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07 年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年高三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三专题三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 (课时 1 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课时综述课时综述 1两个定理区别:动量定理表示合外力 F 作用积累的冲量 Ft 直接效应是物体动量的 变化,是一个矢量规律,动能定理表示合外力作用积累的总功 W 直接效应是物体动能p 的变化,是一个标量规律,动量定理的应用关键是受力分析,确定正方向明确冲量及 k E 初末动量的正负,此正负是表示矢量的方向动能定理的应用关键是受力分析,明确各力 做功的正负,此正负是表示做功的效果不同,是标量的正负 2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解题的一般步骤,思路分析,正确受 力分析,运动分析,选择合适的物理过程、物理状态,应用定理列式求解 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选取研究对象; 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分析研究对象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式; 解方程,统一单位,求解结果 注意:公式中的 F 为合力,不能漏掉重力或其他有关的力 21 F tppA 动量的变化量是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 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个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 12 kk EE和 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21 kk WEE 合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 例例 1如下图所示,一长为 l,质量为 m 的一段铁链,把它竖直悬挂起来, 下端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让铁链由静止落下,着地后不反弹不考虑铁链 堆积的高度及空气的阻力,那么从铁链下端着地开始到上端完全着地的过程中, 水平地面对铁链的平均冲力是多少? 例例 2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质量为 M20kg, 从水枪中喷出的水柱的横截面积为 S10cm2,速度为 v10m/s,水 的密度为kg/m3若用水枪喷出的水从车后沿水平方向 3 1.0 10 冲出小车的前壁,且冲击到小车前壁的水全部沿前壁流进小车中, 当有质量为 m5kg 的水进入小车时,试求: (1)小车的速度大小;(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l h 例第 1 题 水柱 水枪 车 前 壁 例第 2 题 例例 3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右端固定一立柱 P,总质量为 M,一质量为 m 的人从木板右端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右奔 走,木板相对地面向左滑动,人跑到右端迅速(所用时间极短) 抱住立柱 P,此过程所用时间为 t,此后再经时间,人和木板 t 停止运动则: A B C D不能确定 tt tt tt= 例例 4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 水平的初速度 v0向右射向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为,木块质量 0 2 v 是子弹质量的两倍,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相同,若木块固定在一辆水 平公路上以速度 v 匀速向右运动的汽车顶上,子弹仍以 v0的水平初速 度从同一方向向水平射入该木块,汽车的速度 v 在什么范围内木块不 会被射穿?(子弹的质量远远小于汽车的质量,故车速可视作始终不变) 例例 5马拉着质量为 60kg 的雪撬,从静止开始用 80s 时间跑完 1km设雪撬在运动过 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并且它在开始运动的前 8s 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第 8s 末开始,马拉雪撬做功的功率值保持不变,继续做直线运动,一直到达终点,最后一段时 间雪撬做的是匀速运动,已知它在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 15m/s,求:(取 g10m/s2) 在这 80s 的运动过程中,马拉雪撬做功的平均功率多大? 雪撬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多大? 例例 6如图所示,EF 为一水平面,O 点左侧是粗糙 的,O 点右侧是光滑的一轻质弹簧右端与墙壁固定, 左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物体 A 相连,A 静止在 O 点,弹簧 处于原长状态质量为 m 的物块 B 在大小为 F 的水平作 用下由 C 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已知物块 B 与 EO 面 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4,物块 B 运动到 O 点与物块 A 相碰并一起向右运动(设碰撞时 间极短) ,运动到 D 点时撤去外力 F已知 CD4s,OD =s试求撤去外力后:弹簧的 最大弹性势能物块 B 最终离 O 点的距离 课堂反馈:课堂反馈: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木板,正以速度 v1向右运动,现有一质 量为 m 的物块以初速度 v2向左运动,和 m 间动摩擦因数为,木板足够长要使 M 始 终匀速运动,需及时给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力 F,当物块与木板的速度相等时,将力 F 去掉, 求此过程中水平力 F 的功 m a P M 例第 3 题 v0 例第 4 题 例第 6 题 F ECOD B A4ss F M v1 v2 F 2电动机通过一绳子吊起质量为 8kg 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 120N,电动机的功 率不能超过 1200W,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吊 90m(已知此物体在被吊高接近 90m 时已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 ,所需时间为多少?