且设 有学习专题,课外知识。 。 。从而构成了整个网络教学系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3.2 界面的人性化 网站的连结深度不宜过深,以免学习者迷失于浩瀚的资料中。所以本系统的界面做成 几个主要框架,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页面导航到另一个页面。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3 较强的互动性 共 26 页 第 6 页 教学就是教与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网站的互动性要强。本 系统的互动性体现在几个部分:公告栏,留言板和论坛。这些功能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 生和老师之间都能够好好的交流,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开发平台和主要技术点系统开发平台和主要技术点 1 开发平台 1.1 操作系统的选择 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选择了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作为系统的运行平台。 系统的运行环境是微软的 Windows 98 及 NT4.0 以上的操作系统,Windows 是目前个 人微机上使用最普遍的操作系统,它简单易学,人机界而友好,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 1.2 开发工具的选择 由于该系统比较庞大,为了提高开发效率,采用了基于面向对象的 C#语言和前台 可视化网页开发语言 A 的快速开发工具 V 2003. 下面在主要技术点中,将对.net 进行简要的介绍。 1.3 后台数据库的选择 本系统选择了 MS SQI Server2000 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使用了 I_业界最先进的数据库构架,它与 Microsoft Windows DNA 2000 平台紧密集 成,具有完全的 Web 功能。通过对高端硬件平台以及最新网络和存储技术的支持, 可以为最大的 Web 站点和企业级的应用提供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同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性方面的增强,保护防火墙内和防火墙外的数据。 Microsoft SQL Server2000 支持强有力的、灵活的、基于角色的安全。 2 主要技术点 2.1 .net 框架介绍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是微软推出的一套下一代开发平台。.NET 基于开发人员的 角度来说它是一个公共平台的类库(FCL),包含了近 100 个命名空间(namespace)的 近 5000 个类,还包括一个公共语言运行库(CLR)。因为只要符合.NET 的公共运行规范 (CLS 的语言都可以 使用它提供的强大的类,并编译为微软的中间语言(MSIL) ,在其 他的应用中就可以当作一个组件来调用。同时享受公共运行库带来的一切好处: 垃圾 自动回收(GC)、实时编译(JIT)、跨语言互动、跨平台。 .NET 还可比喻是操作系统提 供给开发人员的面向对像的 API。 2.2 介绍 ASP.NET 建立在 .NET 框架的编程类之上,它提供了一个 Web 应用程序模型, 并且包含使生成 ASP Web 应用程序变得简单的控件集和结构。ASP.NET 包含封装公 共 HTML 用户界面元素(如文本框和下拉菜单)的控件集。但这些控件在 Web 服务 器上运行,并以 HTML 的形式将它们的用户界面推送到浏览器。在服务器上,这些控 件公开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为 Web 开发人员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编程的丰富性。 ASP.NET 还提供结构服务(如会话状态管理和进程回收) ,进一步减少了开发人员必 须编写的代码量并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另外,ASP.NET 使用这些同样的概念使 开发人员能够以服务的形式交付软件。使用 XML Web services 功能,ASP.NET 开发 人员可以编写自己的业务逻辑并使用 ASP.NET 结构通过 SOAP 交付该服务。 它最大的优点除了是编译执行速度快外,还有是页面和代码分离的编写方式对我们 这些惯使 RAD 工具的人来说不啻是个福音。再加上.net 库提供的支持事件的各种 WEB 共 26 页 第 7 页 控件,和以前编写网页方式相比可谓是一场革命。随着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逐渐成熟, 多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应用系统只有向多层分布式转变, 才能最终解决 CLIENT/SERVER 结构存在的问题。在多层架构下,应用可以分布在不 同的系统平台上,通过分布式技术实现异构平台间对象的相互通信。将应用系统集成 于分布式系统之上,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2.3 三层体系架构介绍 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CLIENT/SERVER 体系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特点 是,应用程序逻辑通常分布在客户和服务器两端,客户端发出数据资源访问请求,服 务器端将结果返回客户端。