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GDP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学生姓名: 赵羽 学 号: 1104100452 专 业: 统计学 班 级: 统计1104班 指导教师: 王南丰 完成日期2015年 5 月 20 日 GDP统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国内,地方政府政绩的评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地区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评价政绩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虚报瞒报国内生产总值的事情时常发生。国内生产总值普遍失真,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统计工作秩。也使得党和人民生活在虚假序的自豪中。因此,深入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失真的成因,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其对策,对正确统计和计量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GDP 改革 真实 价值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of GDP in Statistics Abstract GD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s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a country or an area. In China, the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 large part depend on gdp.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in GDP, the GDP of the false concealedthings often happen. GDP generally distortion, serious damage to the normal rank statistics.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life in the order of false pride. Therefore, in-depth analysis of causes of GDP data distor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study the countermeasur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correct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of GDP data. Key words:GDP Reform True Value 目录内容摘要2Abstract3序言5一、 GDP统计的重要意义6(一) GDP的核算历史6(二) GDP的概念分析6(三) GDP的核算方法6二、GDP在统计中存在的问题7(一)虚报8(二)瞒报8(三)篡改8三、在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中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9(一)好大喜功,以数字定政绩以及考核带来的负面效应9(二)不按核算要求填报主要表现在:9(三)统计调查方法改革滞后9(四)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10(五)企业领导及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10(六)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10(七)对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的准确性10四、对GDP统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改进方法研究:10(一)全面推广统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0(二)加快推进统计制度、调查方式改革。11(三)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提高统计抗干扰能力。11(四)加强统计协调力度、整合统计资源。11五、 结语12参考文献13 序言 GDP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所有的全部单位在一定时间段内产出增加的所有产品和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计算的中心重要指标,还是计量计算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全部整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核心指标。然后中国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往往不能够使民众信服,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是分别进行的,各地国内生产总值之和总是高于全国各省的GDP数据总和。GDP统计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结果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经济指标的GDP数据指标往往受到人们的质疑。对GDP统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改进GDP统计方法,可以使GDP统计数据更为真实,让GDP数据在经济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 GDP统计的重要意义(1) GDP的核算历史1980年前后,中国相关部门开始分析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GDP指标。中国开始建设198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1993年,中国开始不再使用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重要指标。200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始宣布中国将改进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与相关数据的公开制度,取消能够产生误会的预计数。建设成立了固定时期修改改正以及调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公布的机制,在公布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同时公布有关的核心数据,必要时也会发布采用的核算方法。这些都是中国政府部门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公开性和准确度,向国际通行的方式方法跨进了重要的一步。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会积极的稳妥的进行国家统一核算每个不同的地区的生产总值,加深对固定资本投资的统计,加快修正能源消耗耗统计,更深一步改进社会消费品相关的零售统计,与此同时将精心组织并且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认真做好普查的登记。迅速完成经济核算图的绘制,确定全国统一的核算方式和方法,为2015年正式实施全国统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来打下坚实的根基。这样将能够最大化的改善最近这10年左右的时间各省国内生产总值总和与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存在较大出入的情况。(2) GDP的概念分析第一,GDP是许多产品经过加工制作所产生的最终产品的最终销售价值。通常情况下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分类,可以把产品分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是指产品和服务在可以用来消费的一段时间内制造产生出来的。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制作的最终阶段,不可以再作为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制作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通常情况下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交易。中间产品是指加工制作或者销售给其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用于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的产品,如原材料,燃料及其他。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按照当期的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够计入,如果计入会造成国内生产总值的重复计算。第二,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每一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都是在市场上进行成功交换的价值,是用货币来加以计算其总量的的,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得出的。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总量的计算是用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数量获得的。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通产生的数量而不是保存的量。