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6553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9-01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洗面奶
瓶盖
注射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洗面奶瓶盖注射模设计【含全套CAD图纸】,洗面奶,瓶盖,注射,设计,全套,cad,图纸
- 内容简介:
-
毕 业 设 计 课 题 洗面奶瓶 盖 注 射 模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 05 月 25 日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1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目 录 一 拟定模具的结构型式 二 浇注系统的设计 三 成型零件的设计 四 模架的确定 五 排气槽的设计 六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七 定距拉板机构设计 八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九 导向定位系统的设计 十 心得体会 十 一 参考文献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2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塑料壳体设计 一、拟定模具的结构型式 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是一塑料壳体,如图 1 所示, 塑件壁件 属薄壁塑件,生产批量很大。 材料为 碳酸脂):突出的冲击强度,较高 的弹性模量和尺寸稳定性。无 色透明,着色性和电绝 缘性优良,透光性好,耐寒性好,使用性能好。但粘性大, 流动性较差,耐磨性差。力学性能一般,易产生应力碎裂,适用于制造绝缘 透件,透明件等。本塑件为透明件。 图 1 2.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塑件结构型式,为便于塑件脱模和自动落料,塑件留在动模,并考虑和保证塑件的外观不遭到损坏,应选择三板双分型面。 1、在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 2、在壳体的底平面。 3. 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1)型腔数目的确定 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 大量生产,采用一模两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低一点,设备运转费用小一点, 初定为一模两腔的模具型式。 2)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为了确保塑件质量的均一和稳定,尽量使型腔排列 紧凑,便于减小模具的外型尺寸,本设计的型腔的排列方 式采用单列直排。图 2 所示。 为 了 保 证 塑 件 的 外 型 尺 寸 和 精 度 , 此 本 设 计 采 用 脱 模 板 推出脱模的方法。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3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4. 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 从上面分析中可知,本模具拟采用一模两腔,单列直排,推板推出,流道采用平衡 式,浇口采用点 浇口,定模需要设置分型面以便自动落料,动模部分需要一块脱模板,因此基本上可确定模具结构型式为双分型面注射模。 图 2 5. 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注射 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或 建模分析,塑件质量 09g,塑件体积 31 流道凝料的质量 按塑件质量的 来估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为一模二腔,所以注射量为 : m=2 109=)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模具设计前是个未 值,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大致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因此可用 以 A=2=0 2中1 12000A A B 型p=410 40=1344中型 40表得到)。 