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doc_第1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doc_第2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doc_第3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doc_第4页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才智在线才智在线才智在线才智在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英文名称学制授予学位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4年理学学士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4年理学学士080704微电子学Microelectronics4年理学学士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4年工学学士二、专业培养拓扑图三、学分要求和学院要求课程(一)总学分:143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6学分:公共必修课26学分,学院必修课33学分,专业必修课28学分;2)选修课程50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通选课12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之前修满全部必修课程。(二)全校公共必修课26学分(如有变动,以开课单位公布的课程为准)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单位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大学英语教研室62751585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04031650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年级)22马克思主义学院62757443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年级)22040317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年级)23040317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年级)3404031750形式与政策(三年级)1160730020军事理论22武装部体育系列课程4体育教研部627590951)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学期均开设,学生前三年需修满12学分。按上述年级对应的课程,每学期须选一门。原则上不允许高年级选低年级的课程或低年级选高年级的课程。2)体育课原则上不办理中期退课,如有特殊情况需退课,由学生本人写退课申请,任课教师签字,并报体育部教学主任批准后方可到教务部办理退课。(三)学院必修课程33学分包括大类平台课和学院要求课程,学院为一年级学生设置多种可选的课程培养方案:宽口径型和强化各专业方向型(见各专业培养方案),学生须满足其中至少一种选课要求。宽口径型培养方案如下:大类平台课2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0201高等数学(I)65一上100130202高等数学(II)65一下200101460线性代数44一上300431141力学B33一上500431143电磁学B33一下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2301数学分析(I)65一上1A00132302数学分析(II)65一下2A00431110力学A44一上5A00431155电磁学A44一下6A说明:要求学生必修1,2,3,5,6各编号课程共20学分。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学院要求课程1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010信息科学技术概论21一上104831770微电子与电路基础32一下204831870电路基础实验21一下304830041计算概论A43一上404831750程序设计实习43一下50483142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三上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530计算概论A(实验班)43一上4A04831760程序设计实习(实验班)43一下5A04830540数据结构与算法A(或实验班)43三上6A说明:要求学生必修1,2,3,4,5,6各编号课程共13学分。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四、教学行政管理人员职务 姓名办公电话教学副院长 李文新62753425教务员 杨朝晖62756479负责计算机系和智能科学系教务工作教务员 李 享 62755414负责电子学系和微电子学系教务工作教务员 董晓晖 62755414负责本院大一课程、辅修/双学位及文科计算机课程教务工作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58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原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学等,1997年定名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隶属于学院电子学系,电子学系拥有2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7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含声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量子电子学(自建))。电子学系下设教学研究所、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量子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研究所、现代通信研究所(含光通信研究中心、卫星通信研究中心、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含有一个“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863高技术计划、攀登计划、国防项目等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子和信息科学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本科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物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课程培养方面,在一年级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有兴趣的学生,需要至少选择物理电子、通信工程、宽口径基础等三个课程培养方向中的一个模块,进行课程学习。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43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7学分:公共必修课26学分,学院必修课33学分(包括大类平台课和学院要求课程),专业必修课28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之前修满全部必修课程。