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报告.ppt_第1页
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报告.ppt_第2页
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报告.ppt_第3页
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报告.ppt_第4页
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技术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济阳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以来,由于日光温室不能移动,常年连作,菜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造成部分日光温室土壤机能恶化,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常造成日光温室蔬菜的产量下降、质量不高、效益不稳定,已经影响到日光温室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每到秋收时节,玉米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不仅污染了环境,危害了人民生活健康,破坏了济南省会城市形象,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民航及交通安全。,病 害,焚 烧 秸 秆,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进行了大棚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相关技术研究。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项目主要是通过引进不同种类的生物反应堆菌种进行试验,达到如下目的:减少化肥使用,实现蔬菜增产,同时实现玉米秸秆的有效利用,消除秸秆焚烧隐患,减轻秸秆禁烧压力,即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可获得巨大的生态与社会效益。,二、项目概况,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 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无公害。,秸秆在菌种作用下放出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项目将通过引进不同种类,不同企业生产的微生物菌种,并围绕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置结合式三种应用形式,结合其他配套技术,在大棚内进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验、示范,经优选菌种及应用模式后进行推广。 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项目实施从2010年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结束。 项目主要是通过引进不同种类的生物反应堆菌种进行试验,完成如下任务:优选效果好,能提高蔬菜产量、有效提高地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强蔬菜抗病性的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探索出适应济阳种植模式的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和其他配套技术措施;培训农民,在大棚内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累积1.5万亩。,该项目主要实施区域安排在济阳回河西红柿特色品牌基地 ,基地位于国道220线西侧,拥有冬暖式大棚1.1万个,面积2万亩左右,主要种植西红柿,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三、2010-2011年度项目主要内容及完成情况,(一)准备工作,2010年2月-2010年6月举办了4期技术培训班,分别讲授了冬暖棚西红柿灾害性天气管理知识、冬暖棚西红柿越冬后肥水管理知识、病虫害防控知识;高温焖棚技术。2010年7月-2010年9月通过考察引进了易优(北京)世明(山东农科院)君德(诸城)亿安(济南)等4个品牌的菌种,举办了11次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培训班,多次进大棚中现场示范,推广蔬菜种植知识,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9个村放映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知识科教片。,进大棚中现场示范,秸秆生物反应堆 技术培训班,科技赶集,(二)进行菌种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和菌种应用模式研究,设2个引种棚,引进易优牌、世明牌、亿安牌、君德牌4个品牌的菌种,同时应用在2个棚中,另外设6个示范棚,应用不同模式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比较、示范。,1、引种棚,(种植户:艾同华)种植品种为中研988番茄,种植面积83米9米,大小行种植,大行距0.8米,小行距0.4米,亩株数3353.5株,依次应用行间内置式操作方法施用4个菌种,每个菌种小区占面积15.4米9米,中间间隔2.8米(4行番茄)做保护行。定植时间为2010年10月13日,10月25日开始使用菌种。具体技术要点如下:在行内起土15厘米,铺放秸秆30厘米厚,两头露出秸秆10厘米,踏实找平,按每行所需菌种用量,均匀撒在秸秆上,用铁锨拍振一遍,回填所起土壤于秸秆上,接着浇小水湿润秸秆,晾晒5-6天后,盖地膜。