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蔡志忠动画片孟子 (2011-02-25 22:51:09)转载标签: 孟子分类: 蔡志忠动画片01 五十步笑百步 有一次,孟子远从百里外的家乡前往京城晋见梁惠王。他们一同散步来到宫廷的花园,梁惠王向孟子展示他养的那些珍禽异兽。 突然,梁惠王转过头来对孟子说:你知道吗,我把全付心力都放在处理国家的大小事上,像是前一阵子河内发生饥荒,我就赶紧下令叫城内身强体壮的年轻人移居到黄河东岸;从河东派送粮食到河内救济那些老弱妇孺,因此拯救了许多人命。要是东岸也发生饥荒,一样比照办理。你可以把我跟邻国的君主比较看看,那些人治理国家有我强吗?起码我比他们更爱臣爱民!但是,这几天我一直想不透,既然如此,为何我国人民数量始终没有增加?邻国国民的数量也没有减少呢?难道邻国国民不会想搬到我国来住吗? 孟子:我说皇上啊,想像你目前正在战场上,你敲击战鼓,勇士们随着鼕鼕鼓声向前攻进。没想到我国士兵的刀剑才碰到敌国士兵的刀剑,勇士就像吃了败仗一样落荒而逃。有的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些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取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胆小。皇上,你以为如何? 梁惠王:这个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也是胆小鬼啊,他们只是因为还没跑到一百步而已,哪来资格骂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 这就对了啊!孟子笑了笑说:皇上,既知如此,你又何必计较我国与邻国国民的人数呢?你只要继续扮演好一国之君的角色,人民自会选择。02 遁词 孟子的经济理念不同于当世,有许多划时代的想法,他曾对梁惠王提出如下的经济主张: 如果不延误农民在耕作时节的工作,丰收的五谷将食用不完;不用细密的网子在鱼池里捕鱼,鱼鳖将食用不尽;柴夫带着斧头,在可以砍伐的季节到山林里砍木伐树,木材就可以无限量供应。当五谷和鱼鳖吃不完,木材也取之不尽时,人民将更能坦然看待生老病死,没有遗憾。当人民在生老病死各方面都没有遗憾时,就是施行王道的时候。 基于这个原则,让每户农家在他们五亩大的屋前的空地,种植桑树来养蚕,五十岁的长者就有丝织的衣服可以穿了;细心注意家中饲养的鸡只、大小猪只、狗儿生育的时间,七十岁的老人就有肉类可以吃了;配给每户人家一百亩的田地,不要用打仗、修桥铺路的藉口剥夺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么人口众多的家庭,就可以远离挨饿受苦的生活。国家要慎重严肃的办学治校,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尊重长者的道理反覆教导学生,那么头发花白、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不用再背着重物行走了。七十岁的老人有肉类可吃、有丝织的衣服可穿;年轻人远离饥饿与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完成千秋王业,那可称得上是前所未有的事。 但现在的国君却不是这么做。当粮食过剩,连狗儿、猪只都吃人类的食物时,国君却不收购馀粮防范饥荒;当年节不丰,地方上已有人饿死的消息传来时,国君还不打开谷仓,拿出存粮救济。人民被饿死,君王还推卸责任说:不是我的关系,都是因为荒年收获不丰啊!这种说法就和拿刀把人刺死,却说:人不是我杀的,是这把刀啊!一样。身为国君,只要负起责任,不把罪过推到年岁凶荒上,那么全天下的人民,自然都会归从顺服君王。03 不为和不能 自从孟子到了齐国后,时常与齐宣王论政,某日,他们谈到治理国家大事的为与不为。 齐宣王问:要如何区别不肯做和不能做的情况呢?孟子答:假如有人要你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北海,你告诉他我不能,那就是真的不能;但若是要你替一位长辈折一根细小的树枝,你告诉他我不能,那就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啰!所以,身为君王却不能完成各项国家大事,那就不是属于挟泰山跳过北海的那一类人,君王不能完成国家大事,是属于折小树枝的那一类啊。04 鳏寡孤独 一日,齐宣王与孟子谈到该如何施行仁政齐宣王问:要如何实行君王的仁政呢?请你告诉我。孟子答:从前,文王在治理位于岐山下的周原市时,施行井田制度,只跟农人收取九分之一的租税;那些做官的人,一生的俸禄都由子孙世代继承;在市场巡守和看守道路关卡的官吏,只察问看起来可疑的人,不会强收商民的税捐,打扰一般平民老百姓的生活;人民可以自由的蓄水养鱼,或是设置捕鱼器捕鱼,官府不会强烈禁止;犯罪的人,只有自己本身会受到惩罚,他的妻子或儿女不会受到他的连累。