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三 单元单元概要教材分析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教学目标1.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2. 增强环保意识。3. 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4. 认识本单元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词语,熟读本单元课文。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学。课时安排 约14课时章节名称9 自然之道计划学时:3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只有顺应自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万物才能和谐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反复朗读课文来感受。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反复读该部分。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第 1 课时 总第 29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2.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1.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2. 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小黑板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3. 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4.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1.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2.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a)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b)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 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4. 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5. 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第 2 课时 总第 30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1.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2. 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3. 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4.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5. 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a)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b)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6. 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1. 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2. 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1. 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2. 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第 3 课时 总第 31 课时教学过程.读拼音,写词语。yuguhitnzhnchqtychn()()()()()mozixingchynxiofnhu()()()().形近字组词。朝()堆()遇()琢()嘲()滩()愚()啄().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赶忙震动呼叫弥补反义词:危险冷淡极不情愿愚不可及.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方的故事发生在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做出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有时也会收到一些惊喜。()阅读训练: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座蝴蝶雕塑纪念碑,并建有一座蝴蝶纪念馆。这是()当地人将一种夜蝴蝶视为“澳大利亚的救星”,特意为它修建的。1860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从美国、墨西哥引进了两种仙人掌,人们想用它作为牧场四周的绿篱栅的。可万万不有想到,生命力极强的仙人掌一遇到澳洲极为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便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蔓延开来,几棵仙人掌不用多久便成为一在片“带刺的丛林”。只20年时间,3000多万公顷的土地全被这些多刺植物占领,并且以每年50万公顷的惊人速度向外扩展它的地盘,大片的沃土变成对畜牧业和农业毫无用处的荒野。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展开了对仙人掌的大规模斗争。人们用刀砍,用火烧,连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没等老的除尽,新的又生长起来。用尽了各种方法之后,陷入困境的人们将眼光转向专吃仙人掌的昆虫。一位昆虫学家发现阿根廷有一种专门在夜间活动的蝴蝶,它只以仙人掌为食,而且胃口很大。()他将几千粒这种夜蝴蝶虫卵带回澳大利亚繁殖、放养。(),夜蝴蝶成为有效的仙人掌克星,它们所到之处,成片的仙人掌被吞噬、消灭。到了1935年,3000万公顷的土地又重新成为丰沃的农耕地和牧场。 如今,澳大利亚虽还可常见仙人掌的踪影,但夜蝴蝶决不会给它们大师繁衍的机会。虽然这种夜蝴蝶其貌不扬,远不如其他蝴蝶五彩缤纷,惹人喜爱,但是人们对它感恩不尽,怀有崇敬和感激之情。大家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夜蝴蝶在20世纪初从仙人掌的毁灭性灾害中拯救了澳洲大陆。.补充词语。()的温度()的土壤()的速度()的荒野.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正是于是果然因为.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虽然但是_8.写话:由于游客们的一个“小错误”,导致许许多多的小幼龟失去了生命。请你想像一下,海龟的妈妈会说些什么?板书设计一只 欲出又止 踌躇不前成千上百 争先恐后 鱼贯而出教学反思章节名称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计划学时:2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8个生字。 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教学准备课件第 1 课时 总第 32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1. 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2. 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3. 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1. 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3. 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1. 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2.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3. 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1. 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2. 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第 2 课时 总第 33 课时教学过程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以_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思考。2课文主要介绍了_、_以及_告诉我们要保护_,保护_,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一、 语境注音我能行。1黄河折( )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是一条不折( )不扣的祸河。2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结( )构松散( )。3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苦难( )。 三、课内语段阅读。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 )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破坏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 )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1按原文填空。2“数管齐下”源自_一词,这里指_。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4从黄河忧患中我们了解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请你写一句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决口1500多次 摇篮成祸河 苦难深重 改道26次 保护自然 自然因素:暴雨集中 结构松散 保护环境黄河是怎样 变化原因变化的 人为破坏:人口增长 无限制开垦 治理 防止水土流失教学反思章节名称11 蝙蝠和雷达计划学时:3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 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第 1 课时 总第 34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 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3. 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1. 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 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1.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2. 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要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教学设计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3. 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4. 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5. 小结:a) 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b)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问题。五、范写生字,练写字词 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第 2 课时 总第 35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 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2. 