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工15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答案.doc_第1页
最新大工15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答案.doc_第2页
最新大工15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答案.doc_第3页
最新大工15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答案.doc_第4页
最新大工15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大工15春土木工程实验(二)离线作业答案姓名:-院校学号:-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实验一: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 1、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2、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3、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 (2)设计砼坍落度 30-50mm 2原材料(1)水泥:种类 复合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C32.5 (2)砂子:种类 河砂 细度模数 2.6(3)石子:种类 碎石 粒 级 5-31.5mm (4)水: 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2、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1、实验仪器、设备: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2、实验数据及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结果中塌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 MPa大于38.2 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 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纹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2.观察裂纹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 150mm200mm(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 28、2HRB335 14 2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2)钢筋强度等级 HRB335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答:最大荷载C30混凝土,f2相比较132.6-90.2=42.4 KN.m,即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42.4 KN.m实验三:静定桁架实验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与桁架的受力特点。2.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实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际工程,对桁架工作性能做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 桁架数据表格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 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2.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反向布置之后,腹杆由之前的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压杆失稳,实验中布置的桁架形式更优越,受力更合理;实验四: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力参数的测量原理;法;2、简支梁的基本数据;三、实验内容:;根据相邻n个周期的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根据公式:(1)f?;A(ti)11;、(2)2. 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反向布置之后,腹杆由之前的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的大小不变。据此为避免压杆失稳,实验中布置的桁架形式更优越,受力更合理,更能发挥材料的作用。实验四: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力参数的测量原理。2、掌握传感器、仪器及使用方法。3、通过震动衰减波形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二、实验设备信息: 1、设备和仪器2、简支梁的基本数据三、实验内容:根据相邻n个周期的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根据公式:(1)f?A(ti)11、(2)?计算上述表格中的频率ln2?nA(ti?nTd)Td和阻尼比,填写到上表中。A(ti)为第i个波形的波峰幅值,A(ti?nTd)为第i+n个波形的波峰幅值。四、问题讨论:1. 在实验中拾振器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注意:1、灵敏度:土木工程和超大型机械结构的振动在1100ms-2左右,可选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可选择0.21kHz.。3、传感器的横向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