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计算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一模四腔-带三维图-开题文献综述】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6页)
编号:149757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6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7-29
上传人:小***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林**(实名认证)
福建
IP属地:福建
150
积分
- 关 键 词:
-
电子
计算器
外壳
注塑
模具设计
一模四腔
三维
开题
文献
综述
- 资源描述:
-
!【包含文件如下】【注塑模具设计类】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企鹅97666224】.bat
3D.prt
产品图.dwg
全部图纸.dwg
动模板.dwg
型腔.dwg
型芯.dwg
定位环.dwg
定模板.dwg
底板.dwg
电子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_2d.dwg
装配图.dwg
顶板.dwg
电子器外壳论文【最终定稿版本】 .doc
文献综述.doc
电子器外壳外文翻译.docx
moldflow分析报告.doc
初稿.doc
任务书.doc
开题报告.doc
摘 要
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塑料模具设计、使用和研究都是很普遍的,本次设计我们在了解零件的性能和功用的前提下,对其工艺性能和尺寸需要保证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权衡了塑件的外形尺寸。本次的模具采用一个模具两个成型腔,进料口开设在侧面,注射机的型号采用HT160×2A,并且还要具有冷却系统。拥有了合理的加工步骤,利用二维CAD和三维UG绘制总的装配图和主要的零件图。
在设计说明里面,我采用了比较简便的语言和示意图,对其进行了在分析,所以就得到了合适的设计。
关键词:塑料模具;塑件;注射机;冷却系统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便利性 1
1.2 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 3
1.3 本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4
2 塑件的工艺分析及材料分析 5
2.1 塑件的工艺分析 5
2.1.1 塑件的位置公差 5
2.1.2 塑件表面质量要求及分析 6
2.1.3 脱模斜度分析 7
2.1.4 壁厚的分析 7
2.1.5 圆角的分析 7
2.1.6孔的分析 8
2.1.7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8
2.1.8 塑件成型方法与分析 8
2.2 材料分析 9
2.2.1 材料的分析与选择 9
2.2.2 分析制件材料使用性能 10
3 成型注塑机选用 13
3.1 注射机的概述 13
3.2 注射机基本参数 15
3.3 注塑机选择 17
4 模具结构设计 20
4.1确定模具的基本类型 20
4.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20
4.3模架选用 21
5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23
5.1分型面的选择 23
5.2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 24
5.2.1型腔设计 24
5.2.2型芯设计 25
5.3型芯型腔的尺寸要素 26
5.4型芯型腔的尺寸计算 26
5.4.1 型腔宽度尺寸的计算 26
5.4.2 型腔长度尺寸的计算 27
5.4.3 型腔高度尺寸的计算 27
5.4.4 型芯宽度尺寸的计算 27
5.4.5 型芯长度的计算 28
5.4.6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28
5.5成形零部件刚度和强度校核 28
5.5.1 刚度和强度校核要素 28
5.5.2 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29
5.6斜顶机构类型选择与设计 30
6 浇注系统设计 38
6.1 浇口的设计 38
6.1.1 浇口的形状、位置的确定 38
6.1.2 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38
6.1.3 浇口的尺寸确定 39
6.2 流道的设计 39
6.2.1 主流道相关 40
6.2.2 分流道的设计 41
6.2.3 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 41
6.2.4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42
6.3 冷料井的设计 42
7 模具其它结构设计 44
7.1脱模装置设计 44
7.1.1 推出力的计算 44
7.1.2 推出机构设计 45
7.2 导向与定位机构设计 47
7.3 排气及引气系统的设计 48
7.4 模温调节系统的设计 49
8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51
8.1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51
8.2 开模行程的校核 51
8.3 最大注塑量校核 52
8.4 锁模力的校核 52
8.5 顶出装置的校核 53
9 模具结构总图 54
结论 55
参考文献 56
致谢 57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 学 院 名 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 生 姓 名: 学号: 指 导 教 师: 2015 年 10 月 日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或争论焦点) 随着塑料制品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注塑成型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模具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成型精度完全由模具决定之外,塑料制品的内在质量、成型效率也受模具的控制,所以如何高质量,简明、快捷和规范化地设计注塑模具,成为发挥注塑成型工艺优越性、扩大注塑制品应用的首要问题。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目前我国一般模具的 30%,中高档模具的一半以上还依赖进口(其中注塑模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模具(特别是注塑模具)制造业的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阻滞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开发和引进先进制造技 术是改变我国注塑模具制造业相对落后和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业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模式,注塑模具制造业也不例外。