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每秒内重力所做的功都相同 B质点做平抛运动,每秒内动量的增量都相同 C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每秒内合外力的冲量都相同 D质点做简谐运动,每四分之一周期内回复力做的功都相同 2如图所示,劲度系为数 k 的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开花板上,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 M 的铁块 A,铁块下面用细线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B,断开细线使 B 自由下落,当铁块 A 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对 A 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 mg,此时 B 的速度为 v,则 AA、B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BA 与弹簧组成的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4v g C在 A 的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 22 M g k D在 A 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力的冲量为 2mv 3如图所示,质量为 m1的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 v0向右匀速 运动,一个质量为 m2的小球从高 h 处自由下落,与小车碰撞后,反弹 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h设,发生碰撞时弹力,球与 12 mm N Fmg 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球弹起后的水平速度可能是 4一子弹水平地穿过前后并排静止地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如图所示,设子弹穿过木块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则子弹穿过后,木块 m1 12 tt和 与 m2速度分别为(设木块对子弹阻力恒定为 F) A B都是 11 12 , F tF t mm 12 12 Ftt mm C D 121 12212 , F tF tF t mmmmm 12 122 , F tF t mmm 5一位质量为 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时间,身体刚好伸直并离开地t 面,速度为 v,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mg t 2 1 2 mv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mvmg t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2 1 2 mv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mvmg t h m2 m1 v0 第 3 题 m1m2 第 4 题 A B 第 2 题 6在空中某一位置,以大小为 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 m 的物块,经时间 t,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其速度大小仍为 v0,但方 向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B风力对物体做负功 C物体机械能减少 D风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 2mv0 2 2 /2mg t 7弯曲河注的凹部会受到水流的冲刷,变得越来越凹,假设某条弯曲的河流的流量为 ,河水的流速为,河道弯贡曲部分近似为直角(如图所示) ,试 3 500/Qms2 2/vm s 估算河流弯曲的凹部河岸受到水流的冲击力的大小 8长为 L 的轻绳一端系于固定点 O,另一端系质量为 m 的小球,将小球从 O 点正下 方 L/4 处,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经一定时间绳被拉直以后,小球将以 O 为悬点在 竖直面内摆动已知绳刚被拉直时,绳与紧直线成 60角,如图所示,求: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 v0 在绳被拉紧的瞬间,悬点 O 受到的冲量 I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绳所受拉力 T 9传送带通过滑道将长为 L,质量为 m 的柔软匀质物体以初速 v0向右送上水平台面 (台图所示) ,物体前端在台面上滑动 s 距离停下来已知滑道上的摩擦不坟,物体与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而且,试计算物体的初速度 v0sL 10两个人要将 M1000kg 的小车沿一较长的水平轨道推上长 L5m、高 h1m 的 斜坡顶端,为计算方便,假设车在任何情况下所受的阻力恒为车重的 0.12 倍,两人的最大 推力各 800N,在不允许使用其他工具的情况下,两个人能否将车刚好推到坡顶?如果能, 两人应如何做?