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半期测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下语文半期测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下语文半期测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下语文半期测试卷.doc_第4页
七年级下语文半期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语文半期测试卷第卷(选择题,共16分)十三四岁,正值花季。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尽情地展示吧!不必有任何顾虑,相信自己,答案就在你的笔下,记住:一切皆有可能!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A.奇崛(ju) 金罍(li) 萦回(yng) 恫吓(dng h)B.猥 (wi)鄙 遏止 (ji) 蹇 (jin) 劣 蜿蜒(wn yn) C.腼腆(din) 绮丽(q) 沙獾(gun) 涟漪(lin y)D.隽逸(jn) 窥伺(c) 滂沱(png) 剽悍(bio hn)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淘醉 霓虹灯 乐不可支 蹑手蹑脚B. 眷顾 孤苦伶仃 络绎不绝 束手无策C. 嬉戏 不盛其烦 无可言谕 三眼一板D. 栖息 引吭高歌 相题并论 家喻户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日的午后,小娅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B. 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人静静地看书思考。C.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D.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日子真是越来越甜美,每个人都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使”)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宣布”)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蟋蟀在时报广场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能帮助人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苦难驱散心灵的阴云,获得事业上的进步。B.地毯下的尘土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象,富有生活情趣,同是启示我们只要诚实、善良、勤劳,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C. 老舍笔下白鹅中的白鹅曾给他的家人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让他始终“念念不忘”,记忆犹新。D.第一千个球由两个章节组成,两章节间存在因果关系,“第一千个球”是果,“慈父与恩师”是因,这两节的顺序不可以互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每题2分,共6分)黔之驴 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且噬己也: 且:并且B稍近益狎: 益:渐渐,更C驴不胜怒: 胜:能承受D尽其肉,乃去: 尽:吃完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B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之爱 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无异者 D无敢哗者 终不敢搏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第卷(非选择题,共84分)三、综合运用(14分)9请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6分)(1)阅读名人传记,学习名人的崇高精神,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升华我们的人生境界。读鲁迅自传,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2分)(2)读地毯下的尘土,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位勤劳、能干、孝顺、体贴、善良、诚实、乐于助人的米妮,在我们生活中,米妮多吗?在08年的汶川地震中,同学们收到了来自祖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与关怀,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心心相惜,我们同心协力,请你写一段简单的文字给远在玉树的同学们寄去一声真诚的问候(字数在30字以内)(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哪里?(2分)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哪两个角度,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战斗的激烈的,请简要分析。(2分) 四、古诗默写(8分,每小题1分)1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志趣理想(1) 无丝竹之乱耳,_。 (刘禹锡陋室铭)(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_。 (周敦颐爱莲说)自然风光(3)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_,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_,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郑振铎海燕) (4) 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自然哲理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6)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7)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景色的是: , 。(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五、阅读训练(22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 20题。