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1. 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2. 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3. 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a) 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下列图示供参考)嘴巴 超声波 天线 无线电波 障 障碍 碍反射 物 反射 物 耳朵 荧光屏 (蝙 蝠) (雷 达)b) 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1. 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2. 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3. 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第 3 课时 总第 36课时教学过程一、 带着问题来读书。为了弄清楚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科学家做了_次不同的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 )。A眼睛 B耳朵 C嘴二、 课内语段阅读。科学家经过_研究,_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1按原文填空,并体会所填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_。2短文主要讲述的是_。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揭开-( )秘密-( )。三、 课内语段阅读。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x j)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ng m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zhe zho)。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i si s)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_。3读短文,完成表格。试验环境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一二三板书设计嘴巴 超声波 天线 无线电波 障 障碍 碍反射 物 反射 物 耳朵 荧光屏 (蝙 蝠) (雷 达)教学反思章节名称12 大自然的启示计划学时:2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8个生字。 2.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课件第 1 课时 总第 37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1. 联系引入,板书课题。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2. 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1. 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2. 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 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 增 增 增枯枝败叶 强 土壤肥力 多 森林、灌木、野草 多 昆虫、鸟类、兽类害虫吃 捕食 吃、咬、钻灌木砍了野草锄了鸟儿飞了害虫逞凶树林毁灭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四、回读小结,延伸拓展1. 朗读全文,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2. 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第 2 课时 总第 38 课时教学过程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由两篇_组成。(A童话故事 B科普小短文)2“打扫”森林中“打扫”所用双引号作用是_。(A引用 B表示有特殊意义的话)3科学家分别从蜻蜓和鲸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和_。二、 课内语段阅读。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护 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 ),能(增多 增强)土壤( )的肥力。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 昆虫 鸟类 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 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 嫩枝 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 捕食森林里的害虫。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画出来。3、第2自然段是一个_段,起到了_的作用。4、给短文结尾部分加标点。5、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5“异想天开”的意思_。文中林务官“异想天开”做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后果?_。板书设计 增 增 增枯枝败叶 强 土壤肥力 多 森林、灌木、野草 多 昆虫、鸟类、兽类害虫吃 捕食 吃、咬、钻灌木砍了野草锄了鸟儿飞了害虫逞凶树林毁灭教学反思章节名称语文园地三计划学时:4 课时教学目标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2、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4、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第 1 课时 总第 39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口语交际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l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l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1. 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2. 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第 2 课时 总第 40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 读一读,自己悟一悟。2. 说一说,读一读,分组感悟。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第二组:“根本”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在朗读时,注意这三个词语语气稍重一点儿。3. 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 举一举例子: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例句来吗?二、日积月累1. 自由读,想一想意思。2. 自主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理解的气象谚语,教师适当点拨。3. 多种形式积累:自主背、相互背、齐背、指名背。4. 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注意引导学生背一背当地常说的气象谚语。三、布置思考作业你想做的展示台内容。第 3 课时 总第 41 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 展 示 台一、课前准备1. 讨论,确定展示形式。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个人或分组确定一种或两、三种展示方式,如:a) 主办“认识大自然”手抄或黑板报。b) “仿生学课外读物介绍会”或建立“仿生学图书借阅角”。c) “仿生学发明创意赛”。(可结合“口语交际、习作”进行)d) “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e) 布置“小发明、小制作实物展台”。f)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收获”优秀习作栏目。2. 行动,筹备展示活动。筹备时,时间上可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各小组小组长的作用。二、展示评比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筹备的成果,评比“小小发明家”“课外资料搜集能手”“办报大王”“采访能手”等,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第 4 课时 总第 42 课时教学过程mnruybkj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cnynyunrchbinfjinsbji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扁 ( ) 我 ( ) 朝 ( )蝙 ( ) 蛾 ( ) 潮 ( )编 ( ) 饿 ( ) 嘲 ( )三、画出下面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3分) 1、学校向美丽的花圆,孩子们多么辛福。 ( ) 2、小红座在电视机前,欣尝着一个个精采的节目。 ( )3、这学期我通过怒力,在期未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级。 ( )四、词语搭配,划去不合适的词。(6分)设计(图案 图画) (充满 充分)信心心情(感激 激动) (震动 感动)世界岁月(艰难 艰苦) (猛烈 热烈)鼓掌五、你能猜出它们的秘密,再照样子写两个吗?(4分)争先恐后 横七竖八六、选词填空。(4分) 观察 侦察1、一只幼龟探出巢穴,在( )外面是否安全。2、我们想( )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启示 启事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4、昨天,我的一串钥匙不小心丢失了,今天,我贴了一张寻物( )。七、读句子,完成作业。(4分)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 若无其事: (2)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 A、幼龟就是给嘲鸫吃的,嘲鸫依靠幼龟生存。 B、被叼去的那只幼龟是大自然要淘汰的,这只幼龟生存不下去。 C、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绿色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2、把黄河治理好,关健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1)句中的“它”是指 。 (2)下面哪种措施不利于管住泥沙?( ) A、黄土高原地区应以牧、林为主。 B、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C、加快开垦放牧。八、照样子,改写句子。(4分)1、例:宝塔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自然条件是很好的。 2、例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天上的星星调皮地对着我们眨眼。 路旁的小树在风中摇摆。 九、造句。(6分)终于 根本 居然 十、我会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4分)请填写出三句有关农业气象的谚语。A、朝霞不出门, 。B、 , ,风雨不久到。C、蚂蚁搬家蛇过道, 。十一、我会把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6分)( ) 他不但熟读而且常常掩卷背诵。( ) 杜甫刻苦攻读,十几年如一日,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有些书,他反复阅读了不知多少遍,已经被翻乱了。( ) 杜甫从小就爱读书,七岁已经熟读了许多前代和当代诗人的名作。( ) 当他看到一些优秀作品时,就爱得放不下手,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能流利地背诵了还舍不得放下。( ) 他读书入了迷,经常忘了吃饭和休息。十二、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16分)学会做加法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