年老无妻的称做鳏夫,年老无夫的称做寡妇,年老无子的人称做独,年幼丧父的称做孤,这四种人,分布在世界各处,满腹苦衷无处诉说,甚至穷困潦倒。文王了解这个情况,马上发布政令,行善之时,一定要先顾及到这四种人。诗经上有说:富有的人已经生活的够好了,多可怜可怜那些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人吧!同情幼弱者,帮助孤寡,这是王者行仁证的出发点。05 武王伐纣 孟子时常与齐宣王论政,一日,齐宣王与他谈到古时之政齐宣王问:商汤将夏桀放逐,武王讨伐殷?,真的有这些事吗?在古书上是有这些记载。孟子回答。齐宣王问:夏桀、殷纣都为一国之君,商汤、武王则只是大臣,身为臣子的人却杀死君王,这样对吗?毁伤仁爱的人叫做贼;毁伤道义的人叫做残,这一类无视仁义道德、残义贼仁的人,就叫做独夫。我只听说武王杀了叫做纣的独夫,可没听说武王杀死君王啊。孟子回答。 君为民而设,不以民为重,即失其君之责任。桀纣暴虐,残民之逞,故汤武行仁,吊民伐罪。06 揠苗助长 公孙丑在一次会面中问孟子: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哎呀!这个很难回答,孟子说:这么说好了,浩然之气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你不随便利用、残害它,而以正当的方式去培养它,它就会充斥在你的週遭。浩然之气,必须配合正义与天理,不然它就会慢慢熄灭,消失得无影无踪。浩然之气是长久集结所有正义的行为而形成,并不是靠着一两次的义举,或是从其他人身上偷来的。因此,当一个人的行为偏离正轨,或内心欲求不满的时候,浩然之气也会慢慢熄灭。所以我才会说告子还搞不清楚浩然之气真正的意思,他认为正义是外在的东西,因此,想也知道他不可能培养内心真正的正义。要培养这浩然之气,必须时时刻刻投入心力,绝对不可以有一丝的怠慢或遗忘。 但也不要为了培养浩然正气而无所不用其极,千万不要像那个住在宋国的傻瓜一样。他因为担心自己种的稻苗都长不高,某天早上,决定要拉拔这些稻苗长大,便细心的把每一株稻苗拉高一些。忙了一整天,傻瓜全身疲累的回到家,一进家门,就将今天的工作情况告诉家人:累死我了,为了要帮助田裡那些稻苗快长大,我今天一株一株的将他们拉高一些,弄得我腰酸背疼。他的儿子听了,心想不妙,快步赶往田地察看。果然,那些稻苗已经枯萎,无药可救了。在这个世界上,像傻瓜农夫这样做事不经思考的人愈来愈多。那些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是毫无意义,不愿去做的人,就像是不肯锄草、照顾秧苗的懒惰农夫;有意要培养浩然之气,一骨脑儿的拚命想要它快快形成的人,就像是这个拉高稻苗的傻瓜农夫,他的行为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很大的损失。07 以德服人 表面上以仁爱的名义,私底下却使用暴力与威胁来进行侵略的人,就能在诸侯间称霸。但要完全统驭这些诸侯小国,却需要一个后盾稳固、势力范围广大的大国。表里一致,推行仁政的人,自然有人愿意归服,完成天下大业;要完成天下大业,却不必等到国家强大的时候。像商汤的国土只有七十方里,周文王的领土只有一百方里,虽然领土不大,他们两个人却都完成天下大业。用武力使人归服,只是因为他们的力量不如你,并不是真心顺服你。用与生俱有的良善美德影响他们,他们自会打从心底顺服你。就像孔子的七十个弟子顺服他一样。诗经提到:从东西南北四方前来的人,没有不心服口服的。意思就是如此。08 不忍人之心人都会有不忍他人受害的心。古代的君王不忍心他的子民受到伤害,当他在下达命令、做任何事之前,就会以他的子民为第一优先考量。用不忍子民受到伤害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就能运筹帷幄,易如反掌。 为何说人都有不忍他人受害的心呢?当有人看见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孩快掉到井里时,不论那个人是谁,他一定会因为恐惧和同情心而赶快抢救婴孩,这是人类的天性,不是因为这个人想藉机认识婴孩的父母;也不是他想入围好人好事代表,更不可能因为他害怕别人指责他见死不救。 从这个观点来说,没有怜悯心肠的不配当人;没有羞耻心的不配当人;没有谦虚礼让之心的不配当人;没有分辨是非善恶之心的也不配当人。怜悯之心,是仁善的开端;羞耻心,是正义的开端;谦虚礼让之心,是礼仪的开端;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智慧的开端。身为人,有这四个良善的开端,就像人生下来就有双手双脚一样。