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doc_第1页
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doc_第2页
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doc_第3页
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doc_第4页
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一、入户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普查任务,掌握普查内容。普查员首先应对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具体内容做到了如指掌,熟练掌握普查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知晓权利和义务;对于普查对象提出的问题,能够自如的回答。对于无法答复的关于户籍管理、计生政策、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2、熟悉普查区域范围,掌握普查对象情况。提前踏查小区,熟悉普查小区地域及环境情况,及时与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等沟通联系,通过他们掌握本普查区内特殊住户的信息,如外来人口超生情况、居民住户死亡人口情况、出国定居人口情况、外籍人口居住情况以及哪些房子有可能是空户等,为入户询问提供第一手资料。3、提前设计入户路线,做好思想准备。根据掌握的户籍信息,以及社区居委会提供的普查对象资料,结合普查对象出行规律,将普查对象进行分门别类,设计入户路线。对于工作繁忙或不容易找到的普查对象,要做好多次上门的思想准备。对于可能为空户的要在不同时间段上门,并与从邻居、物业等处得到的信息相对照,最后一天再确认。4、备齐各种入户调查用品。普查员应按要求携带齐全各类物资,如签字笔、各种表格等,此外,普查员应携带一些便签、留言条,以便知会未能进行普查的住户。二、入户技巧及询问方法(一)入户技巧1、普查时间。入户时间要以方便被调查户为原则,不打扰被调查户午休和晚睡,尽量减少普查工作对被调查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比较适宜的普查时间是双休日上午9:0011:30、下午3:006:00、晚上7:009:00。工作日进行普查则最好选择下午下班后的6:309:00。当遇到被调查人比较忙碌、家中有客人,只有老人小孩接待的情况可以另约时间,稍后再来调查。2、敲门。敲门时注意要有礼貌,轻重适度,不要长时间连续敲门,一般敲门3-4下后停顿,等待被访者回应;如有门铃时只需按1次,不要反复连续按门铃。出现被访者在门内回应但并不开门时要注意答话,例如:*问:谁啊?(门里面有人问话)*答:您好,我是学院路地区的人口普查员(如果被调查者正通过“猫眼”观察,要同时出示普查员证件)。今年是全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占用您一点时间,登记一份普查表,麻烦您开一下门,谢谢您!”这时普查员不应问一些征求被访者允许的问题,比如:“您现在忙吗?”、“现在我可以进行普查登记吗?”、“我可以迟些再来吗?”这一类问题虽然很礼貌,但是如果对方以此为题拒绝开门或接受普查,会使普查人员陷入被动局面。 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要住户允许后方能进屋,进门后要戴好鞋套,雨天要在门外收好雨伞等。3、进门。人口普查是政府行为,普查员是代表政府进行普查登记工作,因此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首先进行简明扼要、意图明确、亲和力强的自我介绍,表明身份和来意,并突出登记的内容是安全保密,是有法可依的,可以温和地说:“您好!打扰一下,我是人口普查员,今年是全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占用您一点时间,登记一份普查表!”、“从我们的人普的宣传中您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普查吧!我们普查员都已经签订了保密协议,请您尽管放心!”等。同时还要出示普查员证,必要时也可出示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消除一些住户的疑虑。在户口整顿首次上门时,应表明接下来还会有人口普查的正式登记等入户行为,要与住户建立友好的关系,适时的为人口普查作宣传,以减少下次入户时住户的厌烦情绪,提高配合率。一般入户简短的介绍后应争取立即开始登记,但被访者确实很忙或家中有客人不方便接受登记时,应与住户另约时间再次入户。4、出门。普查员完成入户登记要感谢普查对象抽出时间配合登记,并有礼貌地说:“谢谢您的合作!”“打扰您了!”等一些让人感觉很好的话,让普查对象感到花这个时间很值,登记很有必要。说话的同时再迅速的浏览调查表是否填写完整合逻辑、前后是否一致等,发现问题马上询问。(二)询问方法1、先易后难。