(写出分析和计算过程,g10m/s2) v0 v0 第 6 题 v 第 7 题 L O 60 1/4 L 第 8 题 v0 L 第 9 题 11总质量为 M 的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为 m 的末节车厢突然 脱钩,待司机发现并关闭发动机时,已经过了 t 秒,设阻力为车所受重力的 K 倍,机车的 牵引力恒定,则当列车最终也停下来时,它比末节车厢多行进了多少时间 12如图所示,长 12m 的木船右端固定一直立桅杆,木船和桅杆的总质量为 50kg,木 船与水之间的阻力是船(包括人)总重的 0.1 倍质量为 50kg 的人立于木船左端,木船与 人均静止若人以 a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船的右端并立即抱住桅杆, g10m/s2 求: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船右端桅杆所经历的时间; 木船的总位移 13一辆汽车的质量是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60kW,汽车所受阻力恒为 3 5 10 5000N,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功率达到最大后又以 额定功率运动了一段距离后汽车达到了最大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汽车运动了 125m,问在 这个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功多少?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解法: 甲同学: 22 125 22.36( ) 0.5 s ts a 46 6 1022.361.34 10 (J)WPt 乙同学:N7500Fmaf 5 7500 1259.375 10 (J)WFs 请对上述两们同学的解法做出评价,若都不同意请给出你的解法 14如图所示是大型蒸气打桩机示意图,铁塔高 40m,锤的质量 m1 10t现将长达 30m 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层已知桩的质量 m225t,其 横截面为 a20.25m2的正方形 (g10m/s2) 若桩在土中单位表面积所受的泥土阻力为 k2.5104N/m2,则桩依靠 自身重力能下沉多深? 设桩在土中受恒定的阻力 f3.94105N,让重锤自离桩顶 1.25m 处自 由下落击桩,锤在击桩后,反弹 5cm,设锤击桩的时间极短,则桩被 这一锤打下多深? 第 12 题 第 14 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专题三专题三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 (课时 1 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 例例 1以铁链为研究对象,对从开始下落到完全着地的整个过程分析受力,铁链受到 重力和地面对铁链的冲力整个过程中铁链的动量变化量为零,所以由动量定理可知 ,重力的作用时间为最上端从下落到着地的时间 t1,由得0F G II 2 1 1 2 hlgt ;铁链下端从开始下落到触地过程的时间由得;设冲力的 1 2 hl t g 2 1 2 hgt 2h t g 作用时间为铁链与地接触的时间 t2,则由动量定理得, 2 22hlh t gg 12 0mgtFt 解得 mg hl F hlh 【评注】本题易错点是已落地铁链的重力仍在时间上有积累,有冲量,所以求重力的 冲量时不少同学总认为运动时重力才有冲量,静止时重力没有冲量,这是一个误区;另外 冲力的作用时间应为铁链的触地时间 例例 2解:流时小车的水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当淌入质量为 m 的水后,小 车速度为 v1,则,即 1 mvmM v 1 2/ mv vm s mM 质量为 m 的水流进小车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击小车的水的质量为t , 1 mS vvt 此时,水对车的冲击力为 F,则车对水的作用力也为 F,据动量定理有 N, 2 11 ,64F tmvmv FS vv 2 2.56/ F am s mM 例例 3析与解 以向右为正方向(下同) ,设木板与地间动摩擦因数为,人抱住立 柱前人和木板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 p,人抱住立柱系统总动量为,因人抱立柱所用时间p 极短,系统动量几乎不变,所以有:pp 全过程人与木板间的相互用力是内力不影响系统总动量的变化,系统总动量的变化是 地对木板的摩擦力作用的结果由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对人抱住立柱前的过程有: Mm gtp 对抱住立柱后(摩擦力反向)的过程有:0Mm gtp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故选 C tt 例例 4木块固定前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子弹质量为 m,木块被击穿后 的速度为 v2,则,解得 0 02 2 2 v mvmvm 0 2 4 v v 设木块长 d,木块固定在汽车上时,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木块的位移为 L,时间为 t, 设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为 f,子弹刚能击穿木块,其相对木块的位移为 d,末速度与车速 v 相等 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求得 , 22 2200 00 115 2 224216 kk vv fdEEEmvmmmv 初末 木块随汽车作匀速运动,木块的位移,若子弹刚能穿出木块,子弹位移Lvt ,根据动量定理,sLd 22 0 11 22 mvmvf Ld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两根中只有符合题意 0 10 1 4 vv 0 10 1 4 vv 所以汽车的速度必须满足,第二个大于号后的系数为 0.20.25 的同v 00 0.2vvv 样正确 例例 5解:设雪橇以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的功率为,前 8 s 做匀加速直15/vm s 0 P 线运动,拉力大小恒定,速度从零均匀增加,拉力的功率也从零均匀增大至 P,这 8 s 时间 内拉力的平均功率为 P/2,后 72 s 的功率都为 P整个过程中拉力平均功率为,则P 20 80872, 219 P PPPP 雪撬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为根据功能关系/fP v W,受到的阻力为N 2 1 , 2 Ptfsmv 2 1 2 687 20 19 mv P s t v 20 48.2 19 PP f vv 例例 6B 与 A 碰撞前速度由动能定理得: 2 0 11 42 FFsmv 从碰后到物块 A、B 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由 0 1 64 24 FF Fs vs mm AA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得: 2 1 15 2 22 pm EF smvFsAA 设撤去外力 F 后,A、B 一起回到 O 点速度为 v2,由机械能守恒得 在返回 O 点时 A、B 开始分离且 