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长沙县一中历史组文青青.ppt_第1页
百家争鸣长沙县一中历史组文青青.ppt_第2页
百家争鸣长沙县一中历史组文青青.ppt_第3页
百家争鸣长沙县一中历史组文青青.ppt_第4页
百家争鸣长沙县一中历史组文青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u主流思想是什么? u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u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u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 1 课 第 2 课 第 3、4 课 单元解读单元解读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你最想回到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简要说明理由。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 因及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 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1课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的诸 多思想流派。(儒、道、法、墨、阴阳、杂、 名、纵横、农、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 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 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些学派之间互相诘难、批驳,同时 也彼此融合、吸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 政治:政治: 阶级阶级阶级阶级 : 文化:文化: 井田制崩井田制崩溃溃溃溃,土地私有制逐,土地私有制逐渐渐渐渐确立确立 分封制崩分封制崩溃溃溃溃,周王室衰微,周王室衰微,诸诸诸诸侯争雄侯争雄 从从“ “学在官府学在官府” ”到到“ “学在民学在民间间间间” ”,私学,私学兴兴兴兴起起 “ “士士” ”阶层阶层阶层阶层 的活的活跃跃跃跃和受重用和受重用 社社 会会 大大 变变 革革 合作探究 根本原因 思维拓展 :从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春秋末期鲁国人。 15岁立志学习礼乐,成为主持祭 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30岁贯通六经 ,开始办私学,名声大震。 50多岁时官至鲁国司寇,因力图 恢复礼治失败,被迫结束政治生涯。 后携弟子周游列国14年,但其主 张不被采纳; 68岁时无奈返鲁,专心整理文化 典籍。 (前551前 479)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孔子的政治思想 1.“仁” :“仁者爱人” 2. “德”: 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 3. “礼” :“克己复礼” 春秋晚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积极推销 他的政治方案,却未被诸侯们采纳。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孔子主张将仁和礼结合起来。 只有仁,会产生没有等级的仁爱,模糊上 下尊卑的界限; 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 ;这两者都是孔子所不希望的。 为协调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提出了中庸思想。 他认为“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才是中庸。 我们今天多取其“仁”与“德”的思想,而认为“ 礼”的观点具有消极性。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主要贡献:首倡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 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此外: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 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 主张.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孔子的教学不是培养专门技能,而是让学生 “成人”,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 以忠信待普通人应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在君臣关系上,应该“君事 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但孔子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就是“以道事君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道不同不相 为谋”。他不提倡愚忠。 孔子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 ,不仅能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 编订整理出诗书礼易乐 春秋,后被称为“六经”, 其言行被其弟子载于论语。 孔子的文学贡献 谈谈你心目中的孔子 万世师表 康熙帝为北京孔庙亲题“万 世师表”匾额 北京孔庙存有自清代康熙 以来九位皇帝御笔书额的 木匾,依次为康熙帝御书“ 万世师表”,雍正帝御书“ 生民未有”,乾隆帝御书“ 与天地参”,嘉庆帝御书“ 圣集大成”,道光帝御书“ 圣协时中”,咸丰帝御书“ 德齐帱载”,同治帝御书“ 圣神天纵”,光绪帝御书“ 斯文在兹”,宣统帝御书“ 中和位育”。 另外还有两位民国 总统所书匾额袁世凯 “大总统告令”、黎元 洪“道洽大同”。 由于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 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 一,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 所有朝代、所有君主、不论 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 尊从孔子,加封孔子各种谥 号,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 家。 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 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历代 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 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山东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 ,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 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杏坛 孔 庙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其中山东孔庙是第一座 祭祀孔子的庙宇 ,又称为 “本庙”。是我国古代 三大建筑群之一(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和承德避 暑山庄),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庙两庑里受祭者从最初单独祭祀孔子, 发展到同时祭祀孔门“四配”,即复圣公颜回 、宗圣公曾参、述圣公孔伋、亚圣公孟轲。 后又增补为“十二哲”即孔子的十二个学生 。到清朝中期,董仲舒、王阳明、诸葛亮、 文天祥等历代先贤先后进入孔庙,如今两庑 里的受祭者达到了148人。 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的 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 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 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 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 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 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 境。 (驻跸亭、子贡庐墓处 、于氏坊、孔尚任墓) 孔府 位于孔庙东侧,有“ 天下第一家”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 住的府第,即衍圣 公府,也是中国封 建社会官衙与内宅 合一的典型建筑。 “衍圣公”这一爵位历经宋、金、元 、明清、民国,其子孙代代世袭。 末代衍圣公即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 德成(1920-2008) ,1935年蒋介石将孔 德成的衍圣公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 奉官”, 1949年4月,应国民党当局之请 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 2005年9月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 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 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 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 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 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1988年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孔 子教育奖”以鼓励对世界文化教育发展作出突 出贡献的人,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 名此类奖项。 当今海内外掀起一股孔子文化热。国内举 办“国际孔子文化节”。海内外还有多所“孔子 学院”。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 堂(Confucius Institute),它并非一 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 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 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 交流机构,一般都是下 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 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 如今孔子学院已在106 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 机构落户。 2012年5月,美国 审查孔子学院学 术资质,要求部 分教师离境,引 发舆论热议。 百家讲坛“学术明星” 于丹 天地人之道 心灵之道 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 交友之道 理想之道 人生之道 2、孟子 (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 人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为使 其成才,孟母曾多次搬家。孟子成为著名学 者后,与学生一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 治主张。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 成孟子一书。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 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 (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 人孟子是鲁国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为使 其成才,孟母曾多次搬家。孟子成为著名学 者后,与学生一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 治主张。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 成孟子一书。 孟子的思想: 1)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 2)发挥“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3)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4)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 后利,舍生取义。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媵ying文公下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 义代表 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 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 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实 行仁政必须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 家的三件宝物,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民贵君 轻的主张。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 庙,取消配享,并且删节孟子一书。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3、荀子 1)主张“仁义”和“王道”; 2)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3)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 行为,已隐含法的作用 (礼法并用)。 4)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荀子的思想基本继承儒家,认为治国应当以礼 教为主,同时他对法家思想也有所吸收,主 张礼法并施。 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 一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 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 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劝学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孟子荀子 时 期 仁 民本 人性论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本善性本恶 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 同 异 创立 更加完整, 成为大宗。 一代圣哲,横空出世,弘道布德 , 修身、修家、修天下 五千精妙涵古覆今继往开来 法天、法地、法自然 天下第一 这是在老子2576周 年诞辰纪念日的时 候,专为老子而作 的一副对联。 二、道家学派 1、老子 建于宋代的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 的是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 总投资2588万元。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 之处,也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 一体的人文景区。 2011年3月18 日,老子圣像 在河南省灵宝 市函谷关揭幕 。