3)选择注射机 根据每一生产周期的注射量和锁模力的计算值,可选用 500/200 卧式注射机(上海塑料机械厂),技术参数如表 1 所列: 表 1 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 理 论注射容量 / 3500 锁模力 /000 螺杆直径 5 拉杆内间距 /70 570 注射压力 50 移模行程 /00 注射速率 (g/s) 173 最大模厚 /00 塑化能力 (g/s) 110 最小模厚 /80 螺杆转速 (r/0180 定位孔直径 / 160 喷嘴球半径 嘴孔直径 / 4 锁模方式 双曲轴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4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4)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 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模具的型腔数 n 21/ 3 6 0 0 0 . 8 1 1 0 3 6 0 0 4 0 / 3 6 0 0 0 . 6 2 1 0 9 3 1 2109k M t mn m 合 格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 M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 (110g/s); t成型周期,取 40s。 其他安装尺寸的校核要待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以后才可进行。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1. 主流道设计 1)主流道尺寸: 根据所选注塑机参数可得主流道小端尺寸为: d=注射机喷嘴尺寸 +()=4+1=5流道球面半径: 喷 嘴 球 面 半 径 (12)=20+2=22)主流道衬套形式 本设计虽然是小型模具,但为了便于加工和缩 短主流道长度,衬套和定位圈还是设计成分体式,主流道长度取 32 等于 定模板的厚度(见模架的确 图 3 定和装配图)。衬套如图 3 所示, 材料采用 ,热处理淬火后表面硬度为 5357 3)主流道凝料体积为: 22 3 358 3 0 9 9 4 . 9 8 0 . 9 9 54 4 2nq d L m m c m 主2. 分流道设计 1) 分流道布置形式 为了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填充状态,使塑料熔体尽快地经分流道均衡的分配到各个型腔,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5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2) 分流道长度 图 4 为分流道的布置。 3) 分流道的形状、截面尺寸以及凝料体积 ( 1) 形状及截面尺寸 为了便于机械加工及凝料脱模,本设计 的分流道设置在分型面上定模一侧,截面 形状采用加工工艺性比较好的梯形截面。 梯形截面对塑料熔体的流动阻力不大,但 由于材料的流动性能差,壁厚为 4,所以 一般不采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确定截面尺寸: 40 . 2 6 5 4D m L 而根据资 料 1 取推荐最大值 13 所以取 D=10 0 d=8 一级分流道 L 截面形状图 5 所示。 二级分流道的尺寸为: D=8 H=8 d=4 ( 2) 凝料体积 分流道长度: 2=155 2=16 图 5 分流道截面积: 21 0 8 9 8 12 284 8 4 82 凝料体积: 312 6 . 2 7 7 0 . 7 6 8 7 . 0 4 5q L A L A c m 分5)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般取 mm 可,在此取 m,如图 5 所示。 注射机型 号参见塑 料成型工艺 与模具设计表 4100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6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3 流道校核 1)主流道剪切速率校核 由经验公式3 3 1333 . 3 3 . 3 9 8 . 4 8 3 . 0 1 1 0 5 1 03 . 1 4 1 3 . 2 5 式中 30 . 9 9 5 7 . 0 4 5 9 0 . 4 4 9 8 . 4 8vq q q q c m 分主 塑 件( 5 8 ) / 2 3 . 2 52nR c m 主流道剪切速率偏大,主要是注射量大,喷嘴尺寸偏大,使主流道尺寸偏大所致。 2) 分流道剪切速率校核 图 5 采用经验公式 1 3333 . 3 3 . 3 9 0 . 4 4 1 . 7 0 1 03 . 1 4 3 . 7 6 S 在5 32 10510 之间,剪切速率校核合理。 式中 39 0 . 4 4 9 0 . 4 41q c 23 2n FR ct注射时间 取 1s C梯形周长( C= 4. 浇口的设计 由于塑件是高度较大的平板件,故采用点浇口。由于材料的流动性能差,所以要采用宽浇口。塑料熔体以较低的流速、呈平行状态 、平稳均匀地流人型腔,可降低塑件的内应力,减小翘曲变形,排气良好。浇口对称分布,塑件取出后要用另外去除,有微小痕迹。 1)点口尺寸的确定 综上述,由经验数据得: 5l 浇口截面形状如图 6 所示,试模时根据填充情况再进行调整。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7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2) 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4 5 11 0 1 0 s 在 之间,剪切速率合适。 