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17_元宵节宣传策划方案.doc_第1页
2011.2.17_元宵节宣传策划方案.doc_第2页
2011.2.17_元宵节宣传策划方案.doc_第3页
2011.2.17_元宵节宣传策划方案.doc_第4页
2011.2.17_元宵节宣传策划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宵节宣传策划方案一、前言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节日,时值我院招生高峰期,在此时做关于元宵节的相关宣传,是很有必要的。旨在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节日喜庆氛围,为家长、学生参观、报名转化加分。同时,网站设计专题页面,关注受众体验,为学院网站对外宣传加分,为春招工作顺利开展铺垫。二、宣传目的(一)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校园节日喜庆氛围,与IT氛围相得益彰;(二)借助元宵节的宣传,促进参观报名转化;(三)借助元宵节的策划宣传,提升贵州新华品牌美誉度。三、宣传实施(一)校园宣传1、宣传形式:写真张贴2、宣传内容:1)元宵节简介: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中国,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2)民俗风情: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该节日起源于明清时代的北方。3)食物: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时即开始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佳节,很多人家里早已备上元宵。俗话说过犹不及。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对此,医生建议,早餐不宜食用,同时一天不能三顿都吃元宵,以免消化不畅,引发疾病。 4)诗歌:(四首备选)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明) 唐伯虎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二)网站宣传1、宣传形式:专题页面宣传2、宣传内容:1)元宵节简介: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中国,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踩高跷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2)民俗风情: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3)食物: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佳节,很多人家里早已备上元宵,一顿吃不完,甚至连续几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俗话说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来也是一样。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对此,医生建议,早餐不宜食用,同时一天不能三顿都吃元宵,以免消化不畅,引发疾病。 4)诗歌:(四首备选)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明) 唐伯虎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四、宣传建议(一)宣传分为校园宣传和网站宣传两部分,内容要求一致;(二)宣传内容包括元宵节的简介、民俗风情、食物、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