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业中的影响力及发展研究.doc_第1页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业中的影响力及发展研究.doc_第2页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业中的影响力及发展研究.doc_第3页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业中的影响力及发展研究.doc_第4页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业中的影响力及发展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导言:旅游服务贸易定义和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1.1 旅游服务贸易定义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旅游业由于其自身巨大优势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重视和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旅游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1.2 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我国旅游服务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全方位发展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服务贸易将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旅游服务贸易一直被认为是服务贸易中的传统行业,但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世界服务贸易输出的最大项目之一。它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来说是一种推动,同时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它的发展能带动其他产业如餐饮业、住宿业的发展,甚至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等。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旅游贸易服务必然是我国今后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2 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力的定义和内容2.1 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力的定义旅游可以认定为一种外出观光游玩活动,一次旅游活动的成功进行必然要联系许多其他活动,即旅游服务的实现需要与其他相关服务进行组合、相互作用。这些服务包括如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导游服务、购物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等。上世纪90年代,全球旅游界盛行着这样一个观点,旅游业将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发展可以带来巨大影响力,即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协调发展。笔者认为这种影响力就是旅游服务的影响力。所以笔者将旅游影响力定义为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行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思想意识等产生影响的能力。2.2 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力的内容从具体内容上讲旅游影响力主要包括现实影响力和潜在影响力两部分内容。所谓现实影响力是旅游业发展本身能够直接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包括了旅游外汇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方面。2.2.1 旅游外汇收入国际旅游服务收入是指来访的外国人在一国逗留期间购物和提供服务所收取的外币款项,这种收入实质上是外国社会财富转移到旅游接待国和地区,它直接导致接待国或地区财富的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是国家非货物贸易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国际旅游业创造的巨额外汇收入对支援国民经济建设,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据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统计测算 转自于宋振春,张有臣.现代旅游管理M.青岛出版社,2004.,旅游外汇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额相应增长1.05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美元,可利用外资金额相应增加5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转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DB/OL./tjsj/ndsj/.,2005年中国旅游创汇占服务贸易收入总额的39.4%。2.2.2 就业机会作为一项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创造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容纳了大批具有各种技能和水平的劳动力,其就业前景良好。2005年我国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同时近年来导游证考试也十分盛行。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2005年末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800万,间接从业人员近4000万,约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旅游业调整就业速度极快,为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而且,随着这一行业人数的增加,劳动力素质也会不断提高。由于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联系紧密,旅游业的兴盛可以拉动直接就业人数的增加,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就业。根据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测算,旅游直接就业1人可以带动间接就业4.3人,而且由于中国人口较多,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特征更为明显,带动就业人数相比其他国家更为显著。预计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200万人,可以带动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5000万人以上。2.2.3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具有强劲和广泛的联动功能。旅游服务提供的过程存在于旅游者从离家开始到结束旅游回家的整个过程中,旅游的发展必将带动涉及旅游消费全过程、所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不仅涉及到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多种服务的组合,而且随着旅游服务水平的不断升级,还需要保险、金融、旅游传媒等其他服务行业的共同进步。所谓潜在影响力是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旅游产业链等传导途径,可以间接的推动如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影响作用。2.2.4 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旅游费用过高导致其优势地位下降的同时,国际旅游者的偏好也开始从现代化的都市与人工景区转向新开辟的自然原始风景区及历史文化遗址区。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且消费水平低的国家来说,正是发展旅游并带动地方经济的良好时机。就中国内部而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首先就需要重点发展西部旅游服务贸易。