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思考.doc_第1页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思考.doc_第2页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思考.doc_第3页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思考.doc_第4页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思考【内容摘要】【正 文】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本地区的发展,增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方面这些外资的、内资的企业迁入经济开发区,为失地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被征迁农民得到一笔较可观的补偿金,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第三,长期沿续至今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耕作得以彻底解放,这些世世代代的农民开始弃农经商,弃农从工;第四,开始过上盼望已久的城镇居民生活,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农民还可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有这些,对长期从事劳苦耕作的农民来说确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经济开发区刚启动,无论从农民的思想上、意识形态上都没有充分的准备,感到事情来得太突然。对有些事的取舍难以作出合理的选择,产生了许多客观上、主观上的问题,问题的出现造成了许多失误,尤其是子女的教育上。问题之一: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孩子由于拆迁户政府规定每户都会还建住宅房,而每户多的有四、五套,少的也有两、三套,甚至有的还安排了两三百平方米的店面房,这对一个家庭来说确是一笔不少的财富。闲置房多,农民开始向外来务工的外地人、前来开店经商的出租房屋。大量的房屋出租,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打工仔”。外来工的大量涌入,给新组合的农民新村带来了治安、卫生等诸多问题。一些外地人,由于家乡经济落后,生活习惯比较差,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随地乱扔的现象随处可见,笔者去过许多外来民工子女的住所,乱的可谓不堪入目,屋内气味使人难以久留,屋外更是狼藉一片,严重影响了农民小区的生活居住环境。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又怎能安心、静心学习呢?问题之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1、 读书无用这突如其来的经济上的改变,让一些农民们的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作,也没能带来什么大的改变。相比辛勤耕耘的微薄收入而言,现在就靠拆迁就拥有了房子、票子,不用多大的力气就有了这么多的财富。因此,一些靠拆迁富起来的农民就不愿相信教育的力量,认为读书无用。有一位初中生,他在学校里成绩不理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得玩世不恭。他的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交谈,本想让他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来,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令班主任想不到的是,他的家长竟然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想让他养好骨头,现在他还小,不能出去做事,他学习好不好无所谓,等他大了,就跟我一起做生意。我也没有读什么书,不是比一些当年成绩好的同学混得好吗?”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学生能不让学生揪心吗?2、 教孩子是老师的事农村家长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也不善于与老师沟通,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他们只负责孩子的吃饭、穿衣。农村学校的教师经常是主动找到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在校五天的养成教育,回去两天就回归于零;一学期的努力力纠正,一个假期恶习就还原。家长们却很少跟老师联系,只有等到对孩子无可奈何时,才会找到老师。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孩子是有求必应,手机、电子游戏机、问题之三:娱乐场所困扰孩子由于农民小区闲置青年较多,流动人口频繁,人员组合复杂,引来了不少娱乐场所,如溜冰场、歌舞厅、电子游戏机场所和网吧。其中电子游戏机和网吧是困扰孩子心理成长的罪魁祸首。目前,不少经营户把用网吧挣钱的目光盯住农民小区。电子游戏机集娱乐性、赌博性、竞技性于一体,赌博性游戏机房是孩子最喜欢的,它能激发孩子们的游戏兴趣,诱发孩子们的赌瘾,所以一旦孩子玩上瘾后就难以摆脱其阴影,长期泡在低级、荒唐、刺激的游戏机场所。网吧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社会的标志。在网吧通过英特网查看全国、查看全世界的信息非常方便,它是当今社会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人们称有了网络,地球就变小了。然而,也就是这个网吧,成了毒害青少年的工具。最近党中央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连续下发一系列配套文件。中央电视台和报刊连续报道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网吧毒害青少年的案例,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我们的老师、家长和孩子(未成年人):青少年要远离网吧。问题之四: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处就是合理处理好堵与疏之间的关系。孩子的思想教育也是如此,由于受长期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导致家庭教育步入误区,极端化、片面化、粗暴型、冷漠型、放纵型等一系列错误家教方式,不仅家教效果不佳,而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有的家长因自家的承包地已被征用,自己暂时又没有固定的工作,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成天围在赌桌边,以赌为生;有些家长长期出没娱乐场所,甚至将有黄色内容的碟片(VCD)带回家,或直接带孩子去舞厅之类场所;有些家长知道孩子做了点有失行为,不分青红皂白,要么破口大骂,要么出手大打,以示教训;有些家长在外面工作不顺心,拿孩子出气;有的家长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无忧无虑,一切由他去,错误地认为教育、教养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家长只是负责吃饱、穿暖;有的家长由于夫妻离婚,家庭破裂,破罐破摔,无心顾及自己孩子;有的家长出于面子,孩子出现小偷小摸现象或随意打人行为,袒护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有了保护伞,胆大妄为,事态逐渐向严重的方向发展,害了孩子的终身;有的家长只知用压服,不善利用说服,以家长制换来所谓的家长“威信”,造成父子、母女之间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随着孩子的长大,父子之间长期处于临战状态(东阳就出现孩子杀父母事件);有的家长由于失地,寻求商业发展,开店谋生,经常产生直接经济往来,孩子有机会直接参与,忙时直接让孩子经营,使孩子可空可钻,乘虚而入;有的家庭夫妻之间经常处在矛盾之中,孩子回家看到的要么是对骂、要么是对打、要么是翻脸相对,家庭育人环境恶化;有的家庭父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不同,致使教育方式不同,孩子面对父母不同的说法,无所适从;还有些祖父母,总是以孩子少,年龄小为由,处处充当孩子的“避风港”,而孩子也把祖父母看作“温暖床”、“摇钱树”。