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影响.docx_第1页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影响.docx_第2页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影响.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98例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出院时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98例抑郁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出院时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对改善预后,促进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梗死;抑郁;老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570-01 脑梗死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脑梗死的发病率在老年人中逐步提高。脑梗死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发病率为28%67%。脑梗死患者由于其抑郁状态的存在,多难以配合完成必要的功能锻炼,从而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另外,抑郁状态患者还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及生存质量。因此,脑梗死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为此,对脑梗死伴抑郁的老年患者早期介入心理护理干预,积极纠正心理障碍,促进机体康复有重要的意义。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98例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脑梗死患者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为(72.4210.78), 经临床与头颅CT或MRI确定诊断。全部患者都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病程大于2 周,均神志清楚, 无失语、失认, 无器质性抑郁、反应性抑郁, 无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病史及家族史,病情稳定能配合调查,能完成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1.2 方法:对住院患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排除认知障碍,再采用HAMD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对入选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 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责任护士给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告知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并讲解脑卒中抑郁焦虑的临床症状、诱发因素、病程转归、治疗要点等,指导病人纠正不良习惯, 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同时根据病人的经历、个性特点、娱乐爱好,帮助患者选择适合平时生活习惯的活动方式及作息时间。(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刚入院的患者,对陌生环境会产生一种不安全及不信任感,护士要做好入院介绍,使患者尽快熟悉新环境,实行主动服务,真情服务。(3)支持性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紧张,情绪抑郁、心神不定等症状。护士要认真评估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及其程度, 耐心启发和鼓励病人, 使之充分认识到情绪的变化与病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其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4)行为护理,对脑梗死后功能障碍患者,护士要介绍早期康复对本病恢复的益处,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疾病的急性期即开始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训练,病情稳定后就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发音障碍者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发现患者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暗示,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消除抑郁等不良情绪。(5)家庭及社会的支持,良好的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系统能够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患者急性期过后,鼓励其亲朋好友多来探视患者,让患者感觉到很多人在关心他,支持他,护士还应对家属进行一些健康宣教,让患者家属也参与到教育中来,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帮助和支持。 1.3 判定标准。由康复科医师及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分别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及出院时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Davis JM 划界分总分:35分,为重度抑郁;2035分,为中度抑郁;820分,为轻度抑郁; 8分,正常。 1.4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HAMD评分情况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经过积极护理干预后, 98例住院老年脑梗死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1。 表1 干预前与干预后HAMD评分情况的比较(xs)分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梗死伴有抑郁的发生与患者中枢神级损伤、神经内分泌改变和患者精神压力大等有关。其临床表现除有许多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精神症状,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可直接影响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老年人脑梗死康复期患病时间相对较长, 生活自理能力更差, 依赖性更强,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均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躯体疾病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又严重地影响了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对98例老年脑梗死伴抑郁的患者进行研究,早期实施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前后患者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入院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归纳总结如下:(1)早期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对中重度抑郁患者,请心理专科医生会诊,科内组织讨论,共同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根据计划实施护理,及时修改和改进不同阶段的计划,对轻度抑郁的患者,重点是加强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实施护理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2)人文关怀,通常脑梗死患者最初被确诊往往会经历几天到几周的情绪反应,包括不相信、否认、拒绝、失望等。这些反应是从一般忧伤、抑郁情绪到抑郁症,是一系列抑郁症状综合谱。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排除焦虑恐惧心理,使其情绪得到调整。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除了生物、心理因素外,社会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更易遭到家庭、社会的遗弃,感到孤独无助、没有保障和安全感,护理人员要争取老年患者家属的支持,消除其孤独感、无价值感和被遗弃感,这有利于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3)重视康复训练,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利于脑功能重新组织和再建,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认为,对老年脑梗死伴有抑郁患者,给予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坚持积极的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对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傅俊,李忠波.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恢复.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3):42042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Gelei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383 3 Block SD.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