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复习题(车辆13级).doc_第1页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车辆13级).doc_第2页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车辆13级).doc_第3页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车辆13级).doc_第4页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车辆13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车辆13级)一、填空题1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 的能力。2 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3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抵抗 的能力。4 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5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 作用下而不致断裂的最大应力。6. 同素异构转变是指同一元素在不同温度下具有 晶格类型的现象。7. 是指碳溶解在体心立方的-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8. 是指碳溶解在面心立方的-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9. 珠光体是指 与 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10. 莱氏体是指 与 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11. 退火是将金属材料经加热、保温后,经 冷却,以获得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12.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经加热、保温后,置于 中冷却,以获得非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13. 是将金属材料经 、保温后,经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组织的热处理方法。14. 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经加热、 后,置于空气或水中冷却,以获得回火组织的热处理方法。15. 由多晶粒构成的金属物体,若晶粒大,则力学性能 ;若晶粒小,力学性能 。16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 、 和维氏硬度测试法。17. 是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 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18. 铸造性能是指合金 所表现出的工艺性能。19. 铸造工艺图是指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表示出 方案的图形。20. 铸件的分型面是指 之间的接触表面。21. 合金的流动性不良容易在铸件中形成 或冷隔缺陷。22. 合金的收缩较大容易在铸件中形成 与缩松、 、变形,甚至导致开裂。23特种铸造的方法有 、 、 、 和 等。24设定铸件分型面的主要原则有 、 和 等。25. 压力加工是利用金属的 ,在外力作用下使其改变 、尺寸和改善性能,获得毛坯、零件或原材料的加工方法。26. 自由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 间,施以锤击力或压力而使其变形的加工方法。27. 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具有一定形状的 内,施以锤击力或压力而使其变形的加工方法。28. 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压力作用下将金属板料进行 或 而获得冲压件的方法。29. 加工硬化是指金属经塑性变形后, 与 升高,而 与 下降的现象。30. 再结晶是将经 的金属加热到其熔点的0.350.4倍时,会生长出新的晶粒,从而消除了 的现象。31. 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塑性变形,制件强度高、表面质量 、精度 ,塑性降低。32. 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塑性变形,可 小孔、小裂纹, 晶粒,制件塑性、冲击韧性好。33. 冲裁件的变形可分:弹性变形过程; 变形过程;断裂变形过程。34. 板料弯曲成型的主要参数有: 角和最小 半径。35. 板料拉深成型的主要参数有: 系数和凸凹模 角。36. 冲压模具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 。37特种压力加工的方法有 、 、 、 和 等。38. 焊接是利用加热或者同时加热加压的方法,使 的金属通过原子间的扩散与结合而连接在一起的方法。39. 熔化焊是通过加热,使 、 熔化,熔化的金属凝固后,使工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40. 压力焊是通过加热和加压,使工件处于 状态,待冷却后使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41. 钎焊是通过加热,使 熔化,而 不熔化,熔化的金属凝固后,使工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42. 酸性焊条可交直流两用,工艺性好,焊缝的力学性能 ,抗裂性 。43. 碱性焊条只适于采用直流电,工艺性较差,焊缝的力学性能 ,抗裂性 。44. 克服焊接变形的方法有: 变形法、加裕量法、刚性夹持法以及选择合理的 次序。45. 为减少焊接应力,可采用 热法、选择合理焊接次序和焊后 处理。46焊件接 极,焊条接 极的接法成为正接法。47焊缝的空间位置有 、 、 和 。48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 、 、 和 。49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 、 、 和 。50矫正变形的方法有 和 。51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可采用 、 和 措施来保证焊缝的质量。52检验焊接质量的方法有 、 、 、 和 等。53焊接金属的方法有 、 、 、 和 等。54焊缝布置应主要考虑 、 和 等方面。*55. 