综述以上几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弊端或者说问题,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或多或少带来阴影几年前我曾经在失地农民子女家长会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我校失地农民孩子的教育、生活环境及子女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后来由于有关部门需要这方面的材料,我就把这篇讲话稿稍作整理,随后此文就在一些小报、小刊上露面,也引起了一些反响。 一段时间过去了,经过多方努力,许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特别是一些家长的教育意识、育人观念有了较快提高,治安情况大有好转,所有这些有效地促进了失地农民子女的学习与生活,也有利于学校教育。但是,由于国家、地方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些措施不落实,对这些农民新村管理方法不当,或者说管理力度没有及时跟上,致使教育环境不断没有得到优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趋向越来越差。如,在小区内地下黑网吧的大量开设,台球、电子游戏机、影象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迅速增加。这些,严重影响了在校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该引起各部门、特别是学生家长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我呼吁:为了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社会都来重视失地农民子女的学习、生活环境。附: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几点思考潘向明一、概念界定什么是失地农民:因国家基本建设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因被征用而失去承包土地后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就我们区域来说,泛指被桐乡市经济开发区征用土地(承包地),而这些失去原承包土地的农民,叫失地农民。农民新邨:失去承包地的农民(以下简称失地农民),根据市开发区的统一规划,专门划出一块安置土地,将这些拆迁户聚集起来,组成新的农民群体组织,称农民新邨,亦称农民小区。二、背景材料三、问题扫描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又是一项无固定方法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它遍及千家万户,涉及全社会各个领域,如何将这件民心工程做好,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来呵护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首先,把孩子看成小孩。许多家长在平时对待孩子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上,或者是对待他们的要求上,并不把他们看成真正的孩子。孩子喜欢玩耍,喜欢调皮,缺乏控制力,说话不思前顾后、不绕圈子、从不说假话、很少说客套话等等,这是孩子真实的天性。为此,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懂得孩子的年龄特征,必须了解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必须按孩子的成长规律或个体特点办事。但有些家长当翻到孩子作业本有做错题目就怒斥,说什么人家会做,你为什么做错,同一位老师教为什么某某同学能考一百分,而你总是拿不到满分,真笨!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打孩子,以示警告。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制约,每位孩子都要经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进程,孩子中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心理、生理、智力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这都是自然现象。作为家长,不但在口头上应承认他们是孩子,而且在行为上也得承认他们是孩子。孩子有孩子味,孩子有孩子腔,孩子有孩子的个性、特点、爱好。作为家长必须要在掌握孩子特征的基础上,去对待孩子,去培养孩子,从而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把自己当做老师。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父母称老师就意味着父母担负着不可推卸的教育任务。尤其是即将步入居民行列的失地农民,担负着培养新城镇居民的重任,这与孩子长大为父母替力、父母老了靠孩子养老等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农村孩子应该与现在城镇孩子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这又给失地农民学生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而且在学习上关注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要经常与孩子沟通,掌握并及时鼓励孩子的闪光点,经常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帮助孩子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合理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失与错误,尤其要加强自身建设,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感化孩子。这就是常人所说的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传。第三,把家庭视为学校。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他把社会看成广义上的学校,社会上的一切都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教材,它同样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家庭是孩子生活起居、业余学习、模仿熏陶、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学校。把家庭氛围建设好,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对于刚刚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家庭中老年成了“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新三无人员,一部分孩子面临“家中无人”、“就业无能”、“读书无心”的困惑,一些父母成了“经营无门”、“教子无方”、“打工无劲”的社会闲杂人员。而对这些现实,作为孩子家庭怎样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场所,是每位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融洽、和谐、宽松、民主、向上的家庭环境是我们的目标,家庭中父母、祖父母的言行、举止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家庭成员中相互关心、互相体贴、尊敬老人、勤劳朴素、为人正直、办事公正、讲究卫生、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等等都将成为教育孩子最好的教材,它必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