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济南市天桥区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1页
2013年济南市天桥区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2页
2013年济南市天桥区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3页
2013年济南市天桥区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4页
2013年济南市天桥区语文二模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市天桥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 文 试 题2012.5说明: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 23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24 567121317182223 总 分核分人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按要求默写。(共8分,每小题1分)A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B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C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D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E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F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G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H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得分评卷人2请找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瓦砾(l) 荒谬(mi) 接济(j) 转弯抹角(m)B诘问(ji) 震悚(sng) 取缔(t) 锐不可当(dng) C痴想(ch) 纳罕(hn) 缀连(zhu) 怒不可遏() D呵斥(h) 伎俩(ling) 蹒跚(mn) 长途跋涉(b)3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幸福家庭的建立,需要每个家庭成员担负责任,贡献力量和才智。健康的家庭不仅使家庭成员感到舒服、安全、稳定和快乐,而且能够促人积极进取,提供充足的动力。家,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xn kung shn y;家,是 , 。根据拼音写成语。(1分)xn kung shn y( )结合文意,为横线处补写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家,是 , 。4名著阅读。(5分) A 等泣拜于地曰:“愿B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B知遇之恩也。”B命内侍扶起 A ,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A 曰:“有何圣谕?”B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A 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故事情节: 。(1分)文段中的人物“A”指的是: ,“B”指的是: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A”人物的认识。(4分)得分评卷人二、古诗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3分)6“心远地自偏”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二)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得分评卷人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座 号 彼竭我盈: 惧有伏焉: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驰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战于长勺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登轼而望之 学而不思则罔 D.吾视其辙乱 其真不知马也10通过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2分)(三)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唐太宗论举贤)【注】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人名。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12本文在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方面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一)龙到底是什么动物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尊崇的。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许多人希望在龙年生育子女,取得好兆头。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美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龙与中国文化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被用以代表中国。它盛见于古代的各种传说中,也是古今美术常见的题材。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应是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因其罕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才脱离实际,成为虚构的动物。河南濮阳几个6000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其形象颇为写实,有窄长的嘴,长身,短腿,粗长尾巴,但无歧角。发展至商代的甲骨文,龙字已是个头有角冠,上颌长、下颌短而下曲,身子卷曲的动物形。中国文字为了适合窄长的竹简,常将动物的身子转向,四足悬空,使龙像是种可直立而飞翔的动物,其实它描写的是有短足的爬虫动物形。从流传的文物看,龙早期的形象较写实,后来为了夸张其神奇,就选择9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加以修饰: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当然就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找到它的形象。龙是古代的图腾,商代有叫龙的方国。图腾大多是自然界实有其物的。春秋时代的铜器铭文有获龙的记载。西周早期的周易,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流出的血是玄黄的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523年,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洧渊;还记载龙有黄河及汉水的不同种类,有人能豢养它们,夏后吃了其肉酱后还想再吃。