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县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1页
江城县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2页
江城县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3页
江城县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4页
江城县教师进修学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小学教师教育 政策法规 李卫平 l杨崇龙,1946年1月生于昆明。云南省人 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 任,云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大学 高教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任第九届全 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 共云南省委委员、高校工委书记,云南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1976年进入 云南省教育厅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行 政管理经验,对教育法律法规有较深的 研究和执法实践。主要著作:云南教 育问题研究、跨入21世纪的云南教 育。 l教育法规与政策是一本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进行 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学的教材;可以作为教育学硕士研 究生的学位课程选用教材,也可以作为师范院校本、 专科学生选修课参考教材。教育法规与政策系统 介绍了现行所有法律中涉及教育的63件法律和重要的 教育行政法规、政策,从教育法制、教育政策的角度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总结,因而 ,也可以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广大教育工 作者依法治教的重要参考书,以及校长、教师继续教 育的教材。教育法规与政策从当前教育法制建设 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结合起来 研究,进行尝试,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法律、法规、 规章、政策的关系;其内容以学习、了解教育法律、 法规、规章、政策为主,学习制定教育法律、法规、 规章、政策的方法为辅,对于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教 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有一定帮助。 l指导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1954年、1975 年、1978年、1982年共制定过4部宪法。现在 使用的是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 议通过的宪法,这部宪法以后又于1988年4月 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 年3月14日作过四次修正。 宪法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根本大法,整个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不能违背宪法,所有的 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政策都要在宪法的指 导下制定。宪法有序言加4章,共138条,重点 涉及教育的有7条。 l第四条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 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 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 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 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 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是我国制定 民族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根本依据 。 第十一条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 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个规定完全适用民 办教育。 第十九条,5款都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规定: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 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 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 学前教育。 l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 建立与完善,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 变革.教育领域不断扩大,教育活动主体增 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致使教师, 学生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在不断 提高.只有实行依法治教,建立起以法制为 基础的教育新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规范 复杂的教育活动,更好地规范教育环境,保 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 保障“ l我们知道,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班主任 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 依法治教不断被提上教育管理建设的日 程,学习教育法规就显得十分必要.新时期 的班主任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 员,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须认真知 法,学法,既要熟悉一些综合性的教育法规, 又要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单项法 规,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 l 目前,我国的教育法制建设初步走上正轨, 已颁布了一些重要的教育法规,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等近500项教育法规,以及未成年人 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 教育关系密切的其他法规.这些教育法规 及有关的条例对规范人们在教育方面的 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全社会和学校, 特别是班主任认真学习和掌握. 