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是少数人策略的胜利.doc_第1页
公务员考试是少数人策略的胜利.doc_第2页
公务员考试是少数人策略的胜利.doc_第3页
公务员考试是少数人策略的胜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说我的公考经历。我是大四开始参加第一次公务员考试,06年11月份举行的07国考,笔试成绩111分,没进面试。2007转过年来,参加了07省选调生和07省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的很烂,没进面试;公务员考了59.9分,笔试第一,报考的家乡市直文秘,结果面试大意失荆洲。在家休息四个多月,9月份参加家乡县市事业单位招考,笔试第一面试第一顺利进入家乡的市某局工作。期间12月9号参加了08国考,笔试123.9分,进入人事部面试范围,去北京玩了四五天二分之差败北。2008年3月份又参加省考,笔试65.72以第一进入面试,24号以91.8分考场第二职位第一的面试成绩告一段落。顺利上岸。 2009年、2010年的国考分数都一般,一次119分,一次105分,都没进面。2011年国考,笔试59.7,申论64.5,总分124.2,进入中直某机关面试。面试、体检、政审都结束,等待公示结果中。悲催的是差额。先说说复习准备,很多同学都问我这个问题。我个人的复习是从大四开始的,报着一两本书,每天2-3小时时间,上午下午加晚上各一小时左右。持续了10月份一个月左右吧。之后到现在就没怎么看过书。对于教材,我自己国家的看的是党校那本,省里的是张廷兴和李永新(没错吧?)他俩的。其实我觉得教材只要是正规出版社的基本问题不大,重点是多做真题。平时多看看新闻报纸,没事写写申论。个人认为自己那段时间受益最大的方法是每天一套题目,自己找一清净的教室,拿出一套真题,按试卷要求的时间全真模拟测试,上午答行测下午写申论。如果时间到了没答完也不答了。做完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的缺陷下次改进。总共自己可能做了10套真题吧。因为在复习的后半段,把红白皮的书的全看完一遍后基本没心情再看那些题目了,就自己模拟测试安慰自己。现在看来,全真模拟很重要,尤其对于新手,这是你熟悉公考题目类型和流程的最好的办法。 这样看来,你笔试要达到的一个状态可能不是会做多少题目,而是你对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对各种类型题目的熟悉程度。 再说说笔试的作答。发下试卷先浏览一遍。看看最后的图表题目容易或难。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由于题量太大,很多人不注意时间就不够了,而后面的15-20道图表题往往不是很难,甚至有的只看就可以看出答案。在看完之后做到心里有数即可,如果容易就记得最后拿出15-20分钟来专门做,如果太难就不用放心上,安心做就是了。 开考后,按顺序做所有题目就是了,不推荐跳着答题,因为这会打乱你的节奏。到这个时候你应该对自己做什么题目拿手什么题目做了也不容易得分有个清晰的了解,会做的适当放慢节奏保证命中率,不会做的大体思考一下速度选择答案放过。个人的心得就是每做完一个大类型,在保证每道题目平均用时在30-60秒的情况下看看用了多少时间,如果太慢了就后面的题目赶赶,如果时间还早就放慢一点。注意,我说的是平均用时,而且这个时间的估量是你在前期的复习模拟中自己摸索出来的适合自己的一个感觉。我几次考试除了第一次国考时间不够用外,其他几次基本都答完了。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笔试题目由于题量大时间紧的客观性,想每道题目认真看认真思考以至做出答案是不可能的。基本完全猜测的题目大约在15-20道题目左右。象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常识题,一看过后稍微思考不知道答案,那么就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上面,选择一个答案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先写到这吧,有点乱,下次继续写。 = 公务员考试是少数人策略的胜利。(中) 很多人以为公务员考试很难或很简单,这都不是什么很准确的说法。我自己的经验看来,策略很重要,而且是少数人的策略。考上了,就是策略胜利了。 拿报名来说吧,这也是在上篇中没有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报名的重要性和作用是公考胜利的关键点之一,同时又是唯一的基本点。 第一次国考经历,分数严格来说不算低,在学院据我所知是第二,还有114的我111,但是由于报名的时候缺少慎重考虑,就凭自己喜好填报了新闻出版总署。结果最后面试底线是119分。而同学中很多100分上下的都可以去参加地市的面试了。这就是策略的失败,报名的策略。 第二次是2007年省考,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自己沉住了气。先选择了一个自己的专业必定可以审查通过的职位做后备,然后开始认真选择所有自己可能报上(审查通过)的职位。列个单子,每个职位的要求限制,大约的竞争激烈程度,然后从中权衡选出一个自己最适合的。这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更新的报名人数,不断的权衡不断的修改。我一般是选择在报名截止日期结束前两天的晚上报名,这样第二天上午基本就可以知道审查结果,如果通过最好,如果不通过速度重报原先确定的后备职位。然后第三天又出审查结果,刚好报名截止。当然,只是我自己的方法,每个人要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或者说策略,而这个策略的获得是一个寻找的过程。 事实证明,我那次做的选择是正确的。最后的报名人数更新显示我所报职位的比例算高的了。那次自己考的分数并不算很高,但刚好在自己职位里排名第一。起码,报名的策略胜利了。 然后是2008年这次的省考,报名的过程和上次大同小异。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 笔试的策略上篇已经提到部分,面试的策略会在下篇中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终于可以动手写写下篇了。