切削运动可分为 和进给运动。*56切削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 和切削深度。*57车刀的主要角度包括: 、 、主偏角、副偏角和 。*58切削液应起到冷却、 、清洗和 的作用。*59. 常用的切削液有切削油、 、水溶液。*60刀具的磨损可分为 、正常磨损、急剧磨损三个阶段。 阶段的磨损速度最慢。*61. 车削主要用于加工 和端面。*62. 刨削加工是在 上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63. 铣削加工是在 上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64铣削加工适合于加工工件的 、 和 等表面。*65. 对于小孔,可用 的方法进行粗加工,用 的方法进行半精加工,用 的方法进行精加工。*66. 孔系的粗加工和精加工适于在 上加工。*67. 磨削适合于 材料的精加工。*68根据作用不同,基准可分为 基准和 基准两种。二、选择题1铁素体为( )晶格,奥氏体为( )晶格。A体心立方晶格; B面心立方晶格; C密排六方 D复杂的。2FeFe3C相图上的共析线是( ),共晶线是( )。AECF线; BACD线; CPSK线。3FeFe3C相图上的SE线用代号( )表示,PSK线用代号( )表示,GS线用代号( )表示。AA1; BAcm; CA3。4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选择在( ),亚共析钢则应选择在( )。AAcl+3050; BAccm以上 ;CAc3+3050。5调质处理就是( )的热处理。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火。6为下列零件正确选材:电动机壳( );机座( );冲压件( );丝锥( )。AQ195; BQT40015; C9SiCr; DHTl50。7模样制出铸造圆角后有利于( )。A起模; B防止铸件产生裂纹; C造型方便; D防止铸件产生缩孔。8铸造双层金属合金铸件应采用( )。A压力铸造; B熔模铸造; C砂型铸造; D离心铸造。9压力铸造的主要特点是( )。A铸件的尺寸精度高、形位误差小; B可铸造重型铸件;C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D可铸造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10防止铸件产生裂纹的方法有( )。A提高浇注温度; B提高砂型与型芯的退让性;C使铸件壁厚均匀; D提高砂型的强度。11铸造形状复杂的高熔点合金材质的小型精密零件的毛坯应采用( )。A离心铸造;B压力铸造;C熔模铸造;D金属型铸造。12铸件的结构斜度应( )于分型面的不加工表面。A垂直; B平行; C倾斜; D相交。13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有( )。A化学成分; B浇注温度; C铸件结构;D铸型的性质。14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有( )。A避免外部侧凹; B铸件的转角以直角为宜;C分型面应尽量平直; D防裂筋的方向应与机械应力方向垂直15轮形铸件的轮辐应尽可能采用( ),以避免裂纹的产生。A奇数轮辐; B偶数轮辐; C弯曲轮辐; D偶数对称轮辐。16薄壁铝合金气缸体铸件应采用( )方法进行生产。A砂型铸造; B金属型铸造; C熔模铸造; D低压铸造。三、判断题:1拉伸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强度、塑性等性能指标,因此材料的力学性能都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定。 ( )2用布氏硬度测试法测量硬度时,压头为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 )3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理解为金属材料的失效抗力。 ( )4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其淬透性越好。 ( )5热处理可以改变灰铸铁的基体组织,但不能改变石墨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情况。 ( )6制造滚动轴承应选用GCrl5。 ( )7调质钢的合金化主要是考虑提高其红硬性。 ( )8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高。 ( )9碳钢中的硅、锰是有益元素,而磷、硫是有害元素。 ( )10不锈钢属于非铁金属。 ( )11厚壁铸铁件的表面硬度总比其内部高。 ( )12可锻铸铁比灰铸铁的塑性好,因此,可以进行锻压加工。 ( )13可锻铸铁一般只适用于薄壁小型铸件。 ( )14白口铸铁件的硬度适中,易于进行切削加工。 ( )四、牌号含义说明:1. Q235A;2. Q255A;3. 20钢;4. 45钢;5. T10A;6. T8;7. 40Cr;8. 9SiCr;9. HT150;10. KTH300-06;11. KTZ450-06;12. QT800-2;13. J422焊条;14. J502焊条;15. 16Mn。五、简答题:1. 简述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2. 试分析含碳量为0.45%的钢从高温到低温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并用铁碳合金状态图加以说明。3. 试分析含碳量为1.0%的钢从高温到低温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并用铁碳合金状态图加以说明。4. 简述退火和正火的目的。5. 简述淬火和回火的目的。6. 亚共析钢的细化晶粒退火为什么要加热到略高于Ac3的温度?而一般过共析钢的退火只加热到略高于Ac1的温度?7. 为什么过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与淬火温度是不同的?8. 简要分析铸造生产的特点。9. 简要分析灰铸铁的特性。10. 分析锻件中纤维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其制件对性能的影响。11. 存在加工硬化现象的零件在性能上有哪些优势?又有什么不利的方面?若有不利影响时,如何消除加工硬化?12. 试分析自由锻造的特点。13. 模锻与自由锻相比,有哪些特点?14. 试分析板料冲压的特点。15. 试分析焊接生产的特点。16. 简要分析电弧焊的焊接过程。17. 焊接接头可分为哪几个区域?并分析其组织与性能。18. 试分析碳当量对焊接性的影响。19. *简述切削三要素的选择原则。20. *简述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21. *简述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22. *铣削加工适合于加工工件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