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谈谈幼儿园小班国画教学初探索》.doc_第1页
论文《谈谈幼儿园小班国画教学初探索》.doc_第2页
论文《谈谈幼儿园小班国画教学初探索》.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幼儿园小班国画教学初探中国画又称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让孩子接触中国画,一方面可以通过耳闻目睹、手动、眼动、心动等方式从小培养孩子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国画教学来激发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用水、用色等方面,不象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驾轻就熟,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预见,一般成人学习国画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幼儿显然是不适合的,那么,应该选择一些什么样的幼儿喜欢学、愿意学的内容,采用一些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爱画、想画的兴趣,帮助幼儿学习一些适合幼儿的绘画特点的绘画方法,引导幼儿画出孩子所特有的稚趣呢?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在幼儿国画教学方面,有了以下几点体会。一、 增强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孩子们学起来就主动性强一点,所以我力求从兴趣入手,化解国画特有的技巧要求与幼儿现有年龄特点、绘画特点之间的矛盾。1、培养幼儿对笔、墨的兴趣 刚开始学习时,我安排了涂鸦游戏,如:绕线团、画彩虹、画柳条、棒棒糖等,有意识地选一些鲜艳的颜色,让幼儿用毛笔涂画,这样做的目的是先让幼儿觉得“好玩”、“我喜欢”,并通过涂鸦,熟悉毛笔的特性,因为鲜艳的色彩更容易出效果,鉴于幼儿对色彩的感知特点,所以暂时没有墨的加入。2、培养幼儿对画的兴趣 浅层的兴趣是容易转移的,我的目的是将幼儿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推动力。所以在幼儿对用水、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后,我及时抓住了幼儿想自己画一画的愿望,选择一些简单的蔬果,如:“红辣椒”、“樱桃”、“万年青”。让幼儿熟熟手,让他们体会到绘画成功的乐趣。然后,我又适当提高了一些难度,这时的教学,我主要以临摹为主,目的是让幼儿在临摹中掌握最基本的用笔(中锋、侧锋)、用水、用墨(浓、淡)以及布局的技巧。3、培养幼儿对创新的兴趣 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他们便有了画自己的画的欲望,这时,我并不急于求成,一方面我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些经验,另一方面我还是为幼儿提供一些范画,并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如“瓜果盆” 引导幼儿尝试用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组合既有巩固又有尝新,使孩子们始终在学习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二、简化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成人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对于初学国画的孩子来说,也会感到无从下手,诸如运笔、浓淡的把握、布局等等都会成为他们绘画过程中的障碍。1、简化难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在教学的准备中,我首先对内容进行分析,找出教学中的难点,并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加以化解,使之能与幼儿的绘画特点接轨,让孩子们掌握每天所学的内容。如在“红辣椒”的教学中,我在纸上预先画好盘子,用“把辣椒装进盘子里”的方法让幼儿添画辣椒,并用“小辣椒们有的是好朋友,靠在一起,有的不认识,分开一些”的比喻,让幼儿初步了解疏密。这样,就化解了初学幼儿在布局上的困难。同样是布局的学习,在“万年青”的教学中,先让三名幼儿在贴绒板上摆放万年青果子,要求有的靠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点,然后引导其他幼儿观察讨论“哪一个摆得最好看?”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辨别布局美。2、减化笔画,符合幼儿能力特点 对于一些幼儿比较难把握的技法,我会相应的简化难度,这样不仅能表现国画的特点又能被幼儿所接受。如在画“豹子”“猴子”等动物时,我考虑到以成人的方式不能被幼儿所接受,所以简化笔画,将其与数字进行联系,这样做也许淡化了国画所特有的韵味,但培养国画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培养幼儿对国画的了解和兴趣,我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对幼儿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启发呢?三、游戏介入,提高教学质效教学组织形式,我采取了室内集体教学和户外游戏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在室内集体教学中的着眼点是“面”,引导幼儿了解方法,老师的讲解可以比较详细,幼儿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可以相互观察、讨论、相互学习和评价。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求的是“点”,引导幼儿复习和创新,老师既可以对集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四、鼓励创新,激发幼儿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天真浪漫的童心世界,在幼儿的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对于每一次在绘画中迸发出的创新火花,我总是小心呵护,积极引导,帮助每一位幼儿画出“我的画”。1、引导与鼓励 引导观察、讨论、想象,每次学习中,我先让幼儿观察范画,或是实物,或是图片,在观察中,引导幼儿讨论“可以怎么画”,在画之前,让幼儿说一说“它会在哪里?”,“它会干些什么?”,以此来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并使幼儿能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如在“麻雀”的创作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麻雀会在哪里?”,。又如在“插花“的创作中,老师这样启发幼儿:“你想把这束花插在什么样的瓶子里?”,“你想把这瓶花放在哪里?”。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强化着幼儿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意识。正如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所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2、指导与帮助 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会遇到技法上、布局上、创意上的困难时,我从不越俎代庖,而是把它作为帮助孩子们提高的一个契机,我会用提问、适当的示范、语言指导等方法帮助幼儿解决困难。由于幼儿的构图能力比较差,图中往往会出现繁琐、主体不突出的毛病,画面显得比较乱。针对这一情况,我努力里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在欣赏大师的作品时,让他们说一说画的主体是什么?什么最突出?如齐白石的“寿桃”、“虾”,李可染的“牧归图”等等,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着经验,从而总结出一些构图的规律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很重要,一般都比较大。2)在讲评幼儿的作品时,引导他们比较各自的画面,看看哪一幅画的内容主体突出,有前有后,安排得合理。使他们的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当然,孩子们对于构图规律的理解和表现总不能十全十美,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更多地“指挥”他们,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表现主体,这样孩子们的作品就会表现得更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