西部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绝对优势,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同时,旅游贸易服务的发展可以使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2.2.5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面之一。要把发展旅游业自觉地融入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在促进其它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增长点。要加强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它门类的结合,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等。对于一些发展旅游条件比较好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可以把旅游业作为持续产业来发展,这方面做的很成功的如安徽省淮北市。对于一些老的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安置下岗员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宣传企业产品与形象、扩大影响和增强员工的荣誉感等;对于一些原来依托森林砍伐、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地区,自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措施后,经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出路,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农村可以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城乡居民的交流、开阔农民眼界等,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旅游业发展也能为其他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新市场和空间,例如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及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总之,旅游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和行业,它作为一项产业将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能力。旅游业可以为“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服务,也可以联动第三产业。旅游引导产业结构适应旅游者消费需求及市场现状,将起到改善和调整中国服务领域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2.2.6 扩大国际交流国际旅游的行为直接表现为旅游者的跨国行动。旅游者在进行国际旅行的过程中,必然将产生旅游者与当地人的交流,从而产生不同国家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尤其现代商务旅游的兴起,更是直接为旅游赋予了国际商务交流的内涵。借着2008年奥运会的机会,大力发展旅游贸易,中国可以进一步增加和外国的交流机会,展现中国的魅力,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有利于我国的全面发展。 3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服务贸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以来,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582亿美元,23年间增幅超过35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3%。根据商务部的报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旅游作为中国最早开始出口的服务贸易之一,无论是其现实影响力还是潜在影响力都直接作用于服务贸易的发展。旅游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旅游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状态将直接影响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在世界各国,旅游服务是最大的服务行业之一。中国将服务贸易分为13大类: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根据WTO有关服务贸易的规定政府服务不计入服务贸易中)。旅游贸易额一直排名第一,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80年代开始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06年此比例仍占30.21%。3.2 旅游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第一大部门旅游服务贸易推动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根据19992006年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料显示,旅游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贡献率最大。一直保持顺差,并且在继续发展中。表1:1999-2006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其它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对比(单位:亿美元)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运输-54.78-67.25-66.89-78.92-103.26-124.76-130.21-133.54旅游32.3431.1738.8349.8722.1965.975.3796.27通讯服务3.9611.03-0.550.82.11-0.32-1.18-0.26建筑服务-5.55-3.92-0.172.831.061.299.747.03保险服务-17.17-23.64-24.84-30.37-42.51-57.43-66.5-82.83金融服务-0.56-0.20.22-0.39-0.81-0.44-0.14-7.46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420.911.17-4.950.663.842.1812.19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7.17-12.01-18.28-29.81-34.41-42.6-51.64-64.3咨询-2.44-2.84-6.13-13.46-15.65-15.82-8.61-5.55广告、宣传0.020.210.19-0.220.281.53.614.9电影、音像-0.27-0.26-0.22-0.66-0.36-1.35-0.20.16其他商业服务3.29.6715.3838.2985.9274.7374.9784.32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999-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计算以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9199亿美元,进口10083亿美元,逆差884亿美元;而旅游收入339亿美元,支出243亿美元,顺差96亿美元,均比上年增长12.8%。旅游服务是出口量最大的服务项目,且其呈快速增长趋势。