但 CLIENT/SERVER 结构存在着很多体系结构上的问题, 比如:当客户端数目激增时,服务器端的性能会因为负载过重而大大衰减;一旦应用 的需求发生变化,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都需要进行修改,给应用维护和升级 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量的数据传输增加了网络的负载等等。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 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 也不仅仅有 B/S 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 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 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 COM/DCOM 通讯与中 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在多层分布式应用中,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加入了一层或多层应用服务程序,这种 程序称为“应用服务器“。开发人员可以将应用的商业逻辑放在中间层应用服务器上,把 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分开。在保证客户端功能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洁 的界面。这意味着如果需要修改应用程序代码,只需要对中间层应用服务器进行修改, 而不用修改成千上万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从而使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 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更新和升级工作。结构图如下: 2.4 本系统的三层架构部署 ASP.NET 可以使用.NET 平台快速方便的部署三层架构。ASP.NET 革命性的变化是 在网页中也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可以指定处理的后台代码文件,可以使用 C#,VB,J# 共 26 页 第 8 页 作为后台代码的语言。.NET 中可以方便的实现组件的装配,后台代码通过命名控件可 以方便的使用自己定义的组件。显示层放在 ASP 页面中,数据库操作和逻辑层用组件 来实现,这样就很方便的实现了三层架构。图如下: 第一步:打开 VS.NET,点击文件新建空白解决方案,在弹出的新建项目中选 择 Visal C#项目,模板选择 ASP.NET Web 应用程序.在位置处给本方案命名为 WebUI. 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建数据库访问控件。单击上图的“ok“。在窗口右边的 “solution explorer“中右 击“解决方案“WebUI“选择“Add“-“new project“,弹出如下窗口,如图模板选择类库, 填写名称,位置。注意该类库理论上与 WebUI 的工程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存储位置可 以任意。 共 26 页 第 9 页 第三步:建立逻辑处理层。同第二步,建立另一个控件 Bll 此控件用来调用数据库控件, 封装 WebUI 所有的逻辑处理。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关于引用。因为 Bll 要用到系统的 WEB 控件和刚才建的 DA,所以必须把二 者添加引用。右键点击 Bll 的“add reference“,选择.NET 的“System.web.dll“双击选中 共 26 页 第 10 页 然后再点项目的“DA“双击选中。 第五步:把 WebUI ASP.NET 项目跟逻辑层联系起来,同样使用添加引用。注意:在 Bll 已经引用过 DA,在 WebUI 处只需引用 Bll 就可以了。 共 26 页 第 11 页 最终如下图: 通过上述步骤,就已经成功部署了 ASP.NET 的三层架构。在 WebUI 这一层我们放置 应用显示的 ASP 页面,在 Bll 层,我们把所有的业务逻辑代码在该层实现。DA 层主要 处理数据库的操作,供 Bll 层调用。只要在各个层中实现具体的类就可以成功实施三层 结构的应用程序了。 共 26 页 第 12 页 第四章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1 系统的构成 本系统是为了实现让学生更有效更具有主动性学习的目标而开发的。本系统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教学演示模块,答疑讨论模块,资源库模块, 课程学习模块,教学评价模块。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个模块的功能。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登录日志管理,操作日志管理,模块管理,目录管 理,角色管理,从而为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功能,使得管理员能够更好的了解 系统的动态状况,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更新性。 教学演示模块主要包括网页教程,flash 教程,和算法演示下载三个子模块。一方 面,此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动的课件系统,另一方面同时可以提供课件下载,从 而丰富了多方位的学习方式。 答疑讨论模块主要包括留言板和论坛。