然后离开蔬菜苗10厘米按30厘米一行,20厘米一个用钢筋打孔,孔径2-4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行间内置式,2、引种棚,(种植户:艾建华)种植品种为中研988番茄,种植面积83米9米,大小行种植,大行距0.7米,小行距0.5米,亩株数3450.7株,依次应用行底内置式操作方法施用4个菌种,每个菌种小区占面积15.4米9米,中间间隔2.8米(4行番茄)做保护行。定植时间为2010年10月16日,9月23日开始使用菌种,具体技术要点如下:定植前在小行(种植行)下开沟,沟宽与小行相等,一般60-80厘米,沟深15-20 厘米,沟长于行长相等,起土分放两边,接着添加秸秆,铺匀踏实,厚度30厘米,沟两头秸秆露出10厘米秸秆茬,以便进氧气,填完秸秆后,按每沟所需菌种量均匀撒在秸秆上,用锨拍振一遍后,把起土回填于秸秆上,浇水湿透秸秆。2-3天后,找平起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15厘米左右,最后用钢筋在每两棵之间各打孔两个,孔径2-4厘米,孔距15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内置式反应堆只浇第一次水,以后浇水在小行间按常规进行。秸秆用量达到秸秆3000-4000公斤/亩,麦麸90-120公斤/亩,菌种用量菌种6-8公斤/亩。,行底内置式,3、6个示范棚定值时间均为2010年10月15日,菌种使用模式有三种: 其中4个全棚使用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棚应用1个品牌菌种; 示范棚全棚使用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用易优牌菌种; 示范棚使用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用易优牌菌种。 示范棚主要用于展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各种使用模式,和比较各种模式的区别。,外 置 式,4、调查项目。调查20cm地温变化情况;测量示范棚的棚内早晨二氧化碳浓度;统计示范棚亩产量;采收后调查植株根系生长情况。试验结果如下。 (1)20cm地温的变化影响。调查期间,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地温比对照有明显优势,行下内置式比行间内置式低温略高,但不明显。对于4个菌种之间,易优牌和世明牌与对照的地温提高1.6-1.8,亿安牌和君德牌低温增幅比较小。如表1表2所示。,表1 引种棚 11月15日-2月5日20cm平均地温(),引种棚 11月15日-2月5日20cm平均地温()柱形图,表2 引种棚 11月15日-2月5日20cm平均地温(),引种棚 11月15日-2月5日20cm平均地温()柱形图,(2)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应用可以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植株的光和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2011年11月28日8点30 分调查了6个示范棚的棚内早晨二氧化碳浓度,其中4个行间内置式如表3所示。,表3 不同品牌菌种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10-6),从表3看出,易优牌和世明牌菌种产生二氧化碳是对照的2倍多,君德牌菌种产生二氧化碳是对照的1.7倍左右,亿安牌菌种产生二氧化碳很少。,不同品牌菌种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效果(10-6)柱形图,(3)5月25日对引种棚的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根系比较粗壮、开展度大,说明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应用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根系生长。,(4)2011年5月17日对示范棚-示范棚进行测产,对产量进行对比。4个棚均为行间内置式。易优牌和世明牌菌种增产效果明显,分别增产38.85%和41.23%。亿安牌和君德牌菌也有增产效果,增产20%左右。见表4。,表4 不同品牌菌种提高产量的效果(kg/亩),不同品牌菌种提高产量的效果柱形图,表5 不同使用模式下地温、二氧化碳浓度、亩产量的效果,(5)对示范棚、示范棚、示范棚和对照的地温、二氧化碳浓度、亩产量等数据进行了调查比较,其中行下内置式各项数据变化最大。见表5。,1、试验的目的:高产攻关田选用番茄优良品种中研988,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2、试验方法:试验设高产攻关棚2个,安排在艾明宝、艾明虎两个大棚内,种植品种为中研988番茄, 2010年10月5日定植,种植面积83米9米。,(三)设置高产攻关棚进行高产栽培试验,3、试验采用的技术措施: (1)适当密植,艾明宝的大棚大小行种植,大行距0.7米,小行距0.5米,株距0.300米,亩株数3703.9株。 (2)应用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施用易优牌菌种)。 (3)配套技术:增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用量15000/667以上,饼肥200/667以上,磷酸二铵50/667;培育无病壮苗;合理揭草苫,草苫冬春早揭晚盖,深冬晚揭早盖,春季早揭晚盖;变温管理,寒冬季节,冬暖棚西红柿温度调控,白天高于常规温度2-3,实行变温管理,上午25-28,下午25-20,上半夜15-18,下半夜13-15;合理追肥,深冬追肥以有机肥、微生物肥为主,每次商品有机肥50/667或冲施10%腐殖酸(N:P:K8:9:8)20/667;冬前、立春后追肥主要施用氮、磷、钾(15:15:15)复合肥,每次2025/667;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防治。,4、试验结果: 选用高产栽培试验的高产攻关棚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座果好,果实密集且果大,亩产23601.3Kg。而采用普通管理技术生长较弱,亩产仅为12636.7Kg。高产攻关棚比一般种植棚增产86.8%。