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天净沙 秋思》课件 长春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天净沙 秋思》课件 长春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天净沙 秋思》课件 长春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天净沙 秋思》课件 长春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天净沙 秋思》课件 长春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净沙 秋思,马 致 远,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元曲,杂剧,散曲,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只有一个曲子。,作者:马致远,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 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因 为这首小令,他被称为“秋思之祖”。,文本欣赏,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品读明意,学习思考,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写景与抒情是什么关系?抒情的语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点出了时间,并照应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小结,当堂检测,1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 、 。他与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马致远,杂剧作家,散曲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