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分析.doc_第1页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分析.doc_第2页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分析.doc_第3页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分析.doc_第4页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析报告及对策12010学年上庄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2敬元小学学生体质调查报告5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7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分析报告及对策本校共有学生2106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据测试的数据显示,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2、 劳动减少,体能下降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3、 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1、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广播体操、呼啦圈、搏击操、跳绳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课间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2、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中的一大重头戏,让学生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的改造,不失为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如让学生参与设计“钻山洞”这个游戏,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学会了从横向、背向等角度出发来设计这个游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两路纵队相对站,手牵手儿把洞钻,钻过洞口把洞开,最后两人再上来”的玩法,使游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一些提高学生体质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2010学年上庄小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本次上庄小学测试学生共有326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79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平均分为72.14分,男生为73.12分,女生为70.87分。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6.46%,良好率为36.69%,及格率为40.97%,不及格率为15.88%。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50米*8往反跑)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具体数据见五、六年级各测试项目评价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据测试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肥胖率以达10%,肥胖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转变,加上遗传及营养过剩等综合性的因素,使学生中肥胖者的数量日趋渐增。数据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学生的肥胖率要高与高段的学生。因为自身机能的限制,使这些小胖墩在运动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负荷量,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使胖墩们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减少了活动量,也导致了身体素质的下降。2.2 劳动减少,体能下降造成我校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中,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的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炎热或寒冷),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之学生体质下降。2.3 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充足的活动时间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高段学生身上。由于课业负担的增加,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为了在区统考中取得好的名次,许多班主任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一再要求学生多做题目,少玩耍,他们认为学生上了体育课后就没心情再上下一节课了。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不少学生上体育课只坐一边看看,其他时间运动就更少了。2.4 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重主轻体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3 增强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针对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我想教育教学中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1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地渗透营养保健学在课余时间,从书上或网络上查阅及收集一些关于小学生营养保健学的资料,针对小胖墩的现象,有目的地查阅几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谱,打印成资料,在保健课的时候,发放到学生手中,而且在这堂课中,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来探讨食物与营养的关系,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3.2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操)活动是关于课间操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学校场地设备的影响,我校是本学期才开展大课间的,今年创编了一套青春活跃的校操,使学生对课间操充满了新鲜感,避免了做操时拖沓、疲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3.3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中的一大重头戏,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的改造,不失为增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如让学生参与设计钻山洞这个游戏,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学会了从横向、背向等角度出发来设计这个游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两路纵队相对站,手牵手儿把洞钻,钻过洞口把洞开,最后两人再上来的玩法,使游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动性。如把50M跑改为8秒钟跑(即8秒钟能跑几米);一分钟跳绳改为看谁先跳到120次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用反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非常明显,学生之间的表现评价也较直接,因此学生容易被激励或被伤害。因此可见,学生的感情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育课中的厌学现象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面面俱到,使其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那样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了,真正地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因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挫折,锻炼其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全面素质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在体育课中适当地安排素质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其娇气思想。