这个模块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和讨 论的平台。学生可在上面就学习、生活发表感想,或者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意见。老师 一方面对学生的问题给出解答,一方面借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增进师生之间 的沟通和了解 资源库主要包括参考资料,网址链接和扩展知识三个子模块。此模块主要是为学 生提供一些课外知识和课外学习资料。一方面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料,一方面扩展学生 的知识和思维。 课程学习模块主要包括公告板,基本要求,学习专题,课程作业四个子模块。此 模块为学生列出课程学习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和所要掌握 的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教学评价模块主要包括学习记录,练习,达标测试三个子模块。此模块是对学生 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测试,从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进而改进自己 的学习计划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2 系统的特点 2.1 开放性、可扩展性 本系统在研发的过程中各功能模块tut通讯完全采用数据摧合,模块内采用高 内聚,各模块独立作为插件集成在系统中,采用组装的方式连接各个功能模块, 可以添加或删除某个模块,而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一厂作,J仁为将来的升级预留了 扩展接日。当有新的需求提出来时,可以定制新的功能模块,添加到系统中。也 可以升级某个功能模块,进行版本更新,不会影响其它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 2.2 界面友好,简单实用 界面美观,布局也很合理。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交互界面是人和计算机进行 信息交换的通道,它的友好与否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效果。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 效果,在设计时,特别注意了界面设计的友好性和交互功能。系统同时提供三种界面 风格,用户可选择自己的喜好的界面风格。 另外,因为此系统主要功能是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界面也遵循了简单实用 的原则,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2.3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合理的学习框架 网络教学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丰富的学 习资源和合理的学习框架是必须的也是整个系统的根本。本系统除了有丰富的课件资 源,还有大量的课外知识拓展和同类知识的网址链接,为学生拓展思路提供了一个很 共 26 页 第 13 页 好的环境。同时合理的学习框架也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2.4 安全性的保证 本系统对于不同用户施以不同的用户权限,用户登陆使用存储过程进行身份 验证后,只能对授权的功能模块进行操作,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另外,数据库的连 接串放在web.xml里,同时使用存储过程对数据进行操控读取,从而隐蔽了数据库的信息 和实现细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 系统的运行模式 系统平台模式大体上分为 4 种: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 模式(Client/Server,简称 C/S)和 Web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简称 B/S)。 主机终端模式由于硬件选择有限,硬件投资得不到保证,已被逐步淘汰。而文件 服务器模式只适用小规模的局域网,对于用户多、数据量大的情况就会产生网络瓶颈, 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本系统平台模式应主要考虑 C/S 模式和 B/S 模式。那么为什么本系统最后采用 b/s 模式呢?下面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 C/S 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Client)、服务器管理程序(Server)和中间件(middleware)三 个部件组成。客户应用程序是系统中用户与数据进行交互的部件。服务器程序负责有 效地管理系统资源,如管理一个信息数据库,其主要工作是当多个客户并发地请求服 务器上的相同资源时,对这些资源进行最优化管理。中间件负责联结客户应用程序与 服务器管理程序,协同完成一个作业,以满足用户查询管理数据的要求。 B/S 模式是一种以 Web 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 MiS 系统平台模式。