表2: 2006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其它服务贸易数据对比(单位:千美元)项目差额贷 方借 方经常项目249,865,9951,144,498,935894,632,940货物和服务208,912,1471,061,681,544852,769,397货物217,746,060969,682,307751,936,247服务-8,833,91391,999,237100,833,150运输-13,353,74121,015,28534,369,026旅游9,627,29633,949,00024,321,704通讯服务-26,202737,871764,073建筑服务702,9182,752,6392,049,721保险服务-8,282,919548,1768,831,094金融服务-746,042145,425891,46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218,8602,957,7111,738,851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6,429,577204,5046,634,081咨询-555,0667,834,1428,389,208广告、宣传490,0731,445,032954,960电影、音像15,954137,433121,480其它商业服务8,432,22719,693,33411,261,106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72,306578,685506,379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3 旅游服务贸易具有竞争优势从竞争优势指数来看,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现状属于比较劣势,但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所谓竞争优势指数,即TC指数,也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转自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其公式为:TC=(X-M)(X+M)TC=“贸易专业化系数”;X=“出口”,M=“进口”。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如果该值等于0,说明本国该行业为中性比较优势,也可称之为中性竞争力;该值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国际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国际竞争力也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计算出1999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及各行业比较优势指数,结果显示在这7年间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指数一直保持在-0.05至-0.09之间,而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指数却一直大于0,在0.07至0.17之间。这表明在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缺乏比较优势的同时,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表3:1999-2006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各其它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比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总体-0.09-0.08-0.08-0.08-0.08-0.07-0.05-0.05运输-0.53-0.48-0.42-0.41-0.4-0.34-0.29-0.24旅游20.140.07通讯服务0.510.7-0.170.080.2-0.03-0.1-0.02建筑服务-0.22-0.25-0.010.130.040.050.230.15保险服务-0.810.92-0.85-0.88-0.87-0.88-0.85-0.88金融服务-0.2-0.110.12-0.28-0.21-0.2-0.04-0.72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090.150.14-0.30.030.130.060.26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0.83-0.88-0.89-0.92-0.94-0.9-0.94-0.94咨询-0.3-0.29-0.26-0.34-0.22-0.2-0.07-0.03广告、宣传0.0040.050.04-0.030.0电影、音像-0.67-0.34-0.21-0.53-0.35-0.62-0.060.08其他商业服务0.020.070.120.280.40.310.280.27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999-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计算3.4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根据商务部资料统计 转自于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数据DB/OL./.,在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出的10%以上都提供给旅游业;电力、石化、金融保险业产出的6%左右贡献给旅游业;而邮电通讯、食品制造、房地产、公用事业及服务业等产出的30%左右都贡献给了旅游业。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一系列同旅游相关的间接部门的生产,旅游业也自然成为了最具综合性和关联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业极强的行业关联度使它的发展将直接带动2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并涉及服务贸易的所有行业。随旅游业联动发展的主要有:饭店宾馆业、餐饮业、航空业、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金融业、保险业、广告业、电子信息业、建材业、房地产业、轻纺工业、农牧渔业、食品业、商业、园林业、文化博物业、工艺美术业、康复医疗业等行业。这里以笔者的家乡江西九江市庐山风景区为例说明旅游行业带来的其他行业影响力。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郊,北靠长江,南依鄱阳湖,地理位置优越。经过多年开发,庐山景区发展迅速。旅游业的盛行首先带动了餐饮业和住宿业的发展,农家饭、农家住十分流行。同时,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特色食品的兴盛,庐山云雾茶、茶饼等广销国内外,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手段。由于客流量的增加,九江市政府组织兴建了新的进山公路,增加了专门的进山服务车,并新修建了进山缆车,带动了庐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方便了游客旅行。同时山上的房地产行业也繁荣起来,促进庐山地区经济的快速提高。娱乐方式如篝火晚会、竹林晚会、泡温泉等新型娱乐为庐山的旅游业加入了许多特色。每年到庐山度假疗养的人数逐年提高,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庐山地区贫穷落后的局面,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据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的抽样调查,旅游业每收入1元,其他相关行业收入2.5元;旅游业每增加从业人员1人,其他相关行业增加就业人员2.5人。有专家指出,与旅游业关联度较高的其他服务行业,这一比例将更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饭店宾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支柱,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大获益者。上海市曾作过调查和测算 孙瑞红.上海油轮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03).165-169.,有关行业的产值源于旅游业的比率分别为:饭店宾馆业90%,交通运输业85%,饮食娱乐业50%,邮电通许业25%,园林、文化、宗教2030%,商业15%,金融保险业8%。3.5 旅游业发展间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开放 旅游业是服务贸易中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推动着服务贸易的开放步伐。旅游业是WTO成员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承诺最多的部门,WTO成员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开放旅游业做出了承诺。WTO规则中第九类为“旅游及相关服务”。这类服务就包括餐饮、住宿、导游、运输、保险等与旅游相关的其他服务行业。在我国,旅游业同样也是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服务行业之一,这不仅预示着旅游业无障碍的发展前景,利用旅游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这种相关联系同时可以间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开放,这点作用是不可忽视的。4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今后发展方向及建议4.1 SWOT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首先我们利用SWOT分析法总结分析中国旅游贸易现状。