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4页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学年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历 史 2014.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目的地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至认为达到的地方是(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2、现在老百姓常常抱怨“钱不值钱”、“钱不经用”。然而在16世纪初的西班牙,也有类似的情况:“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在当时,与这种变化无关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殖民扩张3、已故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一次峰会上送给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暗示拉丁美洲( )A抗议西方大国的经济制裁 B感谢西方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C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D曾经遭受西方殖民侵略4、“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些“有利力量”不包括( )A圈地运动的进行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B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资金来源C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国际市场 D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5、新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职业,下列职业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空姐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6、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7、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8、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自由放任主义盛行 B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世界局势的紧张9、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危险,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0、1933年美国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蓝鹰标志。其意在( ) A使产品优良价格公道 B带头赈济失业工人 C防止盲目竞争 D使产品符合质量要求11、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不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包括( )实施“以工代赈” 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加大对健康、保险、环保等方面投资A B C D 12、克林顿曾说:“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实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为此,我们必须走第三条道路。”这里的第三条道路指的是( )A凯恩斯主义 B“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新边疆”和“伟大社会” D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13、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日本经济发展保持如此高速度,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国家干预减弱,自由竞争加强 B推行“社会市场经济”C政府干预大于市场调节 D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14、罗斯福曾说:“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下列表述与罗斯福的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本领来自实践 B思路决定出路C信心决定成败 D性格决定人生15、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里购买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买卖B真的。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假的。当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D假的。当时物质极度匮乏1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实行粮食税制度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17、1921年,列宁表示,“我们现在正用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错误。”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它保证了战争的胜利,是一种功劳 B它超越了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在工业上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 D在分配上实行了平均主义的配给制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由此建立了()A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C欧洲统一货币 D多种新货币体系19、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B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C世界最大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 D欧洲地区非政府国际组织20、某同学在新闻里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出席某次区域性经济会议的成员,有南半球的,也有北半球的,有亚洲的,也有大洋洲的,有历史悠久的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请问召开这次会议的组织与欧盟的最大不同之处是( )A国家成分复杂,体现求同存异 B范围更大,体现全球化C合作开放灵活,体现贸易伙伴关系 D地域相近,体现睦邻友好21、近两年,油价上涨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再次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这表明( )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B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社会制度的异同日益阻碍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的趋势22、“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中国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面临挑战。其中“面临挑战”指的是 ( )A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C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D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24、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2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这是金庸根据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话,自己发挥了一些,写成的九阴真经,就是郭靖背的那几句。这句话实际上是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的?(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26、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经历了一个演变历程。右图是我国汉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下列关于他的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有利于加强君权 包含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使儒家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完全继承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A B C D27、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28、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 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 理学盛行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理学盛行29、提出“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民”“心明便是天理”,并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30、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开始批判君主专制,而韩非子则主张君主专制。依据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列评价中正确的是()A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B都具有民主色彩C前者进步,后者落后 D都符合历史发展潮流31、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君主批判思想 B经世致用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32、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中,能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清明上河图A B C D33、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以下有关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B西汉时期的“蔡侯纸”,造价低廉,质地细腻,便于书写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D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34、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 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3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 金文 隶书 小篆 B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C金文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D金文 甲骨文 小篆 隶书36、“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唐代一位书法家张旭的创作情景,下列书法作品中最符合这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的是( ) 来 A B C D37、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 B真实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象38、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 B C D39、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历来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中不少对联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材料。“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这里的“先生”是指(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苏轼4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学地位逐步提高2014年椒江育英学校高一历史回头考答题纸 2014.8二、主观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4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2分)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2)针对材料二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1分)他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2分)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1分),并例举史实加以支持。(2分)42、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第41题图1第41题图2(1)请对应写出图1、图2所示生产装置或生产工具的名称。它们分别开始出现于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朝代?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应用于生产的意义。(5分)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只有棉纺厂两家,但后来由于有了瓦特蒸汽机这种动力装置,棉纺厂发展很快,1830年达到99家。1776年,“钢铁大王”约翰威尔金森在自己的工厂中首次使用瓦特蒸汽机给炼铁炉鼓风。17881806年平均每个鼓风炉产量从800吨增加到1130吨。1825年,乔治史蒂芬孙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在英国第一条商用铁路上运行成功。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简述“瓦特蒸汽机”的应用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3分)材料三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重大成就(部分)1980年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90年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