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被唐朝 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被道教奉 为太上老君 。 老子离官归隐,骑一青牛 , “青 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 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 坐骑了 。 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又称老子 ,总计约5000字,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 慧,流传至今。 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 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 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 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 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 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有一个特异的 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 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 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 老子。”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一生研究中国,著 有多卷本中国科技史专著。他说,中国 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 根在道家。 他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为上 个世纪后半叶世界“老子热”的形成做出了 历史性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 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 就是道德经。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二: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祸之所伏,孰知其 极(最后的结结果)? 材料三:民之饥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饥;民之难难 治,以其上之有为为,是以难难治;民之轻轻死,以其上求 生之厚,是以轻轻死。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乐其俗。邻邻国相望,鸡鸡犬之声相闻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A、“道”是世界的根本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政治理想小国寡民 经典诵读 老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还有很多,如: 以柔克刚;以德抱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善者不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遇弱示强;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道德经 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 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 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 ,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 页,道家智慧则是最聪明的一页。” 2、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 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是继老子 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 学家、哲学家。代表作庄子 ,又被称为南华经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主张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取精神自由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补充: 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他的散文、寓言 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受到 后人赞扬。司马迁称赞”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李白 称其文章”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其言“。鲁迅认为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 先也“。郭沫若则认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 差不多大半都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 ” “逍遥” “无所恃”的人生理想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齐物:万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三、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 观点主张观点主张 依法治国 君主集权 主张变革 作用: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 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五蠹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 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 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尚 法而尚上贤。” 韩非子忠孝 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 (三)带剑者(指游侠) (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 (五)工商之民。 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 虫。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就像 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 “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八奸: (一)同床(君王妻妾) (二)在旁(亲信侍从) (三)父兄 (四)养殃(有意讨好君主的人) (五)民萌(私自散发公财讨好民众的人) (六)流行(搜寻说客辩士制造舆论的人) (七)威强(豢huan养亡命之徒炫耀威风的人) (八)四方(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的人) 韩非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不会倒退。他反对儒家 “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革 新。 韩非说,有人在夏朝还构木为室,钻燧取 火,一定会被人们耻笑。同样,如果有人 现在还称颂尧舜禹汤武之道,也应该被人 们嘲笑。他还说,如果用先王的政治治理 人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 四、墨家学派 兼爱 非攻 节俭 尚贤 墨子 尚同、节用、节葬 5(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贤者举而上 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 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 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 抓住关键词 “贤者举而上之 ”再联想到墨家的“尚贤”思想,可知 正确选项为 A项。 【答案】 A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 上的重要阶段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 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在他的专著 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 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 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 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 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 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 道家智慧则是最聪明的一页。”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 学生自我觉悟。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 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 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 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 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 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长沙县一中历史组 文青青 一、选择题 1、推动“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D、社会大变革 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在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这一名言最 有可能是哪位先秦思想家提出的? A老子 B孙子 C墨子 D荀子 B B A 4、某班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 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克己复礼”D“以法治 国” 5、李强偷吃了学校果园的桃子,被班主任知道并通知 家长,如果李强父母相信荀子的言论,可能对小孩采取 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 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只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使他害怕 ,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 善而居 B A 6、“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 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 7. 2010年1月22日,由胡玫执导、周润发主演的电影 孔子正式在全国公映。有评论认为影片最聪明处、也 是最高瞻远瞩处,就是开篇即以孔子反对人葬的事例亮 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 ( ) A依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克己复礼 D仁者爱人 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D D C 9、探究(12分)某学校一堂高中历史探究课上,学生 从“穿衣”的角度表述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 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 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 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穿什么”; 丙说: “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 服不就好了吗。” 请根据该班三位同学的看法,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判断一下,他们的说法分别代表了春秋战国 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3分) 甲,道家。乙,儒家。丙,法家。 (2)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9分) 甲的主张体现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观点; 乙的主张体现了儒家个人行为要符合礼的要求的思想观 点;丙的主张体现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观点。(9分 ) 高考题 1、(2011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 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 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c 2、(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 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 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 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D 3、(2011上海单科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 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 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 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B 5、(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 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 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 6、(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 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 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 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 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B 7、(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8、(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 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 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 A. 墨翟 B. 孟轲 C. 荀况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