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议水土流失问题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人文学院 B11历史班 易红军 111003101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开展论述。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保塬,护坡,侵蚀。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于水土流失有着不同的解释、不同的侧重点。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同的学科,研究的方向、方式、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一本孙子兵法,在军事家眼里和在企业家眼里,他们的侧重点、对同一个名词的解释肯定有所不同。那么水土流失又可以在哪几个学科中有所应用呢?在各自的学科之中又有哪几种解释呢?1. 在地理学、水文学中是这样定义的: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2. 在电力、通论中又是这样解释的: 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3. 在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中是这样解释的: 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4. 在水利科技、水利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利)中这样写道: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5. 在资源科技、资源地学是这样定义的: 水土流失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由于篇幅有限、专业等各方面原因,我只就地理学、水文学方面展开论述。在定义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水土流失的产生是有其动力的,分别是:水力、重力、风力。之所以有风力,这是因为在广义的水土流失中;在狭义的水土流失中仅为水力侵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 当然风力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为黄土高原的风力条件并不明显,不然也不会因为风力减弱而导致西北地区的沙尘在黄土高原地区沉积。水利因素,黄土高原于每年七八月份,都会有集中且强大的暴雨,形成强势的地表径流,一方面水土混合,加强重力;另一方面,雨水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小了摩擦力。从而对地表土壤造成侵蚀。重力因素,主要是高原的外围及高原里面的沟壑地带,地势陡峭,当摩擦力远远小于重力时,水土就会下滑。此外,黄土高原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因素,就是土壤。黄土高原的土壤是垂直节理发育的,很容易被侵蚀,这与江南地区的红壤有很大的不同。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就是说黄土高原位于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带上,地震频发,会造成岩石、土壤酥松、破碎。方便水力侵蚀。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利用土地,在黄土高原地区,80%的农耕地位于坡地,加之不断地修建公路,又没有对公路周边进行有效保护,这无疑会加快水土的流失。植被的肆意破坏。在历史上,皇帝为了营造宫殿,对黄土高原的树木进行大肆砍伐,砍伐之后又缺少合理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猛增殖,人们向山要地,又对植被进行了一次严重的破坏。如今,工业化道路上的中国,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黄土高原上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进行粗略式开发。植被又遭受了一次毁灭式灾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能不严重吗?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又会造成何种危害呢?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人地关系矛盾更趋紧张,目前人均1.37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目前,耕地总面积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 8.2574亿亩,减少幅度达4.77%,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在现阶段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因此,如何处理好“建设”和“吃饭”的问题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现阶段显的尤为重要。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在当今的中国,人口继续上升(每年增殖1000万左右的人口);耕地逐年减少(:我国目前绿地面积仅占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12%,仍存有18亿亩耕地,并不算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理应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提高单产的方式之一就是要保持甚至提高土壤肥力。所以水土流失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将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基础,继而影响国家的独立自主。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也因为黄河含沙量大,使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影响。此外,水土流失还会冲毁农田、道路,甚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我们该不该重视?重视的话,要怎样治理?治理的力度应有多大?治理措施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农业措施: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治本措施),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降低水流速度,促进黄土就地沉积,土壤肥力增加,可以种草种树保持水土),修建水平梯田(保持水土)。2.水利工程等措施:修建水库(调节、防洪、发电)、打坝淤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可用于种草种树,极少数用于种杂粮。当地有谚语: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3.生物技术措施: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环境改良。4.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上措施之综合,外加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农业技术:节水技术和提高单产量的技术。重点在保持水土)。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5.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压缩农业用地。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较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6.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位记者跑到贫困山区,看到一个男孩在山坡上放羊,便过去问他,“你为什么要放羊啊?”“攒钱娶媳妇。”男孩回答。“娶媳妇做啥呀?”记者又问,“生娃。”男孩又答。“生娃干什么嘛?”记者再问,“放羊!”男孩干脆地回答。不论在哪里,不控制人口数量,不提高人口素质,人们还会继续漫无休止地向山要地,还会不断地砍伐树木。在这种没有解决最低层次的生存问题的情况下,再多的措施、再好的手段,再多的资金都会付诸东流。很多人攻击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他们的理由在我看来很可笑:你看哪个西方国家会这么严密地控制人口数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怎能事事都向国外看齐!虽然很多著名的学者、专家已经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做了很详细、很合理的阐述但我不怕被人所嘲讽,原因只为这个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我的学习习惯·我的习惯养成日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成人继续教育2025年线上学习模式创新与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 加强医疗卫生行业创新管理工作:推动创新发展
- 动漫产业动漫产业市场风险分析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报告2025
- 沉浸式体验设计在主题公园项目中的创意策划与项目开发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第四课 小小动画师之旋转风车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人民版
- 2025年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招商竞争力提升研究报告
- 第五节 巴西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2024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北京2024
- 消防相关知识培训讲义课件
- 4.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廉洁培训ppt课件-廉洁培训课件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方案
- 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 GB/T 35568-2017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 GB/T 28707-2012碟簧支吊架
- GB/T 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 GB/T 25702-2010复摆颚式破碎机颚板磨耗
- 超分子化学简介课件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课件
- 粮油产品购销合同
- YYT 0681.2-201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