2)选修课程50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通选课12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6学分(如有变动,以开课单位公布的课程为准)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单位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大学英语教研室62751585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04031650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年级)22马克思主义学院62757443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年级)22040317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年级)23040317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年级)3404031750形式与政策(三年级)1160730020军事理论22武装部体育系列课程4体育教研部1)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学期均开设,学生前三年需修满12学分。按上述年级对应的课程,每学期须选一门。原则上不允许高年级选低年级的课程或低年级选高年级的课程。2)体育课原则上不办理中期退课,如有特殊情况需退课,由学生本人写退课申请,任课教师签字,并报体育部教学主任批准后方可到教务部办理退课。2. 学院必修课程(包括大类平台课和学院要求课程):33学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一年级为学生设置三种可选的课程培养方案:宽口径基础方向、通信工程方向和物理电子方向,学生须满足其中至少一种选课要求: (一)宽口径基础方向:33学分(大类平台课20学分+学院要求课程13学分) 大类平台课20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0201高等数学(I)65一上100130202高等数学(II)65一下200101460线性代数44一上300431141力学B33一上500431143电磁学B33一下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2301数学分析(I)65一上1A00132302数学分析(II)65一下2A00431110力学A44一上5A00431155电磁学A44一下6A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学院要求课程1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010信息科学技术概论21一上104831770微电子与电路基础32一下204831870电路基础实验21一下304830041计算概论A43一上404831750程序设计实习43一下50483142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三上6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530计算概论A(实验班)43一上4A04831760程序设计实习(实验班)43一下5A04830540数据结构与算法A(或实验班)43三上6A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二)通信工程方向:33学分(大类平台课22学分+学院要求课程11学分) 大类平台课2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0201高等数学(I)65一上100130202高等数学(II)65一下200101460线性代数43一上300431141力学B33一上500431143基础物理下44一下600431166基础物理实验42一下7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2301数学分析(I)65一上1A00132302数学分析(II)65一下2A00431110力学A44一上5A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学院要求课程11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010信息科学技术概论21一上04830041计算概论A43一上电路与电子学44一下0483142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三上(三)物理电子方向:33学分(大类平台课25学分+学院要求课程8学分)大类平台课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0201高等数学(I)65一上100130202高等数学(II)65一下200101460线性代数44一上300431110力学A34一上500431155电磁学A34一下600431120热学A33一下7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132301数学分析(I)65一上1A00132302数学分析(II)65一下2A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学院要求课程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010信息科学技术概论21一上104831410计算概论B43一上204831870电路基础实验21一下30483142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三上4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4830530计算概论A(或实验班)43一上2A04830540数据结构与算法A(或实验班)43三上4A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3专业课程:66学分专业课程66学分包括: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专业选课程38学分。自二年级开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宽口径基础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设置各种可选的课程培养方案:通信工程方向、物理电子方向、量子电子方向和应用电子方向;为一年级选择通信工程方向和物理电子方向的学生,设置连贯的直通课程培养方案。学生须满足其中至少一种选课要求: (一)宽口径基础通信工程方向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1)数学与物理基础(8学分) 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概率论与随机过程43二下04830600光学33二上00431166基础物理实验42二上2)电路基础(11学分) 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电路与电子学44二上04830640电子线路实验32二下04830650数字逻辑电路43二下04830660数字逻辑电路实验32三上3)通信与信号基础(9学分)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4830670信号与系统43二上04830760数字信号处理43二下04830720通信原理43三上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 供选学分总数22 )研究生入学时,须在下列课程中选修10学分。