所谓SWOT分析方法,即用来确定自身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今后战略与自身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今后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拥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56个民族以及5000年的历史使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此外充足的自然资源也是我国旅游进出口方面独特的优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人员输出国和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这都预示着旅游服务贸易在未来充满机遇,将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旅游业直接的催化剂。但是我国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在管理方面人才匮乏;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等等;此外科技技术的落后以及应用能力弱的劣势也暴露无遗。同时,我们还要面对世界上其他旅游大国的竞争威胁。因此,进一步推动旅游影响力的发挥从而带动整个服务贸易的发展刻不容缓。4.2 今后发展建议个人认为,旅游影响力的发挥建立在旅游贸易的竞争优势基础上。我们应全面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多维度地扩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克服和改变中国目前的劣势,从而提升旅游竞争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4.2.1 合理有序地开发风光旅游,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更有独特的高原雪山等自然风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更是高达10项之多,在发展风光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们也应防止观光旅游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合理有序地开发自然风光旅游,吸取国外失败的经验教训,将开发建立在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基础上,包括进行各种世界遗产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评级和保护,以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4.2.2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与5000年的历史,文化广泛而深厚、各色民俗与风情激情四溢,无论是帝王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还是苗家舞蹈、傣族泼水节、客家山歌又或者是京剧、越剧、川剧等等,无一不独具魅力、引人向往,中国民俗文化游早已展现出其强大的竞争优势。但目前我国民俗文化游仍旧是粗放式的开放方式,发展方向不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过于走马观花,容易导致一些民俗文化的消逝。因此,我们应发掘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味与层次,转变开发方式,保护民俗文化免受外来文化侵蚀,把文化旅游发展为最具中国特色优势的旅游产品。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商品,如各个民族独特的纪念品,推广中国多民族的旅游优势,同时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4.2.3 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促进旅游创业“产业集群”因其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它是基于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领域的产业群体。这就是波特的“钻石模型”,集群有利于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弥补自己的劣势。钻石模式分析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集群战略和结构以及竞争对手四个方面。如果这些环境处理的不好,即使是最活跃的企业也难以发展;反之如果环境处理的很好,弱势的企业联合起来成为一个集群可以发挥巨大的潜能。集群战略集群结构竞争对手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图1 波特的钻石模型资料来源: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旅游业因其天然的聚集优势表现出了一些集群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将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支持企业集合起来,在一定领域内集中,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既紧密又相互独立的网络体系,将会有更强大的竞争优势,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实现一次性的“旅游、吃住、购物、娱乐”全方位服务。这样可以建立起旅游群体品牌,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同时集群容易产生知识的“溢出效益”,也有利于产业创新,其相互学习的创新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此外,集群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多、更全面、集中的信息,方便旅游者“货比三家”,有效的降低其购买成本,具有交易成本优势。集群建立的诚信机制也降低了旅游者的购买风险,有利于刺激旅游消费。最后,集群有利于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4.2.4 发展科技旅游,加大旅游业技术含量,与世界旅游企业接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使得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科技成果使旅游者的活动空间和体验都达到了极限。极地、太空、深海、探险不再是旅游禁区。高技术含量的模拟技术,逼真地表现出火山、洪水、地震等情景,让旅游者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旅游者的活动更加多元化。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旅游正在成为瞩目的焦点。根据CNN公布的数据 转引自崔振洪.电子商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2007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3000亿美元,其中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318亿美元。旅游者的定购模式由面对面发展成为面对面、面对机、机对机等多样化模式。目前,国外科技旅游种类齐全、规模庞大、形式丰富,已经处于发展的成熟阶段,并且科技旅游的发达程度使其几乎融入其他所有类型的旅游当中,构成了现代旅游业。我国作为旅游业的后起之秀,更应增加旅游业技术含量,大力发展科技旅游,不仅要继续发展科技工、农业游与科学博物馆游,还应加强科技旅游与文化、景观游的融合。同时,由于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在不断加大,2006年已经达到1.23亿,因此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与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大计算机的作用以及互联网的引入势在必行。世界先进的旅游管理技术如目的地信息系统(DIS)、饭店管理系统(PMS)、计算机预定系统(CRS)、销售现场信息系统(POS)和银行结算系统(BRS)等信息技术都是下一阶段我国旅游贸易发展所需要,我国必须与世界先进科技旅游接轨。4.2.5 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建设,转变旅游发展结构,适应大众旅游由一般观光到度假观光的需求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可知,随着国家GDP的增长,旅游业将从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发展到高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目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唐地区GDP水平已达到休闲度假游需求层次,且国外的高端度假游需求也愈发旺盛,但我国休闲度假游的供给却不足。