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doc_第1页
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doc_第2页
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doc_第3页
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除了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性分辨,如zh-z,ch-c,sh-s这几组平翘舌音的分辨,n-l这组鼻边音分辨,i-这组展唇圆唇音分辨,in-ing,en-eng,an-ang等前后鼻音分辨和复韵母单音化纠正等需要付出努力外,还要在几个特殊的地方下功夫。当你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想继续提高时,普通话的轻声、儿化、“一、不”和上声变调,“啊”音变这几个小难题会使你感到有点儿伤脑筋,对吧?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先说轻声。轻声是普通话里的一个常见的现象。轻声就是把音节读得轻一些、短一些,轻声的作用一般是使语调变得轻松自然,有时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dinz不读轻声是“电子”,读轻声是“甸子、垫子”;“地道”不读轻声是名词,指“地下通道”,读轻声是形容词,是“真实、好”的意思,如“这个餐馆的兰州拉面特别地道”;“地下”不读轻声是“地面以下”,如“地下铁道、地下工作者”,读轻声是“地面上”,如“把西瓜轻轻放在地下”。一般来说,老资格的词轻声比较多,而资历浅、年纪轻的新词一般不读轻声,比如“月亮、窗户、行李、关系、技术、分析、糊涂”读轻声,而“职称、导弹、飞机、信息、电脑、鼠标、手机”这些词就不读轻声。当然,读不读轻声不是绝对的。那么如何确定是否轻声呢?我的看法是,在不区别词义,只有口语色彩作用时,能不轻声就不读轻声,一是降低一点儿方言区人学普通话的难度,二是不要显得太土气我听过一个中年老北京人把“职称”也读成轻声,实在是过分了。有些词是一定要读轻声的。词尾(后缀)“头、子、们”读轻声(如“石头、木头、骨头、罐头、来头,儿子、丸子、笛子、旗子、炉子,我们、你们、他们、孩子们、同志们”),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如“美好的祝愿、衷心地感谢、激动得流出眼泪、吃着饭、丢了钱包、到过桂林”),语气词“啊、吗、呢”等(如“好哇、是吗、闲着呢”)。还有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方位的字应该读轻声,如“省里、乡下、山上、这边”,表示动作趋向的字读轻声,如“坐起来、跑过去、抢回来、坚持下去”。实际上,很多轻声词是习惯使然,如“馒头、芋头”轻声,“窝头、葱头”却不轻声。当然,普通话的发展趋势是轻声逐渐减少,在比较陈旧的普通话教材里规定读轻声的许多词,如“太阳、老虎、苹果、白菜、西瓜、棉花”,现在都是可轻可不轻的了。再说“儿化”,这也是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有不少人问:“就不能取消儿化吗?”当然,没有儿化,大部分情况是不会发生误会的,但有了儿化,普通话的表现力就更加生动和活跃,这是语言高度发达成熟的表现。试想,“小孩”和“小孩儿”、“煤球”和“煤球儿”、“芍药花”和“芍药花儿”,儿化和不儿化的语体风格及其营造出来的语言气氛一样吗?很多情况下,儿化具有区别词义、词性和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作用。