把传统 C/S 模式中 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Web 服务器),从而构成 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 第一层客户机是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客户的应用程序精简到一个通用的浏览器 软件,如 Netscape Navigator,微软公司的 iE 等。浏览器将 HTML 代码转化成图文并 茂的网页。网页还具备一定的交互功能,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表上输入信息提 交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这个后台就是第二层的 Web 服务器。 第二层 Web 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这一请求,并动态生成一串 HTML 代 码,其中嵌入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如果客户机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 的存取,Web 服务器还需与数据库服务器协同完成这一处理工作。 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类似于 C/S 模式,负责协调不同的 Web 服务器发出的 SQL 请求,管理数据库。 可以看出可以看出 b/s 具有以下的优势:具有以下的优势: 首先它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象 C/S 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 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 存,而且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网络结构更加灵活。假设一个企业的决策层要开一个 讨论库存问题的会议,他们只需从会议室的计算机上直接通过浏览器查询数据,然后 显示给大家看就可以了。甚至与会者还可以把笔记本电脑联上会议室的网络插口,自 己来查询相关的数据。 其次,它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系统的开发者无须再为不同级别的用户设计 开发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了,只需把所有的功能都实现在 Web 服务器上,并就不同的 功能为各个组别的用户设置权限就可以了。各个用户通过 HTTP 请求在权限范围内调 用 Web 服务器上不同处理程序,从而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或修改。现代企业面临着日新 月异的竞争环境,对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更新与调整也变得逐渐频繁。相对于 C/S,B/S 的维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当形势变化时,它无须再为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应 共 26 页 第 14 页 用程序升级,而只需对 Web 服务器上的服务处理程序进行修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系 统的运作效率,还省去了维护时协调工作的不少麻烦。如果一个系统有上千台客户机, 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点,那么便于维护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再次,它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对于 C/S 模式,客户应用程序有自己特定的规 格,使用者需要接受专门培训。而采用 B/S 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 器软件。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操作层的人员都无需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B/S 模式的这 种特性,还使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 最后,B/S 特别适用于网上信息发布。这是 C/S 所无法实现的。而这种新增的网上 信息发布功能恰是本系统所需的。 鉴于 B/S 相对于 C/S 的先进性,B/S 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系统平台。B/S 模式的新 颖与流行,和在某些方面相对于 C/S 的巨大改进,使 B/S 成了本系统平台的首选。 4 系统中采用的数据访问技术 本系统用到的数据库是 MS SQL SERVER 2000,并且用存储过程的数据访问技术来 访问数据库。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 SQL 语句集, 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该存储过 程带有参数)来执行它。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对象,任何一个设计良好的 数据库应用程序都应该用到存储过程。总的来说,存储过程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存储过程允许标准组件式编程 存储过程能够实现较快的执行速度 存储过程能够减少网络流量 存储过程可被作为一种安全机制来充分利用 下面是存储过程的书写格式: CREATE PROCEDURE 拥有者.