因此,我国应根据发展需要,推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升级转型,重点提升热带亚热带海滨度假地;推动海滨、高尔夫、滑雪、温泉等度假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康体旅游产品系列,推动大中城市周边旅游带建设,形成大众家庭度假旅游产品系列。同时大力推动农家乐旅游,使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游客可以与当地农家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到果园采摘果实,满足城市人民热衷农村休闲的新型旅游思维,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观光农业的开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建设自助旅游基本服务体系,达到“以观光游为主,休闲度假游为辅”的旅游业发展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创汇能力。4.2.6 加大个性化旅游产品开发,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样需求旅游的普及与大众化的同时,旅游者的个性也越来越鲜明,从而对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早出晚归“赶鸭式”参观景点,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安排好的购物活动上,传统的“跟团游”已经难以适应那些对“个性化”有着挑剔眼光的游客。为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发展力度,全面满足旅游者需求,应加大个性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上海地区率先尝试了如今风靡全球的私人游艇旅游模式;私人游艇旅游作为国际旅游业中增幅最大、发展潜力大的旅游产品,近年来高速增长,成为世界各国沿口岸城市关注的热点。这种旅游模式不要求客户跟团坐船出行,可以租游艇自己安排时间和路线。这种个性化的旅游产业的出现表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其旅游思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随着旅游业竞争激烈的加剧,许多旅游产品互相雷同甚至抄袭,大大失去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此时对个性旅游的需求愈发强烈且独具竞争力。因此,我国应促进科考旅游、探险旅游、极限运动等旅游产品的成长发展。对分时度假、汽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等新的旅游业态,及时研究、纳入管理,引导形成新的旅游生产力。4.2.7 充分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奥运会是当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从1896年举办第一届奥运会以来,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总共举办了28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体育盛事,其他任何活动对旅游业的影响都不可与其匹敌。历史数据和经验表明,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主办国将成为世界的中心舞台,全世界的目光都将集中在它身上。2008年夏天的北京奥运会将会使北京乃至全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这给北京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奥运要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加显现出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效果。奥运会对旅游业的效益可分为有形的“硬效益”和无形的“软效益”两类。所谓“硬效益”是指对一些直接的、客观的、物质的、量化的指标的促进作用,如入境旅游人数、旅馆入住率、游客消费额度等。“软效益”则是指奥运会对举办国的形象、组织制度、观念意识、运作机制等要素产生的积极影响。这种效益难以量化,但对改善旅游业质量十分重要。为利用好2008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历史契机,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后,国家旅游局便启动了“奥运旅游”宣传推广计划,推出了“奥运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即“2008北京中国欢迎您”。为了更加有效地借助北京奥运宣传中国旅游业,国家已逐步启动“奥运旅游”第二轮行动计划,以“奥运前、奥运中、奥运后”为3个时序,力求充分发挥奥运的经济带动力、地域辐射力、品牌扩张力。第二轮行动计划有六个重点:一是全国联动;二是支持北京,北京周边地区将密切联动,保障住宿接待服务。旅游发达省份将提供导游、西餐人才、司机、车辆等支援;三是内外联动,外抓宣传与促销,内抓建设与管理;四是力争策划出有国际影响的大活动;五是借助奥运契机,带动各地旅游产品开发,不断向国际市场推出新产品、新线路,做到“北京奥运、全国受益”;六是通过举办奥运,全面提升中国旅游业产业素质。可见北京奥运会将对中国旅游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将带来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这次机遇我们必须好好把握。5 结论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旅游业拥有许多优势并且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点。作为我国服务贸易中的龙头,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明显,其地位举足轻重。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SWOT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旅游业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旅游影响力的发挥应建立在旅游贸易的竞争优势基础上。因此在今后发展中我们应当积极发展我国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等旅游优势,全面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多维度地扩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从而提升旅游竞争力;同时注重培养管理人才、改进管理方法并提高科技含量以弥补自身的劣势;把握未来机遇,加强与国际交流、与世界接轨,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力的发挥。参考文献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业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36-37.3陈秀琼.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12):1271-1280.4崔振洪.电子商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5韩玉军.国际服务贸易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6黄磊.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以促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J.经济问题探索.2007(02):151-154.7克里斯丁,格朗鲁斯.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J.南开管理评论.2001(06):23-25.8任旺兵,李冠霖.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9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及保护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02):49-52.10宋振春,张有臣.现代旅游管理M.青岛出版社,2004.11孙瑞红.上海油轮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03):165-169.12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02):40-42.13唐代剑. 