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doc.doc_第1页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doc.doc_第2页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doc.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关键词】 脾损伤;非手术治疗脾破裂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见病,占腹部外伤手术的首位1,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逐步开展了保脾性非手术治疗,为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阜阳市中医医院19例脾破裂患者资料进行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阜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9例均因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脾破裂入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例,年龄869岁,平均35岁。据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措施,行非手术治疗19例。1.2 诊断依据 (1)明确的外伤史,尤其是左上腹部及左季肋区受伤;(2)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3)生命体征变化;(4)超声或CT 检查确诊脾破裂。据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研讨会通过的“关于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方法分为1级15例,2级7例,3级1例2。1.3 保守治疗指征 (1)年龄50岁;(2)非开放性钝挫伤;(3)仅外伤,无其他腹内脏器损伤;(4)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经输液输血 400800 ml后稳定;(5)超声、CT 证实脾脏包膜内裂伤及小血肿,腹腔无或少量积液;(6)休克患者经积极抗休克治疗短期内纠正后无再次休克发生;(7)无凝血功能障碍疾病3。2 护理2.1 心理护理 脾破裂多由车祸及意外事件引起,患者常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护士应该向患者交代病情程度及卧床休息和饮食对治疗的重要性,以解除其顾虑,配合治疗,战胜疾病。2.2 输液准备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一路用16号静脉套管针穿刺作为扩容、输血、输液;另一路用9号输液针穿刺,以备抢救时推注或滴注各种药物时用,必要时静脉切开。2.3 患者病情的观察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者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注意患者意识、表情、皮肤色泽、尿量以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的变化。评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态,若发现收缩压90 mm Hg,脉压20 mm Hg,是休克存在的表现,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进行性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潮湿等体征,一旦发生上述症状、体征立即手术治疗。本组19例患者无中转手术治疗病例。2.4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患者禁食或行胃肠减压,要每天用硼酸溶液擦拭口腔23次,防止口腔感染,对身体虚脱或者合并骨折不能活动患者要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动作要轻稳,保持被褥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2.5 饮食护理 急性期禁食,病情稳定后多食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由于卧床患者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而易致便秘,多食润便食物,比如香蕉、蜂蜜等。防止因用力排便而导致的再出血,必要时人工通便,但慎用大剂量清洁液灌肠。2.6 休息与出院指导 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3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或强体力劳动,定期超声检查,以防脾脏出血发生。出院后如突然出现腹部不适、大汗淋漓等情况要及时就诊。3 讨论3.1 护理工作的分期和重点内容 患者入院后早期,病情多较危重。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迅速建立多条可靠的静脉通道;熟练使用监测设备,严密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以及腹痛、腹胀程度的变化情况,保证胃管和尿管通畅,为诊治提供可靠依据;随时做好中转手术治疗的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心理护理重点是关心安慰患者,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一般经积极治疗35天后脾出血已停止,病情趋于稳定。护理工作的重点应逐渐从抢救转为基础和生活护理:(1)每天至少46次的定时测量记录生命体征、尿量以及腹部情况的变化。(2)患者仍需绝对卧床,避免剧烈的体位变化。(3)加强基础和生活护理。每2 h由多名护士协助患者缓慢翻身,并进行皮肤护理,按摩受压和下肢部位,防止褥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注意口腔护理,配合雾化吸入帮助患者轻轻咳痰,避免发生肺不张、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经23周治疗后无再次出血,则进入恢复期。患者从下床活动到出院和出院后复查均包括在此期内。估计应至少为23个月。此期临床治疗已基本停止,而护理工作不能松懈,以卫生宣教和护理指导为重点。因有再次出血发生可能,患者在院期间不能单独外出活动,各项检查均应由护理人员陪伴,严禁患者私自离院。患者出院时,出院指导要认真具体,强调避免剧烈运动和遭受外力撞击,避免单独外出活动,以免发生危险。注意有规律的作息和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用力咳嗽或排便。强调随时注意病情变化,严格按医嘱来院复查直至治疗完全结束。3.2 护理体会 脾脏是人体内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脾破裂占腹部外伤的40%50%,治疗有手术行脾切除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目前研究认为脾脏在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脾脏具有造血、储血、免疫调控等多种功能。脾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血栓栓塞性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甚至可能发生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研究指出:脾脏血管按脾段呈扇型分布,脾损伤多为与脾轴垂直的段间破裂,脾门的大血管破裂比较少见。脾脏存储血小板的数量达全血的1/3,加上段端血管收缩和脾脏本身代偿性收缩,有控制出血的倾向。这些特点为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4。所以,20世纪70年代后,各种保脾性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脾破裂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组19例脾破裂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亦证实了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破裂是保留脾脏的一种重要措施。但是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只有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才能使非手术治疗正常进行。在护理过程中对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要求较高,护士必须掌握观察内容和监测指标,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及时准确地将病情变化和监测结果反馈给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非手术治疗应掌握适应证,在护理工作者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定要遵循“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做好护理监测,掌握临床护理要点,以便挽救患者生命。【参考文献】1 刘建萍,马永胜.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护理研究,2008,15:1355.2 姜洪池.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