存储过程名;程序编号 (参数#1,参数#1024) WITH RECOMPILE | ENCRYPTION | RECOMPILE, ENCRYPTION FOR REPLICATION AS 程序行 其中存储过程名不能超过 128 个字。每个存储过程中最多设定 1024 个参数 (SQL Server 7.0 以上版本),参数的使用方法如下: 参数名 数据类型 VARYING =内定值 OUTPUT 每个参数名前要有一个“”符号,每一个存储过程的参数仅为该程序内部使用,参数的 类型除了 IMAGE 外,其他 SQL Server 所支持的数据类型都可使用。 =内定值相当于 我们在建立数据库时设定一个字段的默认值,这里是为这个参数设定默认值。 OUTPUT是用来指定该参数是既有输入又有输出值的,也就是在调用了这个存储过程 时,如果所指定的参数值是我们需要输入的参数,同时也需要在结果中输出的,则该 项必须为 OUTPUT,而如果只是做输出参数用,可以用 CURSOR,同时在使用该参数 时,必须指定 VARYING 和 OUTPUT 这两个语句。 共 26 页 第 15 页 第五章第五章 详细设计和实现详细设计和实现 1 页面基类 所有的模块 web 页面都继承了基类文件 PageBase.cs。该页提供了 web 页面所需的基本 信息和服务,比如登录用户信息、用户访问权限、操作日志、页面错误处理。 优点:1、基类提供了每个页面所必需的公用信息,继承了此基类的页面可以直接调用这些 信息和服务,面不用关心实现方法,可以大提高开发效率; 2、可以从整体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在公用信息需要修改时, 只要直接修改基类,而无需修改每个 web 页面。 涉及的文件: 1、 DAsysSecurityCheckUserRight.cs:在数据访问层中,提供用户权限的管理。 2、 DAsysSecurityLogDB.cs:在数据访问层中,提供操作日志服务 3、 CommonValidate.cs:在通用层中,提供常用验证工具。 2 用户界面 本系统的界面统一,主要分为几个框架,用户容易操作。主要界面如下: 登陆界面: 主要界面: 共 26 页 第 16 页 3部分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3.1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功能图 系统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基本模块。 1) 子功能模块设计 子功能模块名描述 登录日志登录日志是提供给系统管理员进行管理使用的,记录所有用户的登录信息, 包括登录帐号,登录时间,离开时间、登录的主机的 ip 地址、失败原因 等信息。除了查看登录信息外,此子模块还提供系统管理员删除过期日志 信息的功能。 操作日志操作日志提供对用户重要操作行为的记录,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操作日志 系统管理 登 陆 日 志 操 作 日 志 模 块 管 理 用 户 管 理 目 录 管 理 角 色 管 理 修 改 登 陆 密 码 共 26 页 第 17 页 查看用户对数据库的关键操作,及时发现用户的不合理操作或非法操作 模块管理1、 提供对模块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2、 建立和角色的关系信息,定义基本权限信息,对每个模块的操作权限 分为 5 个级别:浏览、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 角色管理1、 提供对角色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2、 建立和模块的关系信息 3、 是建立和用户的关系信息 权 限 管 理 用户管理1、 提供对用户基本信息的修改和删除功能,添加用户功能由人事管理模 块提供 2、 建立和角色的关系作息 目录管理目录管理提供对系统所有模块的目录管理,包括注册新模块,修改目录信 息,删除目录,这里操作的结果直接反应到模块目录的生成。目录管理提 供各个子模块与系统之间的管理接口。 修改登录密码密码修改提供所有登录用户修改自己登录密码的功能。 2) 数据库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库表格清单: 描述数据表名描述 登录日志信息表(LogInfo)存放用户登录相关信息 操作日志信息表(sysOptLog)存放用户关键操作的相关信息 机构基本信息表(mrBranch)存放机构的基本信息 部门基本信息表(mrDepartment)存放部门的基本信息 人员基本信息表(userInfo)存放用户的登录名、密码及用户的基本信息 模块基本信息表(sysFuncDic)存放模块的名称、描述等字典信息 角色基本信息表(sysRolesDic)存放角色的名称、描述等字典信息 用户基本关系表(sysUserRoles)存放用户和角色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模块角色关系表(sysFuncRights)存放模块和角色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目录基本信息表(sysTab)存放系统目录的基本信息,包括代码、名称、路径和描述等 基本信息。 