第四,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货币平均值来计量财富数量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能够全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确定的。(3) GDP的核算方法GDP的核算方式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GDP的生产经营结果。通常来说,这三种方法的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很多人为不可控的影响,比如资料的单位大小等的不一致,核算理念之间的差异性。因此,三种核算方式分析得到的结论可能并不会达到完全相等。第一,生产法是从生产这一个层面深入研究计算规定时期内新生成的生产成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即从国内各个经济部门规定时期内产生的总的价值中出去中间投入的产品的固有价值,从计算得出增加量。公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第二,收入法是从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这一角度来考虑所创造的收入。依照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生产要素所应获取的收入的配比来表现生产成果的一种方法。依照这样的计算方式: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这四类组成。第三,支出法是商品流入社会最后的去向这一层面来衡量规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服务 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二、GDP在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GDP地方数据和国家数据不符今年以来,统计部门核算结果为,一季度GDP总量为140667亿元,对比去年一季度GDP总量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若是分为三大产业来说,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量为7770亿元,比较去年同时期的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量60292亿元,去年同时期二产业增长6.4%;第三产业经济增长量72605亿元,去年同时期第三产业增长7.9%。一季度GDP环比增加1.3%统计部门前些时候发布全国各省市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18个省市自治区前三个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全国前三个月经济总量为140667亿元;31个省份总和却是143072.91亿元,和全国数据值并不一样。这充分地说明了有一方数据出现了问题。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分别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以来,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一直高于全国的总体数据,并且呈现出一年更甚于一年的情况,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不断地恶化。除此之外出口和消费数据稳定,但投资资金真正转化为真实的工作量的计算过程,要更加小心。 前些年统计局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核算结果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但是按照IMF的核算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中国2012年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这个数据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但同时我们再次看到,地方省市国内生产总值依然高于全国总量。根据两会政府报告,地方各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高出全国10%。早些时候统计局负责人指出。之所以高出这么多很大程度是重复计算原始收集到的未经会计分类的数据。在未来我们将会直接接受报告后的网络表格,有中央来直接掌握第一手,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类问题的严重发生。 同时相关部门也指出,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进行行政干预。也很大程度影响了地方数据的真实性,本来统计数据是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状况,现在却直接为地方政府所限制,造成统计数据严重偏离真实水平,并且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非常常见。行政手段的干预造成统计数据的不真实,数据随着一些领导人的意志而不断增长,可能会好听点,但长此以往下去,会隐盖一些经济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的代价只能由政府部门自身来承受。 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是分别进行的,因此各地处于政绩保护主义各地国内生产总值之和总是高于全国。同一份统计研究数据,分开统计和统一调研差距过于巨大,地方数据远大于中央数据,而且逐年递增,呈现扩大趋势。这很难归结为统计本身误差所导致的,我们可以肯定的认为这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甚至地方政府会查收数据的收集 。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在艰苦的欺诈行为的统计数据,在一个岗位在一些地方政府绩效不良从根或来源:上级,领导,必须找到突出成就的方式。如果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行政由于间接关系的GDP数据和政府绩效的提升,为了自身利益,毫无原则的不顾后果的随意夸大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在政府权力的影响下成为了专为政府工作的实时失实数据。长此以往,影响非常严重。因为数据的不真实而引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政策制定的失误。大家都所知道的,各地区的发展进步中都会遇到的或多或少的问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及时的,当然这离不开数据的精确性,和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因为合理有效的政策的制定是离不开统计的准确分析结果作为依据的;一旦数据发生错误,统计结果严重失实,造成决策事物,导致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而错误的决策则在正确的统计分析下回及时纠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失实的统计数据,再好的经验也可以被坏的教训可能隐藏。以这种方式,正确的决策部署,因为缺乏依据,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错误的决策部署,因为缺少学习,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从而带来无尽的麻烦。因此,统计专家的感慨变显得意味深长。 要保证统计中的数据真实性,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在统计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去掉虚荣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地为决策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统计结果,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的依据;其次,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开拓新的统计方法,改进统计方法和手段,使其趋于科学合理,从而使统计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最后,也是重中之重,监管部门要切实的进行统计行为的监督,将统计行为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使统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无所遁形,并受到应有的惩处。三、产生问题的原因(一)好大喜功,以数字定政绩以及考核带来的负面效应1.好大喜功。突出表现在“ 报喜不报忧”。当上级领导和部门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时,或以其增速作为考核内容时,浮夸之风随之盛行,国内生产总值也就难以客观真实。 2.以数字定政绩。近年来,许多企业和领导在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上一味地追求高增速、高指标。将数字增长快的单位,一律视为有政绩、有能力的领导,在名誉财富方面上都得到了较丰厚的奖励。事实上,有许多公司和GDP增长的单位存在弄虚作假的报告。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中按照要求实事求是的去完成任务,保证数据真实的人员不能够得到重视。这样做打击了务实肯干的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奖励了在GDP数字上搞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这样形成了一股只看数据的浮夸不真实的风气。 3.考核带来的负面效应。近几年来,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了评价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各级领导干部对此数据的关注程度空前提高,因而对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干预的频率增大。