如“头”指“脑袋”,“头儿”指“头领、为首的”;“眼”指“眼睛”,“眼儿”指“小窟窿”;“画、盖”是动词,“画儿、盖儿”是名词;“准”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语素,如“准备、批准、准予放行、准确、这只手表走得很准”,而“准儿”或是名词,如“你有准儿没准儿?”,或是副词,如“他没准儿不来了”;儿化用在名词上可以体现喜爱、怜惜、亲切、细小、轻蔑等感情色彩,如“男孩儿、小媳妇儿、小猫儿、金鱼儿、皮筋儿、小辫儿、刘海儿、胡同儿、拐弯儿、铜钱儿、碱面儿、牙签儿、冰棍儿、面条儿、水饺儿、手绢儿、瓜籽儿”,当然,对“小偷儿”不是喜爱而是表示鄙夷了。跟轻声词一样,新生的词一般不儿化,如“电影”产生的时间较早,有时人们说成“电影儿”,但是产生较晚的“电视、录像、光盘、电脑、鼠标”,至今还没有谁读成儿化词。普通话儿化的趋势也是越来越少,只要是不会改变词义的,能不儿化的就不必儿化,如“上班、下班、硬件、软件、电影、服务员、售票员”,这些词都不要儿化。再说说“一”字的音变。在普通话里,“一”字的读音是有变化的。比较“一生、一直、一百、一定”,你会发现“一”在阴平的“生”、阳平的“直”和上声的“百”前面时,读音变成了去声y,而在去声的“定”前面,读音又变成了阳平y。你再读读“专一、同一、统一、整齐划一”,发现“一”的读音又不变了,还是它的原调y。那么,“一”的音变有什么规律呢?“一”字变调的规律是:在阴平、阳平、上声字的前面,变读为去声;在去声字的前面,变读为阳平。但要注意的是,并非“一”在所有情况下都需变调,具体如下:首先,“一”字做表示“多少”义的基数词或语素时,要变调,而做表示顺序的序数词时不变调。例如“一连”,如果是表示“连续”义的副词,“一”要变读为去声(试读“他一连投进两个3分球”);如果是表示“第一连队”的名词,“一”字读原调(试读“王成发被任命为一连长”)。又如“一把手”,如果是指“第一把手”,“一”字不变调;如果是“一把好手”,“一”字要变读为去声。同样,如果说“ybn”,就是“一班”;如果说“ybn”,就是“一般”。这样的例子再举一些:“一”字变调的:一时、一代、一律、一贯、一件、一间、一股脑儿、一分为二、一箭双雕、一见钟情、一路顺风、一帆风顺、一步登天、一丝不苟、一衣带水、一鼓作气、一技之长、一事无成、一环扣一环、一物降一物、一码是一码“一”字不变调的:一年级、高一1班、1月1日、2001年、同一律、说一不二、从一而终、一是一二是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次,“一”在一个词的词尾时,读音不变,仍读原调,如上面说到的“专一、同一、统一、整齐划一”。即便在这个词的后面出现了其他声调的字,“一”的读音也不变,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一”并不因后面出现了“思”就变读为去声,也不因后面出现了“认”就变读为阳平,这是因为“一”是“统一”的词尾,与后面字的关系是松散的。典型的例子还有一个:“十一斤”的“一”是“十一”的词尾,不能变调,如果认为“一”字后面有个阴平的“斤”,就盲目变调,就会使人误听为“十亿斤”!这样的情况再举例如下,请你体会即便“一”后面有其他字,也不变调:五一(黄金周)、六一(节)、七一(是党的生日)、八一(军旗)、十一(国庆)、万一(有什么事)、逐一(检查)、单一(花色)、第一(个)、单打一、星期一、九九归一、合二而一、始终如一、不一而足。数字里的“一”该怎么读呢?在“百、千、万、亿、兆”前,“一”字要变调,如“一百、一千、一万、一亿、一兆”。但是有个十分重要的提醒,那就是在长数字中,只有位于开头的“一”才变调,位于中间和末尾的“一”并不变调,例如“1万1千1百1拾1”,只有“万”前面的“一”需变读为阳平,其余的“一”并不变调。又如,尽管“一车、一年、一种、一个”的“一”要变调,但在“十一车、二十一年、三十一种、四十一个”里,“一”是数字词尾,所以也无须变调。再说说“不”字的变调。“不”的变调比“一”的变调简单。“不”的本调是去声,但在去声字前面,“不”要变读为阳平,而在其他情况下无须变调。