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高考训练题组.doc_第1页
古诗词鉴赏高考训练题组.doc_第2页
古诗词鉴赏高考训练题组.doc_第3页
古诗词鉴赏高考训练题组.doc_第4页
古诗词鉴赏高考训练题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盈江一中2009年秋季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科第一阶段复习 (教学设计 ) 2010年10月20日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题组教学设计主备人:李琳备课组长:李琳 一、内容与解析内容:高考考查内容主要有:诗、词、曲,主要考查意象、意境、形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因此,学生要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因此要多教学生一些鉴赏的技巧并采用答题模式答题。二、目标及解析目标:1、学会必要的鉴赏知识和答题技巧;2、在必要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会用答题模式答题。解析:鉴赏评价,就是要求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评说。它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的最高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一起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故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逻辑来安排复习内容。三、问题诊断及分析由于诗歌鉴赏难度大,比较抽象,知识复杂,综合性强,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吃力,主要问题表现为:对诗歌大意缺乏比较深的理解;缺乏必要的方法;难以弄清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等等。所以我们在复习和训练时不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讲求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四、教学流程鉴赏诗歌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古诗鉴赏题的问答模式n 分析意境型n 分析技巧型n 炼字型(一)、分 析 意 境 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伴随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色。 2、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首先思考“诗歌写了什么”:此诗描写了深秋月夜的景象。夜深了,凉气阵阵袭人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夜越来越凉,露水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滴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萤火虫闪着点点微光,竹林外水边栖宿的鸟儿互相呼唤着。什么事都被战乱葬送了,清冷的秋夜就这样在我徒然的悲哀中过去了。(第1步完成)然后作答:这是一幅幽清冷寂的深秋月夜图,(第2步完成)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第3步完成)(二)、分 析 技 巧 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 巧(表现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 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福建)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答案】(1)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出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2) 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梯,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6江西)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三)、炼 字 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 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 浦 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4福建)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3全国)过香积诗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古人很重“炼”字,尤其是动词,“咽”、“冷”是第三联中的两个动词,营造了一种意境,与全诗是相一致的。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06年辽宁卷)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了解这类题目的的提问方式和答题模式这一部分的答题要根据所问回答,有几个问要答出几点来。答题模式:1、问题:这首诗有人这样评价,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回答:第一步先要回答同不同意,第二步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自己的观点正确性。2、问题:请归纳出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并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回答:首先回答出你理解出来的诗歌内容(逐句理解,相同的归并),然后回答具体思想感情的类别。当然还有其他的问法。(二)、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04浙江)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案】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4全国1)秋 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06山东)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世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表现出来。名句名篇训练题组1、【河北唐山一中期中,1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及文学常识。(两题任选一题)(5分)(1)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皆不及孔子。孔子曰: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段文字选自师说,其作者韩愈和宋朝的“文坛领袖” 都是古文家(2)星垂平野阔, 。 (杜甫旅夜书怀)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寄意寒星荃不察, 。此诗选自于 的自题小像。2.【江西师大附中,15】填空(8分,每空1分)(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瑟罗麦克白和 ,我国明代剧作家 著有“临川四梦”,被后人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金风玉露一相逢, 。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3.【成都树德中学期中,13】按要求填写名句及文常。(两题任选一题)(5分)(1)过秦论尽情铺排,写出了秦始皇不可抗衡的声势:“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韩愈在师说中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的语句是: , 我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 指的是唐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离骚的特点做了这样的概括:其文约, ,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谈自己从游山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 ,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唐代的古文运动使六朝以来衰颓的文风为之一振,其首倡者是韩愈,宋代的 赞他“文起八代之衰”。4.【江苏镇江二检,11】名句名篇默写(8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苟子劝学)(5)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苏轼前赤壁赋)(6)子日: “ ,小人喻于利。”(论语)5.【锦州市期末,13】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相关内容。(6分)(1)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独特景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 ,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毛泽东卜算子咏梅)(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银川一中,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_,_。(白居易长恨歌)(2)映阶碧草自春色,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3)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4)_,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杜甫旅夜书怀)(6) _,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洒)(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杜牧阿房宫赋)(8)_,_,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7.【济南期末,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_,_。(陶渊明归园田居)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2) 使天下之人,_。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臣生当陨首,_。(李密陈情表)_,青楼梦好,_。(姜夔扬州慢)(4) 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多情自古伤离别,_!今宵酒醒何处?_。(柳永雨霖铃)8.【山东济宁期末,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厥有国语。(司马迁报任安书)(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_,_ (王勃滕王阁序)(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子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9.【聊城一中期末,15】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言名句。(6分)(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5)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10.【枣庄市期末,15】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11.【汕头市聿怀中学,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3)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4)千呼万唤始出来, 。 ,未成曲调先有情12.【上海南汇区期末,13】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1) ,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3)不忍登高临远, , 。(柳永八声甘州)(4)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7)操千曲而后晓声, 。(刘勰文心雕龙)13.【上海普陀区,12】默写(任选10句)。(10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10句,按前10句顺序评分11(1)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庶竭驽钝, , 。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4)问今是何世, , 。(陶渊明桃花源记) (5)独立扬新令, 。(卢纶塞下曲)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韩愈师说) (7)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8)醉里吴音相媚好,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9)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袁枚黄生借书说) (1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14.【浙江五校联考,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3分)江村即事中写到了“月”,古代诗文里,写到“月”的诗句比比皆是。如:(1)李白在蜀道难中有“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东船西舫悄无言, ” 。(3)李煜在虞美人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 ” 。 (4)苏轼在赤璧赋中“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5)柳永在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 ” 。15.【浙江台州期末,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1)亦余心之所善兮, 路曼曼其修远兮, (离骚)(2)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4)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5)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16.【温州十校联考,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每空1分)(1) ,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西厢记)(3)子曰:“不愤不启,_。_,则不复也 (论语(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1.【答案】. (1)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欧阳修(2)月涌大江流 奈何取之尽锱铢 寄蜉蝣于天地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2.【答案】(1)哈姆雷特,汤显祖(2)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3)便胜却人间无数,又岂在朝朝暮暮(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余散尽还复来3.【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传奇(2)其辞微举类迩而见义远。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苏轼4.【答案】(1)谈笑有鸿儒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直挂云帆济沧海(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余音袅袅 (6)君子喻于义5.【答案】(6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补写出一处给一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6.【答案】略。7.【答案】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沧海月明珠有泪 不敢言而敢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死当结草纵豆蔻词工难赋深情 云横秦岭家何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