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皮县第五中学 李 颖 河北人民出版社 教材分析 1.江南地区的开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河北人民出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 课。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 本课 上承第9课三国鼎立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下启 南方经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 ,为以后讲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做好 铺垫。 2.本课教材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 史,共有三个子目:人口的南迁、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 开发,是七年级历史书中为数不多的政治、经济史内容并 存的一课。 3.这节课内容多头绪繁杂,本课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主线 ,以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为副线,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合 理的整合,使得本课的线索更加鲜明、清晰,教学主题更 加突出。 学生情况分析 1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历史学习的 愿望与兴趣,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 观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引导。 2经过大半学期的历史课学习,多数学生 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具有一定 的学习能力,但学生的认知基本上处于感 性阶段,概括、分析能力不强,在教学中 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启发引导。 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 1.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 “用教材教”。在这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 准、学情、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重视对学生 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学会学 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公民意识,发挥 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 3.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树立发展史观、全球史观 等新史观。 课程标准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 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晋时期连年战乱,北方民众大量南 迁的史实; 知道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 奠定了南北方对峙的基础; 知道南朝建立后江南相对安定; 理解在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历史情景剧,培养学 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 信息,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通过分析淝水之战前秦大败、江南地区开 发的原因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西晋形势图、东晋形势图等 历史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西晋时,统治者贪婪腐化,奢侈成风, 为争夺统治权不惜兵戎相见,给人民带来 深重的灾难,让学生体会政权稳固,社会 安定是人心所向。 2.通过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认识劳动人 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以 及江南地区的繁荣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培 养学生的发展史观。 3.培养学生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和以史 为鉴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淝水之战 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尽可能运 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 ,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 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 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 学习和掌握。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 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 ,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 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本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 引导者、合作者这样的理念,教法选择: 情境导入法,自学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法 、识图理解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史料分析法、现实 联系、图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音乐梦里水乡和水墨江南的美图。 梦里水乡梦里水乡 秦淮风光 导语:历史上的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方 ,在人们的印象里,江南是一个被文人墨客 美化了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江南随着历史的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六朝之江南是江南之江南,明清之江南是中 国之江南,近代以来的江南则成为世界之江 南。 西汉时期,司马迁描述的江南还是一个 蛮荒之地,人烟稀少,江南何时得到大规模 的开发?(板书课题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和水墨江南的组图创 设意境,明确概念、了解江南地区的重要 地位,指出随着江南的发展,其地位日渐 突出,初步培养学生的发展史观、全球史 观。 第二板块:知识回顾、检查预习 回顾三国鼎立的局面如何结束的? 检查预习:1.预习淝水之战,找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 2.你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可以上网查阅, 可以自己动手设计问卷,调查周围的人群)课上展示。学 生可答出: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等,教师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1.温故知新;2.课文中没有直接给出以上成语 ,如果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困难,教师给出成语,再阅读课 文可降低难度,也可增强预习兴趣。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的能力,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 第三板块:导学达标 第一子目:人口的南迁 第一环节:结合北方 人口南迁示意图说 出人口南迁是指人口 从什么地区迁移到什 么地区? 