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网络信息技术与历史探究性教学的整合【摘 要】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科探究性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探究性教学中充分、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做到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探究课程的整合,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中学历史学科探究课对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 第21课 警钟长鸣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关键词】网络环境、历史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高中新课程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合作学习。网络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提供的师生互动平台,远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所能比,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理想工具。我们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性的历史教学过程中, 享受学习历史的快乐,感悟历史的价值,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以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 第21课 警钟长鸣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科探究性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探究性教学中充分、科学、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做到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探究课程的整合,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理论依据: 1、“主导主体”理论:“主导主体”理论的总体思想就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策略影响学生,并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空间,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探究中,“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重在强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资源库和交流区,使学生更多地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交流。教师通过网络教室和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立的交流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利用网络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2、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指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运用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种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历史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媒体课件、学习的合作伙伴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与一般的信息传播不同,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传播过程,因此网络环境下探究性教学中的信息传播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和点拨,学生完善探究成果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困难,继续寻求教师的帮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资料,学生深入探究后反过来对这些资料进行甄别和补充,并对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地思考;学习的合作伙伴将其建议或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传播给同组的学生,学生在接受到这些信息后与伙伴进行交流并加深其对主题的探究,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互动传播过程。3、合作学习的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学生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团队中工作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比单个学习要好的多。因为在团体中学习,学生之间会彼此激励、互相帮助以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每个学生要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们要仔细研究课程内容以取得最好的成绩。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与普通的学习过程相比,由于学习的任务更加艰巨,学习的过程更为复杂,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网络环境下同一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根据各自不同的学习特点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大家各司其责,合作建立网页、集体交流、初步形成本组的探究成果。在各组探究的基础上,由全体学生合作对探究的主题进行最终的整合。三、课前准备:1、教学目标:教师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历史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了解德国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暴行;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实质;奥斯维辛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及其对全世界的警示作用;、掌握日军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2)、能力目标:、熟练运用FrontPage网页设计的基本功能;、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学会根据需要到网上查询、筛选、类比信息,利用旧知识判别其可靠与否,以作初步考证与质疑;、初步掌握规范的专题研究过程、主要步骤及要求;、初步掌握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的发现和学习成果向小组、全班同学进行演示与汇报;、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能共同分析、讨论所收集的信息,利用网络手段异地协商解决问题。(3)、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在上网过程中能够自我约束,能体现出一个现代网民应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端正使用电脑和网络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电脑和网络不仅仅是游戏的更是学习的工具和平台,自觉克服“网瘾”;、增强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与技巧,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并分享成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4)、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渗透:、了解奥斯维辛的史实,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掌握日军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5)、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历史学习的信息素质;、网络是知识的海洋,又由于发表渠道的简化导致很多假知识、劣质信息未经过筛选即于网上发布,具备质疑意识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在校园网站内开设“个人专栏”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独立思考、探索与自我开拓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培养了作为现代公民的人文气质,又锻炼了历史专题研究的技巧。2、设计自主探究主题:、了解奥斯维辛的史实,认识纳粹种族谬论的实质。、掌握日军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和当代日本政府的反动历史观。、搜索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材料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基督教在德国、天皇神道教在日本,分析为何这两个国家对战争罪行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需要注意的是所设计的自主探究问题,一要适度,即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是多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不能是一问一答的简易交流,也不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作业,而要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第四,探究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产生畏惧情绪,以维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确保学生思维和知识的正向迁移;同时提出与选择问题时,要注重思维含量,问题要有思考价值。3、查阅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或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找有关的书籍、文献、报刊资料,或调查访问,广泛搜集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搜寻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的史实。4、制作校园网站:汇总学生的资料,教师进行有目的的挑选和综合,制作校园网站,并模拟历史博物馆的形式,分设几个展览厅和留言厅,通过几位解说员的解说或对话,营造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分组合作探究: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课前,教师布置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对学习步骤、准备要开展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量规等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使每位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初步的培训,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通过同伴之间相互帮助,使大多数学生学会用计算机搜集信息及制作演示文稿;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阅读有关材料。(也可以从教材、课外读物、调查访问中搜集材料。)重点搜集、阅读相关的最新观点及研究成果等文章;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课堂上,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完善各自的认识。6、交流与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在校园网站上的“留言厅”内开设“个人专栏”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作品,进行互动交流;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将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网站或互联网上,供大家交流学习,或鼓励并帮助学生将他们的优秀作品整理成论文邮寄到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者是通过网络发送到报刊、杂志的电子邮箱上发表)。7、课室安排:为了便于学生交流合作,学生转到能上网冲浪的电脑室上课,按小组分区就坐。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引到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情境。上课后师生共同点击校园网站,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再现历史画卷,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纳粹暴行。通过具体场景的感受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第二阶段,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教师提问:请你谈谈纳粹种族谬论和大屠杀暴行及其对全世界的警示作用。学生分组讨论,踊跃发言。(略)探究学习重视主体体验。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围绕自主探究主题,利用网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只是指导者,可向学生提出一些学习建议,如建议学生先看看“学习方法指导”,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然后再围绕主题在网上查找有关信息,同时要求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形成探究成果。这一过程的学习,一是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网上资源,围绕自主探究主题进行思考,形成个人对问题的认识,这样便体现了学习个性化的特点。二是学生利用网络交互性的优势进行合作学习。各组同学在组内互相交流,通过校园网站留言厅与老师交流,教师也到每个小组去,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协助解决。学生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小结,要求老师给予指导。组长组织学生学习并对本组同学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结论。这一阶段,教学真正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从而体现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第三阶段,全班互相交流,共同进行问题的探究:学生小组1:简介奥斯维辛;(略)讲解法西斯种族主义;(略)陈述纳粹暴行;(略)展示焚烧炉、毒气图片揭露纳粹对犹太的烧、毒、劫;(略)对比德国与日本元首对待历史的态度;(略)介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中国的辛德勒保护、救援犹太人的义举;(略) 联系同为法西斯的日本对二战的态度,揭露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复活倾向。(略)学生小组2: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总结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价值;(略)展示图片和影视资料,讲述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暴行,从七三一遗址的构造、细菌试验等方面出发搜索证据;(略)通过搜集网络资料、图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分析了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细菌部队在中国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略)。学生小组3:比较奥斯维辛集中营,认为应将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七三一部队遗址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致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处,提出此申请。(略)学生小组4:总结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呼吁全世界人民共同维护和平,建设美好家园! (略) 这一阶段,由每组组长代表本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本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展示学习成果,如建议各组发言的同学要注意表达要清晰,要史论结合;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质疑,但不能冷嘲热讽,要注意团结;在评价时要注意客观公正等等。老师总结、评价学生活动成果(略),并布置课后作业: 1、搜索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材料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了解基督教在德国、天皇神道教在日本,分析为何这两个国家对战争罪行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第四阶段,延伸课堂,完成探究作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实现教学内容的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探究活动结束后,师生可以继续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校园网站的留言厅、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后采取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探究成果表现出来,如诗歌、散文、新闻报道、小论文、历史小报或者电子作品;教师将其中的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上或互联网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或鼓励并帮助学生将他们的优秀作品整理成论文邮寄到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者是通过网络发送到报刊、杂志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