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6292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8-14
上传人:闰***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冯**(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应用于
冲程
抽油机
- 资源描述:
-
应用于长冲程抽油机,应用于,冲程,抽油机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应用于长冲程抽油机 的换向减速器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1)抽油机减速器的概述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 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械中应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 ,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 杆 减速器系统框图 第一种,目前最多应用也是市面上出售最多的一种抽油机的型号是 油田抽油机专用减速机。它采用了双圆弧齿形圆柱齿轮,其具有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工作平稳,噪音小,密封性能好,安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各种野外条件下的连续作业,也可适用于矿用绞车。 第二种,油田用硬齿轮减速机是按照国家标准( 产的,主要包括级)、 级)、 级)很 级)四大系列。 性能特点: 1、中心距,传动比等主要均优化设计,主要零、部件性好。 2、齿轮均采用优质合金刚渗碳、淬火而成,齿轮硬度达 3、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承载能力大、寿命长、可靠性高、传动稳、噪音低。 4、一般采用池润滑,自然冷却,当热力率不能满足时,可采用循环油润滑或风扇,冷却盘管冷却。 第三种,抽油机专用摆线针轮减速机。采用行星传动原理,摆线针轮啮合,设计先进、结构新颖。 特点: 1、传动比大。一级减 速时传动比为 1/67。两级减速时传动比为 1/99569;三级传动时传动比为 1/584158503。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多级组合,速比达到指定大。 2、传动效率高。由于啮合部位采用了滚动啮合,一般一级传动效率为 90% 3、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体积和普通圆柱齿轮减速机相比可减小 2/1。 4、故障少,寿命长。主要传动啮合件使用轴承钢磨削制造,因此机械性能与耐磨性能均佳,又因其为滚动摩擦,因而故障少,寿命长。 5、运转平稳可靠。因传动过程中为多齿啮合,所以 使之运转平稳可靠,噪声低。 6、拆装方便,容易维修。 7、过载能力强,耐冲击,惯性力矩小,适用于起动频繁和正反转运转的特点。 第四种,三环减速机由三片相同的内齿环板带动一个外齿齿轮输出,故称为三环减速器,属平行轴一动轴齿轮传动减速器,齿轮啮合运动属于动轴轮系,具有少齿差行星传动特征,输出与输入轴间平行配置,又有平行轴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特征。具有联轴器 高速轴 中间轴 低速轴 电动机 承载和超载能力强、传动比大、分级密集、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装拆维修方便、适用性宽广等优点。工作特点: 1、工作环境温度为 C+45,环境温度低于 0时,启动前润滑油应预热。 2、 高速轴转速不得超过功率表中规定的最高值。 3、 瞬时允许尖锋转矩为额定转矩的 。 4、 适用于连续,短时或断续工作制,可正反转。 5、减速器与原动机(常用电动机)和工作机之间应用非刚性联轴器且其轴心线应严格对中 。 还有一种不常用的:组合减速机。即为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根据一定的原理将两个或多个部件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减速机。常见的组合系列有无级变速器系列无级、列减速器组合;万能组合式减速机, 合减速机, 速机组合, 合减速 机,蜗杆减速器与无级变速器组合, 列与 列组合, 列无级变速器, 级变速器 +减速器,多功能多面体硬齿面组合, 列无级变速器与 列螺轮减速器机组合减速机,环锥差动行星无级变速器与摆线针轮减速器组合等。 ( 2)抽油机减速器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现状总述 20 世纪 70 80 年代,世界上减速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且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结合。通用减速器的发展趋势如下: 高水平、高性能。圆柱齿轮普遍采用渗碳淬火、磨齿,承载能力提高 4 倍以上,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 、可靠性高。 积木式组合设计。基本参数采用优先数,尺寸规格整齐,零件通用性和互换性强,系列容易扩充和花样翻新,利于组织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型式多样化,变型设计多。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底座安装方式,增添了空心轴悬挂式、浮动支承底座、电动机与减速器一体式联接,多方位安装面等不同型式,扩大使用范围。 促使减速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有: 理论知识的日趋完善,更接近实际(如齿轮强度计算方法、修形技术、变形计算、优化设计方法、齿根圆滑过渡、新结构等)。 采用好的材料,普遍采用各种优质 合金钢锻件,材料和热处理质量控制水平提高。 结构设计更合理。 加工精度提高到 6 级 。 轴承质量和寿命提高。 润滑油质量提高。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订了 70圆柱齿轮减速器等一批通用减速器的标准,除主机厂自制配套使用外,还形成了一批减速器专业生产厂。目 前,全国生产减速器的企业有数百家,年产通用减速器 25 万台左右,对发展我国的机械产品做出了贡献。 20 世纪 60 年 代的减速器大多是参照苏联 20 世纪 40 50 年代的技术制造的,后来虽有所发展,但 限于当时的设计、工艺水平及装备条件,其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一批先进加工装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攻关,逐步掌握了各种高速和低 速重载齿轮装置的设计制造技术。