B 在滑动摩擦力 2 22 15 2, 22 pm Fs Emvv m A 作用下向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物块 B 最终离 O 点最大距离为 L由动能 定理得: 2 2 11 0, 5 42 F LmvLsA 课堂反馈:课堂反馈: 1析与解 当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在水平方向受力美称,所以有:Fmg 对物块和木板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的变化是由于 F 的作用引起的,由质点组的动量定理有: ,在时间 t 内 M 的位移为:;这段时间内力 F 的功为: 112 FtMm vMvmv 1 sv t 由以上各式可得:WFs 112 Wmv vv 这样解答,避免了详细分析物块 m 运动具体过程的麻烦 2解:本题可分为两个过程来处理:第一个过程是以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拉物体, 使物体匀加速上升,第一个过程结束时,电动机功率刚达到电动机的最大功率第二个过 程是电动机一直以最大功良拉物体,拉力逐渐减小,物体变加速上升,当拉力减小至等于 重力时,物体开始匀速上升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 22 1208 10 /5/ 8 m Fmg am sm s m 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 1 1200 /10/ 120 m m P vm sm s F 匀加速上升时间: 1 1 10 2 5 v tss a 匀加速眩升高度: 1 11 10 210 22 v htmm 在功率恒定的上升过程中,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 1200 /15/ 8 10 mm m PP vm sm s Fmg 此过程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22m WP tmgh 由动能定理得 k WE 22 221 11 22 mm P tmghmvmv 代入数据解得 2 5.75ts 所需时间最少应为 12 25.757.75tttss 答案:7.75s 规律总结:本题类似于机车匀加速启动问题,开始绳的拉力大小恒定,当功率随速度 增大到最大功率时的速度(匀加速结束时的速度)并不是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此后 物体仍要在最大功率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这一阶段类似于机车以最大功率 启动)直至加速度等于零时才达到最大速度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 1B 2CD 3AC 4C 5B 6B 7N 6 2 10 8 9 1 6lg 2 2lgm2mg 0 2 l vg s s 10两人用最大推力使车沿水平轨道从静止开始加速 20m 后进入斜坡可到达最高点 11 122 s 2m 方向向左 Mt Mm 13甲乙两同学解法都不正确: 甲同学把 125m 全部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求出运动时间 t,这一步就错了,然 后又用公式来求牵引力做功,需汽车在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功率是逐渐变大的,WPt 这一步又错了 而乙同学的做法中,第一步是正确的,但力 F 是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当汽车 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牵引力是变力,做功不能用来计算WFs 正确的解法是: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4 6 10 /12/ 5000 P vm sm s f 根据动能定理得,J 2 1 0 2 mvWfs 25 1 9.85 10 2 Wmvfs 149.75m 0.5m 课时课时 2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综述课时综述 有关动量的规律是牛顿力学的拓展和延伸,尤其是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三大 定律之一,在实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为解决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中的有关问题开辟 了一条重要途径。它是解决爆炸、碰撞、反冲用较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类问题的基 本规律。 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1)系统性,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系统,分清内力 和外力,判断动量是否守恒(2)矢量性。由于动量是矢量,故必须先要确定正方向,用符 号表示其方向。 (3)相对性,表达式中各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4)同时性,同一时 刻的动量才能求和。对于碰撞问题要注意多种可能性,要正确分析,避免出现漏洞。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 例例 1 1 一个人站在静止的光滑平直轨道的平板车上,人和车的总质量为 M,现在让这人双 手各握一个质量为 m 的铅球,以两种方式顺着轨道方向水平抛出铅球;第一次是一个一个 地抛,第二次是两个一起抛。设每一次抛时铅球对车的速度相同,则两次抛铅球后小车的 速度之比为 ( ) A、 B、 C、1 D、 23 2 MM Mm Mm M 22 2 MmMm M Mm 例例 2 2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 和 B。中间有一连线和压缩的轻弹簧。两球从某一 高度自由下落,两球球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经过时间 t 连线断了,在弹簧的 弹力作用下两球分开,从连线断了开始,A 球经过时间 tA落地,B 球经过时 间 tB落地,不计球和弹簧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并设线断后弹簧对两球作 用时间极短。则连线断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例例 3 3 如图所示,质量为 M=4kg 的木板静止置于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 =0.01。