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精品考研笔记和真题请访问 华语天下 【教学目的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一、语言的符号性1、符号及符号的构成(1)如果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意义的记号、标记。符号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形式和一定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现实生活中的红绿灯、体育比赛中裁判的哨声和手势等都是符号,它们都是通过某种形式表示一定的内容。(2)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而不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司机开车遇见红灯就停,并非是红灯天生就表示停止这一活动,司机也不是根据红灯的色彩本身就能推导出停止的意义,而是掌握了由社会约定的红灯与停止意义的联系罢了。(3)符号一般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三种。任何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的存在着。比如交通信号灯是以红灯、绿灯、黄灯构成的一个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红灯就难以指挥车辆行驶。要把符号和征侯区分开。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启示人们通过它而推知事物。如中医诊断疾病要“望、闻、问、切”,根据病人的面容、舌苔(望)、气味(闻)、脉象(切)的具体情况和病人的自述(问)来确诊。这里病人的面容、舌苔、气味、脉象等都是征候,不是符号。征侯和它反映的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而符号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符号是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它的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内容则是符号形式所表达的意义。符号的种类很多,有文字、旗语等视觉符号,也有语言、哨音这样的听觉符号,还有盲文这样的触觉符号。如以语言为根据来分类的话,符号就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就整个符号学来讲,语言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2、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比方说,词就是一种能代表和指称某一种现实现象的符号。我们一听到“人”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2)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例如“人”这个符号,ren是它的语音形式,“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构成符号的内容。“音”与“义”是语言符号的两面,彼此依存。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一种符号,只是它比任何其它符号都复杂而已。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之类。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第三,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第四,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语言是一种符号,但符号不等于语言,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就是语言的声音形式和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在索绪尔那里,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就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指语言符号的语义内容。“能指”和“所指”是符号的两面。二、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任意性: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比如,“人”,汉语说ren,英语说person,或man和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绝不能随意更改;即使是那些“一言九鼎”的权威,如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当然也有些语言学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至少有一些语言符号包含着某些象征意义,似乎和某些意义有内在的联系,首先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拟声词,如汉语中的“布谷”、“知了”、“噼啪”、“轰隆”,英语中表示“流动”意义的很多名词都包括“l”这个音。这种意见经久不衰,可见也不能随意地一笔抹煞。但总的来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语言的声音只不过是一种符号,符号与他所代表的东西没有任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一些统治者就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总以为语言的声音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因此,他用了一个什么声音来称呼自己,就仿佛只有他自己才配得上用这个声音。在故宫,有一个“宣武门”,被清朝的宣统皇帝改成了“神武门”。因为这个“门”的名称和宣统皇帝用了同一个“宣”字,犯了忌讳。一个新皇帝即位,就总要有一批人得更改自己的名字。再如我国古代皇帝传位给下一代是称为“世”的,“一世”相当于“一代”,秦始皇是“一世皇帝”,胡亥即位是“二世皇帝”。但从唐代开始,这种称呼改变了,“世”为“代”所代替。因为避唐代开国皇帝李世民的讳。这种避讳的事,在封建统治下确实十分严格,更有甚者,清朝一考官出题:“维民所止”,被认为是“雍正”去头,诛九族。布什的猫“印度”。现代数字迷信。任何人企图改变语言的发展方向,改变整个语言的基本规律,哪怕是改变一个字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办不到的。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罗马皇帝狄伯里乌斯(公元前42年公元37年)有一天说话用错了一个字,大臣马尔凯鲁斯是语法学家,就指出皇帝的错误,另一个语法学家加比多也在场,他拍马屁,说皇帝的拉丁语很好,即使现在大家不这么说,不久以后大家也会这么说。马尔凯鲁斯当即指出:“加比多是一个说谎的家伙,因为,陛下,您可以把罗马帝国的公民权授予任何人,却不能规定一个字眼眼。”非语言的符号也是如此。如东周列国志“烽火戏诸侯”。文革也有这样的例子:红、绿灯这一对符号作为交通讯号是规定的,但文革时红卫兵企图改变,因为他们从来接受的都是“红”作为革命的象征:红旗、红领巾、红心、红太阳等等,而现在突然发现,在十字路口:红灯却表示要停止不前,他们的幼稚而天真的大脑认为这完全是同革命开玩笑,“红”原当是所向无敌,而不充当是退却的,因此他们曾经提出改为红灯表示可以通过,绿灯表示不能通过。但这是不可能的。语言符号被非语言符号所代替,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道理。在使用过程中带有稳定性和可变性。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您们。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老舍离婚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冯静辉邮亭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中流滚圆的诱惑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如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 CULE(see you later-再见)。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歌词例: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语言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而不能同时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这就是说,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比如汉语“我吃饭”不能说成“饭吃我”。这种规则,不同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说话总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一个字儿说的,没法几个字儿一块说出来,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也就说,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形成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排列。