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doc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doc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doc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doc_第4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的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当前的教育体制等方面阐述小学生面临的英语口语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让学生敢开口、爱开口,摆脱哑巴英语的情形。兴趣,在英语口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积极开口的好方法,所以要提高小学生的口语首先就要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出发。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语言情景和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关键词】口语能力 兴趣 语言情景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大板块,其中“说”又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可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都很差,他们能听懂别人说什么,可是他们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很多学生总认为自己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很少,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在想表达某个意思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语法上,害怕语法错了便不成英语而闹笑话,因此没有勇气没有胆量开口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总是保持“沉默是金”的理念。这种自卑心理作祟的“害羞”状态长期作用于学生,就导致了他们英语口语能力的日渐萎缩,非万不得已不用英语说话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二、社会原因1、班级人数多。通常一个班3040个学生为宜,但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级会有6080个学生,甚至会更多,也正是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形,班级里人数太多,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教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训练口语。2、教学形式单一。绝大部分学校都只是注重学生的成绩,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不顾一切的抓紧时间讲语法,讲考试的技巧、方法,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根本就没有动口说英语的机会,或者说录取人才用考试制度这一做法是英语教学的沉重枷锁,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总是在不停地围绕着考试,每天都在研究语法题,学生的语法技能是提高了,可这样一来,英语口语训练也就没有时间了。除了课堂上学生们说着混杂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外,其它时间英语气氛几乎为零。偶尔活泼的孩子说上几句,迎来的往往是嘲笑和起哄,口语能力在这样的气氛和教学形式下成长,能不低吗?3、目前的边远农村,还有少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文化素质极低,家长们能让孩子们念书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和骄傲了,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的质量。他们中能提供给孩子们英语气氛的家庭是凤毛麟角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学生一见面就说英语,那是不切实际的,可想而知英语口语根植于这样的土壤下,能不低吗?面对这样的现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呢?(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喜欢发言,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对英语口语不感兴趣。兴趣,在英语口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积极开口的好方法。孔夫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实“好”的基础便是对那门课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说英语时带有表情,并伴以体态语,把生活中的交际行为尽量搬进课堂。要鼓励学生不要太计较语法错误,鼓励学生不怕别人笑话,敢于开口、敢于向别人发问,敢于回答别人的问题,敢于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这时学生兴趣很浓,情绪高涨,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创设的情景进行交流,允许学生适当的添加句子。在这样一个愉快、有兴趣的氛围里,学生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了所学的句型。有自卑感、不爱动口的学生也能争先恐后的表演。这样,不知不觉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二)提高师资力量,扩大教师队伍为了保证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都有口语训练的时间,所以创建更多的合理班级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一来,就要求更多的人的从事教育事业,国家应当采取更多的政策,为组建教师队伍提供保障。(三)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跟城市相比,很多农村人的文化素质都很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比较差,所以提高农村人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为了缩小城乡文化差异,可以有一些措施,比如鼓励城里的教师到农村从事教育,把他们先进的思想、教学方法带进农村。国家也应当给以农村大量的扶持,创建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提高听力水平是推进英语口语的奠基石只有听多了,听准了,才能说得自然,说得流畅。要提高听力水平,就得从单词的语音、语调出发。英语语言中的每个音素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发音上的错误,往往会导致意义上的误解,例如:eyes /aiz/“眼睛”(复数),ice /ais/“冰”,两个词是辅音/z/和/s/的不同,如果弄错了,都会影响意义,造成误解。发音的正确与否,也会影响到是否能正确的听懂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听力上的困难,有很多时候,是由于自己不正确的语音造成的。很好的掌握语音,不但有利于正确的从声音方面来表达思想,而且对听说技能的获得是必须的。总之,掌握好了语音、语调,又加之听得越多,听懂,理解的也就会更多。听的范围越广,口语表达也会越丰富,就会越快的摆脱“心译”这一过程。(五)朗读是会话的基础平时朗读少,是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症结所在。朗读是连接阅读和口语的重要途径,平时没有养成朗读习惯,说话时就会有陌生感,会感到无话可说。让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才能把字、词、句、文融为一体,逐步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则,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英语语感,说话时才会脱口而出,最终形成英语会话的习惯。(六)积累英语词汇量,提高口语能力 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应拥有一定的词汇量,积累单词,清晰的记忆词形,准确理解词义,熟练掌握词的用法。1、利用语音记忆单词。利用语音的读音规则记忆单词和按读音归类记忆单词。例如同一个字母a,在不同的词中可以读成各种不同的音:bad /bd/ “坏”,bake /beik/“烘、烤”,bark /ba:k/“狗吠”,boat /but/“船”等等。一个字母在不同的词中的各种读法,主要取决于这个字母在一个词中前后和什么字母结合,根据这个字母在一个词中所处的不同位置而发出不同的音来。字母在不同的词中应该如何发音是有一些规律可行的,将这些规律结合起来就成为读音规则。遵循读音规则就能更快、更准的记忆单词。2、用构词法记忆单词例如:use(动词形式)useful(形容词形式)usefully(副词形式) care(动词形式)careful(形容词形式)care fully(副词形式)3、准确的理解词义例如:China is my native land.