有这四个良善的开端,却说自己无法做善事的,就是自暴自弃的人,评断国君,认为国君无法行善还袖手旁观,就是陷害国君的行为。 凡是发觉了解自己有四个良善开端的人,懂得将之推己及人,那么这些善行就会像火苗一般的延烧,或像泉水一样无止尽的涌出。积极将这四个善端拓展开来,让它们日益茁壮,就有足够的力量来运作天下;如果不能维持,反而还让他们渐渐消失,那么就连自己的父母手足也都照顾、影响不了!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09 与人为善 孟子说过子路这个人,不但不忌讳他人指正过失,反而会因此感到开心;夏禹则是一听见其他人提出很好的建议,就虚心接受。 舜的心胸更是宽大,无论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或是陌生人,他都会慷慨以对,并且能抛弃自己的成见,接受别人的意见,乐于吸取他人的优点来为善,推己及人。从他还是个农夫开始,到他从事陶土制造、当渔夫,甚至成为君王,依旧延续这样的好习性。採纳他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吸取他人做善事的经验,持续行善并推行于他人,等于帮助他人行善。所以君子的至高美德,就是帮助他人行善,为善最乐!10 守身以正孟子有个徒弟名叫陈代,在一次聚会上,他向孟子提出拜访各个诸侯的建言。 老师,您一直不肯去拜访诸侯,是什么原因呢?您是不是顾虑太多了?如果您现在就去拜会他们,向他们阐述您对仁义道德的主张,长久持续下来,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天下大业,要不然也可以帮他们在各小国间称霸。志书上不是有说:缩一尺,可以伸张八尺。退一步就有那么大的帮助,何乐不为? 孟子回答:从前齐景公出去狩猎时,拿招唤大夫的旗子招唤花园管理员来。管理员不理他,齐景公怒气冲天便要杀他。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称赞管理员说:真正的仁人志士,即使在荒野深山中因穷困潦倒而死,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本分;真正有勇气的人,即使知道会战死沙场,也从不惧怕。孔子是称赞管理员哪一点呢?就是欣赏他不会随便回应无理的的招唤。我又怎么可以还没等到诸侯的邀请,就起身去拜访他呢?况且志书上所说的缩一尺可伸张八尺是就商业牟利而言因此就利益来说,如果缩八尺仅只伸一尺,这样划得来吗? 孟子继续说下去:从前晋国的卿相赵简子,请当时最有名的马夫王良,替宠臣嬖奚驾车出外打猎。一天下来,嬖奚什么鸟兽也没猎着。嬖奚回去后向赵简子抱怨说:王良驾马车的技术太差了,一整天都没有收获。有人将这段话转述给王良听,王良就去拜访嬖奚,并请嬖奚再搭他的马车外出打猎,嬖奚原本不太愿意,王良再三请求,他才勉为其难的答应。 结果呢,还是一无所获吗?陈代好奇的问。 孟子说:不,那一次光一个上午,嬖奚就猎到十几只鸟兽。他一回去,就兴奋的告诉赵简子:王良真是天底下最棒的驾车高手!赵简子于是提议让王良替嬖奚驾驶马车,王良却不肯答应。他说:第一次我依照法度赶车,在猎物后方追赶,他却一只动物也没有猎到第二次我不按正法驾车,对着动物直冲,他一个早上就猎到十几只动物。诗经上有说:驾马车的人不违反驾车的法度,射箭者一发中的。我不习惯为这种毫无法度的人驾车,请辞掉我的差使吧!这么说来,连驾车者都不想为了讨好他人而丧失自己的原则,即使妥协可以让猎物堆积如山,马夫也不愿意。那我怎么可以为了迁就那些无礼的诸侯,而屈辱了遵从已久的道理呢?还有,您也搞错了让自己受委屈的人,要如何去纠正他人呢?11 此之谓大丈夫有位名叫景春的人,向孟子请益:先生,魏国的公孙衍和张仪两个人,难道称不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各国的诸侯们就怕不小心得罪他们,这两个人会联合其他诸侯们来攻打自己。只要他们两人安居在家中,这天下的战火也就跟着熄灭。 孟子回答:这两个人哪称得上是大丈夫呢?您没有学过礼仪之道吗?男子在行成年冠礼之后,父亲就会传授他所谓的大丈夫之道;女子出嫁前,母亲会教导她身为妻子应尽的责任,直到要踏出家门了,母亲都还会在耳边叮咛她:妳去到婆家,一定要孝顺公婆、侍奉丈夫,凡事尽心尽力,听从丈夫的指示。这么看来,顺从是为人妻妾的道理。 一个男子,要把理想与心志放在仁义当中,那是全天下最广阔的住宅;立足在礼与法之上,才是站在最正大的位置;循着正义伦理的道路前进,才是走在康庄大道。得志的时候,就率领民众一起走向正道;当一切都不能顺心如意的时候,就独自步上自己的理想道路。真正的大丈夫,不会受到财富与尊贵的左右;贫穷与卑贱也不能动摇他的心志;权势和武力也恐吓不了他。