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课件_第1页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课件_第2页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课件_第3页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课件_第4页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 12 月,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杨润祥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化疗中心二病区,2,治疗原则,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流行病学及病因,3,4,5,肾 癌 (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1,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吸烟量和开始吸烟的年龄有关 接触镉工业环境的人群发病高 饮用咖啡可增加女性患肾癌的危险性 肾癌的发病有家族倾向,可能与遗传有关,肾癌病因,肾癌流行病学,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肾肿瘤常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2 3:1,发病高峰年龄50 7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瑞典及冰岛发病率较高。 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几乎所有肾脏恶性肿瘤均为肾癌,它起源于肾小管上皮,少数起 源于肾盂,,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均有增高,发病率增高最明显。早期RCC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肾癌病理类型,1997年WTO的分类标准,肾癌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肉眼可见 的血尿或显微镜下的血尿 侧腹部疼痛和(或)扪及肿块 血尿、肿块、疼痛称为肾癌三联症 具备三联症者仅占10% 副瘤综合征:1040患者出现 高血压、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转移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相应症状,压迫和肿瘤转移症状。,有些病例以转移灶的症状和体征为起始表现如骨痛、咳嗽、胸痛等,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腹部的B超和CT检查应用广泛,使偶然检出的机会相应增 多,有报道显示约2540的患者为偶然发现。 CT扫描可提供肿块的密度、局部蔓延及LN和静脉受累等信息 MRI用于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差不能进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有助于了解双侧肾功能及肾盂、输尿管、膀胱情况。 胸片和骨扫描很必要,因肺及骨转移常见,术前分期要十分 准确,以利于制定治疗计划。,肾癌诊断要点,肾癌肿瘤标志,G250MN/CA Ix,G250,VLH基因,早期诊断、提供靶点,右肾下极可见中强回声结节,边界清,血流丰富。 (血流指数0.8),右肾上极可见一圆形高回声结节 病理: 右肾 透明 - 颗粒细胞癌,左肾中下极占位。病理:左肾乳头状腺癌。,左肾癌 的IVP,左肾癌 的IVP,左肺腺癌伴右肾转移、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T) T0 无原发肿瘤 T1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1a 最大直径4cm; T1b 最大直径4cm,7cm T2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或侵及肾上腺或肾周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肿瘤直接侵犯肾上腺或肾周组织未超出肾周筋膜; T3b 肾静脉或分支肉眼见瘤栓或膈下的下腔静脉瘤栓 T3c 膈上下腔静脉瘤栓或侵及腔静脉壁 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Gerota),肾癌临床分期,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一个以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区域LN为:肾门LN;腔静脉周围LN;腹主动脉LN;腹膜后LN; 单侧或双侧不影响LN分级,如果行LN切除术,病理评估至少包括8个LN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肾癌临床分期,肾癌临床分期,期 T1N0M0,期 T2N0M0,肾癌治疗原则,局限性肾癌,外科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肾癌的唯一有效手段,但确诊时,2030患者有转移。,是指T1T2N0M0期,临床分期期,首选外科治疗,包括根治性肾切除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尚无标准辅助治疗方案。,临床分期期,首选根治性肾切除,对手术 后有肿瘤残留的采用靶向、免疫治疗、化疗 和放疗。,局部进展肾癌,转移性肾癌,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肾癌内科治疗,生物治疗,一小部分肾癌对免疫治疗有效,高剂量的IL-2有 效率1525,IFN 的有效率1520。高剂 量IL-2毒性反应大(发热寒战恶性呕吐)。,肾癌对化疗普遍抗拒。吉西他滨单药或与卡培他 滨联合应用,有效率1031%。,化学治疗,生物化学治疗,生物及化学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疗效大约 在4050。IFN+IL-2+5-FU,肾癌内科治疗,索拉非尼:多吉美,200mg60片,25192元。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抑制 RAF激酶,抑制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细胞增殖。 VEGFR-2、VEGFR3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和3,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由此可见,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抑制信号传导,另一方面阻 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分子靶向治疗,2006年NCCN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