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三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_第1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三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_第2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三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_第3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3专题三一知能演练轻松闯关.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法西斯专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共同点是 ()A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 B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C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D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解析:选D。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A、C两项为日本法西斯的特色,B项为德国法西斯的特色,故都不是共同点,可以排除。正确答案为D项。观察右图漫画,该漫画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 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画面中的人物为希特勒,那只鸡象征着正要遭受法西斯侵略的东欧小国。从画面及上方的文字可判断出这是在讽刺英法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了纵容的政策,即绥靖政策。(2010高考上海单科卷)“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解析:选A。本题考查绥靖政策。题干材料体现了二战前英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英法德意签订的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意在说明 ()A石油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历史材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墨索里尼这段话从侧面说明了国联对意大利的侵略采取了放纵的政策,这才助长了墨索里尼的胆量。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是导致意大利侵略得逞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此C项符合题意。一、选择题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A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B国内群众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C法西斯势力得到军队与统治阶级的支持 D利用民族复仇情绪解析:选D。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A、B、C三项均为两国法西斯上台的共同原因。而德国由于凡尔赛和约的过分苛刻而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这一情绪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才导致了德国法西斯的上台。故D项符合题意。(2012长春期中测试)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是 ()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可结合必修第三册文化史部分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当时德国法西斯轰炸了西班牙城镇格尔尼卡,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引起了画家毕加索强烈的不满,才创作了这幅名画。由此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造成1936年埃塞俄比亚沦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贫困、武器装备落后 B缺少国际援助C统治者不敢发动群众,指挥失误 D英法等国对意大利采取绥靖政策解析:选A。本题是一道最佳式选择题,以上四个选项都是埃塞俄比亚迅速沦亡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国家贫困及武器装备的落后,其他三项均为次要原因。故A项为最佳选项。德国法西斯势力攫取政权的顺序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借“国会纵火案”取缔异党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ABC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按照教材表述,德国法西斯攫取政权的顺序应是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借国会纵火案取缔异党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1933年德国颁布的禁止组织新的政党的法律规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作为惟一的政党存在于德国。”这一规定表明 ()A德国是一个由工人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德国不容许资产阶级政党的存在C纳粹党要独掌国家大权 D希特勒禁止成立新党,允许旧党存在解析:选C。本题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的意思。材料表明德国只允许纳粹党存在,由此可知纳粹党实行一党专政,目的是要独掌国家大权。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A武器落后 B内奸破坏 C缺少国际援助 D英、法纵容侵略解析:选D。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与历史解释的能力。A、C两项为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B项为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它们都属于个性,只有D项属于两者的共性。(2012海口期中考试)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解读历史材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从表面上看,法国声明不干涉西班牙内战,而实质上这种不干涉就是对法西斯德国的纵容,因为德国对西班牙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故D项符合题意。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解析:选C。本题考查解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9年初”和“慕尼黑协定的扩大”。由此可判断这个计划是慕尼黑阴谋实现后的下一行动目标。根据教材知识可知这一目标是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二、非选择题(2012潍坊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14年8月4日,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巴黎街道,引叹高歌:“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最后,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法国士兵路易迈雷在1916年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材料2:德国军队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的领土将在10月1日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 德意日法西斯覆灭记(1)材料1中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材料2出自哪一个国际条约?该条约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危害?解析:本题考查一战、二战。第(1)问一战中士兵信念的变化从材料信息“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中提炼。原因要从战中的时间、伤亡、及对战争的反思等方面归结。第(2)问条约根据材料涉及的内容判断:慕尼黑协定。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对英法力量、英法苏之间的关系、法西斯的侵略、二战的爆发等方面归结。答案: (1)变化:为祖国而战的信念发生动摇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