公孙衍和张仪那两个人,为了保有地位,到处去拍诸侯的马屁,逢迎谄媚,你说,这样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吗?12 偷鸡贼 宋国士大夫戴盈之向孟子询问税收的方式 戴盈之说:先生建议我国以古代收取十分之一税率的方式来征收税金,免除关卡及市场商人的税金。依我看,这个办法今年还不能实行。不如今年的税收制度照旧,只是稍微减少一点金额就行了。等到明年再废除旧制,先生觉得如何? 孟子笑着回答:有一个人,每次都将邻居家跑来的鸡,留下一只。有人劝他收手,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只有小人才会这么做。他便回答:可是不拿白不拿啊!要不然,我改成一个月捉一只,等到明年再金盆洗手,可以了吧!你想想,如果明明知道这么做是不合理的,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13 法尧舜之道圆规与曲尺,是绘画方和圆的标准工具;古时的圣人,也成了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模范与标准。要成为众所称颂的国君,就要遵行作国君的规范;要成为一位称职的臣子,就要遵行作臣子的规范。而这些只要效法唐尧和虞舜的行事作风就能办到。如果背离虞舜侍奉国君唐尧的方式,就是不敬君的臣子;不理会唐尧治理国家、统驭人民的方式来治国,就是在陷害人民。 孔子曾经说过:做人只有两种方式:有仁德及背叛仁德。若是国君对待人民极不友善,残害人民,人民便会起义反抗,不只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国家也会败在他的手中。要是国君根本不晓得如何治理国家,那么将为自身和国家招致危险,随时有被灭亡的忧虑,而这个国君可能还会被后世冠上像幽、厉,阴沉残虐这种不入耳的谥号,藉以取笑他生前的无能。即使他的后代想藉由孝顺父母、兄友弟恭、造桥铺路来洗刷恶名,就是经过百年也无济于事。诗经上说:殷商成功的覆灭夏朝,提醒殷商子孙以此为借镜,严防他国以同样的方式消灭殷商。正是此意。现代的一国之君,也应该将周幽王和周厉王把国家和自己带向灭亡道路的例子当作借镜,时时警惕自己。14 反求诸己 我爱护他人,人家却不肯亲近我,我就应该反省自身的道德品行是不是有所缺失;我管理督导下属,下属却不听从我的指挥,我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充分应用智慧来行事,还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上司;我礼貌的对待别人,别人却仍然粗鲁的回应我,我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恭敬是否不够周全。做任何一件事却收不到应有的成果时,就应该反省问题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是不够努力还是有欠思量处。若是做每件事都能这样,身心自然就会端正,其他人也会渐渐顺服你。就像诗经上说的:事事配合着天命伦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15 天下国家 人们常把天下国家挂在嘴上,但是大家都知道天下国家真正的意思吗?天下的根本在国;一国的根本在家;一家的根本就在家中每一位成员的自身品德操守上。16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对本来就不讲仁义道德的人,你要如何对他说明仁义的观念呢?他把即将面对的危险看做安全;把即将临头的大难看成好事,净喜欢做些会让自己倒大楣的事。如果连这种人都肯改过向善,遵从道德仁义规范的话,又哪来国破家亡的事情传出呢? 从前有个小孩在路旁唱着歌谣说:你看,沧浪的水这么清澈,我可以拿帽带来这里洗。哎呀,你看沧浪的水怎么这么混浊,刚好可以用来洗我的脏脚。 孔子刚好从小孩身边经过,听到他唱的这首歌,便转头对随行的学生说:你们有听到小孩唱的歌吗?水若清澈就用来洗帽带;水若混浊就用来洗脏脚,都是一样的东西,却有天大的差别待遇,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都是水自找的啊! 人生在世,一定是你先不在乎自己,他人才会无视你的存在;一个家庭会四散,一定是家人先毁坏,别人才会毁坏它;一个国家会灭亡,一定是自己给人讨伐的原因,他人才有藉口攻打你。书经太甲篇有提到:老天爷降临的灾难还可以避免,但是自己造成的灾祸,则是怎么躲也躲不掉。就是这个意思啊!17 捨近求远 治理天下的道理明明近在眼前,却偏要到远方去寻求;治理天下这件事本来很容易,却偏要从最难的地方开始做起。只要每个人都能亲爱敬长、孝顺父母,友爱手足,天下就可以长治久安了。18 观眸知人 要分辨一个人的心地是否善良,看他的眼珠就知道了,因为眼珠会传达许多讯息,掩藏不住一个人心中的邪恶。