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双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学语文论文初中语文“双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 张红霞 (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语文课程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文本包含两个方面,思想内容和言语形式;校本课程经典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拓展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双阅读;人本;文本 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3-0164-02 语文是母语教学,它是每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是文化与思想的载体。因之语文教学最受关注,也最受诟病,从1978年吕叔湘先生的“少慢差费”到1997年中国青年报的“误尽苍生”,语文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如今语文新课改正在轰轰烈烈展开,大多数语文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窄化和普适化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学生阅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语文校本阅读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语文课本也面临“校本化”的再造。同时低俗化、浅显化、图文化、快餐式阅读侵蚀着中学生的阅读,导致阅读品位和阅读效果的大幅下降,需要强有力的干预。于是我们构建了“双阅读”语文教学,即语文课程文本细读和校本课程经典阅读。 百家讲坛“国学系列”的走红,“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的热播,显示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对汉语的热爱。由此看来,人们并不是不爱语文,而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式偏离了语文的本真。 “本立而道生”。务本,是一种彻底的语文教学思想。只有树立了回归本真的思想,语文教学才会达到一个新境界。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抓住两个“本”人本和文本。 人本即以人为本。通过语文学习让我们用心灵的博大去享受人生的美好,去感念生命的纯粹。 文本即以文为本,通过文字的品味,文句的理解,文段的欣赏去领会文章的精髓。学会阅读文本,学会发现生活,学会表达思想。从而学会与各色人等交流对话,与大地上的万物歌哭笑骂。 一、语文课程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文本包含两个方面,思想内容和言语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重视了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言语形式,语文教学止于“写了什么”,而忽略了“怎么写的”。语文教学重点就在于听说读写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什么样的内容需要怎样的言语形式去表达,这是文本细读的重点。文本细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1.文本细读的原则。(1)“以学为主”的原则。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文本细读的引领者、指导者。(2)“教师第一”原则。教师必须在学生阅读之前将文本读精、读深、读透。从元阅读开始,然后借助资料深入理解写作背景、文本内容、思想方法、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还要放开视野,阅读与文本、作者相关的内容。(3)“教师最后”原则。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细读,要有耐心等待花开的声音。 2.文本细读的方法。 1)涵泳。意指沉入作品中细细体味。小到标点、词语,大到修辞、句式,再到句序、情感,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多角度细品,从而领会其中的妙处。文章语言往往“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所以精妙的 关键词要细品玩味,传神的修辞亦要细读品析。如紫藤萝瀑布中“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写出了香气给人的感受和心灵的触动。 再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赏析月景之美:(1)映衬之美:月色与疏影的明暗映衬,静谧与摇曳的动静映衬;(2)跌宕之美:由“疑”到“喜”,再到“悟”进而“大喜”的感情变化;(3)手法之美:视觉错觉、悬念联想,引人入胜。朱自清先生说:“乍看它是淡淡的,仔细地咀嚼一番,就会有一股浓郁的滋味从口角流出来。” 2)朗读:教有千法读为本。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读有四种境界:一要读得正确流畅;二要读懂文章内容;三要读出形象,还原画面;四要读出韵味,读出个性,读懂作者的思想情感。 3)争鸣:对文本中的疑点,矛盾点,让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对于文本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在“于未晓处质疑,与无疑处存疑。” 4)想象:即走进文本,展开与文本对话,补充文本空白的创造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架设通往想象之境的桥梁,学生才能真正体味文字背后的东西。 5)比较:对文中精彩的语句,颇具匠心的写法,不一定能直接感受到原文的妙处。如果换个说法和写法与原文比较,特色便会自然凸显出来。 6)活动:课堂活动,学生身处其中,如临其境,自然体会深刻。 文本细读中阅读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从而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构建自己的心灵空间。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通过文本细读,也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校本课程经典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拓展与提升 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即将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引向广泛的课外阅读,从课堂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所以学生的校本课程经典阅读便应运而生。 1.校本课程经典阅读的方式。 1)嵌入式阅读。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远离学生生活,或语文味较淡,于是选择优秀的课外阅读经典作品与之调换,或将优秀的经典作品补充到相应的阅读单元之中,亦可嵌入学生阅读的焦点热点书篇,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这也即所谓的语文课本的“校本化”再造。 2)拓展式阅读。即随文本而读,读文本中名家的经典作品,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思想、情感以至生命历程;或读整本书,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丰富人生体验。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后组织阅读林海音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受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理解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以及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从中亦可窥见时代风云。学习了孤独之旅,即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红瓦黑瓦,体验静静的、悄无声息的成长,刻骨铭心的蜕变,以及“春来草自青”的美妙。学习记承天寺夜游,组织学生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理解苏轼的才华横溢、仕途坎坷、旷达心境。 3)专题式阅读。即集中一段时间有序开展专题阅读活动。专题依据名著、名家、主题、文体而定。图书馆里必读的名家名作足够一个班的学生人手一册,这为专题阅读奠定了基础。名著专题如水浒传专题,三国演义专题;名家专题如“进近鲁迅”、“走进冰心”、“苏子风采”(苏轼专题)、“千秋诗圣”(杜甫专题)等;主题专题如“探险之路”、“建筑艺术”、“亲近自然”、“一封家书”、“至爱亲情”等;文体专题如“现代经典小说”专题阅读。专题式阅读主题突出,目的性强,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便于组织,易于评价,效果也好。 2.校本阅读评价。 校本阅读评价在校本阅读中有重要意义,通过评价检验阅读效果,以评促读,不断提升。校本阅读成果一般以活动方式呈现。有读书笔记、阅读随笔展评(写作之前有教师指导,写作过程不断改进完善);有读书征文比赛,(如“一封家书”专题征文评选),手抄报评选(如“走进冰心”手抄报展评);有演讲比赛、故事会;有文本改写,有短剧表演(如“鲁迅专题”中鲁迅笔下文物大聚会);当然也有阅读情况的书面测试。同时借助文学社团展示阅读成果,文学社刊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语文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引入语文的殿堂,感受语言的精妙,欣赏文学的魅力。“双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良辰美景”,读书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急救病例分析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应急预案培训试题(附答案)
- 全国铁路运输网课件
- 全员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消耗优化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汽车维修厂维修部主管劳动合同范本规范
- 2025版机器人采购供应商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版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劳务派遣合同
- 二零二五版特种材料采购合同规范模板参考
- 医院净化设计方案
-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及答案
- DB3710T 117-2020 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规范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大纲(2023修订版)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幼儿园食谱营养计算表
- 2025届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