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0432110数学物理方法B44二上04830610电动力学B43三上04830480微机原理B33三上04830730微波技术与电路33三上04830970通信电路33三上04830800光电子学33三下电子系统设计实践43四上04830780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42三下专业任选课程(供选总学分数76)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各个学科方向的推荐专业课组合,自行选择。限制性选修与专业任选课程学分相加至少需要完成38学分。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本科生科研训练4三上文献写作与报告32三上04832140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21一下04830850近代物理33二下04831520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2二下04830810可编程逻辑电路2二小04830870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3三上04830470操作系统B33三上00130280数值计算(计算方法B)33三上信息论基础32三上04830140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33三上04830890量子力学B43三下00130200数学建模33三下04830880纳米科技与纳米电子学33三下04830930声学基础33三下04830710通信电路实验42三下04832040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2三下04831680测量与控制2三小04830240计算机网络概论33三下04830750光电子技术实验32三下04830210软件工程33四上04830790嵌入式系统32四上04830910固体物理33四上04831020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3四上04830830数字信号处理实验42四上04830940传感器技术32四上04831860光通信系统与网络22四上04830740微波技术实验42四上04831970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2四上04831900通信网概论与宽带技术22四上(二)宽口径基础物理电子(或量子电子)方向和应用电子方向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432110数学物理方法B44二上100132380概率统计B33二下204830600光学33二上300431166基础物理实验42二上404830620电路分析原理(含实验)43二上504830630电子线路A(或加强班)43二上604830640电子线路实验A42二下704830650数字逻辑电路(或加强班)43二下804830660数字逻辑电路实验42三上904830670信号与系统33二下10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432108数学物理方法(上)33二上1A上00432109数学物理方法(下)33二下1A下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专业选修课程3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4832140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21一下04830610电动力学B43三上00432140电动力学(A)44三上04830480微机原理B33三上04830720通信原理(或加强班)33三上04830780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42三下04830760数字信号处理(含上机)43三下电子系统设计实践43四上04830800光电子学33三下04830730微波技术与电路33三下04830970通信电路33三下04830890量子力学B43三下04832030量子力学A44三下00130200数学建模33三下04830210软件工程33四上本科生科研训练0-4三上+下04831860光通信系统与网络22四上04830750光电子技术实验32三下04830470操作系统B(含实习)43三上04831520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2二下04830810可编程逻辑电路2二小04830710通信电路实验42三下04830910固体物理33四上04830880纳米科技与纳米电子学33三下00433328近代物理实验B63四上04830840热学22一下/二上原子物理导论22二上04830850近代物理33二下00432211理论力学33二下04830870热统33三上信息论基础(待开)22三上04831020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3四上04830790嵌入式系统32四上04830930声学基础33三下04830940传感器技术32四上04830740微波技术实验42四上04831970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概论22四上04831680测量与控制 2三小04830140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33三上04830240计算机网络概论33三下04832040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2三下高级光电子实验42四上04830830数字信号处理实验42四上04831900通信网概论与宽带技术22四上说明1:希望在本系保研的学生,需按规定学期按时修满必修课程学分。说明2:希望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建议按以下专业课程群选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组合指导性建议电路与系统专业方向选课指导:原子物理导论,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微机原理,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电子系统设计实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方向选课指导:电动力学,微波技术与电路,计算方法,通信电路物理电子学专业方向选课指导:近代物理,理论力学,热统,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光电子学,纳米技术,固体物理量子电子学专业方向选课指导: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导论,近代物理,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实验(三)通信工程方向连贯的直通课程培养方案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1)数学与物理基础(6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概率论与随机过程43一下400432110数学物理方法B43二上52)专业必修课(2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4830670信号与系统44二上04830640电子线路实验32二上04830650数字逻辑电路43二上04830660数字逻辑电路实验32二上04830760数字信号处理43二下场与波43二下04830720通信原理43二下04830680电子系统设计42三上专业选修课程(供选总学分数86)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各个研究方向自行选择,修满39学分以上,其中至少26学分选自电路与系统类、通信与信号类。