材料和热处理质量及齿轮加工精度均有较大提高,通用圆柱齿轮的制造精度可从 60的 8 9 级提高到 88 的 6 级,高速齿轮的制造精度可稳定在 4 5 级。部分减速器采用硬齿面后, 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承载能力、使用寿命、传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对节能和提高主机的总体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国 自行设计制造的高速齿轮减(增)速器的功率已达 42000 齿轮圆周速度达 150m/s 以上。但是,我国大多数减速器的技术水平还不高,老产品不可能立即被取代,新老产品并存过渡会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 进入 21 世纪,国外又陆续推出了更新换代的减速器,不但更突出了模块化设计的杰特点,而且,在承载能力、总体水平,外观质量方面又有明显提高。 ( 3)抽油机减速器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油田开发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因此,依靠技术,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将是油田开发永恒的主题,也是抽油机发展的方向。通过对我国现有抽油机 减速器 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抽油机 减速器 全面系统真实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在以下 14 个方面: (1)向多品种方向发展; (2)科研设计与制造向多方位方向发展; (3)理论与科研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4)向高适应性发展; (5)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6)向高综合经济效益方向发展; (7)向尽量满足采油工艺需要方向发展; (8)向高技术方向发展; (9)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10)向高性能方向发展; (11)向增大冲程方向发展; (12)向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方向发展; (13)向精确平衡方向发展; (14)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二、主要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 1)主要设计内容: 本课题设计一个换向减速器,使电动机一个方向的转动变为周期性的正反转运动,使与之相联的驱动轮对固定于其上的钢丝绳不断地进行缠绕和释放。 ( 2)研究方案: 1. 调查减速机发展现状,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对各种减速机仔细了解,找出其中能适用抽油机使用的长冲程低冲次的减速机。 3. 搜索各厂家企业生产使用的专用抽油机减速机,找出它们的特点和不足。 4. 了解目前的新型油田抽油机用的减速机的技术发展。 根据这 些前期的研究工作,自己设计一种换向减速器,能适应大载荷、大扭矩,满足长冲程、低冲次的滚筒式抽油机。 现初步制定了一个方案,采用内外齿轮交换啮合的方式进行换向。 此换向减速器主要有一个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输入轴由电动机进行驱动力的输入,两个输出轴连接重物,双轴平行正方向输出,怎样来控制正方向输出呢?我们通过内外齿轮交换啮合的方式进行换向,达到正反向输出。在减速箱内部,当需要进行上冲程时,输入轴上的外齿轮与输出轴上的外齿轮啮合,使输出轴上的外齿轮反向转动;当进行下冲程时,输入轴上的外齿轮与另一输出轴 上的内齿轮啮合,使输出轴上的内齿轮正向转动。那怎样控制齿轮的啮合呢?我们采用电磁离合器和机械换向,需要时自动换向。 一般的换向类型有电机直驱、液压换向、机械换向、电磁离合换向等。 三、重点难点以及展开的工作 重点:长期在大负载和扭矩下稳定的减速器的换向机构 难点:各传动齿轮的结构设计及参数设计,三维装配结构设计,换向机构的设计, 已经展开的工作:网上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了解设计的大致方向,了解抽油机减速器的现状及趋势,了解减速器的换向特点。 四 、 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 2 周: 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 4 周:总体设计以及方案论证,深化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开题报告; 5 6 周:分析机减速器工况,确定减速器的换向结构,并根据工况确定计算准则; 7 8 周:减速器换向的具体方案设计; 9 10 周:各传动齿轮的结构及参数设计,外文资料的翻译 , 准备中期检查; 11 12 周:三维装配结构设计以及分析; 13 14 周: 完成装配图设计,验证校核; 15 16 周:修改毕业论文及准备毕业答辩; 参考文献 1 邹亦炯 ,刘卓 钧 ,赵贵祥等 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2 黄秀华 ,韩志昌 第一版 )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1 3 张建军 ,李向齐 ,石慧宁 M石油工业出版社 ,4 崔振华 ,余国安等 M石油工业出版社 ,5 张自学 ,兆文清等 M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6 杨文军 J7 张连山 机的技术发展 ,石油机械 ,1999,(4) 8 张连山 J1996,24(2) 9 周维 J1987,16(5):810 萧南平 J1996,4(7),3611 张坤泉 J1989,18(1) 12 钟平 ,李正平 ,黄建辉等 J. 国外油田工程, 2000(2) 13 孙俊茹 ,杨武成 J2009(11) 14 张连山 世界新型抽油机技术发展预测 J1999,22(3)第 106 页 15 张连山 J993,11: 21( 11) 16 张永军 , 刘长丰 , 杨兰生 . 新型抽油机结构及其优化设计 J.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 报 , 1992, 17 221(3):23118 S. G. o, J. P. T, 1963 19 S. G. A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