4. 冷料穴的设计 1) 主流道冷料穴 如图 7 所示,采用半球形形式,并采用球形头拉料杆,该拉料杆固定在动模固定板上,开模时利用凝料对球头的包紧力,使主流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脱出。 2) 分流道冷料穴 图 7 冷料穴 在分流道端部加长 10 分流道冷料穴。 三、 成型零件的设计 模具中确定塑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称为成型零件。在本设计中成型零件就是成形壳体外表面的凹模,成型内表面的凸模,由于塑件材料为透明材料故各成型表面均为镜面。 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 凹模(型腔) 壳体型腔不是很深,故凹模可制成 整体 式,先用洗削加工方法进行粗加工,然后进行电火花精加工,而镜面由人工抛光。虽整体模板都要用价格较贵重的模具钢,但只是小型模具,还是可以承受的。 图 8 因此,凹模采用整体式。如图 8 所示,尺 寸由所选模架决定。而型腔厚度取 60 2) 凸模 (型芯 ) 型芯是一个嵌入式型芯,由于各成型表面均为镜 面, 磨损不是很大,但由于采用脱模板脱模,磨损量增大。以及失误 操作的话,影响模具寿命,必须及时更换,故可设计成 嵌入式。如图 9 所示。 2. 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壳体是大批量生产、成型零件所选用钢材耐磨性和 抗疲劳性能应该良好。机械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也应 良好。因此构成型腔凹模钢材选用 订制其他材 料的材质可和模架厂协商)。 型芯因为是采用推板脱模,与型芯磨损较大,采用硬 图 9 度较高的模具钢 火后表面硬度为 5862 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其图形见图纸 12 号) 塑件尺寸公差按 78 标准中的 6 级精度选取。 1) 型腔径向尺寸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8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z+ M 1 s 1 0L = ( 1 + s ) L - x 式中 s 塑件平均收缩率 0 . 0 0 5 0 . 0 0 7 0 . 0 0 62s ; 塑件外径尺寸; x 修正系数(取 塑件公差值(查塑件公差表); z 制造公差 取 /3 。 z+ + 0 . 0 11 s 2 0A = ( 1 + s ) L - x = 1 0 0 . 6 z+ + 0 . 11 s 1 0B = ( 1 + s ) L - x = 1 2 0 . 7 m m 1D =4) 型芯径向尺寸 0(1 ) s l x 式中 s 塑件平均收缩率 0 . 0 0 5 0 . 0 0 7 0 . 0 0 62s ; 塑件外径尺寸; x 修正系数(取 塑件公差值(查塑件公差表); z 制造公差 取 /3 。 0 02 2 0 . 0 0 6( 1 ) 0 . 7 5 8 5 . 5 0s l 0 02 2 0 . 0 0 6( 1 ) 0 . 7 5 4 0 . 2 5 5s l 0 02 2 0 . 0 1 7( 1 ) 0 . 7 5 1 1 4 . 7 2s l 2 20I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9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3) 型腔深度尺寸 1 1 0 (1 ) s H x 式中 H s塑件高度最大尺寸; x 修正系数 取 塑件公差值(查塑件公差表)。 0 . 0 71 1 0 (1 ) 4 5 . 3 3s H x 4) 型芯高度尺寸 0 (1 ) s h x 式中 塑件孔深最小尺寸; x 修正系数 取 塑件公差值(查塑件公差表)。 02 0 . 0 7 ( 1 ) 0 . 6 4 1 . 3 7s h 5)型芯或型孔之间的距离 12 (1 ) s c 1 0 . 0 52 ( 1 ) 7 5 . 4 5 0 . 0 5s c 4. 成型零件强度及支承板厚度计算 1) 型腔侧壁厚度: 1314 43150 . 5 7 4 0 4 5( ) 1 7 . 7 32 . 1 1 0 0 . 0 7s pc p 其具体尺寸由模架尺寸确定; 底板厚度: 1314 431250 . 0 1 8 8 4 0 1 0 0( ) 1 7 . 2 32 . 1 1 0 0 . 0 7s pc p 取5计算参考 塑料成型工艺与 模具设计 第五章第三节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10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式中 p 型腔压力,取 40 E 材料弹性模量,取 105 p根据注射塑料品种,模具刚度计算许用变形量。 查表 4: c 系数 查表 4: 1 查表 4 两型腔之间受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合模状态下不会产生变形,因此两型腔之间壁厚只要满足结构设计的条件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压力,就可计算得到支承板的厚度。 