试体会:不该、不行、不好、不坏、不声不响、不言不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见不散另外,“一、不”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时,要读轻声:看一看、想一想、擦一擦、推一推、挪一挪、让一让、尝一尝、拍一拍、抬一抬是不是、来不来、说不说、去不去、开不开、会不会、动不动、吃不吃、想不想上声变调是怎么回事呢?上声是个降升调,是个先下降后上升的拐弯调,当它与其他声调相连的时候,后面的字调往往影响前面的上声调值,这就是上声变调。例如人名“柳海”会使人误听作“刘海”,这是因为上声的“柳”在上声的“海”前面要变成阳平调,这时姓“柳”的与姓“刘”的就分不清了。这就是个规律:两个上声字相连的时候,前一个上声字要变读为阳平调,如“美好”要读成“没好”,“厂长”要读成“常长”,“组长”要读成“族长”才对。有的方言在上声与上声相连的变调时往往把后面的上声字变读为阳平,不是把“粉笔”读成“坟笔”而是读成“粉鼻”,这就错了。你可以练一练这几个上上相连的词:手掌老李土产稳妥展览水土保险跑腿儿要是三个或者更多的上声字相连呢?在“展览馆”里,前两个字关系更加紧密,变调时第一个、第二个变读为阳平,第三个不变;在“老祖母”里,后两个字关系更加紧密,变调时第二个字变读为阳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不变。你再试试读几个这样的词,自己判断能否正确变调:“虎骨酒、吕厂长、小老虎、许小姐、管理组、种马场、五百米、跑百米、永远友好、转眼两载”。上声变调还反映在上声字与其他声调相连时,会变成“半上声”,就是只有下降而失去上升。试体会一下“马路、手绢儿、老黄、品尝、广东、点滴”。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错音,就不细说了。下面该说说“啊”音变了。“啊”出现在句首时是感叹词,其音变只是声调的变化:读阴平时,表示惊异或赞叹啊,大海这么蓝哪!读阳平时,表示追问啊,你到底看过没有哇?读上声时,表示惊疑啊,怎么是你们俩呀?读去声时,表示应诺(音较短)、恍然大悟(音较长)或舞台朗诵中的赞叹、感叹(音较长)啊,我去就是了;啊,原来如此;啊,黄河!应该多下功夫掌握的是“啊”出现在句尾时的音变,这是方言区的人学普通话的一个小难点。“啊”出现在句尾时是语气词,它都要读轻声,但是往往增添不同的声母,甚至改换成“哇、呀、哪”等字。语气词“啊”音变共有6种情况:第一,当“啊”前面字的韵母是a(ua、ia)、o(uo)、e、i(ai、uai)、ei、e时,“啊”要变读为ya(或者写成“呀”)。例如:我真傻啊(呀)、好甜的瓜啊(呀)、回家啊(呀)、拼搏啊(呀)、真多啊(呀)、马三立的相声真可乐啊(呀)、做游戏啊(呀)、来啊(呀)、奇怪啊(呀)、好累啊(呀)、养鱼啊(呀)、好大的雪啊(呀)。第二,当“啊”前面字的韵母是u、ao(iao)、ou(iu)时,“啊”要变读为wa(或者写成“哇”)。例如:苦啊(哇)、好啊(哇)、笑啊(哇)、走啊(哇)、羞啊(哇)。第三,当“啊”前面字的韵尾是n(an、en、in、un)时,“啊”要变读为na(或者写成“哪”)。例如:看啊(哪)、多精神啊(哪)、使劲啊(哪)、这一枪打得真准啊(哪)。第四,当“啊”前面字的韵尾是ng(ang、eng、ing、ong、iong)时,“啊”要变读为nga(无字可代替)。例如:上啊(nga)、冷啊(nga)、请啊(nga)、痛啊(nga)、有用啊(nga)。第五,当“啊”前面字是zi、ci、si时,“啊”要变读为zA(无字可代替)。例如:自顾自啊zA;原来如此啊zA;别装死啊sA。第六,当“啊”前面字是zhi、chi、shi、ri时,“啊”要变读为rA(无字可代替)。例如:没治啊(ra);吃啊(ra);是啊(ra);暗无天日啊(ra)。总之,“啊”在句尾时,从来不读原来的a音,总是要音变的。如果不会句尾的“啊”音变,那就不是地道的普通话。你试试下面的句(词)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