从这些描写及遗下的图形,可知龙原是种两栖类爬虫动物的总称,能生息于陆地及水中,有些还能跳跃甚高,像是能飞翔的样子。爬虫种类多,习俗各有不同。人们把不同形状及种属的爬虫化石都当作龙看待,导致龙能变化形状的传说产生。公元2世纪的说文解字,解释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种见解很可能基于偶然发现的古脊椎动物的化石而得的联想。唐代感应经有如下的描写:“按山阜缸岫,能兴云雨者皆有龙骨。或深或浅,多在土中。齿角尾足,宛然皆具。大者数千丈,或盈十围。小者才一二尺,或三四寸,体皆具焉。尝因采取见之。”一到博物馆参观,就会了解所称的或大或小的龙,其实就是各种脊椎动物的化石。古人见化石大小悬殊,故而有能变化的见解。濮阳的龙图案也是这一类动物的形象。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鱼的生活习性有关。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在中国地区,除鳄鱼以外,是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除了没有角外,身躯、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何况远古的龙是无角的。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但龙致雨的能力也可能来自龙卷风。龙卷风的威力奇大,且经常带雨。其形状好像细长的龙身,故容易让人以之与爬虫的化石起联想,误认龙能大能小,能飞翔、致雨,是威力无边的神物。龙后来还成为皇家的象征。它很可能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传说有关。汉代的史记有两则刘邦与龙有关的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大公往视,则见蛟龙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有必要编造故事说明凡人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的合理性。龙由于威力大,故成为男性的象征。鳄鱼的生殖能力强,一次产卵20到70个。中国人很看重延续家族的事。也许希望能多生些将来显耀家族的男儿,所以有龙生九子,个个有好本领的传说。并有悬挂九颗粽子,以祈生产男儿的习俗。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精华本,作者:许进雄,文章有删改。)得分评卷人13结合文章分析,龙到底是什么动物?(4分)14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这种见解很可能基于偶然发现的古脊椎动物的化石而得的联想。15简要分析第段中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河南濮阳几个6000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16文章第段认为:“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鱼的生活习性有关。”请说一说和扬子鳄的哪些习性有关?(2分)17龙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请写出一个含有“龙”字的成语,体现这种吉祥与高贵,并解释其含义。(3分)成语: 含义: (二)纸雁儿苏叶 我父亲去世,整整十个年头了。我多希望他还能活着,还能看到我!其实,父亲不能看见我已有多年。他双目有疾,白内障,渐渐地终至失明,连光感都没有了。我对他的最早的记忆,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总穿一身青布长袍,头发有点花白了。每次他从离家几十里外的学校回来,总是双手背在后面,让我猜他给我的礼物一个金红的柑子,或一个银黄的柚子。我有些陌生,有些好奇,有些娇憨地仰望他,然后看他手执毛笔,在薄薄的纸上竖着写了一行又一行。他的字十分清秀,像他的手,超凡脱俗,修长修长。他的眼睛很慈和,但是有一颗很小的白点。父亲闲居之后,先还拄手杖出去看戏,后来就不出家门了。先还看书,书和眼睛的距离愈来愈近,后来贴近面孔看,简直像闻书一样。再后来,眼睛也废了,他再不能看什么了。我时常痛悔,二十年前,我的心长到哪里去了?我为什么不曾体会父亲双目失明后的忧乐与心境?我给父亲念过书报,讲过外面的事,给他老人家沏过茶,端过饭,牵他在院子里晒过太阳但做这一切时,我都没有用心。有时,需要剪指甲了,他叫我。我,多半在忙自己的事,常常“嗐”地叹一声,嫌烦,然后拿了剪子,坐到他身边去,剪得很快。父亲便默默地用指头互相搓磨着不匀的地方,我心一愧,再细细给他修一回。他听广播,听新闻,听京戏。八个“样板戏”的时候,父亲实在嫌它们闹,不听,每天只听天气预报。天天如此。我有时说:“您老人家听么子天气预报啰!”言下之意是您又不出门,何必如此关心呢?那是黄昏时节,多半是天空云蒸霞蔚的时候。树叶儿映着夕晖,沙沙翻卷,有如奔马的铃响。归鸟啾啾,来回飞翔。燕子衔泥,轻轻剪开芬芳的草地这一切父亲都看不到了,可他是否借助于季节的更替和天气的变化,在脑海里描画着什么呢?我那样忤逆地回答他,无异于打趣他,堵他,他为什么不训斥我,不责备我呢?父亲是个细心、慈爱的人。那年大跃进,母亲被拉去修京广铁路,不能回来。父亲每天给我梳辫子,引得同学们都羡慕。那是父亲在我能力稚弱时给我的帮助爱护,而我,当父亲能力衰颓之后,在他视界黑黑的天地里,我给予过他什么温暖,什么安慰,什么帮助吗?父亲眼睛失明了,可父亲一直在(A)看着我。记得那天夜晚,我回家迟了,远远看见路口立着一个人,是母亲。“你到哪里去了?”母亲说,“玩到这时候回来!把你爹爹急死了!”我惭愧地跑进房去,看见父亲坐在床上扇扇子,纺绸褂子早褪在一边,身上汗流如雨。我内疚加感动,几乎要哭出来。他 ,透着那么重的爱,惜,忧,叹使我不敢对视。父亲时常一个人坐着,恬淡的微笑中略有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他的生活越来越寂寞了,他把这种寂寞深埋着,留给自己一个人吞咽。有时,父亲要求帮母亲剥豆,或是绕绒线,都做得井然有序,干净利落。临终的前一年,父亲忽然多了一种兴致折纸。他要我找一些用不着的书给他,他一张一张将书页拆散,然后摸su着,折呀折。对角折,对边折,翻角折,翻边折。我背地里和母亲说,这有什么意思?母亲却说:“你们都只顾忙自己的事,哪里晓得一个闲人的苦恼!何况他两眼又盲了,时间是难熬的!”我怏怏地听着母亲这些话,心里觉得有些难过,可是过后,我还是只顾忙自己的,并没有设法帮他排遣什么。等到父亲去世,我收拾他的床铺,一掀褥子,我发现棕绷上有一扎一扎用细绳子捆起来的纸工制品!有雁儿,鸟儿,猴儿,兔儿,鱼儿折得精巧细致,形态玲珑!这些能飞能走能游能跳的活物儿,都是出自父亲之手吗?(B)父亲,您是用一种什么心情,在孤寂的黑暗中,制造了这么多活泼的生命;您是带着怎样的企盼和心愿,活在它们的色彩和声响之中?我痛哭着。父亲故去有十年,他偶尔会走进我的梦里来,不说话,安静地笑,眼睛明亮。午夜梦醒,我听着窗外如雨水般的树叶的嘈切之声,心上似有一个深深的空洞。我没有父亲了,我这一辈子已无法补赎我对他的歉疚了!我常常感觉到我心上这一道深渊,它提醒着我,对人,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切,少一些自私,多一些爱护,让人类在扶危互济中,奋发向前而去。得分评卷人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歉疚( ) 摸su( )19文章题目为“纸雁儿”,但是在全文中只有一次写到了“纸雁儿”,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4分)20品味语言。(共6分,每小题3分) A.赏析第段A处加点词语“看着”的表达作用。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11)段(B)处画线句。 父亲,您是用一种什么心情,在孤寂的黑暗中,制造了这么多活泼的生命;您是带着怎样的企盼和心愿,活在它们的色彩和声响之中?21文中第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属于 描写,有何表达作用?(4分)22文章第段生动地刻画出当“我”回家迟了时,父亲焦急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在横线上补充出父亲当时的情态。