1112 33514 0 1 2 0 0 00 . 5 4 ( ) 0 . 5 4 2 1 5 ( ) 5 02 . 1 1 0 3 1 5 0 . 0 6 5pp l m 式中 p 支承 板刚度计算许用变形量 12 5 0 . 0 6 5p i m m ; L 、 W两垫块之间的距离(约为 215); 1L支承板 长度,取 315; 12型芯投影到支承板上的面积。 型芯的面积 212 12000l l m m 此支承板厚度计算尺寸为 50,对于小型模具还可减小一点,可利用两根推板导柱来对支承板进行支撑,这样支撑板厚度可近似为 443311( ) ( ) 5 0 2 01 1 1T n T m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11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因此支承板厚度可取得稍薄一点,取标准厚度 32。 四、模架的确定 根据型腔的布局可看出,型腔板尺寸为 315400,又根据型腔侧壁最小厚度为 考虑到导柱、导套及联接螺钉布置应占的位置和采用推件板推出等各方面问题,确定选用模架序号为 315 L=315 400),模架结构为 型式,如图 10 所 示 。 图 10 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1. A 板尺寸 A 板是定模型腔板,塑件高度 45,在模板上还要开设一级和二级分流道,分流道有一定的厚度和长度,因此 A 板厚度取 63 2. B 板尺寸 B 板是凸模(型芯固定)板,取 40括型芯总高 45 3. C 垫块尺寸 垫块 =推出行程 +推杆板厚度 +推杆固定板厚度 +( 510) =45+25+20+( 510) =95100 根据计算,垫块厚度 C 取 100。 根据上述尺寸,确定模架序号为 5 号,板面为 315 400,模架 结型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12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式为 标准模架。 从选定模架可知,模架外形尺寸: 宽 长 高 315 400 311(315 400)合格。 模具平面尺寸 400 400 570 570(拉杆间距 ),合格; 模具开模所需行程 45(型芯高度 ) 45(塑件高度 )( 5 10) 95100500(注射机开模行程 ),合格; 其他各参数在 前面校核均合格,所以本模具所选注射机满足使用要求。 五、排气槽的设计 壳体成型型腔体积约为 表 1 可计算得注射时 图 11 间约为 2s,采用的是点浇口由型腔顶部注射,熔体先充 满型腔顶部,然后再充满周边下部,这样型腔顶部不会造成 憋气现象,气体会沿着分型面和型芯与推件板之间的轴向间隙向外排出,又有分型面设在浇注最后位置,这样的小零件一般不会造成憋气现象,故排气装置没有必要设计。 六、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采用推板推出过程中,为了减小推杆与型芯的 摩擦,采用图 11 所示结构,在型芯板与推杆之间可作为导柱 导套,可以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13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七、定距拉板机构设计 如右图, 模具开模时,由于弹簧的作用, 中间板与定模座板首先分开,以便取出两板之间的浇注系统凝料。继续开模时,由于定距拉板与固定在中间板上的限位钉接触,使中间板停止运动,这样随着动模的继续移动迫使模具沿第二分型面分开,进 而由推出机构将塑件推出。 S=L+( 35) =45+5=50 L 定模板厚度 八、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冷却系统的计算比较麻烦,故在此只进行简单估测计算,在单位时间内熔体凝固时所放出的 热量应等于冷却水所带走的热量,模具温度设为 40。 1.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2 3 31 1 20 . 2 1 8 2 . 9 1 0 1 0 . 0 6 1 0 / m i n()v 式中 W单位时间(每分钟)内注入模具中的塑料质量( kg/按每分钟注射2 次,即: W=1 0 9 2 / m i n 0 . 2 1 8 / m i 次 单位质量的塑件制品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 102kJ/ 冷却水的密度( 1000kg/ 冷却水的比热容 (); 1冷却水出口温度(取 ; 1冷却水入口温度(取 25)。 学衡阳分校毕业设计 共 15 页 第 14 页 计 算 内 容 说 明 2. 确定冷却管道直径 d 为使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查资料取 d=15 而且由资料查处 3. 确定冷却水在管道内的流速 v 由 式 3224 4 1 0 . 0 6 1 0 3 . 3 4 /3 . 1 4 (1 5 / 1 0 0 0 ) 6 0m 大于最低流速 s,所选管道直径 合理。 4求冷却管道的总传热面积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