一、中小学教师应具备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素养 (一)现代教育者学习教育法规知识的必要性 (二)现代教育者应具备的教育法律素养 1、教育法规知识 2、教育法律意识 3、运用教育法规的能力和遵守教育法规的习惯 (三)现代教育者提高法律素养的方法 (一)现代教育者学习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必要性 1、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要求的需要 2、是树立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维 护自身权利和明确自身义务的需要 3、是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 化(制度化)的需要 4、是学校提高法制教育效率、把年轻一代 培养成为守法公民的需要 (三)现代教育者 提高法律素养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地系统学习有关理论 知识和教育法规 2、提高对教育法律现象的敏感度 3、开展案例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育 政策法规的适用能力 话题一 教育法规的基本知识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 l(一)我国现行有效的教育法律 学位条例(1980.2.12公布,1981.1.1生效) 义务教育法(1986.4.12公布,1986.7.1生效; 2006.6.29修订通过,2006.9.1生效) 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9.4公布,1992.1.1生效 ;2006.12.29修订通过,2007.6.1生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6.28公布,1999.11.1生效 ) 教师法(1993.10.31公布,1994.1.1生效) 教育法(1995.3.18公布,1995.9.1生效) 职业教育法(1996.5.15公布,1996.9.1生效) 高等教育法(1998.8.29公布,1999.1.1生效) 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12.29公布,2003.1.1生效) l 教育部 财政部 人事部 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 2006年05月19日 08:59 l 考试法草案拟定专家谈拟定细节 2005年09月16日 15:52 l 对国家教育考试法草案的三点建议 2005年09月 16日09:55 l 国务院.五部委: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建设 2005年 08月12日16:45 l 辽将对少数民族考生高考中考实施倾斜政策 2005年 08月12日13:19 l 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 2005年08月02日 09:24 l 我国4教育投入目标从未达到 2005年07月27日 09:35 l 军队文职人员将实行向市场招聘制度 2005年07月05 日09:57 l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005年07月05 日08:12 l 公安部:学校幼儿园将配专门保安员 2005年06月17 日08:35 l 中国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 村 2005年05月31日08:59 l 教育部:高校学费10%必须用于资助贫困生 2005年05 月10日16:47 l 教育部:高校乱收费 “一把手”负全责 2005年05月10 日16:46 l 三部委联合发文规范高等学校收费管理 2005年05月 10日15:26 l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5年 04月18日11:06 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2003年03月 24日13:20 l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县为主 2001年06月18日 16:38 l 今年教育收费有13道禁令 2001年05月09日08:29 l 镜头里的他与她(图) 2001年04月11日10:57 l 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意见(试行)发布 2001年 03月02日13:19 l 中办国办发出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2001年01月17日13:34 l 普通高等学校定向招生、 定向就业暂行规定 2001年 01月03日16:47 l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修订) 2001年01月03 日16:44 l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暂行规定 2001 年01月03日16:41 l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6:35 l 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 2001年01月03日 16:32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6:30 l 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 2001年 01月03日16:30 l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 2001年01月03 日16:29 l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6:28 l 残疾人教育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6:26 l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6:24 l 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 定的决定 2001年01月03日11:30 l 国务院关于发布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 定的通知 2001年01月03日11:29 l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2001年01月03日11:25 l 教师资格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1:24 l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2001年01月03日11:21 l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1:18 l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001年01月03日11:17 l 儿童上网安全规则 2001年01月03日11:12 l 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 2001年01月03日10:28 l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 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通知 2001年01月03 日10:25 l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 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2001年01月03 日10:23 l 小学管理规程 2001年01月03日10:20 l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01年01月03日 10:18 l 小学生守则 2001年01月03日10:13 l 幼儿园管理条例 2001年01月03日 10:10 未成年学生的年龄划分 1.未成年人保护法 18岁以下:未成年人 2.民事行为能力: (1)1岁10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10岁18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参加劳动的16岁18岁:可视为完全 民事行为能力人 l3.刑事责任能力 l 0岁14岁:无刑事责任能力; l 14岁16岁: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l 16岁以上;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话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 l(二)与中小学教师工作有关的主要教育行政法 规与规章 教育行政法规 l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 教育行政规章 l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 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 生守则、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 育指导纲要等。 地方法规和规章 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体系结构 中小学校园法规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伤害事故过错责任分析及处理 二、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三、教师常见违法行为及其预防 四、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法律问题及对策 学生伤害事故过错责任分析及处理 一、学生伤害事故过错责任的类型及分析 l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 学活动中或者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 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 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 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 生伤害事故的过错责任,根据主体对象 不同,可分为学校过错责任,学生过错 责任,家长过错责任,混合过错责任和 其他过错责任等类型。 