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通过努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友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体育器材、体育设施是达成体育运动必要手段,开展体育活动离不开体育器材和设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开发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使体育课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3.4体育课程的延伸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趣味体育项目的比赛等;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去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与表演,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奉献给社区,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又增加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4 结语上述是我对本校学生体质分析及对策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将是任重道远的。期待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促进我们下一代的茁壮成长。2010学年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上庄小学敬元小学学生体质调查报告 敬元小学: 王正松【摘 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敬元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质发展变化状况。通过对敬元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反映全校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也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借此希望能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一起关注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切实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关键词】:小学生 体质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一、研究对象、方法、时间1、研究对象:敬元小学全校174名学生。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庐阳区大杨镇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3、调查时间:2012年4月1日2013年4月1日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的调查和统计。 表1:20122013学年全镇小学生不良视力统计表班级学生数不良视力人数近视率%一年级3113%二年级3326%三年级2428%四年级2727%五年级33412%六年级26415%全校1741585%表1:是我校学生不良视力统计表。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8.5%,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分析,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1、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2、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3、学生做眼保健操不认真,动作不规范。4、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质过高,小学毕业都想升入好的初中,在家学习时间长,活动时间少。从近三年各校对视力不良情况监测来看,我校小学生的近视率是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而逐渐在提高,我们教师应该反思,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呵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醒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2、对全镇小学生进行肥胖和营养不良的调查和统计。 表2:20122013学年全镇小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统计表班级学生数肥胖人数肥胖率%营养不良人数营养不良率%一年级3113%00%二年级3313%00%三年级2428%14%四年级2727%00%五年级3313%13%六年级2614%00%全 校17484.5%21%表2:我校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统计表。可以反映出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得到充分给予,使学生在生长发育期得到了很好的营养保证。据调查显示,全国小学生肥胖率为13.6%,少年儿童肥胖率东北地区最高,为13.2%;华东地区次之,为12.2%;中南地区最低,为10.25%。从表2可以看出,全校174名学生中身高标准体重正常有166人,肥胖率4.5%,营养不良率为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与部分营养不良和肥胖学生的调查访谈,得出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是平时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导致肥胖主要是平时膳食不合理、缺少体育锻炼。但总体上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肥胖问题、营养不良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学校、体育教师的关注。3、对全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查和统计。 表3:20122013学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统计表 班级学生数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达标人数达标率%一年级3151.634.43.28589.2%二年级3351.134.13.436988.6%三年级245828.31.221487.5%四年级275429.23.645586.8%五年级3353.429.41.851484.6%六年级2650.322.39.714982.3%全 校1745329.53.8178686.3%表3:是我校1213学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统计表。全校有174名学生达标,针对没有达标的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我们学生的柔韧力量类项目水平较差, 加之评分标准制定较高,该项目不及格率较高,说明学生上肢力量弱,投掷技术不规范,不会用力,还有我们的耐力项目相对较弱,这是我们体育教师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全校学生及格率53%、良好率29.5%、达标率为86.3%。另外,学校通过体育课和各项体育活动(如:大课间活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课外文体活动、春(秋)季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广播操、乒乓球、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确保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三、结论和建议综上实践调查证明,我校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整体好于城区学生。鉴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引起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结合本校实际,对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做以下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把素质教育工作推向深入。2、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自加压力,切实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作贡献。3、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等各种形式教育学生不要偏食、挑食、过多吃零食,养成科学营养的良好习惯。4、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教学生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习惯,让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5、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健康第一”,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任重道远。