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doc_第1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doc_第2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doc_第3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一年级,学生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二、教材分析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民间传说、历法与生肖、诗词诵读(一)、娱乐体育、曲艺与杂技、诗词诵读(二)、中华河流、政治人物、诗词诵读(三)共十个单元,35个课时。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本册教学目标及要求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最常见且流行的四种体育娱乐方式武术、蹴鞠、围棋和象棋。培养学生类比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6、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7、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8、调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掌握并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及分析教学重点:蒙学诵读诗词诵读两单元。本册的重点是背诵,其难点是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难点:如何通过内容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孝德传达出来,知道古人寓教于乐。五、学科德育渗透计划要点1、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培养小学生克服外界干扰,要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调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掌握并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和良好习惯。3、使学生能体会传说故事中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当时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我国民间传说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感。六、课堂教学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20132014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次时间教学进度安排周课时数08.198.25制定计划18.269.11、三字经(一)129.29.82、三字经(二)139.99.153、三字经(三)149.169.224、百家姓(一)159.239.295、百家姓(二)169.3010.66、牛郎织女1710.710.137、孟姜女1810.1410.208、梁山伯与祝英台1910.2110.279、白蛇传11010.2811.310、农历11111.411.1011、二十四节气11211.1111.1712、十二生肖11311.1811.24探究课:十二生肖与我们的生活11411.2512.113、题菊花11512.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