设计理念:历史地图 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形 成时空观念。 人口的南迁 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第二环节:思考: 从东汉末年到东晋 有几次人口的大规模 南迁?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是什么?对 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何影响?(板书) 江南地区的开发 劳动力 生产技术 人口的南迁 东汉末年 西晋末年 五胡十六国 匈奴汉 战 乱 设计理念: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归纳人口三次大规模 南迁的时间、原因、影响,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1.西晋的建立 265年 司马炎 洛阳 2. 八王之乱 (争夺皇权) 3.西晋的灭亡(316年匈奴) 第三环节:结合西晋疆 域图说出西晋的兴亡的 相关史实。 设计理念:历史地图的运 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 念。 历史情景剧 石崇斗富 弱智皇帝 晋惠帝 第四环节:历史情景剧(学生表 演)石崇斗富、弱智皇帝 。增强趣味性,从感性上认识西 晋灭亡的原因。 设计理念:在表演和欣赏的同时 了解历史事实,培养了学生的表 达能力。 为何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 的时间?给我们有何启示 ? 想一想 第五环节:想一想为何西晋的统 一只有很短的时间?给我们有何 启示? 设计理念:理性归纳总结西晋灭 亡的原因,联系实际以史为鉴。 让学生体会政权稳固,社会安定 是人心所向。 第二子目:淝水之战 过渡: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 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西 晋皇室贵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又在南方建 立了一个政权,史称东晋。 东晋的建立: 司马睿 317年 都城:建康 前秦的短暂统一 : 苻坚(氐族) 第一环节:出示东晋十六国形 势图了解东晋政权的建立, 前秦东晋形势图了解前秦政权 建立,并比较黄河流域有何不同 ,指出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企图 吞并东晋。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东晋、 前秦的时空观念。 淝 水 之 战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第二环节:观看淝水之战动画,检查预习简述成语故 事。 第三环节:出示淝水之战形势图,指导学生 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淝水之战的经过。 设计理念: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 实。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 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 竟为什么? 问题: 第四环节:思考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为什么?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认识民族 团结的重要。 淝水之战对江南的开发有何影响? 第五环节:思考淝水之战对江南的开发有 何影响? ( 板书) 淝水之战 前秦 (氐) 东 晋 江南地区的开发 和平 稳定 过渡:淝水之战之战后,前秦瓦解,北 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 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 (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 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 比较史记和宋书中,对南方的描述为何不 同? 材料一 :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ren),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第一环节:出示史料、比较史记和宋书中,对南方的 描述为何不同? 设计意图:了解江南得到开发的史实。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 的能力。 第二环节:阅读课文总结促进江南地 区开发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归 纳概括能力。 自然条件 (雨量、气候、土地 ) 南方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 业 兴修水利,开垦农田 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使用 绿肥,牛耕等 粮食产量提高,稻麦兼种 第三环节:出示相 关图片,了解东晋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发展成就。 手工业 制瓷业 青瓷 织锦业 灌钢法 纸成为主要 书写材料 灌钢法 商业 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繁荣(建康) 海外贸易发展 番禺 南京古城墙 第四环节:教师小结,江南地区 的开发为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奠定了基础。 南朝建康 人口的南迁 淝水之战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劳动力 生产技术 和平 稳定 南 朝 (宋齐梁陈 ) 革除弊政、实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自然条件优越 )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 的经济就逐渐发展并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但是总体而言,我 国南方的经济依然落后于北方。直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最终南移。 人口的南迁 淝水之战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东汉末年 西晋末年 五胡十六国 匈奴汉 前秦 (氐) 东 晋 统一 短暂 劳动力 生产技术 和平 稳定 南 朝 (宋齐梁陈 ) 革除弊政、实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自然条件优越 ) 战 乱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的两条线索,红色为主线是经济 发展,蓝色色为副线,为政权的更替。 第四板块:练习与探究 1 1慧眼识错:慧眼识错:316316 年,皇族司马睿重年,皇族司马睿重 建晋朝,都城在洛建晋朝,都城在洛 阳,史称东晋。阳,史称东晋。383383 年,鲜卑族建立的年,鲜卑族建立的 前秦与东晋发生了前秦与东晋发生了 官渡之战,东晋以官渡之战,东晋以 少胜多,大败前少胜多,大败前 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范本保洁
- 绝缘护套施工方案(3篇)
- 攀枝花市初三上数学试卷
- 濮阳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
- 期末考试广东版数学试卷
- 外贸出口合同条款重点解析
- 借款转移三方协议
- 连云港期末四上数学试卷
- 评价一下江苏的数学试卷
- 拱桥模板施工方案(3篇)
- GB/T 30758-2014耐火材料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
- DBJT13-370-2021 福建省柔性饰面砖应用技术标准
- GB/T 11538-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
- 动力网站-艾默生netsure801电源系统用户手册
- DB3302T 1079-2018 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 大唐集团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版)
- 医学皮肤部年度业务报告课件
- 21年一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题
- 太阳能热水系统问题与解决方案
- (完整版)物理化学上教案
- D型便梁工法(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