关于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其实,我最想说的也可能是这一方面。从大四开始到现在,类似的面试经历总共有四次,07年省考,07年家乡的事业考,08年的国考,08年的省考。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还好,我觉得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谈及准备,心态很重要。自信是必须的。我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当学生干部,所以自信倒不缺,只是不要盲目自信才好。心态摆正了,精神状态才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从小就不怎么敢在人前说话怎么办?我很郑重的告诉你:没关系!至于怎样才能达到“没关系”我会在下面说。大四那年,为了以后的公考,我对大大小小的面试机会都很感兴趣,不论是企业的招聘还是校园内的宣讲会。总共可能也参加了四五次企业的面试机会吧。有的人会觉得这些无关紧要不重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个面试,哪怕只是说了一两个话题,都是你很好的观察自己改进自己的机会。比如,企业的面试往往会让你先做自我介绍,虽然公考很少问这样的大路题目,可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是答好面试的基础。另一方面的准备工作就和大家一样了。看题目,做到自己对任何一个类型的题目都知道大体的答题套路。这方面的教材还是上篇中提到的几本书的面试书,我个人还参加了一次张廷兴的辅导班,就六个小时,虽然讲的内容都是他的书上写的,但系统的听一听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我的建议就是培训班类的要量力而行,不要以为贵的班就好,额外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其实大多数老师讲的东西都是可以自己搜索到的。如果有时间,我会把我听的那次张老师的讲义给大家发到这里来,只是挨个字挨个字的打太麻烦了。嘿嘿好了,这样迷迷糊糊就到了第一次面试的时候,07年省考。那次是要四个人,12个人竞争。从我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分数只差了1.9分,任何人都有翻盘的机会。具体的面试经过我就不说了,很多坛考友已经说过了大家可以看看,我只说说策略上的一些东西。那次带给我的巨大的经验教训就是时间很重要!因为我没答完题,只答了两个题目时间就到了,遗憾败北。后来回学校四五天没缓过来,老迷迷瞪瞪的惦记着这事。同学问我,我反思了一下,不要妄想自己把题目说的多全多好,只要把自己的意思分条表示明白了,不妨简练一点,那样考官听的也干脆舒服。家乡的事业考试的面试就轻松多了,没有任何悬念的获得考场第一名的面试分完胜。那次也是我最得意的一次面试,整个经过非常的得心应手,感觉自己表现的也很好。再就是2月份参加的国考了。坦白的说,部委的面试还不如省里的面试透明公开。那次下面都有许多记者旁听,考官念一题目你思考下就回答,然后循环,共五道。但考完后,用人处室还要和你谈话,问问你的具体情况,并且不当场公布成绩,到了晚上才挨个电话通知还不准问其他考生的分数。顺便BS一下。这次省考,因为单位事情忙,也没怎么准备。就是按以前的老套路复习了一下。首先就是检查着装,西服领带衬衣皮鞋(女士的合体的职业装,可以参考我以前的一篇文章:应聘过程中的礼仪设计),最后的目的就是达到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其次就是把以前的笔记看了一下,熟悉各个题目的答题套路,老师建议的是多让人模拟,那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我还有一小办法,就是看下题目,然后自己在脑海里模拟回答,强迫自己不能中断思路,一旦中断了就重新再来。有时候晚上睡觉了躺下自己随便想个题目然后想想如何回答。多少可以起点作用。再就是多看看新闻,大媒体的新闻报道还是很有水平的。比如此次面试就有很多时事热点类的题目,雪灾啊奥运圣火啊之类的,多看看能使自己关键时刻有话可说不至于冷场。还有就是把几个大路题目写下来,然后熟读熟背。一是自我介绍包括优点缺点,二是为什么报考公务员,三是考上如何考不上如何。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做这个,那我告诉你,这三点如果你都不能清晰了解,那么你就还没做到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素质。真正到了考场上,充分调动你的自信吧!要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霸气(表放在脸上啊,小心吓到考官!嘿嘿),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然后小处着手,不忽视任何细节,比如时间,比如小动作。总之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吧。考试的时候,进场后目光镇定的扫视一遍考官,然后主要把目光放在中间的主考官那,但是如果余光瞟到有其他考官看你,最好目光回应一下,目光的交流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每题答完后说回答完毕,开始答也要说,这些相信很多面试书都有介绍了,就不多说了。写说这些吧,上班偷着写的,比较仓促,可能有遗漏的地方。具体的情况大家有疑问可以给我在这里或我的博客留言,我会及时给大家解答的。=分割线=PS.有朋友说要写写申论的经验。说实在的,如果有我肯定就写出来了。但是真的没有。平时在单位也负责文字材料的起草什么的,偶尔也写一篇两篇报道类的文章,上学的时候,也比较喜欢文字,曾做过高中文学社社长,可能是有一定的底子基础吧。之前几次公考,申论一直不高,徘徊在50分左右。这次11国考,申论给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