试验结果如表6。,表6 高产攻关与一般种植棚的产量比较,注:测产时间是2011年5月17日,1、试验的目的:优质栽培试验目的在于通过试验探索出一种在不很影响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产品品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示范推广。 2、试验方法:试验设高产攻关棚1个,安排在艾义传的大棚内,种植品种为中研988番茄, 2010年10月18日定植,种植面积83米9米。优质栽培棚内种植的番茄,从定植到拉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四)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3、试验采用的技术措施: (1)土壤消毒: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每亩均匀撒施石灰氮50100kg,46cm长的碎麦秸6001300kg。翻地或旋耕深度20cm以上。起垄,垄高30cm,宽4060cm,垄间距离4050cm,覆盖地膜,用土封严。膜下垄沟灌水至垄肩部。要求20cm土层内温度达37 以上,维持20天。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及其他土传病害。 (2)基肥重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用量15000/667以上,饼肥200/667以上,采取起垄吊蔓地膜覆盖栽培,大行距0.7米,小行距0.5米,株距0.343米,亩株数3239.6株。,(3)应用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4)追肥:每次每亩随水追施腐熟豆饼35公斤或冲施沼肥350公斤左右。叶面喷施沼液(沼液水=1 1 )或秸秆生物反应堆(外置式)浸出液(浸出液水=1 1 )。 (5)合理调控温室光照、温度、湿度等,进行生态控制,措施见高产攻关棚相关措施。 (6)应用熊蜂授粉,(6)病虫害防治: 农业、物理措施:培育适龄壮苗,控制好室内温室、湿度。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日光温室放风口用防虫网封严,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对黄色有趋性的害虫。 生物药剂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200-250倍液或威力克1000-1500倍液喷雾;灰霉病、炭疽病可用1%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喷雾;叶霉病、灰霉病可用普力威500-800倍液喷雾;细菌性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蚜虫、粉虱、斑潜蝇、叶螨可用1.8%阿维菌素(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绿浪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熊蜂授粉,硫磺熏蒸器,防虫网,黄板杀虫,4、实验结果 优质栽培棚的番茄,产量没有比对照下降,折亩产17695.0kg/亩,比对照增产40.03%,并且产品色彩鲜艳,果型正,口感好,价格比普通产品高0.1-0.4元/kg。试验结果见表7。,表7 优质栽培棚与一般种植棚的产量比较,注:测产时间是2011年5月17日,2011-2012年度是在上一年度基础上,根据项目总体计划, 重点是示范、推广, 继续进行4个优质菌种的试验、示范,建设示范棚10个,在回河西红柿生产基地推广面积6000亩。试验安排在蔬菜标准园中。,四、2011-2012年度项目主要内容及完成情况,(二)农民培训,根据我县的实地情况及广大菜农的要求,举办了16期技术培训班,聘请陈运起研究员、焦自高研究员、侯丽霞副研究员、赵春勇研究员、姜慧玲研究员、王守宽副研究员等省、市有关专家讲授培训了以下主要内容:新型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冬暖棚番茄冬前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新型大拱棚设计与建造、农业专业合作社相关知识、日光温室番茄冬季管理新技术 等蔬菜知识。,(二)菌种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和菌种应用模式研究,1、引种品种及数量:易优(北京)世明(山东农科院)君德(诸城)亿安(济南) 2、使用方法、小区设计、面积、重复:按秸秆生物反应堆三种方式各建一个10m3.6m的整建制小区,种6行西红柿,宽行70cm,窄行50cm,株距30cm,每个小区栽培198株,随机排列,3次重复。设置2个大棚,分别安排内、外置方式并分别利用4个菌种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正在进行中。,(三)进行高产栽培试验,设置高产攻关棚2个,每棚安排菌种为世明(山东农科院)、易优(北京)两个菌品种,每个面积400,统一西红柿品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行间、行下方式各一个棚。 配套技术措施:增施有机肥培育无病壮苗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合理揭草苫变温管理合理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四)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设置1个大棚,面积800,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行间、行下方式各占二分之一。 配套技术措施:高温焖棚重施有机肥推广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微生物肥料合理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重视并推广应用机械物理防治技术,晒种、温汤浸种、土壤高温消毒、诱杀害虫、覆盖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