部分数据库表格,其余见附录: 人员基本信息表(userInfo) 字段名描述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是否主键 userId用户 IDint4否是 userName用户名varchar50否否 loginIdname登录 IDnamevarchar50否否 password登录密码varchar50否否 sex性别bit1否否 picture头像image16是否 AllowLogin是否有权限登录bit1否否 登录日志信息表(LogInfo) 字段名描述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 空 是否主键 共 26 页 第 18 页 loginId日志登录 ID 号(惟一,自动增 加) int4否是 userId用户 IDVarchar50否否 logintime登录时间datetime8否否 valid登录是否成功Varchar50否否 logofftim e 退出时间datetime8是否 ip登录主机 ip 地址Varchar50是否 reason登录失败原因Varchar50是否 目录基本信息表(sysTab) 字段名描述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 空 是否主键 pkid主键(惟一,自动增加)int4否是 tabid一级 ID 号(惟一)varchar4否否 indexid二级 ID 号varchar2否否 name 目录名称varchar50否否 description目录描述varchar500是否 url目录路径varchar100是否 backup1备份varchar50是否 存储过程列表: 存储过程描述 sysGetUserRight用户登录验证 insert_LogInfo添加登录日志 dellogininfo删除登录日志 GetLogInfo读取登录日志 GetsysTab读取模块目录 DeleteCatalogs删除模块目录 UpdateCatalogs更新模块目录 InsertCatalog添加模块目录 sysUserChangePassword更换密码 GetstyleInfo得到样式信息 GetonestyleInfo得到选定的样式 ChangestyleInfo改变所选的样式 GetBulletinNewInfo得到最新的公告 程序文件列表 共 26 页 第 19 页 Aspx 页面相关.cs 程序功能描述 UserLog.aspxDbManagerLogininfo.cs登陆日志,显示用户登录系统的各种 信息。 OperationLog.aspx DbManagerLogininfo.cs操作日志,显示用户操作系统模块的 各种信息 Moduleadmin.aspx CatalogsDB.cs模块管理,显示各个模块的信息,同 时可以编辑、删除、添加模块。 FuncRightSet.aspxCatalogsDB.cs编辑、添加模块 Roleadmin.aspxAdminDB.cs角色管理,显示各种角色的信息,同 时可以编辑、删除、添加角色 Useradmin.aspxuserDB.cs用户管理,显示用户信息,同时可以 编辑、删除用户 RegCatalog.aspxCatalogsDB.cs目录管理,显示目录列表,同时可以 编辑、删除目录 AddCatalog.aspxCatalogsDB.cs编辑、添加目录 ChangePassword.aspxuserDB.cs修改用户密码 3) 部分代码 系统的核心代码是数据访问层的数据访问: 连接数据库代码 SqlConnection my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ConfigurationSettings.AppSettings“ConnectionString“);/连接字符串 SqlCommand myCommand = new SqlCommand(“sysReadOptLog“, myConnection);/数据库 存取命令,存储过程 myCommand.CommandType = CommandType.StoredProcedure; DataSet myds=new DataSet ();/数据集暂时存储从数据库里取来的数据 SqlDataAdapter myda =new SqlDataAdapter ();/适配器 myda.SelectCommand =myCommand; myConnection .Open (); myda.Fill (myds,“GetLogInfo“);/填充数据集 myConnection.Close();/关闭连接 存储过程代码 CREATE PROCEDURE sysReadOptLog AS SELECT sysOptLog.* FROM sysOptLog order by OperateTime desc GO 3.2 资料库 资料库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参考资料,网址链接,和扩展知识,如下图。 共 26 页 第 20 页 网址链接就是提供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链接,主要是在页面上添加几个链接。所以这 里主要详细讨论参考资料子模块。 1) 流程图 2) 数据库设计 资料信息表(fmDoc) 字段名描述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是否主键 DocId资料号int4否是 FolderId父文件夹的 idint4是否 Fname资料名nvarchar50是否 TypeId资料的类型 idint4是否 keyword关键字nvarchar50是否 Note备注信息nvarchar50是否 Cdate创建日期datatime8是否 Udate更新日期datatime8是否 资源库 参 考 资 料 网 址 链 接 扩 展 知 识 登录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回收站资料搜索 共 26 页 第 21 页 uId创建人员 id 号Int4是否 Ddate删除日期datatime8是否 Status是否被删除到回收站的标志位Bit1是否 Duid删除文档的员工 idInt4是否 DelFlag彻底删除标志位(默认值为 0)bit1否否 资料权限信息表(fmDocCtr) 字段名描述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是否主键 ConId权限号int4否是 DocId资料号int4否否 DepId有权限的部门号int4是否 uId有权限的员工号int4是否 AdminFlag资料管理权bit1是否 WriteFlag资料写权bit1是否 ReadFlag资料读权bit1是否 DelFlag删除标志位(默认值 0)bit1否否 资料附件信息表(fmFileCont) 字段名描述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是否主键 FileId附件的主键,唯一,自动增加int4否是 DocId附件所在文件资料号int4否否 Fname附件的文件名nvarchar50是否 Size上传的附件的大小int4是否 FType附件的类型nvarchar50是否 FPath上传附件存放的相对路径nvarchar50是否 CDate创建日期datetime8是否 Cont附件的内容(二进制)image16是否 DocType附件的文件后缀名nvarchar50是否 Delflag删除标志位(默认值为 0)bit1否否 其余将在附表中列出。 