1学校过错责任 l学校过错责任是指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 学生的教育、管理、保护存在过失行为而 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应承担的责任。具体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 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 、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 全因素的; l(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 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 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 措施的; l(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 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 求的; l(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 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的; l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 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 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l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 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 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 动的; l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 ,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 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 要的注意的; l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 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 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 后果加重的; l(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 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 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 、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l(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 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 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l(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 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 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 发生伤害的; l(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 形的。 2学生过错责任 学生过错责任是指学生因违反校规校 纪给自己或其他学生造成伤害应承担的责 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 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 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 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 、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 劝阻、拒不改正的; (3)学生知道自己有特异体质, 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 (4)学生有其他过错的。 3家长过错责任 家长过错责任是指家长因未履行其 监护职责而造成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 伤害后果应承担的责任。有以下几种 情形: (1)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 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2)学生身体状况、行为、情绪 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被学 校告知而未履行监护职责。 (3) 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 错的。 4混合过错责任 混合过错责任是指二个及二个 以上的当事人均有过错,造成学生 伤害结果应承担的责任。 5其他过错责任 其他过错责任是指提供场地、设备 、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费与服务 的经营者,或者学校以外的其他人的 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 所谓“归责”,指确认和追究行 为人的责任。归责原则,指依据法 律规定确定的标准来确定和追究行 为人的民事责任的原则,是确定行 为人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民事 责任的归责原则分为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 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主观 过错来确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若无过 错不承担责任; 2、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依照法律规定 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侵权行为的必 要条件的归责原则,即不论行为人主观有没 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双方及双方以上 的当事人均没有过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 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作为价值判断标准, 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由双方或双方以上当 事人公平地分担损失的归责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 则和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 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伤 害事故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在特殊情况下,可适用公平责任 原则。 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 一、现场紧急处置 二、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调查取证 四、受伤学生的安抚工作 五、协商 六、调解 七、诉讼 八、仲裁 九、保险 十、处分 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一 监护说 二 委托监护说 三 行政关系说 四 教育合同说 小学生课间相撞引起的伤害 某小学下第二节课后,小学生王某冲 出教室,准备到操场去上体育课,但因 其下楼速度过快而失足跌倒,并将前面 同时下楼的学生张某撞倒,造成张某前 臂骨折。