善良且行事坦荡的人,从他炯炯发亮的双眼就可以看出来;心藏恶念不怀好意者,他的眼珠会暗淡无神,令人看不透的样子。聆听一个人说的话,观察他的眼珠,这个人思想的好坏还藏得住吗?19 男女授受不亲 齐国有位辩论家叫淳于髡,他很喜欢找人讨论一些话题。有一次,他去拜访孟子,先生,有人说男女之间不能用手直接收送物品,才是合乎礼仪的行为。是这样吗? 孟子回答:没错,这是合乎礼仪的行为。 淳于髡接着便意有所指的问:那么,如果嫂嫂不小心掉到河里去了,可以直接用手去救她吗? 孟子说:这个嘛眼见嫂嫂掉进水裡而不去拯救,那跟残暴无情的豺狼没有分别。男女之间不直接用手收送物品是合宜的礼仪;但若是嫂嫂不幸掉进河里,以手搭救,乃属权宜之计,要知道人命关天啊! 淳于髡存心为难孟子,问说:当今天下的百姓都陷溺在水深火热的暴政里,先生为什么不挺身而出,拯救天下苍生呢?难道你还拘泥于所谓常道礼俗,受制于文人的节度,不肯去会见诸侯,冷眼旁观苍生受苦? 孟子笑答:你搞不清楚我的意思吗?要拯救陷在暴政里的人民,就要用仁义的道理去感化国君,援救人民。没错,嫂嫂溺水了,可以先将礼仪摆在一边,伸手救助;但你总不能叫我放弃大道,用双手去拯救天下百姓吧?2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人子女不孝的情况有三(注),没有后代是最严重的了。虞舜在娶尧帝的二个女儿时,并没有事先告知双亲,是因为担心不通情理的双亲会反对,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以致无法传宗接代,才会先斩后奏。基于这个理由,后世的文人君子认为虞舜没有先告知双亲娶妻的事,还是合乎礼仪的。注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 一.阿谀曲从,陷亲不义。 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三.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21 好行小惠 一天午后,孟子与弟子们在树下谈论世事,一位弟子提到:我听说,郑国的公卿子产专门打理朝政大事。而他为了保护民众不在冬天遭受冷冽的水冻伤,曾用自己的马车搭载民众过溱河与洧河,我觉得子产真是一位仁政爱民的公卿。 孟子说:我不这么认为。子产利用载人过河的方式,以为施予民众小惠就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却不知道实际施政的道理在哪里。若是他在十一月就派人在溱河与洧河上修建人走的桥樑;在十二月修建给马车走的桥樑,这样,人民就不会有过河、涉水的痛苦了。那些做官的人,如果能把政事处理妥当,即使外出时,不准有民众围观,我想,也没有人会反对。何况要过河的人那么多,光是一辆马车怎么载得下要过河的人?所以啊,处理国家大事的人,要是想藉由施予小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喜欢他,那么就算花去他一辈子的时间,我想都不够用。孟子的一番道理,让弟子个个点头称是。22 君臣之道 孟子在与齐宣王的一次会面中提到:若国君将臣子当作是自己的手足般爱护敬重,臣子也会将国君视作亲近的人,竭尽心力的保护,不使国君受到伤害。若国君将臣子当作替自己工作的动物般漠不关心,臣子也会将国君当作是过路人一般视若无睹。若国君将臣子当作是烂泥、杂草般的任意践踏、污辱,臣子也会将国君当作仇敌般的憎恨。23 见微知著 假如文人仕士明明没有犯罪还被判刑杀害,那么士大夫就可以放弃官位逃离这个国家;假如民众明明没有犯罪还被判刑杀害,那么文人仕士就可以收拾细软,搬家避难!24 虚有其表 真正有品德操守的君子,是绝对不会去做那些似礼非礼的行为,和那些似正义又非正义的假仁假义。25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很少,只差在人类有仁义道德的天性。一般人都不晓得仁义的可贵在哪里,因而将之背离,只有仁人君子才知道仁义的珍贵,将它保存,并由自身推广出去发扬光大。 从这点看来,虞舜是一位真正的圣人。他明白世间万物自有其运行之道,了解人类间惯有的伦理道德,完全依照天性里的仁义来处理世事,而不是因为知道仁义道德的可贵,才勉强自己去做的。如此说来,那些背离仁义道德的人,跟动物实在没有两样。26 私淑孔子 在朝廷担任官位的圣贤之士,他们的美好德行、优良政绩流传到后世,可能到第五代就断绝了;那些不在朝廷当官的仁人君子,他们的良德善行、学说,大概也是传到第五代就消失无踪了。我虽然没能拜师于孔子门下,不过幸好孔子的德泽绵延不断,我还能私自从孔子的传人身上获得一些孔子的良德与学问,获益良多!27 不以貌取人 如果绝世美女西施的身上沾染了脏东西,我想大家看到她,都会遮住鼻子,假装没看到她就匆匆走过;但若是一位相貌丑陋不堪的人能屏除心中的杂念,洗净身上的污垢,那么要他负责祭祀上天的工作,我想也没人会反对。