1)数学与物理类(可选学分27):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信息论基础3200130200数学建模33三下04830870热力学与统计物理33三上04830850近代物理33二下04830890量子力学B43三下04830880纳米科技与纳米电子学33三下04830930声学基础33三下04830910固体物理33四上04830750光电子技术实验32三下04831680测量与控制2三小2)电路与系统类(可选学分22):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4831770微电子与电路基础32一下04831870电路基础实验21二上04830480微机原理B33三上04830810可编程逻辑电路2二小04830730微波技术与电路33三上04830790嵌入式系统32四上04831020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3四上04830780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42三下04830940传感器技术32四上04831520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2二下3)通信与信号类(可选学分29):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本科生科研训练404832140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21一下04830010信息科学技术概论21一上04830970通信电路33三上04830710通信电路实验42三下04830800光电子学33三下04831860光通信系统与网络22四上04830740微波技术实验42四上04831970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2四上04831900通信网概论与宽带技术22四上04832040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2三下04830240计算机网络概论33三下04830830数字信号处理实验42四上4)计算机类(可选学分18):课程号课程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0130280数值计算(计算方法B)33三上04831750程序设计实习43一下04830050数据结构与算法B33二上04830470操作系统B33三上04830140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33三上04830210软件工程33四上(四)物理电子方向连贯的直通课程培养方案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432110数学物理方法44二上100132380概率统计B33二下204830600光学33二上300431166基础物理实验42二上404830620电路分析原理(含实验)43二上504830630电子线路A43二上604830640电子线路实验A42二下704830650数字逻辑电路43二下804830660数字逻辑电路实验42三上904830670信号与系统33二下10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432108数学物理方法(上)33二上1A上00432109数学物理方法(下)33二下1A下04830630电子线路A(加强班)43二上6A04830650数字逻辑电路(加强班)43二下8A说明: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专业限选课程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04832140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21一下104830850近代物理33二下204830610电动力学B43三上304830480微机原理B33三上404830870热力学与统计物理(B)33三上504830890量子力学B43三下604830910固体物理33四上704830800光电子学33三下04830880纳米科技与纳米电子学33三下可替代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编号00432140电动力学A44三上3A热力学与统计物理A445A04832030量子力学A44三下6A说明1:希望更高要求的学生可用A替代同编号课程。说明2:希望在本系保研的学生,需按规定学期按时修满专业必修和限修课程学分。专业任选课程13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本科生科研训练0-4三上下04831860光通信系统与网络22四上04830470操作系统B(含实习)43三上04831520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2二下04830810可编程逻辑电路2二小04830970通信电路33三下04830710通信电路实验42三下00433328近代物理实验B63四上04831770微电子与电路基础22一下原子物理进展22二上04831750程序设计实习33一下00432211理论力学33二下04830720通信原理33三上信息论基础(待开)22三上04830780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42三下04831020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3四上04830790嵌入式系统32四上电子系统设计实践43四上04830930声学基础33三下04830940传感器技术2四上04830740微波技术实验42四上04831970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概论22四上04831680测量与控制 2三小04830140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33三上04830240计算机网络概论33三下04832040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2三下高级光电子实验42四上04830760数字信号处理(含上机)43三下04830830数字信号处理实验42四上04831900通信网概论与宽带技术22四上04830730微波技术与电路33三下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具体要求如有变动,以教务部印发的选课手册为准)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和F类相加至少2学分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F.社会可持续发展类:和A类相加至少2学分5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说明1:以下任何一个方向选定的A级课程,获得三门85分以上和毕业论文优秀者, 可以获得电子学系颁发的荣誉学位证书:物理电子方向: 4选3(力学A,电磁学A,电动力学A,量子力学A) + 毕业论文优秀电路通信方向: 模电加强班, 数电加强班, 通信原理加强班, + 毕业论文优秀说明2:选择本系保研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四年级开始之前修满全部必修课程。说明3:选择通信工程方向保研的学生,要求在按时修满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绩点大于3.30。