板上的最左端停放着质量为 m=1kg 的电动 小车(可视为质点) ,车与木板的挡板相距 L=5m,车由静止开 始从木板左端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 t=2s,车与挡板相碰, 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电动机的电源切断,车与挡板粘合在一起, 求碰后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B A 例第 2 题 例第 3 题 M L m 例例 4 4 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交换某种粒子(如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来 实现的。粒子间的排斥作用可以简化为如下的一个力学模型来描述: 水平冰面上两个质量均为 m 的滑冰者 A 和 B,分别以大小为 A和 B的水平速度相向 运动(如图甲) 。当它们趋近到一定距离时,为避免相撞,A 立即沿水平方向向 B 扔出一个 动量大小为 p(相对地面,下同) 、质量可以忽略的小球,小球在 B 手中停留一段时间 T 后 又以大小相同的动量 p 水平扔回 A 手中,A 又经相同时间 T 再次以同样大小的动量水平扔 给 B,并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两个滑冰者避免了相撞。设水平冰面摩擦不计,除小球 在 A、B 手中停留的时间 T 外,不计空中飞行的时间,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求: (1)滑冰者 B 第一次把球接到手中时 A、B 的速度; (2)从 A 开始扔球算起,球在 A、B 之间至少被扔出几次才可以避免两个滑冰者相撞? (3)设 m=60kg, A=2m/s, B=1m/s,p=30kgm/s,T=1s, t=0 时 A 刚好扔出小球,试在图 乙给出的同一个 -t 坐标图上,画出问(2)过程中 A、B 两个滑冰者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 -t 图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按画出的图线评分,但图线上必须注明 A 和 B) 例例 5 5 假定航天飞机的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质量为m = 200g 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 喷气孔时,相对于喷气孔的速度 = 1000m/s,假定发动机在 1min 内喷气 20 次,那么在 第 1min 末,航天飞机的速度的表达式是怎样的?如果这 20 次喷出的气体改为一次喷出, 第 1min 末航天飞机的速度为多大?航天飞机最初质量为M = 3000kg,初速度为零,运动 中所受阻力不计 课堂反馈课堂反馈 1.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3kg 的薄木板和质量为 m=1kg 的物块,都以 v=4m/s 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 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 2.4m/s 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O 1 2 3 4 5 2 1 -1 -2 AB A B 例第 4 题 图(甲) 图(乙) 馈第 1 题 ) A.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 C.做匀速运动 D.上述都有可能 2.2. 某中学校庆之夜,一礼花在高空争妍斗奇,将整个校园装扮得五彩缤纷.现假设礼炮从 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最大高度为 125 m,所有礼炮到达最高点时都炸成质量之比为了 2:1 的两块,其中较大的一块以 10 m/s 的速度水平飞出,为了确保观赏者的安全,人离礼炮发 射点的水平距离 s 应满足什么条件?爆炸时释放多少能量? 3.3. 如图所示,质量为,磁性很强 的小磁棒(可看作质点) ,从光滑 弧形塑料管道入口处无初速度释放。 当它下滑至管道水平部分时,从套 在管道上质量为的光滑金属小环 (离弧形管道底端足够远)内穿过, 并从管道右端穿出,落在距端口水 平距离为,端口下方高的地面上。 已知小磁棒在管道内下滑的高度差 为。试求: (1)小磁棒穿过小环后从管道右端穿出的速度 v1的大小; (2)小磁棒穿过小环后,小环所获得的速度 v2的大小; (3)小磁棒穿环的过程中,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热量 Q。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 1.1.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相向运动,乙上连有一段轻弹簧,甲乙相 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甲的初速度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 0 B若甲的初动量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 0 C若甲的初动能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 0 D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 0 2.2. 如图所示,两物体 A、B 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 A 紧靠竖 直墙壁,现向左推物体 B 使弹簧压缩,然后由静止释放,则( ) A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后,物体 A 开始加速运动 B弹簧第一次伸长到最大长度时,A、B 的速度一定相同 C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后,两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D弹簧再次压缩到最短时,物体 A 的速度可能为零 3.3. 如图所示,木块 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 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向M,打 穿M后子弹的速度为v1,木块的速度v2。