28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公都子有一次问孟子说:齐国的匡章,是全国人公认的不孝子,您却和他成为朋友,还相当有礼的对待他,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一般所谓的不孝有五种:四肢怠惰,不愿工作赚钱来养育父母的,是第一种不孝;只知道下棋赌博、爱喝酒,从不理父母日常衣食的,是第二种不孝;一心当个守财奴,只偏爱自己的妻子儿女,不理会父母需要的,是第三种不孝;终日沉溺声色、纵欲狂欢,让父母亲蒙羞的,是第四种不孝;逞勇好战,三不五时就和人打架闹事,进出官府像进出家门一样频繁,使父母亲担心的,是第五种不孝。匡章有犯了上述的任何一种吗? 匡章之所以背负不孝的罪名,还不都是他请求误入正途的父亲归回正道,没想到父子意见不同,一言不和,才会有他不孝的事情传出。用善相责,是朋友相处之道;父子间用善相责,是最容易伤害到父子感情的。 匡章本来也希望能与家人同住,好享天伦之乐,没料到只是与父亲的意见不合,就被父亲赶出家门。不能在家中陪伴他的家人,他就将儿子赶至远方;不能侍奉双亲,他自觉不配接受妻子对他的钟爱与侍奉,只好逼妻子与自己离婚。他心里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才不会招致更大的罪过,这就是匡章的为人啊!他既无罪,又如此遵守礼仪正道,我为什么不和他来往呢?29 圣凡之别 齐国人储子有一次对孟子说:你知道吗?齐国国君派人暗中观察你,想看看你的长相与其他人有哪里不同? 孟子听了觉得好笑:我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古代的圣人虞舜和唐尧长得跟你我都一样啊!若真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存在各人心中,仁义道德观念的不同啊!30 齐人 有一个齐国人,和大小老婆同住,大家相处和谐。但奇怪的是那位先生每次出门,便是酒足饭饱后才回家。大老婆好奇地问他跟谁一起吃饭喝酒啊?他就很得意地说都是跟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在一起。大老婆觉得可疑,私下跟小老婆说:我们老公每次只要一出去,就一定吃饱喝足后才回家,问他跟谁在一起吃饭喝酒,他就说是跟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在一起;你有看过哪些政要名流来过家里吗?我可没有看过。这样吧!我来跟踪他,看看他到底都是去哪里了。 隔天一早起床后,齐人匆匆忙忙出门,大老婆便偷偷跟在他先生后面。整座城都快走完一圈了,还没有任何人停下来跟他先生说过一句话。最后她先生走到东城外面的墓园,看到有人在祭拜祖先,便过去跟他们乞讨祭拜完的酒肉饭菜;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到别的坟墓上去乞讨原来这就是他酒足饭饱的方法啊! 大老婆看了他的行为后,心里非常难过,赶紧跑回去告诉小老婆说:我本来以为老公是我们这辈子的依靠,没想到他竟然是一个这么好吃懒做,毫无羞耻心的人!于是两个人卯起劲来痛骂她们的老公,最后还在院子里难过得相拥而泣、抱头痛哭。 先生还不知道大小老婆已经识破他的诡计,仍得意洋洋的吹着口哨回到家中,对两个老婆装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今天又是跟谁一起去吃喝玩乐。两个老婆听了老公的一番吹嘘,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以君子的眼光来看此事,就可以知道很多人为了升官发财,用尽一切手段,而他们的老婆知道以后不会觉得羞耻、不会难过的,应该不多吧!31 欺以其方 有一次,万章与孟子提到古代圣人虞舜的故事 万章说虞舜的双亲真想致他于死地!有一次,虞舜的父母要他去修理谷仓屋顶。等虞舜爬上了仓顶,他的父亲瞽瞍却把梯子藏起来,还打算放火烧了谷仓。幸好虞舜聪明,自己想办法逃了下来。虞舜才惊魂未定,他父亲又要他去把屋后那口井挖深一点,虞舜才下到井底,他的双亲却用泥土将井口封起来,假装没事离开。幸好天资过人的虞舜又想办法逃了出来。 虞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不晓得他已经死里逃生,还得意洋洋的对父母亲说:这次谋害舜能成功,都是我出的主意,算我的功劳。这样吧!他饲养的牛羊牲畜都归你们,谷仓也给你们;至于刀剑武器、还有那把凋工细致的弓箭,以及声韵优美的的五弦琴都是我的。我那两位貌美的嫂子也给我吧!叫她们现在可以准备来伺候我了。象将属于虞舜的东西都分派完了,正要前往进入虞舜的住处时,却看到他正坐在床上弹奏五弦琴。象马上收起一脸奸诈,假装关心的说:到处都找不到你,你跑到哪里去了,我好担心你。