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摘 要
回转台的设计较其他普通回转工作台:它是一种高承载能力的工作台,主要用于运输线上转弯处重型物体改变方向。承载能力大、工作稳定,并且,本设计的回转台的总体制造成本较低,经济实用。
虽然本回转台的设计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非常完善的目标,有些部分还需进一步的改进,但是大体结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它完全具有了实用价值。
主要部件:导轨、压板组件、转盘、机座、转轴、封板、900限位装置。
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其主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过的知识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面向工作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目 录
中文摘要 1
毕业设计的目的 1
第1章 回转台的总体设计 5
1.1 回转台设计的主要内容 5
2.2 回转台的总体布局 5
第2章 机座设计 6
2.1 设计要求 6
2.2 方案设计 6
第3章 转轮组设计 7
3.1 设计要求 7
3.2 轴的设计 7
3.3 轴承的选取和校核 7
3.4 转轮的设计 13
3.5 支架的确定 14
第4章 旋转部分设计 16
4.1 设计要求 16
4.2 转盘设计 16
4.3 转轴轴承套的设计 17
4.4 轴承的润滑 21
第5章 90o限位装置 23
5.1 工作原理 23
5.2 设计要求 24
5.3 回转销的设计 24
5.4 键的挤压校核计算 24
5.5 弹簧的选用 25
5.6 弹簧的验算 25
5.7 共震验算 28
5.8 弹簧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29
第6章 结束语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1章 回转台总体设计
1.1 回转台设计的主要内容
2.1.1 回转台设计要求
回转台的最大承载重量为一吨,工作表面与地面齐平,工作台表面不允许有任何妨碍物,工作台有足够的强度。
2.1.2 回转台技术参数的确定
回转台技术参数包括主参数和基本参数,基本参数指回转台的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主参数是回转台各参数最主要的一项或两项参数,它反映回转台的工作能力,是确定回转台主要零、部件尺寸的依据。基本参数包括①尺寸参数:一般是指回转台的主要结构尺寸大小。②运动参数:回转台轴的转动。
1.2 回转台的总体布局
合理确定回转台的总体布局,是回转台设计的重要部署,其内容主要是:确定回转台的形式,确定回转台具有的主要零、部件及其相对位置关系等。
通过机床和某些专门化机床的布局形式已基本定型,称为传统布局,专用机床则根据工件特定工艺方案和运动方案确定其布局。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在总体布局上亦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提高回转台的精度,刚度,减小振动,热变形等。
第2章 机座设计
2.1 设计要求
能够承受径向上的载荷,在径向载荷作用下能稳定工作、不变形。
2.2 方案设计
机座是整个回转台的支架,承受绝大部分压力,必须保证其钢度,机座的设计有二种方案:一是采用空心结构,二是采用实心结构(把每个支撑部件浇铸成一个实心体)。在达到工作要求的情况下,从经济角度考虑:实心结构钢铁用量大,空心结构用料少,空心结构造价底;从机床设计要求看:实心结构重量大,不利于运输和安装;空心结构的重量轻,易于移动和安装。经过比较选用空心结构的机座。
2.2.1上固定板
材质Q235-A,内径ф280mm,外径ф510mm,钢板厚度16mm的钢板。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表(2-71)可知,由于上固定板表面是和其它连接而不是配合表面,所以表面粗糙度达到6.3即可。
2.2.2下固定板的设计
材质Q235-A,内径ф250mm,外径ф450mm,钢板厚度16mm的钢板。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表(2-71)可知,由于上固定板表面是和其它连接而不是配合表面,所以表面粗糙度达到6.3即可。
2.2.3连接套的设计
材质Q235-A,内径ф130mm,外径ф250mm,钢板厚度ф155mm的钢板,倒角5X450。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表(2-71)可知,由于连接套是不重要零件的非配合表面,所以表面粗糙度达到12.5即可。
2.2.4径向支撑
本次设计中采用了槽钢,槽钢的材料Q235A。主要参数见机械零件设计手册表3-32
第3章 转轮组设计
3.1 设计要求
转轮组是用于支撑转盘,转盘可以在转轮上转动。支架的钢度要达到工作要求
3.2 轴的设计
3.2.1轴的选择
轴支承着其他转动件回转并传递转矩,同时它又通过轴承和机架联接。所有轴上零件都围绕轴心线作回转运动,形成了一个以轴为基准的组合体——轴系部件。所以,在轴的设计中,不能只考虑轴的本身,还必须和轴系零、部件的整个结构密切联系起来。
轴按受载情况分:
①转轴 既支承传动机件又传递动力,即承受弯矩和扭矩两种作用。
②心轴 只起支承旋转机件作用而不传递动力,即只承受弯矩作用。心轴又可以分为固定心轴(工作时轴不转动)和转动心轴(工作时轴转动)两种。
③传动轴 主要传递动力,即主要承受扭矩作用。
按结构形状分:光轴、阶梯轴、实心轴、空心轴等。
按几何轴线形状分:直轴、曲轴、钢丝软轴。
设计轴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和要求,其中主要问题是轴的选材、结构、强度和刚度。对于高速轴还应考虑振动稳定性问题。
轴设计的特点是:在轴系零、部件的具体结构未确定之前,轴上力的作用点和支点间的跨距无法精确确定,故弯矩大小和分布情况不能求出,因此在轴的设计中,必须把轴的强度计算和轴系零、部件结构设计交错进行,边画图、边计算、边修改。
轴的材料种类很多,设计时主要根据对轴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而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同时考虑制造工艺问题加以选用,力求经济合理。
轴的常用材料是35、45、50优质碳素钢,最常用的是45钢。对于受载较小或不太重要的轴,也可以用A3、A5等普通碳素钢。对于受力较大,轴的尺寸和重量受到限制,以及有某些特殊要求的轴,可采用合金钢。
转轮组上转轮的旋转是通过轴承在轴上旋转而实现旋转的,因此轴只作为支撑用,根据轴按受载情况的分类及作用,应选心轴。为了满足回转台工作是的承载能力,根据轴按结构形状的分类,应选用实心轴。
3.2.2轴上零件轴向固定方法的选择
根据转轮的设计要求,转轮能跟着轴承在轴上旋转,这就要求轴于轴承连接的部分不允许有任何防碍物,所以轴的轴向固定应选用轴端挡板来固定.
3.2.3轴的计算
a、按扭矩初步估算轴径
轴传递的功率P=0.1,转速n=200r/min。
选择轴的材料为45钢,经调质处理,表面发黑处理,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6.1-1查得材料机械性能数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