若子弹速度为 第 1 题 AB 第 2 题 第 3 题 m M v0 s m1 h2 h1 m2 馈第 3 题 2v0,打穿M后子弹的速度为v1,木块的速度v2,且阻力为恒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v1v1 B. v2v2 C. v1v1 D.两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4.4. 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 L,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v1,火箭上有一个人从火 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速度为 v2的子弹。在火箭上测得子 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 ( ) A、L/v1+v2 B、L/v2 C、L/v2-v1 D、 2 11 1 (/ ) L vvc 5.5. 质量相等的 A、B 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当用板挡住小球 A 而只释放 B 球时,B 球被弹出落于距桌边距离为 s 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问当用同 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 A 左边的挡板,将 A、B 同时 释放,B 球的落地点距桌边距离为: AB 2 s s2 CsDs 2 2 6.6.质量为 M 和 m0的滑块及轻弹簧连接,以恒定定速度 v 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 对面的质量为 m 的静止滑块发生碰撞,如图所示,碰撞时间 极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 A 、M、m、m0速度过均发生变化,分别为 v1、 v2、 v3, 而且满足( M+m0)v = Mv1+ mv2 +m0v3 B、m0的速度不变,M 和 m 的速度变为 v1 、v2 ,而且满 足 Mv =Mv1 + mv2 C、m0的速度不变, M 和 m 的速度都变为 v/,而且满足 Mv =(M+m)v/ D、 M、m、m0 速度均发生变化,M 和 m0 的速度都变为 v1 ,m 的速度变为 v2 ,而且 满足(M+m0)v =(M+m0 )v1 +mv2 7.7.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 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 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 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 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 象信息可得( )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 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1 1 0 2 3 t1t/st2t3t4 v/m/s A B 乙 m1m2 v 甲 A B 第 7 题 第 5 题 v 第 6 题 Mmm0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 = 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 =18 8.8. 如图所示,质量为 1.0kg 的物体 m1,以 5m/s 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 AB 部分的左侧向右 运动,桌面 AB 部分与 m1间的动摩擦因数 =0.2,AB 间的距离 s=2.25m,桌面其他部分光滑。m1滑到桌边处 与质量为 2.5kg 的静止物体 m2发生正碰,碰撞后 m2在坚 直方向上落下 0.6m 时速度大小为 4m/s,若 g 取 10m/s2, 问 m1碰撞后静止在什么位置? 9.9. 如图所示,在水平固定的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 2m 的环,一根 长为 L 的轻质绳(质量不计),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住一质量为 m 的球,先将球拉至绳沿水平的位置,然后按住环且将球由静止释 放,当球下摆至绳与水平方向成 300的位置时,再将环释放,若不计 一切摩擦阻力,求球在以后的运动中可摆到离杆的最小距离。 10.10.在纳米技术中需要移动式修补原子,必须使在不停地做热运动(速率约几百米每秒)的 原子几乎静止不来且能在一个小的空间区域内停留一段时间,为此获得 1997 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的美籍华人朱棣文对此进行研究并发明“激光致冷”技术,若把原子和入射光子看成 两个小球,则“激光致冷”与不述模型类似: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A 以速度 v0水平向右运 动,如图所示,一个动量为 p 的小球 B 水平向左射向小球 A 并与小球 A 发生碰撞,当两 球形变最大时,形变量突然被锁定一段时间 T,然后突然解除锁定使小球 B 以大小相同 的动静 p 水平向右弹出,紧接着小球 B 再次以大小为 p 的动量水平向左射向小球 A,如此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小球 B 每次射入时动量大小为 p, 弹出时的动量大小仍为 p,最终小球 A 将停止运动。设 地面光滑,除锁定时间 T 外,其余时间均不计。求: (1)小球 B 第一次入射后再弹出时,小球 A 的速度大 小和这一过程中小球 A 动能的减少量。 (2)从小球 B 第一次入射开始到小球 A 停止运动所经 历的时间。 11.11. 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圆弧形轨道,O 为最低点,A、B 两点距 O 点的高度分别为 h 和 4h, 现从 A 点释放一质量为 M 的大物体,且每隔适当的时间 从 B 点释放一质量为 m 的小物体,它们和大物体碰撞后 都结为一体,已知 M=100m, (1)若每当大物体向右运动到 O 点时,都有一个小物体与 之碰撞,问碰撞多少次后大物体的速度最小? (2)若大物体第一次向右运动到 O 点时,和小物体碰撞,以后每当大物体向左运动到 O 点 时,才与一个小物体碰撞,问共碰撞多少次后大物体能越过 A 点? 第 8 题 第 9 题 第 11 题 AB v0p 第 10 题 (3)若每当大物体运动到 O 点时,都有一个小物体与之碰撞,问碰 50 次后,大物体运动 的最大高度为 h 的几分之几? 