张某的父亲遂将学校和王某的 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张某因伤造成 的损失。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 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 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 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祖父母、 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 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未成年人的父 、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 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在没有上面规 定的人可担任监护人时,由未成年人的父母 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在地的居民委 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或者由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担任监 护人。” 话题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 学校不是学生监护人的原因 一、学校不具备监护人的资格。 二、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与监护人不同。 三、学校不具有监护人的某些职能 。 张冲案 1998年11月20日,年仅16岁的高中 一年级学生张冲在寄宿的博文学校 遭到同校学生董强(16岁)无端殴 打,睾丸被击碎。4个月后,张冲因 无法忍受肉体和精神的摧残而绝望 自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22条: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 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 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 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 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教师常见违法行为及其预防 l体罚学生 l侮辱学生 l侵犯学生财产权 l限制学生人身自由 l侵犯学生隐私权 l非法搜查 l不作为或过失的失职行为 话题五 新时期学校常见的违法行 为及预防 1.体罚学生 l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鹏,在被任课老师李 某批评后骂了一句脏话,李老师随手打了 小鹏一个嘴巴。事发第三天小鹏住进,诊 断为“左眼钝挫伤” 、“重度心理障碍 ”,随后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被 诊断为“分裂性精神病”。小鹏的父母向 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学校及李老 师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463.76万元 。 体罚学生案例2 l 某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李某给自己 所教的班立下班规,凡迟到20分钟以上 或违反课堂纪律者,罚喝半墨水瓶盖尿 水。1989年1月3日到5日,有13人次的学 生被李某罚喝了自己的尿水。李某同时 不许任何人走漏风声,威胁学生说,谁 要说出去还要重罚。 体罚学生案例3 l 某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放 假前规定,期末考试中每错一道题 ,在假期中每天要重做100遍,学生 张某在考试中错了五道题,因此每 天应做500道题,21天的假期,总共 要做10500遍,再加上其他寒假作业 ,数量惊人。张某开学时因为没有 完成作业而跳山自杀。 2.侮辱学生 l某中学初三学生丁某因上学迟到,被其班主 任汪某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其间,汪某不 仅对丁某进行了体罚,还当着丁某同学的面 侮辱丁某:“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 连坐台都没有资格。”当天中午,丁某 留下遗书后,从学校教学楼8楼跳下,经抢救 无效死亡。在遗书中,丁某表达了对老师汪 某及家庭的怨恨。 合理的惩戒方法 语言责备 书面检查 点名批评 增加作业 剥夺特权 隔离措施 留置学校 没收 赔偿损失 处分 移送工读学校 其他 3.侵犯学生财产权 l非法没收 非法罚款 非法收费 4.限制学生人身自由 l21岁的女教师张某系唐河县某村小学校的代课教 师。1999年10月23日12时许,张某以本班学生张 玉斌未完成作业为由,放学后将张玉斌反锁在教 室内补做作业,并将门锁钥匙交给本班值日学生 刘闯后离去。13时许,该校学生发现张玉斌被书 包带系在教室南侧中间的钢筋护窗上,缢颈死亡 。张玉斌之父张德国闻迅赶到现场,与该校校长 张永奎一同将教室门锁撬开,张玉斌送医院抢救 无效死亡。当晚6时许,唐河县公安局对被害人 尸体进行了检验,鉴定结论为:张玉斌系缢颈窒 息死亡。 留置学生时要注意三合理 l(1)留置的原因要合理 l(2)留置的时间要合理 l(3)留置的程序要合理 5.侵犯学生隐私权 l魏某和小云是某中学2003 届毕业生。 2003 年读高三期间,学校电视台于4月7 日播出了晚自习时他们两人搂抱、亲吻 的镜头。尽管镜头上两人的脸都打了马 赛克,但熟悉的人还是一眼就可看出是 谁。2003年8月4日,魏某以“学校擅自 录像、公开播放的行为构成侵犯自己的 隐私权、人格权、名誉权”等理由提起 诉讼,要求学校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 损失费5000 元。 学校安装监视设备的注意事项 l安装监视设备的合法性前提 l安装监视设备的地点应当慎重选择 l学生对自己被监视的知晓权 l通过监视设备收集材料的合理使用 l学生对个人监视记录的查看权和更正权 6.非法搜查 l某寄宿制学校高中学生王某发现自己放 在宿舍中电子词典不见了,立即向班主 任老师报告。学校闻讯后组织教育处的 老师对王某所在宿舍及周围宿舍的学生 床、柜橱进行搜查,最终在学生吴某处 发现了王某的电子词典。 7.不作为或过失的失职行为 l 某中学初三在上数学课时,学生王 某和李某因为借钢笔的事情起了冲突 ,王某骂了李某几句。李某一怒之下 ,将手中的钢笔向王某掷去。王某躲 闪不及,被击中右眼,致使眼球破裂 ,花去医药费26528元。为此,王某家 长将教师和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教师 和李某承担医药费26528元。 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法律问题及对策 l1、上课期间可以让学生出教室吗 l2、上课时有人找学生怎么办 l3、学生在上课期间自行离开教室怎么办 l4、学校对在教师提前下课后发生的学生伤 害事故是否担责 l5、教师在上课期间有必要检查出勤情况吗 l6、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随意离开教室吗 l某中学初二学生牛某在上课时向老师 报告说要上厕所,在得到任课教师李 某的同意后,牛某离开教室。在上厕 所回来的路上,牛某发现校园的一棵 树上有个鸟窝,当即爬上树去找鸟蛋 ,但不慎从树上滑下,造成胫骨骨折 。牛某的家长认为事故发生在上课期 间,所以学校监管不利,在与学校协 商无效的情况下,将学校告上法庭, 要求赔偿牛某的医药费等费用共计 3000余元。 l2004年4月20日,某中学高二的同学正在上数学课时, 突然有两个自称是学生黄某哥哥的年轻人要求找黄某 ,说家中有急事要告诉黄某(17岁)。当时正在上课 的数学教师便将黄某叫出了教室,自己随后便关上了 门继续上课。但时间不长,教室外便传来黄某的呼救 声,数学教师急忙出去查看,发现黄某已经倒在地上 ,身上正在流血,两名找黄某的年轻人已经跑远。数 学老师一面组织学生迅速对黄某进行抢救,一面利用 电话向学校领导报告。因抢救及时,黄某最终脱离了 危险。后经警方调查,黄某前不久与这两名社会青年 因为小事引起纠纷,两名社会青年便借机乘黄某上课 期间不防备,将其叫出教室扎伤。另外,警方还了解 到,当时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是采用翻越学校围墙的方 式进出校园的。 l2002年6月,某中学初二学生李某在上 语文课时,乘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之 机,偷偷从教室后门溜出,来到学校操 场,与正在自由活动的同年级另外一个 班的同学一起踢球。其中,李某因为碰 撞和该班孙某发生冲突,一脚将孙某踹 倒在地,造成孙某肋骨骨折。事后,孙 某的家长将学校和李某告上法庭,要求 赔偿损失。 l1999年10月17日,某中学高二(1)班上午第四节 课是政治课。在部分学生的要求下,政治老师 提前15分钟就下了课,同学们蜂拥奔向学校食 堂。因为时间太早,学校的值勤老师和学生还 没有到食堂,所以同学的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