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历史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历史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历史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4页
历史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西方学习,资产阶级激进派,(一个主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15课,必修说明:,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3、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4、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5、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5-1916年的中国,政治及思想界之沉闷、彷徨,已到了足以压跨人的地步 新青年慢慢发展出一条新路,认为解决当时中国的政治不能只靠政治,要靠文艺、伦理、思想方面的变革 如果不彻底改造思想文化,则旧政治会不断循环再生,会不断有袁世凯之类的人物出现。” 王汎森院士为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答记者问,1915年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诞生,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拉开新文化运动序幕,“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阵地之一,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开始,狂人日记孔乙己,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成为文学的典范。,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后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进步性,(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形成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三次) (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局限性,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全肯定的情况,1、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 后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归纳与思考,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课堂训练,B,2、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 ) 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课堂训练,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口号 活动基地,内 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影响: 性质、积极作用、局限性,知识小结,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科学与民主,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打倒“孔家店”,材料二:孔教与共和是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材料一:“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讨论,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摘自,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 道德。,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宣传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文化运动后期, 首倡开始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1)撰写文章:1919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