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肾病早期精品课件_第1页
生化检验在肾病早期精品课件_第2页
生化检验在肾病早期精品课件_第3页
生化检验在肾病早期精品课件_第4页
生化检验在肾病早期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化检验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LABSKY小东,肾脏既是泌尿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只有当75%以上的肾单位受损害时,传统的生化检测指标(如尿素、肌酐)才能反映出来,这对于肾病的早期防治极为不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的肾损伤标记物,在传统的肾功能检查和尿液分析之外,形成了一个新领域。,前 言,早期肾损伤标记物,肾小球损伤标记物,肾小管损伤标记物,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各种酶(通称尿酶),低分子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转铁蛋白,血清后-微球蛋白 C,尿蛋白谱,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等,2微球蛋白,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l、尿微量白蛋白(MALB) 1982年 Viberti 等发现1型糖尿病时尿总蛋白在参考范围内,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由此提出了“微量白蛋白尿”概念。并把它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一个敏感指标。 这个指标80年代已被推广应用,90年代的研究更有深入。现在认为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的第一个临床信号,MALB测定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监测价值已被公认。微,一、肾小球损伤标记物,肾小球损伤表现为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和滤膜的静电屏障受损 ,主要有以下几种标记物:,2、尿微量转铁蛋白(TRF) TRF也已成为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标记物。有研究认为TRF尿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较好的预报指标,可能比MALB能更早期地反映糖尿病肾小球损伤。,量白蛋白尿的特征是白蛋白排泄30-300mg天,这样的水平用常规试纸法是阴性结果。一旦尿中白蛋白超过300mg天,肾病即可确定,而且是不可逆的。,3、血清后-微球蛋白C(CYS-C) CYS-C属于低分子蛋白,能通过肾小球滤膜屏障,其分子量又大于肌酐,更能反映滤膜屏障透过性的早期变化,是比肌酐更灵敏的标记物。,4、尿蛋白谱 尿蛋白谱包括白蛋白、G、A、M、2-巨球蛋白和 、轻链等,是一组具备不同分子量的尿蛋白组分。用于检测肾小球滤膜屏障对不同分子量蛋白的透过选择性,以评价肾小球的损伤程度,肾小球轻度病变时尿中ALB增高;当肾小球进一步受损时,尿G及A增高;肾小球严重病变时尿中M增高。尿中ALB及G出现提示病变向慢性过渡,尿中M出现对预测肾衰有重要价值。,二、肾小管损伤标记物,肾小管损伤标记物是近年来肾病实验诊断领域的一个新的焦点。它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各种酶(通称尿酶) 80年代以来在临床上应用过的尿酶已有十多种,仍见于文献报道的有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D-半乳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等。 另一类是低分子量蛋白,此组蛋白指分子量低于50万的蛋白,它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并且有 95-99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因此在尿中排出量都很小。当重吸收功能损伤时排出量增加,它虽不是肾小管细胞的固有蛋白,但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的标记物之一。,1、 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NAG最早应用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药物肾毒性的早期诊断,80年代后期在糖尿病肾病领域的应用研究大量增加。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尿中NAG的升高比MALB的增加出现得更早。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糖尿病肾小管损伤可早于肾小球损伤及糖尿病肾小管损伤并非继发于肾小球病变的结果。 国内的一个研究报告,对随机选取的206例糖尿病人测定尿MALB正常的病人中有276NAG升高,提示这组病人以肾小管损伤为早期表现。由此形成一个新的观点,即主张把MALB和NAG作为早期发现和监控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指标。,(一)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各种酶(通称尿酶),2、-D-半乳糖苷酶(GAL),其临床意义与NAG相同,并且GALNAG比值在肾小管损伤后的监测中有意义,如NAG开始下降,GAL仍较高,比值增高,表示肾损伤正在修复;而NAG持续增高,比值降低,说明病变严重。,近年也有新的尿酶应用的文献报告。如肠型ALP,果糖l,6-二磷酸酶,组织蛋白酶B等。,1、2微球蛋白(2mG) 2微球蛋白应用较早,尿液2mG升高是反应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近端肾小管是2mG在体内代谢的唯一场所,故近端小管受损时尿2mG浓度明显增加,说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以区别于以白蛋白为主的肾小球蛋白尿,其次还可区别上、下尿路感染。但其缺点是2mG在酸性尿液(pH6)中很不稳定,据报告在pH4的尿中4保存24小时后只能保留857的活性。,(二)低分子量蛋白,2、1微球蛋白(1mG) 1mG稳定性比2mG好,在室温下保存4天仍能保留864的活性,1mG的另一个优势是肾小管对1mG重吸收障碍先于2mG,并且尿中排出量(5-50mg天)大大高于2mG(01mg天),可减少测定误差,提高准确度,重复性好。因此目前1mG逐渐取代2mG,成为低分子蛋白的首选指标。,3、视黄醇结合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