(一)(共10分)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同时,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13. 细读第段,说说加点词“要求”和“反要求”分别指什么?(4)14. 第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作用?(3)15. 细读第段,说说“同时,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这句话与毛泽东反抗父亲的行为是否矛盾,为什么?(3)(二)窗前的豌豆花园安徒生(共12分)一个豆荚里,躺着五颗豌豆。这会儿豌豆的颜色是绿的,豆荚的颜色也是绿的,所以豆荚里的豌豆们就以为世界都是绿的了。 豌豆荚一天天的长大,豌豆也跟着它们的豆荚房子一起漫漫长大。 外面的阳光温暖着豆荚,雨水浇淋着它,豆荚里温暖舒适。它们排成一溜儿,舒服的躺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顺利的过去了。 又过了好些日子。豌豆们变成黄颜色的了,豆荚也变成黄颜色的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男孩伸手摘下了这颗豆荚。砰!豆荚裂开来了。豌豆都蹦哪儿去了?他在草丛中找了很久,才找到了5颗中的一颗,他赶紧把它检起来。 男还看着这颗饱满结实的豌豆,在他的手掌上滚来滚去,怪好玩的。他高兴地说:我可以用它当汽枪子弹。” 说完,男孩马上把它塞进气枪,“嘣”一下打出去了。 豌豆飞到空中。它觉得自己好像在飞向太阳。但豌豆没有落在太阳上,而是落到来了一间阁楼的窗户下。那儿铺着长满青苔的旧木板,木板裂缝里积满了无数柔软的泥土。它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 青苔慢慢把豌豆的身体裹住。这豌豆被遗忘在那了。 这个小阁楼里住着一个贫苦的女人。她白天替人家清扫壁橱炉和劈木材。她力气很大,干些粗活到不在乎。这个女人唯一的女儿正生着病,躺在阁楼里。女孩躺在那里有一年多了,人很瘦很瘦。 豌豆躺在阁楼的窗户底下,心想:我可以为这个病中女孩做点什么吧?我到世界上来就应该做点对人类有益的事才好吧。豌豆这么想的,就开始发芽,生叶。 春天来了。有一天清早,太阳从小窗户射近来,照亮了整个阁楼。母亲正要出门干活去,生病的女孩忽然开口问道:妈妈,从那缝里露出一点绿色的东西,随风摇摆着,是什么呀? 母亲走过去把窗户打开,她一看,说:“哎呀!这是一颗小豌豆,刚刚露出绿色的小嫩芽!这颗豌豆怎么会飞到这个小缝里来的呢?正好,你可以把外面这块地方当做小花园,慢慢的欣赏。 说完,母亲就把女儿的床铺拉到窗户旁边,好让她能更清楚地看到这株豌豆苗。然母亲亲才出去干活。 妈妈,我仿佛觉得我的病会好起来。今天,太阳光很柔和,照在这里,那豌豆苗会长的很快,我也会像豌豆苗那样很快恢复健康,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走到阳光下去了。 如果能这样,那真是太好了!母亲慈祥地回答说。 母亲用一根竹竿,将这株带给她孩子希望的豌豆苗支撑起来,以免被风吹到。另外,又用绳子和一块小木板搭在窗户的木框上,像搭桥一样把豌豆苗搭在窗户的木框上,好让它的藤须能盘绕上来。 果然,豌豆苗一天天长大了,并且长得很快。 呀!豌豆开花儿了!一天早上,母亲意外地发现这个喜人的景象,她开始对孩子的健康充满了希望。真的!女孩最近比以前更有精神了。不但这样,她还能够从床上坐起来,欣赏那属于她的这只有一株的豌豆苗的小花园了。 又过了一个礼拜,女孩第一次可以再床上坐上一个钟头,享受温暖的阳光。窗户已经打开了。在那 里,开满紫色小花的豌豆藤儿探进头来。女孩把脸贴进柔嫩的花瓣,轻轻地吻着它。 是谁赐给咱们这个希望和快乐啊?母亲向豌豆微笑着,自信的说到。 这是,小阁楼的窗户前,女孩正闪动着她的大眼睛,很有精神地看着那株美丽的豌豆苗。她的双颊 透出了红润,可爱的双手托着豌豆花。她知道,是一颗不知从哪来的豌豆。赐给了她这份美丽。16. 豆荚的颜色有绿变黄意味着什么?(2分)17.“我可以为这个女孩做点什么吧。”结合全文,说说豌豆为这个女孩做了些什么?(2分)18. 生病的女孩为什么说自己会“很快恢复健康”? (2分)19.“在那里,开满紫色小花的豌豆藤儿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20.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这则童话中得到的启示?(3分)六、作 文(40分)21请以“我”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类作文。要求:(1)书写工整;(2) 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中,适当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并且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题答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 2 3 4 5 6 7 8 三、(14分)9.(4分)(1) (2) 10.(1)(2分) , (2)(4分) 11.(4分)(1) (2) 四、古诗默写(每小题1分,共8分)12.(1) (2) (3) , (4) (5) , (6) , (7) , (8) , 五、阅读训练(共22分(一)10分,(2)12分13.(4分) 14.(3分) 15.(3分) 16.(2分) 17. (2分) 18. (2分) 19. (3分) 20. (3分) 六、作文:40分。 中学2012级半期考试试卷答案一、1-5 CBDDC 6-8 ADC三、9.(1)老虎见到驴,发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2分(2)然而(老虎)走过来,走过去地观察它,觉得驴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2分(注意画横线部分,各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最多1分) 10.(1)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我们可以领悟到少年毛泽东志存高远、勇于反抗的可贵精神;读少年爱因斯坦我们可以学习到少年爱因斯坦热爱学习、独立思考的美好品质;读第一千个球,我们可以认识到贝利球艺精湛、人品优秀的全能之才。(只要言之有理,写下一句即可得分)(2分)(2)(4分)亲爱的玉树同学们:我们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我们的爱,有了你们的坚持,灾难的四月一定会变成爱的春天!(言之有理即可)11. (4分,每小题2分) (1) 这句诗表达了敌军压境,形势极为严重(1分),此句好在把敌军压向边城比喻成黑云压城,极为形象传神(1分)。 (2) 这联诗句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出战斗的激烈(1分);“角声满天”就是号角的声音震天,“燕脂”就是胭脂,这里指战士的鲜血,“凝夜紫”在夜晚的朦胧中凝成了紫色,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战斗的惨烈。(1分,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