表面如此,其实象的心中正纳闷虞舜怎么没有死。虞舜淡淡地说:我正在想着那些臣民。处理国政真是麻烦,咦!你来帮我处理国政好不好!虞舜这么大方,难道他不知道象处心积虑要杀他吗? 孟子听了万章的话,迟疑了一会儿后回答:虞舜天资聪颖,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是基于手足之情,让他会被象的情绪所左右;被象的悲或喜所影响。 照先生这么说,虞舜是假装喜欢他的弟弟,假装与他的家人和平相处吗? 不是这样的。从前有人送了一条活鱼给郑国大夫子产,子产请管理池塘的小官将鱼养在池塘里,可是那人却偷偷将鱼煮来吃掉了,却回报子产说:那条鱼一进入池塘,起先因为是陌生环境而不敢放肆。过了一会儿,牠就悠游自在,缓缓地游入池塘深处去了。子产听了那人的话,开心地说:这鱼回到了适合牠的环境,真是适得其所啊!管理池塘的人出来,便说:谁说子产聪明?我都把鱼煮了吃掉,他还说:适得其所!适得其所! 由这件事可以知道,一般人用合乎情理的谎言来欺骗正人君子还行得通,千万不可以用不合常理的事情来欺骗他,君子是君子,可不是傻瓜啊!象以敬爱兄长的名义来面对虞舜,虞舜当然欢喜的诚心相信着,怎么可以说虞舜是故意假装的呢?32 鱼与熊掌 孟子说:我喜欢吃鱼,也爱吃熊掌;如果两种食物不能同时得到,我会捨弃鱼而选择熊掌。我珍惜生命,更珍惜得来不易的正义;若两种不能同时得到,我会捨生求义。生命是我所喜欢的,可是还有比生命更让我喜欢的,因此,我绝不做苟且偷生之事,那使我觉得糟蹋上天赐予的珍贵生命;我憎恨死亡,可是还有比死亡更令我讨厌的,因此,再大的祸患我都不怕、不逃避。33 求其放心而已 仁德,是人的良心;正义,是人要走的道路。捨弃大路不走,良心丢了也不想找回来,这真是最大的悲哀呀!若有人的鸡只或狗儿不见了,他会费尽心力去寻找;自己的良心泯灭消失了,却不知道去找回来。求学问没有其他捷径,只要把走失的良心找回来就可以了。34 养身之识 当你想要一棵两只手可以围住、一手能够把握的桐树或梓树生长茁壮时,你知道该细心呵护养育它。但是对你自己呢?你却不懂得如何培养照顾自己,难道爱自己比爱桐树梓树还难吗?实在是不去用心思啊!35 杯水车薪 有仁德的一定会战胜那些没有良心的,这个道理就像水一定可以熄灭火一样。然而现代推行仁德的人很辛苦,就像要拿一杯水去消灭一整车燃烧的木头。无法熄灭火,就推说是水灭不了火。这种说法刚好助长那些没良心不仁不义的气势,非要弄到连一点仁义道德都荡然无存才罢休。3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神射手后翌教人射箭,一定会要求他达到拉满弓的技术标准;学习的人,心中也一定会期望能达到拉满弓的境界。工师教导徒弟手艺,一定要按照规矩,以成方圆之物;学习的人也必须按照规矩,制成方圆的东西。这就是做事的要领。37 安心立命 能够发现自己灵性的人,就可以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性,能够知道自己的本性,就可以明白天地间的运行之道。保存自己的灵性,顺养自己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服从天地的道理所在。不论生命的长短,也不去怀疑或无理的探究,只是修身养性,等候天道的启示,这就是立全天命的方式了。38 尽人事听天命 人一生的祸福得失,早在出生前就已经底定,是谓天命。只要顺着天地的运行,寻正道行即可,无须强求。就因为如此,真正明了生命的人,不会站在即将倒塌的危牆边。行正道,一生以修身养性为主的人,若不幸死亡,也是自然过世;因为犯罪被判刑而死的人,就不是天定的正命了。39 豪杰之士 静待周文王的教化才奋发向上的,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虽然没有周文王的教化,仍能奋发向上,求取智慧的,就是了不起的贤杰智者。40 见善即行 当初虞舜住在深山里,与石头树木同处,和小鹿山猪结伴悠游于森林之中,他的模样与行径,跟住在山中的野人几乎没有两样。但当他听到一句好话,看见一件善行时,他会马上记下并立刻实行,这就像大江河突然溃决开通,速度之快,谁也挡不住。41 生于忧患 有品德、智慧、道术、知识的人,往往成长于不甚安定的环境之中。被排除疏远的孤独臣子,婢妾所生的失宠孩子,他们的心思比一般人细腻,常怀着戒慎恐的心态,对于未来的考量与忧虑也比一般人来的深远,就因为这样,这些人多数比一般人更通情达理,熟晓世事。42 君子有三乐 君子有三件乐事,其中并不包括统治天下万民。双亲健在,兄弟姊妹相处和谐,一乐也;对上不愧于天,对下不愧于人,二乐也;拥有一批才华出众的学生,尽己所知的教育他们,三乐也。让君子快乐的三件乐事,并不包括统治天下万民啊!43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当初登上东山环顾四周,便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世界也变小了。