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基于以上模具制造的五个特点,对现代模 具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前模具制造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 1)从一般的机加工方法,发展至采用光机电相结合的数控电火花成形、数控电火花线切割以及各种特殊加工相结合,例如电铸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精密铸造成形、激光加工等。从而可以加工出复杂的型腔和型芯,以及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目前慢走丝线切割和电火花放电加工精度要求。目前慢走丝线切割和电火花放电加工精度可达到 m,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到 m,基本上达到了精面要求。 ( 2)先进的技术支持条件。模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电器 、汽车厂家,产品的更新换代快,而且模具的设计已经从二维发展为三维,实现了可视化设计,不但可以立体、直观地再现尚未加工出的模具体,真正实现了 体化,而且三维设计解决了二维设计难于解决的一些问题,诸如:干涉检查、模拟装配等。 ( 3)模具快速制造技术。当前快速制造有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基于并行工程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和高速切削技术。 a. 基于并行工程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注塑模具的标准化设计为基础的,它主要体现为经营管理、模具设计为基础的,它主 要体现为经营管理、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的三个体系的标准化。为了实现标准化,需要解决三项关键技术:一是统一数据库和文件传输格式;二是充分利用和开发 现信息的集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三是解决生产的组织、协调和专业分工,确定各个部门和层次的项目分解和利益分配的基准和算法。 b. 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注塑模具快速制造。直接从 型生产工模具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减少新产品成本和开发周期的重要的方法,近些年来,这种将 速成型( 快速工模具制造( 高新技术相结合,已经 对传统的注塑模具的制造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实物的评估和试验,减少了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迭代次数,从而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应用。高速切削技术制造模具,具有切削效率高,可明显缩短机动加工时间,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因此可大大缩短机械后加工、人工后加工和取样检 验辅助工时等许多优点。 在某注塑模的高速铣削中,材料硬度为 5658来采用电火花加工( 每个零件需时 90用直径为 12头铣刀,主轴转速 1500r/ 作台进给 1500r/ 行高速加工,加工每个零件只需 5效提高了 18 倍。 今后,电火花成形加工应该主要针对一些尖角、窄槽、深小孔和过于复杂的型腔表面的精密加工。高速成切削加工在发达国家的模具制造业中已经处于主流地位,据统计,目前有 85%左右的模具电火花形加工工序已被高速加工所取代。但是由于高速切削的 一次性设备投资比较大,在国内,高速成切削与电火花加工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并存。 模具的高速切削中对高速切削机床有下列技术要求:主轴转速高,功率大;机床的刚度好;主轴转动和工作台直线运动都要有极高的加速度。由于高速切削时产生的切削热和刀具的磨损比普通速度切削高很多,因此,高速刀具的配置十分重要,主要表现为:刀具材料应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好,韧度高、抗冲击能力强,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好;必须精心选择刀具结构和精度、切削刃的几何参数,刀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广泛采用锥部与主轴端面同时接触的心刀柄,锥 度为 1: 10,以确保高速运转刀具的安全和轴向加工精度。型腔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一般采用球头铣刀,其直径应小于模具型腔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而模具零件的平面的粗、精加工则可采用带转位刀片的端铣刀。 ( 4) 发展新的塑料模具材料及模具表面技术。主要是发展易加工、抛光性好的材料,预硬易切削钢(一般 2835间 )、耐蚀钢、硬质合金钢以及时效硬化型钢、冷挤压成型钢。表面工程可以弥补模具材料的不足,降低模具材料的研发及加工的费用。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物理气相沉淀技术( 化学气相 沉淀技术( 热喷涂技术等新的表面技术,而传统的表面技术(如热扩散、电镀)也有很大的完善与发展,如电镀技术已经发展到复合电镀技术。 ( 5) 基于信息注塑模具的制造新模式。与注塑模具制造活动有关的信息包括产品的信息和制造信息。现代制造过程可以看作是原材料或毛坯所含的信息量的增值过程,信息流驱动将成为制造业的主流。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完成模具报价、人员的安排、制品原始数据、模具加工工艺、质量检测、试模具与交付等任务;二是通过企业外部的互联网完成企业与用户、与外协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 这种制造方式必须通过动态联盟( 种新的生产模式来实现的。动态联盟分三层:紧密层、合作关系层和松散层。 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 参考文献 1 赵华 . 模具设计与制作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92 黄平、朱文坚 . 机械设计教程 法与标准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03 郭铁良 . 模具制造工艺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4 赵昌盛 . 实用模具材料 应用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5 王焕庭、李茂华、徐善国 . 机械工程材料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6 屈华昌 .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M. 北京 ,高度教育出版社, 20077 吴兆祥、高枫 .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8 黄毅宏、李明辉 . 模具制造工艺 M.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39 张克惠 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10 宋涛、顾军等 M化学工业出版社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