12.1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 B,右端 固定一沙箱,沙箱上连接一水平轻弹簧,小车与 沙箱的总质量为 M,车上放一物体 A,质量也是 M,A 随小车以速度 v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 体 A 与其左侧车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与其他 车平面间的摩擦不计,在车匀速运动时,距沙面 H 高处有一质量为 m 的铁球自由下落,恰好落在 沙箱中,求: (1)小车在前进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为使 A 不从小车上滑下,车面粗糙部分至少应多长?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专题三专题三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 (课时 2 动量守恒定律)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 例例 1 1 设抛铅球时球相对于车的速度为 v0,第一次有两个作用过程,抛第一球时应有 0=(M+m)v m(v0-v) 抛第二球时应有 (M+m)v =Mv1 m(v0 v1) 由式,得 10 23 2 Mm vmv MmMm 第二次两球一起抛,有 0 = Mv2 2m(v0 v2 ) 解得 0 2 2 2 mv v Mm 所以 ( 选 A) 1 2 23 2 vMm vMm 例例 2 2 设绳断时两球离地面高度为 H ,则此时两球速度为 v0=gt 绳断时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则有 2mv0=mvA +mvB 对 A 球下落过程,有 2 A AA 1 2 Hv tgt 对 B 球下落过程,有 2 A BB 1 2 Hv tgt 联解上述四式 ,得 AA A 4 2 BB B gt tttt H tt 例例 3 3 假设木板不动,电动车在木板上运动的加加速度为 a0,则由 得 a0=2.5m/s2 A B H m v0 第 12 题 所以小车与木板间摩擦力为 ma0=2.5N 而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M+m)g=0.5N FFf 所以木板不可能静止,将向左运动。 设电动小车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 a1,木板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 a2 ,小车与木板间的 摩擦力为 F,碰前小车的速度为 v1 、木板的速度为 v2 ,碰后的共同速度为 v ,碰后整体 一起向右运动 s 后停止。则 对木板有 F-(M+m)g =Ma2 对电动车有 F =F/ =ma1 而 v1 =a1t v2 =a2 t 两者碰撞时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有 mv1 Mv2 = (m+M)v 由动能定理得 - (m+M)gs = 0 (M+m)v2/2 代入数据,解得 s = 0.2m (其中 a1 = 2.1m/s、 a2 = 0.4m/s2、 v1 = 4.2m/s 、v2 =0.8m/s 、v = 0.2m/s ) 例例 4 4(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第一次 A 扔球、B 接球,设 A 扔球后速度为,B 接球后速 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A=mA1+p A1=A- (2 分) m p -mB+p=mB1 B1=- B+ (2 分) m p (2) 第二次 B 扔球、A 接球,设 B 扔球后速度为 B2,A 接球后速度为 A2,则 mB1 = mB2-p B2=B1+ =-B+ (2 分) m p m p2 mA1-p= mA2 A2=A1-=A- (2 分) m p m p2 设 n 次扔球、接球后。A 的速度为 An,B 的速度为 Bn,则由上述推理可得 An=A- Bn=-B+ (3 分) m np m np 要使 A、B 不相撞且扔球次数最少,应满足 An=Bn (2 分) 因此,满足 A、B 不相撞所需的最少扔球次数 n= (2 分) p m BA 2 讨论:当为整数时,n 取 (2 分) 1 p m BA 2 p m BA 2 当不为整数时,取 2 p m BA 2 +1 (2 分) p m BA 2 (3)如图所示 (6 分) t/s /(ms-1) O 1 2 3 4 5 2 1 -1 -2 A A A B B 例例 5 5 分析与解分析与解 题中有两点必须注意:喷气速度是相对喷气孔(即航天飞机) ,必须 变换成对所选惯性系为参考系;另外通过多次(两到三次)的运算后归纳出一般规律,对 数学能力要求较高. 【解析】设第一次喷气后航天飞机速度为1,第二次喷气后航天飞机速度为 2,依次类推,取航天飞机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第一次喷气后:(M-m)1-m(-1) = 0;得1 = m M f(mv) 第二次喷气后:(M-m)1 = (M-2m)2-m(-2) ,得2-1 = f(mv) m Mm f(mv) 第三次喷气后:(M-2m)2 = (M-3m)3-m(-3) ,得3-2 = 2 m Mm f(mv) 第 20 次喷气后:(M-19m)19 = (M-20m)20-m(-20) ,得20-19 = 19 m Mm f(mv) 综合以上可得 1min末飞船的速度为 20 = + m M f(mv) m Mm f(mv) 2 m Mm + f(mv) 19 m Mm f(mv) 若 20 次喷出的气体一次喷出,则:0 = (M-20m)-20m(-) 得 = = = m/s M mv20 f(20mv) 3000 10002 . 020 f(20 02 1000) 3 4 f(4) 比较可知20,即当喷气质量一定时,分次喷出比一次喷出,航天飞机获得的 速度大,且分的次数越多,获得的速度越大,这也是火箭连续喷气的原因.应用动量守恒定 律分析多次或连续的相互作用过程时,数学的技巧很重要.只有经过仔细的观察、比较,才 能归纳综合得出规律性的结果,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速度的相对性,应该是指同一时刻的 相对速度,如本题中,气体相对喷气孔的速度是指喷气后变化的速度,而不是喷气前的速 度. 课堂反馈课堂反馈 1.1.A 2.2. .以炸裂的两块礼炮为系统,由于爆炸力(内力)远大于外力重力,在水平方向无 外力,则该方向上系统总动量为零. 