才智在线才智在线才智在线才智在线附件1:电子学系本科生培养方案I,对应一年级宽口径基础(电路方向)学期顺序一览表(143学分,其中必修26+33+28=87学分)必修学分一上(秋) 23一下(春) 20二上(秋) 21二下(春) 18三上(秋) 15三下(春) 13四上(秋) 2四下6校必修课26军理2思修2英语2体育1 近代史2英语2体育1马克思主义3英语2体育1毛泽东思想4英语2体育1形式与政策1 毕业论文6院必修课33高数(I)5线代4力学B 3计算概论A 3信科概论1高数(II)5电磁学B 3微电子与电路基础2电路基础实验1程序设计实习3 数据结构与算法B 3系必修课28数理方法4光学3普物实验 2电路分析原理(含实验)3电子线路A or实验班3概率统计3电子线路实验2数字逻辑电路or实验班3信号与系统3数字逻辑电路实验2选修38力学A 4数学分析(I)5注1:选修A类物理可以替代必修的B类同名物理课程,选修数学分析可以替代必修的高等数学。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 1热学2 or 3电磁学A 4数学分析(II)5注2: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选修后续课程。热学2原子物理导论2数学分析(III)4数理方法(上)3注3:选修数理方法A可以替代必修的数理方法B。近代物理3理论力学3电子线路CAD 2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 2(二小)计算方法2数理方法(下)3电动力学3 or 4微机原理B 3通信原理or实验班3热统3 or 4操作系统B 3本科生科研训练0 or 4信息论基础2(待开)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3数字信号处理 3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2数学建模3软件工程3微波技术与电路3通信电路3光电子学3量子力学 3 or 4物理电子学3纳米技术3声学基础3通信电路实验2测量与控制 2 (三小)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计算机网络概论3光电子技术实验2电子系统设计实践3嵌入式系统2固体物理3近代物理实验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高级光电子实验2数字信号处理实验2光通信系统与网络3微波技术实验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通信网概论与宽带信号技术 2通选课12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学分要求按学校规定执行,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类、法律类、文学艺术类、管理类等素质教育类课程进行选课。附件2:电子学系本科生培养方案II,对应一年级强化物理基础(物理电子、量子电子方向)学期顺序一览表(143学分,其中必修26+33+28=87学分)必修学分一上(秋) 24一下(春) 19二上(秋) 21二下(春) 21三上(秋) 17三下(春) 8四上(秋) 3四下6校必修课26军理2思修2英语2体育1 近代史2英语2体育1马克思主义3英语2体育1毛泽东思想4英语2体育1形式与政策1毕业论文6院必修课33高数(I)5线代4力学A 4计算概论B 3信科概论1高数(II)5电磁学A 4热学A 3电路基础实验1 数据结构与算法B 3系必修课28数理方法4光学3普物实验 2电路分析原理(含实验)3电子线路A 3 概率统计3电子线路实验2数字逻辑电路3信号与系统3数字逻辑电路实验2选修38数学分析(I)5注1:选修数学分析可以替代必修的高等数学。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 1微电子与电路基础2程序设计实习3数学分析(II)5注2: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选修后续课程。原子物理导论2数学分析(III)4数理方法(上)3注3:选修数理方法A可以替代必修的数理方法B。近代物理3理论力学3电子线路CAD 2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 2(二小)计算方法2数理方法(下)3电动力学A 4微机原理B 3热统3 or 4操作系统B 3本科生科研训练0 or 4信息论基础2(待开)通信原理3量子力学 3 or 4光电子学3纳米技术3光电子技术实验2微波技术与电路3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2纳米技术2数字信号处理 3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B 3声学基础3通信电路3通信电路实验2测量与控制 2 (三小)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软件工程3计算机网络概论3光电子技术实验2固体物理3电子系统设计实践3嵌入式系统2近代物理实验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数字信号处理实验2光通信系统与网络3微波技术实验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通信网概论与宽带信号技术2高级光电子实验2通选课12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学分要求按学校规定执行,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类、法律类、文学艺术类、管理类等素质教育类课程进行选课。获得电子学系荣誉学位证书条件:三门A级课程85分以上(模电实验班, 数电实验班, 通信原理实验班)或(4选3:力学A,电磁学A,电动力学A,量子力学A), + 毕业论文优秀附件3:电子学系本科生培养方案III,对应一年级宽口径基础(通信方向)学期顺序一览表(143学分,其中必修26+33+28=87学分)一上(秋) 23一下(春) 20二上(秋) 21二下(春) 18三上(秋) 15三下(春) 13四上(秋) 2四下6校必修课26军理2思修2英语2体育1 近代史2英语2体育1马克思主义3英语2体育1毛泽东思想4英语2体育1形式与政策1 毕业论文6院必修课33高数(I)5线代4力学B 3计算概论A 3信科概论1高数(II)5电磁学B 3微电子与电路基础2电路基础实验1程序设计实习3 数据结构与算法B 3系必修课2812+11+5光学3普物实验 2电路与电子学4信号与系统3概率论与随机过程3电子线路实验2数字逻辑电路3数字信号处理 3数字逻辑电路实验2通信原理3限选22选1012+6+422数理方法4电动力学3微机原理B 3微波技术与电路 3通信电路3光电子学 2微机与接口技术实验2电子系统设计实践3任选23力学A 4数学分析(I)5现代电子与通信导论1热学2 or 3电磁学A 4数学分析(II)5原子物理导论2数学分析(III)4数理方法4数理方法(上)3数理方法(下)3近代物理3理论力学3电子线路CAD 2可编程逻辑电路 2(二小)计算方法2热统3操作系统B 3本科生科研训练0 or 4信息论基础2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3文献写作与报告2量子力学 3软件工程3量子力学 3 or 4物理电子学3纳米技术3声学基础3通信电路实验2测量与控制 2 (三小) 现代无线通信中的新兴技术2计算机网络概论3光电子技术实验2嵌入式系统2固体物理3近代物理实验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3高级光电子实验2数字信号处理实验2光通信系统与网络3微波技术实验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通信网概论与宽带信号技术 2传感器技术 2通选课12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学分要求按学校规定执行,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类、法律类、文学艺术类、管理类等素质教育类课程进行选课。备注l 高学分的课程可代替低学分的课程,适用于:数学分析和高数;力热光电和普物;数学物理方法;附件4:电子学系本科生培养方案VI,对应一年级通信工程直通培养学期顺序一览表(143学分,其中必修26+33+28=87学分)一上(秋) 22一下(春) 23二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