既然是声音,就指语词在时间上的先后承接。我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多维的,一下子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认识。我面前桌子上有一个苹果,又大又红又圆又香,我一下子就全部及时把握住了。但是我要把这种认识和思维内容告诉别人,由于语言符号的线性特点的限制,就没法一下子把我的印象全部告诉对方,而不得不通过语言符号把这种整体的认识分解成线性的结合,再传递给对方,由对方再还原为近似的认识和思维内容。有人打比方:喉咙象山洞,如“你好,你坏”一齐往外挤就挤不出。有时感觉到不知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大概和语言的这种特点有关。线条性是德莱辛拉奥孔中提出的,诗与画的关系,诗是用语言来讲的,必然注意时间上的线条性;画是用色彩来描画的,故有时间上的并列。即画是平面,诗是线条性的观点。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关于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概括:1、语言符号看起来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乱糟糟的材料,但实际上它们相互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系统就是由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语言就是一个由各种要素及其单位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2、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结合而形成的符号“各就各位”,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3、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音位是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本身不具有意义,但是它能够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而构成语音,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4、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语素是符号,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5、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因为音只能构成符号的形式,语素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符号,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有几千,几十个音位的组合产生几千个符号的形式,因此从音位到语素同时又有数量上的飞跃几千个语素又可以组成几十万个词,这几十万个词又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使说话的人自由地表达。这个层级结构的奥秘就是以少驭多。一、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的层级体系,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虽然一般只有几十个,但为数不多的音位却可以组成数目众多的音节,这是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图示如下:底层(音位层)音位构成符号形式 几十个语言层级体系 上层(符号及符号序列)语素音义结合 成千个 词 序列 上万个句子 序列 无数(语言单位) (性质) (数量)为什么分层次?如果不分层次,那就需要和人类社会需要表达的意义的总数大致相等或者少不了多少的符号,才能交流思想和感情。这样一个语言系统大概致少要包括几十万个不同的符号,这对人类的说忆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并且一个符号只能派一种用途,实在也太不经济了。语言系统的分层装置解决了这个难题,它能用少量的语言单位构成无限数量的有意义的,传递无限数量的信息。在语言的层级体系中,从音位到语素具有质的飞跃。第一,音位与音位的组合,还只是单纯的声音组合,只是构成了符号的形式部分,而形式是要依托一定的意义内容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音位组合一经同相关的语素结合,代表一定的意义,既具有形式部分,又具有意义部分,这样才真正构成了完整的符号;第二,一种语言里的音位,往往只有几十个,而音位与音位的组合构成表示意义的语素,多达数千,在数量上也是一个飞跃。至于语素构成词,词构成句子,数量就更多了,从低层到上层,每一级的单位在数量上都是成倍地、数倍地往上翻,到句子则是无穷,我们无法把一种语言中所有的句子都列举出来,即使古今中外已经用了的句子,也只能说是一小部分。系统论有一个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拳头大于五个指头的力量),语言符号的特点也符合系统论的观点。语言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犹如一个开放的倒三角形,越往上层,数量越多,到句子则完全是开放的,无穷的。层级性和开放性是语言体系中最重要的特点,别的符号没有这些特点,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的确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几十个音位组成数万个、数十万个词,词再组成无穷的句子,层从而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交际的各种实际需要。认识这一点可以把语言符号和其他符号区别开来。有些动物能使用声音符号,它们可发出的基本音有多少,是随着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的。一头牛能发出的基本音不到十个,一只小鸡在二十个左右,一只狐狸则超过了三十个。极大多数的动物只能用一个音代表一个信息,也就说,它们传递信息的数量往往限制在基本音的数量之内,很少能把几个音组合起来代表某个信息的。另外如交通信号系统、象棋的规则系统也都不分层次。而人类的语言则比其他符号系统要复杂得多,因为它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2、对于语言来说,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整个组合的性质也就不同。3、由符号组成的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组合关系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而聚合关系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中的两种根本关系,这两种关系是驾驭这门课的“纲”,对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各种现象都要结合这两种关系去理解。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被分别称作“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其实这就是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语言符号间的纵横交错使语言系统运行起来。(1)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横向关系。比如,语法上“鸡吃小米。”中就体现出“鸡”和“吃小米”组合构成了主谓关系,而“吃”和“小米”的组合构成了述宾关系。主谓和述宾这样的关系是组合关系在语法层面的表现。语音上,如“jian”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横向组合的,不是叠起来的。“j”和“ian”是声韵关系,“i”、“a”、“n”是韵头、韵腹、韵尾的关系。这是组合关系在语音层面地体现。语义上,“我喝水。”一句中就形成了施事动作受事的语义结构关系。这是组合关系在语义层面上的体现。(2)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形成的关系是聚合关系。比如说“我去学校。”“他坐飞机。”“我”和“他”位置相同,作用相同,可以替换,这就是聚合关系的体现。再如:在普通话“jian”这个音节中,“q”、“x”两个声母可以替换“j”,构成“qian”“xian”,符合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这样“j”、“q”、“x”就构成一个聚合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处于聚合关系之中的各个单位之间有以下特点:A、它们能够出现的位置是相同的,B、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C、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以替换,在替换时要受到语义上的限制。比如前面的句子就不能换成“我去飞机。”“他坐学校。”尽管“飞机”、“学校”都是名词,但不符合语义条件的限制,这种替换也是无效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好象几何学中的横轴和纵轴,我们可以借助这两个轴来说明词在语言中的地位。