设质量较小的一块质量为 M,速度为 v ,较大的一块质量为 2M,速度 v =10 m/s,选 12 较大的一块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2Mv -Mv =0 v =2v =20 m/s 2112 两块分别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由 h=gt 得 t=5 s 2 1 2 g h2 所以最大平抛距离 s =v t=(205)m=100 m 11 由能量守恒定律,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两块礼炮的动能(声波能与光能 不计) E=Mv +(2M)v J 2 1 2 1 2 1 15 2 2 3.3. (1) (2) 1 2 2 g vs h 1 2 22 ( 2) 2 mg vghs mh (3) 22 2 11 11 222 ( 2) 422 m gsmg Qm ghghs hmh 达标训练达标训练 1.1. B 2.2.A B 3.3.A C D 4.4.B 5.5.D 6.6. B C 7.7. C D 8.8. 解析:m1向右运动经过 AB 段作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律可以求出离开 B 点继续向右 运动的速度为 4 米/秒;和 m2发生碰撞后,m2作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以求出 m2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碰撞之后)为 2 米/秒。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碰撞之后瞬间 m1的速度为 1 米/秒。由动能定律可以求出返回经过 AB 段,离 B 点 0.25 米处停止。 9.9. 1 24 hL 10.10. (1)对于小球 A 和 B ,据动量守恒定律 01 MvpMvp 小球 A 的速度大小 10 2p vv M 小球 A 的动能减小量 22 01 11 22 k EMvMv 解得 2 0 2 2 k p Epv M (2)每碰撞一次,小球 A 的速度减小 2p v M 碰撞总次数 00 2 vMv n vp 经历的时间 0 2 Mv tn TT p 总 11.11. 解:(1)A、B 在 O 点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MV 2 1 2 A VA=VB=2gh2gh2 设碰撞 n 次后速度最小 MVA-nmVB=(M+nm)Vmms 得 MVA=nmVB时速度最小n=50 次 (2)第一次碰:MVA-mVB=(M+m)V 设再碰 k 次:(M+m)V+kmVB=(M+m+km)VA 联立解得 k=3 故共碰 4 次 (3)第 1 次碰:MVA-mVB=(M+m)V1 第 2 次碰:(M+m)V1+mVB=(M+2m)V2 第 3 次碰:(M+2m)V2-mVB=(M+3m)V3 第 4 次碰:(M+3m)V3+mVB=(M+4m)V4 第 50 次碰:(M+49m)+mVB=(M+50m)V50 联立得 MVA=(M+50m)V50 V50=VA 3 2 则 h=h 9 4 12.12.(1) (2) 22 0 2()(2) pm Mm v E MmMm 22 0 2()(2) m v x g MmMm 课时课时 3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课时综述课时综述】 1、内容:在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系统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a物体(或系统)初态的机械能 E1等于末态的机械能 E2,即 E1 = E2 b物体(或系统)减少的势能E p减等于增加的动能E K增,即E p减=E K增 c若系统有两个物体,则 A 减少的机械能EA减等于 B 增加的机械能E B增,即 EA减 =E B增 3、守恒条件: a对某一物体,只有重力作功,其他力对物体不作功,该物体机械能守恒 b对某一系统,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物体之间只发生动能、重力势能、弹性 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而无外界其他形式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互动探究互动探究】 例第 4 题 例例 1、如图,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块 M 的左端,右端与小物块 m 连接,且 m、M 及 M 与地面间接触光滑.开始时,m 和 M 均静止,现同时对 m、M 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 F1 和 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对 m、M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 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由于 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F1、F2分别对 m、M 做正功,故系统动量不断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条款及产权过户手续代办服务协议
- 2025年度高端制造业生产厂长专项聘用合同
- 2025版消防设施检测与风险评估服务合同
- 2025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项基金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环保脱硫氢氧化钙购销合同书
- 2025年度工业厂房改造工程委托施工合同
- 2025房地产开盘活动地产项目样板间设计施工合同范本
- 2025版委托方与劳务派遣人员安全责任与事故处理协议
- 2025年度社区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销售分红及仓储物流服务合同下载
- 视神经炎的护理
- 九州通业务员培训
- 2025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T/CIE 169-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5部分:稳定性测试
-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 焊接生产与管理
- 《经济法基础》课件-第七章 税收法律制度
- 《宫腔镜手术技术》课件
- 主题班会:时事政治教育
- 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化路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