不少企业和单位,为了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定下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计划指标,对统计数据上大做文章从而达到为自己提升政绩的目的。(二)不按核算要求填报主要表现在:1. 在工资总额统计上只统计在册的、签有用工合同的,对临时工,没有签订劳务合同的临时人员工资总额未进行统计。不少单位将季节性临时工或其他短期工置于职工人数统计之外,其工资总额也就没有统计了。2. 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收入,未能按要求建成原始数据和统计账目,也未采用非全面调查方法去收集相应的基本资料,不按照核算要求,用主观意愿去进行估计和推算。3.对人员工资薪酬的统计上,只统计货币形态的部分,而对实物形态部分却很少计算在内。4. 将生产管理取暖降温等补助费用,人为的计入劳动者报酬中的补助中去。5.在固定资产折旧统计上,不按国家统一要求,擅自将设备、房屋的折旧率人为提高,从而完成自己的目的,造成了折旧率的上升,造成当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被较高的计算。6. 个体、私营部分的生产税净额存在不真实统计的现象。7.根据需要,将城乡居民存款利息收入随意调整,按需可高可低。8.不少单位和部门在对外来务工人员薪酬统计上,存在重复计算的现象。(三)统计调查方法改革滞后近些年,各国有关部门均做出了 很大的变革,也带来了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利益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若GDP采用统计报表进行核算,则显得已经不能很好的符合现在背景下的经济发展需求。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核算上仍采用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一是全面报表制度受到冲击,许多企业和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国内生产总值上搞弄虚作假,越是追求覆盖全面越难以做到,越想做到数据的精准越难以做到。二是,由于报表需要一层一层向上报告,由于层级较多,认为影响因素变显得较为突出,干扰面加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质量和可信度大大下降。(四)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一是统计法规体制上主管部门拥有较强的的执行能力,而越往下越弱,这种人员结构使直接面对的国内生产总值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二是由于统计业务工作繁重,经费困难,许多统计人员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对许多统计专属知识不了解,很多人还在采用早前的知识进行核算。三是统计人员换动频繁,长期以来地位低,很难保证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但是很多人却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了虚假数据的制造者。(五)企业领导及统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 统计法早已颁布实施,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统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普法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尽人意,许多统计工作者还不太了解相关统计法律法规,统计人员和企业领导的法律意识并不强。企业统计人员在遇到在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上搞弄虚作假的现象时,也不能够拿法律的武器对统计数据加以保护。(六)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有不少企业和单位由于统计人员知识素养专业性不强,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核算基础资料不能够科学的记录,或者根本就没有核算基础资料,不少指标是靠主观臆断估计出来的,相当数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源头数据查无根据,都会给准确落实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数据带来了很大困难。(七)对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缺少有效的评估方式,对GDP的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够把握,然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质量是由于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单靠统计部门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多人去提供好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综合治疗。四、对GDP统计问题的改进方法研究(一)全面推广统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1.按照不同行业,不同组织部门进行行业分类,进行分类统计。2.对各类调查对象早期颁布的建设标准进行标准化。3.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前统计,对待不同特性的事件,找到一个更加清晰完善的过程,确立质量控制方法。4.尽快的时的统计数据覆盖更多的领域,我们一般会采取简单方便的地域统计,但有时候按照地域并不能完全分的清楚,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研究总结出新的数据分类方式来进行更大范围的覆盖,尽可能的进行间接的地域覆盖。5. 统计局应全面接触到普查的一手数据,做好专业数据收集的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和调查后的各项工作。认真了解到统计研究方法的改善以及发展和对先前数据的及时整理是一项 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二)加快推进统计制度、调查方式改革。1.大力推进抽样调查,以补全整个行业的信息差距,改进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除了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产业升级的个体经营者,在农业,工业等行业进行改革。2.对统计制度进行改革,从高等教育开始培养一批批专业的有素养的人才,具有科学先进的调查方式,可以利用更多的新信息。3.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传统统计方式进行改革。4.逐步消除数据层,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虽然会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去改变,官员和有权力的部门去阻碍,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肯定的。(三)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提高统计抗干扰能力。1.坚持公正,公开,敢于坚持原则,本着统计工作者的职业规范去进行科学负责的统计工作。2.为了促进统计方法的广泛研究,对统计人员进行依法统计意识的培养,对各类共计工作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去做。3.通过恩威并施,有奖有罚的工作方式,加强统计的严肃性。做的好的部门单位提供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对报表不报、统计结果不准确的单位依法追究责任,依法处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有关部门进行曝光,接受群众举报。4.加强统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的执法队伍和工作机制,合理安排统计资源,完善统计方式方法,为统计数据的专业性做出应有的工作。(四)加强统计协调力度、整合统计资源。1.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为统计工作确立一个干净,具有良好条件的工作环境。2.根据统计行业法律法规规定,政府应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起到核心主导作用,做到强有力的整合各利益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资源和社会上的一些相关资料,使得统计数据更加全面更具有说服性。3.统计系统内部和专业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塑造与产业集聚的文创产业园区品牌生态合作案例报告
- 肿瘤早筛技术临床应用策略与市场前景深度剖析报告
- 企业园区花卉管理办法
- 临时特价仓储管理办法
- 企业房屋出售管理办法
- 优化环境测评管理办法
- 交换空间装饰管理办法
- 企业人事招聘管理办法
- 企业维修售后管理办法
- 乡镇文化设施管理办法
- GB/T 9576-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选择、贮存、使用和维护指南
- GA/T 1323-2016基于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痕量炸药探测仪通用技术要求
- 2023年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课件
-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备案表
- SH3904-2022年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
- 叉车检验检测报告
- DNF装备代码大全
- 基于Qt的俄罗斯方块的设计(共25页)
- 食堂投诉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