旅游规划原理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4王瑞萍.WTO下国内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01):73-77. 15王小磊.试论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J.经济问题探索.2007(02):155-158.16翁纲明.现代饭店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7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02):53-55.18张敏.中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02):69-71.19张蓓.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策略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8(01):141-144.20Graham Brown.Sponsor Hospitality at the Olympic Games:An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7(09):315-327.21Mark M.Miller,Tony L.Henthorne,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uba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 strategic Re-EvaluationJ.Journsal of Travel Research.2008(03):268-277.2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DB/OL./tjsj/ndsj/.23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DB/OL./model_safe /tjsj/.24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数据DB/OL./.附录:开题报告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业中的影响力及发展研究1 选题背景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人境游,即国际收入游,也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国际支出游。旅游业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重视和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我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者人数将持续增长,旅游者主体趋向大众化。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已达7280万人次,是1978年的40倍,年均增幅19.2%;国内旅游人数达到7.19亿人次,是1984年的3.6倍,年均增幅9%。尽管国内游客增幅较国际游客低,但其基数庞大,目前,国内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总量中,接待人次比例已超过90%,产出比率占2/3,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两大主体之一。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年收入在500800美元阶段,是旅游尤其是国内旅游的迸发期。现在我国人均年收入正值800美元左右,有几十个城市超过100美元,正是旅游急剧扩展时期。因此,我国旅游高层需求的增长空间还很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出境游将会达到每年1亿人次,排名升至全球第四;入境游客数量达到全球第一,约为每年1.3亿人次。按常理推算,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比率为1:10。这就意味着10年后的国内旅游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3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旅游服务贸易对全部服务贸易行业的贡献来看,世界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占服务贸易总额为30.6% ,而我国为51.3% ,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我国的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 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可望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占据着中国服务贸易的很大份额。虽然旅游服务贸易一直被认为是服务贸易中的传统行业,但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服务贸易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世界服务贸易输出的最大项目之一。它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来说是一种推动,同时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它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如餐饮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因此,加强旅游服务贸易相关方面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从而引出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力和作用;并且分析应如何发挥其影响力,以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来带动其他服务行业发展。2 文献综述伍再华(2005)的研究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水平低,竞争力薄弱。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大部分呈现出负数状态,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竞争力不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欧盟的TC指数一直保持在0.8左右,而美国的TC指数从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目前为0.2左右。但旅游的竞争力一直很强,在服务贸易中一直保持正数,并增长迅速。他认为旅游贸易将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未来动力。任旺兵(2004)、翁纲明(2005)认为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无法使我国的旅游业的影响力充分发展。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酒店、饭店以及商场连锁店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这类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谭小芬(2003)则认为我国的旅游业区域资源分配不均,受地域限制较大,同时缺乏现代技术管理方法和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因此相比国外竞争力不够。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同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次是今后的发展路线。王瑞萍(2005)通过WTO中国方面的承诺的介绍,认为中国可以逐步开放中履行自己的义务,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前景很大。表1:中国关于旅游业开放的承诺表部门和子部门提供方式市场准入限制及条件对国民待遇限制旅游服务A.旅馆和餐馆(包括餐饮业)跨境提供无承诺无承诺跨境消费无限制无限制商业存在 (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的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在中国开办和建设旅馆和餐馆。合资经营的饭店企业经国家计委、外经贸部、旅游局等批准,合资餐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