(见下图) 这样,语言结构里的每一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词组合,又可以和别的符号替换的两个关系中。语言装置就是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运转的,搞清了某种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搞清了这种语言的结构系统。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共同说明了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系统还有它的自主性和封闭性,它的内部的一些变化往往自身就可以调节得十分合理。 组合与聚合的关系: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两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所以他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都可以在纵、横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它的位置;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种交叉点,也就不难了解一个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1)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形成的标准,聚合是根据组合划分出来的语言学上的类。(2)组合关系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3)组合关系是第一性的,任何语言单位首先是结构中的一员,然后通过联想、类比发现聚合的类。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对于人类使用语言有重要意义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两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所以它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从理论上说,都可以在纵、横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种交叉点,也就不难了解一个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语言结构的视角,看哪些语言现象符合这种规则,那些不符合;不符合的就是例外,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找出它的原因,作出解释。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对于我们运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词语组合成句子,首先必须符合组合关系,这样才能正确,比如说吃,一般可以同饭、面、糖等组合,不能同沙、泥、土、树之类的词组合。组合关系使符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有序性,反映了语言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法则,是以较小的单位组合成较大的单位必须遵守的。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规则的概括性,如前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它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我们掌握了一种规则,通过替换,就可以造出很多句子来。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个词语的出现都必须有一条独立的组合规则,那么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将多得不数不胜数,使用者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所以,聚合关系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这也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要求的。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而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那么语法规则将不计其数,难以掌握。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学习中一定要把这两种关系弄清楚,要求能具体分析并能举例加以说明解释。正确理解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这是理解语言符号系统的关键。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具备语言能力的条件语言能力: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1、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2、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是最重的,因此人类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其他的高等动物也有一些智力,但它们的智力是分散的,没有结合成为系统,无法和人类的智力相比。3、要掌握语言还要有灵活的发音能力。动物可以发出声音,但是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混沌的,模糊的,区别度很低,不能形成语言。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现在发现,每一种动物内部各有其自己的特定的交际方式,一般称之为动物“语言”。有些动物的“语言”,例如蜜蜂,能传递很多种不同的信息。这种“语言”和人类语言有无原则的区别?如果有区别,那么其根本的区别在哪里?这可以根据人类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动物表示震怒、恐怖、觅食、求偶、警告新信息等的叫喊,虽然有音有义,但都是囫囵一团,分不出音义结合的结构单位。这种囫囵一团的叫喊大致都是因时因地而发,与环境的刺激有关,音义之间没有任意性的特点;因为分不出结构单位,自然也就谈不上结构的线条性。这种叫喊与生俱来,用不着学习,不像人类语言,不经艰苦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 语言符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任何动物语言都不可能具有这种特点。人类语言是一种二层多级的装置,隐含着以少驭多的机理,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动物“语言”仅仅是囫囵一团的叫喊,分不出单位,因而其中不可能具有以少驭多的机理,自然也就谈不上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和结构规则。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使是人类的近亲黑猩猩,虽然经过严格的训练,也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了解动物“语言”的囫囵一团的叫喊,可以反衬人类语言的特点。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1、每一种动物内部都有其特定的交际方式,一般称之为动物“语言”。据研究,有些动物的“语言”,如蜜蜂的舞蹈,相当复杂,能传递很多不同的信息。但这种“语言”与人类的语言有根本的区别。2、从具备语言能力的物质条件来看,除了人类以外,其他动物并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的能力。另一方面,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动物表示震怒、恐怖、觅食、求偶、警告等信息发出的声音,虽然有音有义,但都是囫囵一团,分不出音义结合的结构单位。这种囫囵一团的叫喊大致都是因时因地而发,与环境的刺激有关,音义之间没有任意性的特点。因为分不出单位,自然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艺工程师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编程技能测试模拟题集PythonJava等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初中地理高频考点归纳与解析
- 2025年银行安保岗位保安业务笔试题目及答案
- 骨质疏松的概念症状临床诊断及护理要点
- 甲状腺彩超课件
- 甲烷和烷烃课件
- 中班小朋友教学课件模板
- 书签超链接的教学课件
- 江苏苏州2020-2022年中考满分作文41篇
- 奥氏体不锈钢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 新航标职业英语语音技能教程unit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科目二考试成绩单
- 正确认识胰岛素
- 微电网的总体结构
- 辽宁省盘锦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教师入职审批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