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源性脊髓病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王红 作者单位: 100039 北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移植科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966(2011)00-0000-00doi: 10.3969/j.issn.1673-6966.2011.00.000【关键词】 肝源性脊髓病;肝移植;护理 肝源性脊髓病常见于肝硬化晚期患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肝病并发症,其临床特点为隐袭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步发展为双下肢痉挛性截瘫、完全不能行走。内科以改善肝功能,降血氨,营养神经,预防肝硬化并发症等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可延缓肝源性脊髓病病情发展,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手术不但,能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了肝功能失代偿,并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恢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其它治疗手段不能替代、亦达不到的治疗效果1;肝移植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能使下肢无力感明显减轻,提高生活质量。武警总医院自2003年2009年共收治6例肝源性脊髓病患者性肝移植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腿部按摩和踝关节的被动锻炼以蹲、起、抬及双腿伸曲、外展,使下肢的无力感明显减轻,提高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3563岁,平均年龄(4914)岁,肝硬化530年,平均(1813)年,肝硬化脾大切除脾脏3例,1例右肝肿瘤在外院行右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切口疝,2例伴有糖尿病。临床表现 6例患者均为肝硬化晚期,有不同程度腹水,血氨高于正常,有肝性脑病表现,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4例行走困难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2例双下肢肌力减退,行走不稳,呈剪刀、痉挛步态。诊断标准 本病诊断尚无统一标准,综合各家意见有以下诊断要求:有急慢性肝病史和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有反复发作的肝性脑病;有门体静脉分流(手术或自然分流);起病隐匿、发展缓慢、进行性的以双下肢为主的不完全性痉挛性截瘫,双下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一般无肌萎缩、感觉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脑脊液正常,肌电图呈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脊髓MRI正常或颈胸髓T2WI像异常;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脊髓病变2。治疗及结果 本组6例肝性脊髓病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给予心理支持,早期康复锻炼使下肢无力感减轻,术后时间分别为9月7年。4例能独立或借助工具行走,2例无明显改善。2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观察腹水情况,每日测腹围、体重,记录24 h尿量,注意有无出血现象。根据医嘱合理调节饮食,观察药物的反应,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在选择食物时,以植物蛋白为主,多选用豆制品。有腹水患者应限制钠盐,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卧床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预防褥疮,注意安全,防止外伤。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肝脏疾病的长期困扰,并发肝源性脊髓病,使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痛苦,肝移植术后下肢功能恢复比较缓慢,会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对治疗和康复训练产生消极态度,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应本着诚恳、耐心、同情的心理,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技巧鼓励患者,使其消除心理负担,并向其或家属讲解,使患者了解肝源性脊髓病对脊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只有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才能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减轻住院患者的孤独感,可允许家属陪护,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病情观察:肝移植受者不同于其他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手术创面大,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伤口渗血情况,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操作时严格无菌观念。同时观察各导管的效能,有无引流液,导管是否处于功能位置,保持引流通畅;观察T型管胆汁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并记录。每日胆汁200 ml;如果量减少或颜色变淡、变稀薄,并伴有发热、肝区疼痛因考虑急性排斥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给予冲击治疗并加服免疫抑制剂,从而及时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预防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对细菌易感性较高,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菌等,一旦感染来势凶猛并以混合感染多见,主要表现为持续低热或高热伴有畏寒,退热后大量出汗,体温降至正常,周而复始,感染好发于肺、尿道、伤口、皮肤等。将患者置于消毒的单人房间,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保证患者休息,限制探视。早期患者体弱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发生褥疮。加强口腔护理,2次/d,饭前、饭后漱口。保持伤口干燥,不受污染,若伤口敷料渗湿,要及时更换,并注意无菌操作。肢体锻炼:肝移植术后早期避免剧烈活动,术后一周内在床上活动四肢,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好腿部按摩及踝关节的被动锻炼。根据病情制定每日锻炼计划,循序渐进3次/d,30 min/次。在床尾系上绳子,长度以平卧时手能触及,在相应部位打上结,使患者借手和腰部的力量自行坐起、翻身,方便患者活动。下肢以练习蹲、起、抬、侧压腿,嘱患者经常做双腿屈伸、外展及脚尖上翘,增强腹肌、下肢肌力的恢复,活动时妥善固定T型管,防止扭曲,脱落。一周后可下床活动,活动时以站立或一侧肢体摆动,交叉进行,活动时由专人看护,防止摔倒,避免磕碰。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家属做好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患者术后康复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肝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嘱患者按时服药,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液药物浓度。坚持下肢功能锻炼,均衡饮食,以植物蛋白为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注意保暖,保持个人卫生,如有发热或不适及时与医生联系或到医院诊治。3 讨论肝源性脊髓病是肝病晚期少见的并发症,又称为门静脉分流性脊髓病,多发生肝硬化晚期,常由于外科手术或自然形态门腔静脉分流,而引起颈髓及其以下的脊髓全长两侧对称性的椎体束变性。其发病机理与肝性脑病相似,是代谢废物引起脊髓慢性中毒而变性3。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加重双下肢痉挛性瘫痪为特征,表现较长时间的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手术能显著改善脊髓损害症状,本组6例患者4例确诊肝性脊髓病69个月行肝移植手术,术后加强康复锻炼,能自行或借助工具行走,2例确诊肝性脊髓病1219个月行肝移植手术,术后下肢肌力无明显改善。Weissenborn等4通过对3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患者行肝移植均获得神经症状改善,改善程度与肝源性脊髓病出现症状距行肝移植手术之间的时间相关。但是,当病情形成不可逆损伤尤其进展为轴突的变性时,病变即为不可逆5,治疗效果差。本组患者经过肝移植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给予康复锻炼是恢复肌力及避免下肢活动障碍的有效措施。其疗效收到预期的效果。参 考 文 献1 杜国盛,石炳毅,金海龙,等.肝源性脊髓病肝移植术后的疗效观察.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6):390-392.2 吴贵恺,杨秋香. 肝源性脊髓病的研究及进展.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1):59-61.3 邓耀辉.肝源性脊髓病的护理.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0):114.4 Weissenborn K, Tietge UJ,Bokemeyer M, et al. Liver transpla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分公司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刺刺鬼的刺掉了课件
- 初级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内镜生物监测课件
- 化工产品检验课件
- 二手车贷款营销方案(3篇)
- 兴化工伤预防培训课件
- 母婴电商营销方案(3篇)
- 江口县营销优化方案(3篇)
- 内蒙消防与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基础理论知识要点
- 2025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培训
- 刑事谅解协议书范本6篇
- 护理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Starter Unit 1 Hello!单元测试(解析版)
- 金税四期培训
- 托管班安全培训课件
- 汽车制造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县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