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 一 研究对象对文登市三里河小学的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二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一) 数理统计法。抽取参加调查的300名学生在2010年10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的体质健康检测记录,并与他们“体质健康监测”的多项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学生视力、运动能力等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主要因素在学生中的现状作进一步统计分析。1. 学生的视力状况校学生视力情况见表1:表1 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年龄性别左眼右眼2007年2010年t2007年2010年t人数均值标准差人数均值标准差人数均值标准差人数均值标准差10岁男1205.030.13574.90 0.283.34*1205.030.12574.910.26 3.32*女1204.950.21594.86 0.252.38*1204.940.24594.850.29 2.06*13岁男1204.930.27474.75 0.343.25*1204.920.28474.750.35 2.98*女1204.820.31574.64 0.343.38*1204.810.32574.620.36 3.40*注:*表示0.01 ,*表示P0.05可见,2010年三个受检年龄组学生的视力均值均已在5.0以下,即小学学生的平均视力状况已为“视力低下”,小学生的视力较两年前我市城区学生的平均水平有极显著下降,且随年龄增大,男女生的视力情况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女生视力下降更强。学生的视力不良情况仍然严重。2. 学生的运动能力状况(见表2-表3)表2年龄 性别 50米跑 (秒)2010年2007年人数均值标准差人数均值标准差差值10岁男579.850.791209.910.84-0.06女5910.660.8712010.440.790.2213岁男478.160.651208.310.64-0.15女579.710.801209.530.810.18表3 2010年与2007年身体素质比较年龄性别立定跳远(厘米)2010年2007年人数均值标准差人数均值标准差差值10岁男57153.3317.57120150.2617.013.07女59137.3518.66120136.0914.061.2613岁男47206.7221.42120195.6820.9911.04*女57167.0022.62120157.4418.759.56*学生的该项目测试数据(小学50米x8往返跑)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学生耐久跑成绩统计表 单位: 秒年龄2007年2010年差值t(岁)人数均值标准差人数均值标准差男10100112.09 8.81 120126.61 16.43 -14.52 8.3513100266.21 30.64 120298.18 43.79 -31.97 6.35女10100117.02 8.09 120132.46 13.31 -15.44 10.5813100229.27 21.18 120278.95 29.14 -49.68 14.61可见,2010年我校男女学生的耐力素质均较2007年有极显著下降。(二) 问卷调查法。从生活状况、在校情况、校外情况、学习负担及情绪状况五方面对我校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3份,其中有效问卷580份,有效回收率90.6%。以各个学生四个方面的各总得分,计算生活状况、在校情况、校外体育活动情况、学习负担、兴趣爱好的相关系数,结果“学习负担”与“生活状况”、“校外体育活动情况”有中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577和0.3535;其他方面之间的相关性均为低度相关。可见,“学习负担”状况是影响学生生活状况和校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负担状况见表5、表6。表5 在校时间在校时间 (小时)家庭作业所需时间 (小时)课外文化补习 (门)培养特长 (项)1031234不愿123不愿小学6.9220.7636.6811.760.6635.4246.1812.855.5641.4627.1833.7245.4917.367.6420.85学段在 学 校在家里感 到 学 习 压 力 情 况按考分排名认为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成绩差的学生常挨批评家长很看重分数很大没有来自学校来自家庭来自自己小学33.6816.4938.4148.6315.8126.4624.6331.9943.38表6 “无形”负担 (人数%)可见,学生既要完成学校正常的学习任务,每天花很多时间做家庭作业,很多学生,尤其是初中和小学学生还要参加校外的各种文化课补习,另有约60%的小学生余时间还有12项特长的学习。在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学生们只有长时间地看书、写作业,不仅影响视力,还形成并习惯于现代社会对健康危害极大的“久坐的生活方式”。除了上述“有形”的负担外,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同时要承受老师对成绩好或差的学生的不同态度、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升重点中学、考大学等多方面的精神压力。难怪大家都说“现在的学生最可怜,比大人还累、还忙”。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7、表8。表7 校内体育活动情况 (人数%)保证每天做广播操保证每周3次体育课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感觉不累活动课偶尔经常每次到室外活动基本在室内学习小学96.9883.3849.485.1582.1951.8938.9519.65表8 校外体育锻炼情况 (人数%)经常锻炼练 长 跑业 余 不 锻 炼 的 原 因经常从不要学习没场地、器材没习惯、兴趣认为锻炼太累小学46.0517.8119.5247.4139.2610.003.33可见,学生每周三次的体育课多数能够落实,但其在校内、校外的体育锻炼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体育课、活动课仍有被文化课占用的情况,且年龄越大被占用得越多;二是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但约一半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并不感觉到累,说明这一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量偏小或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并没有吸引他们,使他们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锻炼,这样的体育课起不到对身体锻炼应有的作用;三是在业余时间经常锻炼的学生不到一半,练习长跑(最简便的有氧运动方式)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大多数学生从不长跑。由于缺乏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尤其是缺乏耐力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及身体功能近年来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就不难理解了。四是学生因学习负担重没有锻炼的时间、没有合适的场地器材、更重要的是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和习惯。学生们“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难以落实,除运动能力下降外,其身体机能状况及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三对策与建议(一) 真正为中小学学生“减负”,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国民的素质,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但现实的中小学教育仍是重智育轻体育,分数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的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学生被学这学那压得喘不过气来,连自主支配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个性”,他们明天长大后是否能有健康的身体去参与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实在令人担忧!因此,真正为中小学学生“减负”,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应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学校或教师加重学生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二) 认真落实学生校内外体育锻炼活动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初中、小学段要挖掘教材的娱乐因素,根据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