先提问一般性问题,再提问敏感性问题;先完成简单问题,再进行复杂问题。2、循序渐进。采取“拉家常”的方式,营造和谐的氛围,抓住普查对象感兴趣的话题,转入正题,摸清普查信息。3、帮助回忆。对于年老的普查对象,多给予提示,帮助回忆过去五年的常住地等信息,为普查对象提供回忆的线索。4、侧面论证。根据楼门院长、积极分子、邻居提供的有些资料,在入户中,对普查对象进行渗透,引导普查对象填报准确信息。5、回避他人。因为普查中涉及个人隐私,要尽量避免其他人在场,为普查对象提供一个自主和放心的空间,便于普查对象准确填报普查数据。6、适当肯定。询问过程中适当肯定和赞扬普查对象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助于顺利完成普查工作。注意:询问时间要把握好,有些普查对象可能很健谈,普查员应主动将话题引导回人口普查。短表的填写尽可能不要超过20分钟,长表不要超过40分钟。在住户家中如发现一些问题或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可以善意的提醒和帮助以拉近与住户的距离;如住户提出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表明会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能一口回绝,因为普查员入户登记代表的是一种政府行为,应以诚相待、尽力而为!三、如何处理和应对入户中的特殊情况(一)如何应对拒访?1、处理好普查对象对人口普查工作和普查员身份产生质疑的问题普查对象会因“我为什么相信你?”而产生拒访心理。如果普查对象对此次普查登记工作的可信度表示怀疑,普查员除了出示工作证外,可以通过出示有关政府文件、宣传材料及国家统一印制的调查表,来取得对方信任。2、解答好普查对象的范围问题普查对象会因“为什么调查我?”而产生拒访心理。遇到此类问题,普查员要向普查对象说明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告之普查对象:按照规定,您属于我们的调查范围,并且是我负责的调查对象。3、解释好普查资料会严格保密的问题普查对象会因“谁会看到我的资料?使用我的资料对我有无影响?”而产生拒访心理。对于这种情况,普查员要重申普查纪律是绝不能泄露调查资料的,普查员对调查对象提供的信息负有保密的责任和义务,并可查阅统计法、人口普查条例相关条款给他看。还可说明此次普查的所有数据不会作为任何单位任何行政处罚的依据,只是作宏观分析用,不会对外提供个体资料。4、解释好普查工作所占用的时间问题普查对象会因“我很忙,没有时间接受调查”而缠身拒访心理。遇到这种情况,普查员需要仔细辨别。如果普查对象真的因为忙,无法接受访问,普查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普查对象建议:“我等您手头的这件事忙完”,或者“我等会儿再来登记”。如果普查对象只是嫌麻烦,普查员应帮助普查对象清楚地理解普查的重要性和法定性,争取时间及早进入普查。(二)如何处理特殊情况?在调查工作中,调查员有可能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这时首先应保持冷静,分析具体情况,一般可通过上级或者借助外力来完成调查,以下是几个特殊情况及其处理方式:1、对有“门禁”的住宅楼,普查员难以进入普查员可以通过与物业管理部门联系,争取理解和配合,对楼内的住户进行入户普查。2、普查员耐心解释和宣传后,普查对象仍然坚决表示拒绝调查这种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普查机构汇报,然后可采取由街道人普办等部门有关人员联合组成的调查小组,统一进行攻坚来解决。3、对于精神病人,普查员难以应对普查员要事先通过社区居委会,了解普查区内患有精神病的人员情况,并要求辖区民警协助完成普查任务。4、普查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受到辱骂、口头恐吓、身体骚扰或暴力等威胁,普查员应迅速离开,并向普查指导员报告。由社区普查小组统一进行登记。在需要夜间进行普查时,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普查员一起工作。(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于死亡人口、婚姻状况等敏感指标的询问,需要注意的方式方法普查员要事先通过社区居委会、派出所、计生部门、民政部门提供的死亡人口、婚姻状况等资料,在入户询问中,不要直接问:您家有死亡人口吗?您接过几次婚?引起普查对象的反感。应采取委婉的方式提出:“这一年中您家中有人口变化吗?”,“您的婚姻状况发生过变化吗?”等,避免普查对象不愿回答而出现尴尬局面。2、对于发现普查表内容的差错,需要采取的补救措施普查员结束调查后,经过自查,一旦发现有的指标存在逻辑关系不符等问题,需要填写“核实内容清单”,并经过指导员审核,确认存在问题,再联系申报人,重新进行核查核实,现场修正。3、对于外籍人员的调查,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提前向外籍人员发放双语的致普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