所以见过浩瀚大海的人,一定会觉得任何长江大河也难以和大海相比;在各个大师门下学习道理的人,一定会觉得任何的长篇大论也比不上大师的一番话。熟悉门道的人都知道,要看水的来源是否充足,观察他的波澜是否壮阔就可以知道;只要太阳与月亮照得到的地方,一定能接受到光线。流水要是没有将坑洞灌满,是不会向前进的;君子立志求学问道,要是还没达到诉诸文字,将思想表现于文章上的程度,就不能踏上成为大师的道路。44 公益与私利 听到鸡啼就起床,一张开眼就开始计划要做什么善事的,是像虞舜这类的人;听到鸡啼就起床,一张开眼就开始计划要如何谋取私利的,是像盗跖那样的人。要分别虞舜与盗跖,没有其他的方式,只看他喜欢做善事还是一心只谋私利。45 大丈夫柳下惠 柳下惠不会因为当过太师、太傅、太保三个高阶官职,就改变他的操守或行事作风。46 有为者辟若掘井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就好像挖掘一口井一样,假如这口井已经挖到九尺深了,却还看不见水源,若是在这个时候就放弃,那岂不是功亏一匮!47 恭敬而无实 只供应他日常三餐,却对他一点关爱之心都没有,就像把人当作猪只一样看待;只是疼爱他,却一点尊敬的态度都没有,这就像把人当作牛马一样畜养。恭敬之心,是在还没有礼物前就已经存在人的天性里,如果只有恭敬的外在,内心却是虚应了事,就不算是真正的尊敬。真正的正人君子,是不会用这种伪尊敬来对待他人,也不会被这种伪尊敬而矇骗。48 因材施教 君子用来教人的方法有五种:第一,让教育有如及时雨灌溉草木一般,在适当的时候施行教育;第二,使人发挥德行,有所成就,甚至影响其他人;第三,使人尽情发挥与生俱来的才能;第四,有问必答,解除人们心中的疑惑;第五,帮助那些没有上学受业的人,也能自动自发读书进取。以上这五种,就是君子用来教人的方法啊!49 以道为尊 天下有道时,道德正义就随着君子出现而实行;当道德正义荡然无存的时候,君子就跟着消失。所以我从没有听说过有道德正义的人迁就庸凡之辈的。50 仁民爱物 君子应该用爱护的心态去对待自然界的花草与动物,不应该用待人处事的仁得去对待它们;君子应该用仁爱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民众,不应该用亲爱家人的亲情去对待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师范大学第一批专任教师公开招聘9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编制教师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第二批辅警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宁夏宁东泰华热电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市政设计研究院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大足区国衡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大足区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招聘4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合川区招聘劳务派遣员工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大连市引导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贵州毕节市大健康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及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0月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艾梅乙技术工作规范考试题(附答案)
- 子宫颈炎症护理课件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5.1 延续文化血脉(课件)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眼科专业视野培训教材
- 青蓝工程教师成长档案
- 中建室内中庭墙面铝板、玻璃安装施工方案(改)
- 中秋佳节给客户的一封信(10篇)
-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