要求:从动作和神态两方面描写;50字左右。(4分) (50字)得分评卷人四、作文(50分)23按要求作文。 与朋友天各一方时,常常会想起朝夕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就要离开初中校园时,三年来无数个美好的日子常会浮现在脑海中;看到一张张定格瞬间的旧照片时,常常让我们又回到当时的特定场景中对往事的回忆会令我们更加珍惜现在,对经历的反思会让我们越发冷静理智,对过去的怀想会使我们逐渐明白事理。请以“常想起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5行;不得泄露校名、地名、人名等考生真实信息。600字 九年级学业水平调查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意见2012.5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按要求默写 A为有源头活水来 B江山代有才人出 C留取丹心照汗青 D零落成泥碾作尘E玉垒浮云变古今 F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G醉翁之意不在酒 H那里,永恒的中国评分意见:本题共8分,每题1分,要求书写认真、工整,凡错字、漏字、添字、字迹模糊者不得分。2A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3心旷神怡 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错字、字迹模糊者不得分。示例:家,是一棵大树,经风沐雨岿然不动。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要求:结构形式(与原句句式基本一致)1分,内容1分。4白帝城托孤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答出地点和事件,意思对即可得全分。A:诸葛亮 B:刘备;从“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知恩图报,“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可看出诸葛亮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良之臣。评分意见:本题4分。前两空,每空一分。结合文段中的相关内容分析“知恩图报”与“忠良之臣”两层意思各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摘录原文、用自己的语言均可,意思对即可。二、古诗文阅读(17分)5山林中的气象越发美好,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翩然而归,相伴飞返回巢。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得2分,语言生动得1分。6表现了诗人远离喧闹的尘世,超然淡泊的思想感情。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远离喧闹的尘世(官场等)1分,超然淡泊(超脱世俗等)1分。10. (1)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害怕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8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气势,第二次击鼓就气势衰退,第三次击鼓气势就消失殆尽。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句中重点词“战”“鼓”“作气”“再”“衰”“竭”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得2分。重点词语的解释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9B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10曹刿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谋远虑,冷静沉着。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深谋远虑”1分,“沉着冷静”1分,意思对即可。11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得2分。12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只要答出“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三、现代文阅读(35分)13龙是十二生肖中被人尊崇的但唯一不存在的动物;它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被认为是爬虫动物的总称,因其罕见使形象发生了变化,后来被神化,成为虚构的动物;龙是古代的图腾;能飞翔能致雨;后来,龙成为皇家的象征;还是男性的象征。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4个要点即可得全分。14“很可能”表推测,这里说明了说文解字中的见解是基于偶然发现的古脊椎动物的化石而得的联想是一种猜测,也许这种见解还另有原因,“很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很可能”的限定作用1分,结合语境1分,“体现准确性”1分。15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了河南濮阳6000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龙的图案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龙应该是源于人们所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并且后来被神化,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说明方法1分,结合文意谈作用2分。16扬子鳄的身躯、面容酷似龙,每在雷雨之前或与雷雨同时出现,且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和致雨。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能抓住“在雷雨之前或与雷雨同时出现”即可得分。17示例: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指书法笔势舒展活泼;龙马精神,比喻人精神旺盛。(龙凤呈祥、画龙点睛等)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写出成语1分,成语含义2分,意思对即可。18(1)ji (2)索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19“纸雁儿”是父亲临终前一年的折纸爱好的产物,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慰藉(2分);父亲的寂寞、父亲超凡脱俗的品格(1分)以及“我”对父亲的歉疚和深深的怀念都浓缩在了“纸雁儿”中。(1分)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3个答题点,意思对即可。20A“看着”释为“关注”,父亲虽然失明了,可他关爱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我”,表达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语境义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情感1分。B示例:此句变换为第二人称,直抒胸臆,升华情感,写出了当时孤寂的父亲依靠折纸而寄托全部的生活乐趣与精神追求,而“我”对此却毫不理解、全然不顾,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