存储过程表 存储过程描述 fmDeleteFileCont删除文档的附件,将删除标志位置为 1,表示为删除 fmDeleteDocRight删除部门或人员的文档权限,将删除标志位置为 1,表 示已删除 fmDeleteFolderRight删除部门或人员的文件夹权限,将删除标志位置为 1, 表示已删除 fmDocDelFlag删除文档,将文档移到回收站 fmDoRecycle回收站还原或删除操作 fmFolderDelFlag删除文夹,将文件夹移到回收站 fmGetAllFileCont获得所有文档附件的信息 共 26 页 第 22 页 fmGetAllTypes获得所有文档类型的信息 fmGetDocFolderCtr获得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信息 fmGetDocRight获得文档的访问权限信息 fmGetNullFileCont获得在新建的文件时在没有保存前上传的附件 fmInsertFileCont添加文档附件 fmLoadDoc获得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夹和文档的信息 fmLoadFileInfo获得文件夹和文档的信息 fmLoadFolderTree获得文件夹的信息,用于生成目录树 fmLoadhifolderid获得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夹和文档的信息 fmLoadRecycleFileInfo获得回收站中所有文件夹和文档的信息 fmloadsubfolder获得指定文件夹的信息 fmMoveDoc移动文档操作 fmMoveFolder移动文件夹操作 fmSaveDoc保存文档信息,包括添加和修改操作 fmSaveDocFolderRight文件夹的权限操作,包括添加和修改操作 fmSaveDocRight保存文档权限信息 fmSaveFolder保存文件夹信息,包括文件夹的权限信息 fmSeachAllDocs获得所有文档的信息,包括被删除的文档 fmSearchDoc根据条件检索文档 fmSetDocFolderRight新建文件夹后,缺省添加创建省管理权限 fmSetDocRight新建文档后,缺省添加创建者管理权限 fmUpdateFileCont新建文件后上传的附件,如果保存则将附件的 docid 从 null 更新成刚刚新建的文件的 id,如果取消新建文件则 删除已经上传的附件 fmGetUser获得用户信息 fmGetmrDepartment获得部门信息 3) 部分代码 前面提供了数据库访问的核心代码,由于本系统的数据显示主要是用 控件 DataGrid,所以下面给出 DataGrid 的核心代码: Runat=server “).Replace(“n“,“)% 第六章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 1 不足之处 虽然我们开发小组很用心的在开发这个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系统还存在着几点问 题。下面列出: 网络教学课件制作质量有待提高。网络教学的网页制作应以实用为终极目标,虽然我 们在这么做,但是这个目标是永无止境的,因为这是整个系统的根本。由于课件开发 成本较高,而我们小组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课件制作肯定存在不足之处。但是 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未来最需要改进的一个地方。 另外,因为我们不是美工出身,所以我们在把系统做得更加人性化,使用户更方便的 使用时,必定有些界面风格比不上专门的美工设计。这也是我们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还有,我们开发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但对着冷 冰冰的电脑和对着活生生的人感觉毕竟不一样。所以不知道本系统会不会成为师生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在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以“六个聚焦”靶向施策为课堂教学精准赋能
- 巷口吊机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曙光乍现万象更新
- 岩石植物插画师培训课件
- 屋面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输液港维护课件
- 个人短期周转资金借款服务协议
- 员工购车补贴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合同
- 小鸡小鸭大不同课件
- 赛轮埃及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件
- 交通标志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考试考核实施细则
- 【课件】《红烛》课件2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申请书模板
- 装备外观代码
- “一机一档”范本(共12页)
- 长输管道施工工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