(与“native”连用表示“国家” ) I love the land where I was born.(与“the”连用表示“农村” ) He landed there yesterday.(这里作动词,表示“登陆、着陆、居住”等意思)掌握好记忆单词的这些规则,就能轻松的提高词汇量,这就为轻松说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起英语来就能得心应手,从而提高自信心,再也不必担心词汇量不够的情况,从而打破不敢开口的局面。(七)重视英语口语教学转变教学理念1、现在中国的学制,其实是一种进行“模仿式教育”的学制。学生、老师共同合作完成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迎接考试,而没有针对人本身的教育。老师们重视的是学生考了多少分,而不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还缺什么。众所周知,英语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是,英语教学却一直处于传统的框架之中,学生们总处于机械被动地位,在动手与动脑之外,没有动口讲,这 严重忽视了语言的功能和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口语,打破“哑口无言”的尴尬局面。2、把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法与当代英语口语教学法结合起来(1)传统英语教学法主要有六种形式:问答法,只是单纯的老师问,学生答,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能起到强化的作用。句型操练,也称机械训练,就是针对某个句型进行大量的训练。对话。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作文与报告。(2)当代英语口语教学法主要有四种形式:互动教学法。常采用问答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问学生答,甚至是学生问老师答,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师生间平等关系和学生间伙伴关系的形成。陶行知也说过:“把我们摆在儿童中去,成为孩子中的一员” 。现在孩子们渴望师生平等,有了平等的观念,学生就会感到轻松,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形成。所以,互动教学法就是沟通师生间平等关系的桥梁。小组活动。把性格外向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聚在一起,时间长了,内向的常保持沉默就会感到不自在,在这样有外向同学带领的气氛下,内向的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动口说话,通过这样的活动,就有助于提高学生间的口语表达能力。模拟与角色扮演。可以就某一篇课文进行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用口语表达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讨论与辩论。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日常生活题材进行安排,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口语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动口、动脑能力。传统与当代的英语口语教学法,各有各的优势,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当代英语口语教学法的灵活性加上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法的强化性,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八)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口语课堂环境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教学课堂应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语言” 。欧莱特也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到一个需要用目的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去”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运用手势体态语,利用充满情感的神态,利用实物图片,录像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尽量让学生感到在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学习,这种真实自然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想说、敢说、肯说。例如:在“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教学片段中。首先,教师要求学生从报刊或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人为破坏环境的图片资料。然后老师说:“Now boys and girls,Id like to show you some pictures. please watch carefully, describe them and tell us how you feel.”(同学们,我想让你们看一些图片,请认真观看并讨论,然后告诉我你们的感想)接着老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以下画面1清晨,公园鸟语花香,人们休闲的晨练。2.茂密的森林里,猴子自由的跳跃玩耍,鸟儿在枝头呢喃。3.夜晚,群星灿烂,一轮皎月洒下如水的光华。这时老师说:“Beautiful pictures, right? Well, now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opinions?(这些都是美丽的图片,不是吗?那好,现在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呢?)之后学生纷纷发言,都赞叹环境的优美,但这时老师叫学生把搜集来的图片呈现出来:光秃秃的山,脏而发黑发臭的河流,死鱼到处可见,海鸥在悲哀地盘旋老师趁热打铁:“So what do you think now, class? I feel really sad.”(同学们,你们现在有什么看法呢?我感到很难过)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措施。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利用了多媒体,实物图片等,为课堂创造了活跃真实的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自觉自主的张口说英语。(九)寻找说话环境,创设交际情景,扩大用语对象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用四十分钟就想学会一门语言,这近乎天方夜谭,怎么办呢?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新的出路。1.成立英语角,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聊天空间。这种聊天不是盲无主题的,而是在有准备的前提下的展示和训练。先做好主题选择,然后准备一本小型的英汉词典,尽量使用已知的知识,找一个势均力敌者便聊起来,不要怕出现不会表达的时候,不会了可以请教别人或者借助字典都可以,聊完后,进行小结,以收获聊天成果。2.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找外国人对话,这样既可以听到地道的外语,又增长了见识,同时还提高了口语水平。(十)教师应该激情饱满,情感投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性的作用。教师的情感投入比例和学生口语的成功与否有相当大的关系,投入热情和鼓励,学生便会被老师感染,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抓住契机进行适当的夸奖、肯定,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因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期待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甜蜜的微笑,一次真诚的晤谈,一次善意的指责,都是增强师生感情的砝码,感情的筹码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就越接近正确的轨道。(十一)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口语表达习惯在教学实践中,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如对基础较好、反应迅速的学生,口语表达出现故障时,应给他们时间,自己反思、检查,引导他们养成独立完整的口语表达习惯,让他们说对,说好;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应采取适当辅导的方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坚持把意思表达完整,逐渐养成独立完整的口语表达习惯。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口语的学习是一项技能,没有大量的实践,准确而熟练地掌握英语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口语习惯,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