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聚焦第2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课件_第1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聚焦第2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课件_第2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聚焦第2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课件_第3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聚焦第2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课件_第4页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聚焦第2讲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浙江专用,第2讲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1)共同点:动植物细胞都有_、_、 _。 (2)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_和_,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大的_,而动物细胞没有。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_,如细菌。 (2)真核细胞:具有_的细胞,如常见的动植物、真菌等。 (3)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核,【例1】 (2016,临沂)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的结构是( )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壁和液泡 C细胞壁、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分析】 根毛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根毛细胞由于不见光没有叶绿体,所以根毛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B,1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为植物细胞的是_。 (2)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结构是_、_和_。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_中,的作用是_。 (4)吃西瓜感到很甜,糖分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乙,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液泡,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细胞壁:_和_功能(植物、真菌和细菌具有); (2)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交换; (3)细胞质:是细胞进行_的场所; (4)细胞核:内含_(DNA),与遗传有关,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叶绿体:在_内,是进行_的场所(绿色植物特有的); (6)液泡:内含_,细胞液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2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保护,支持,物质,生命活动,遗传物质,细胞质,光合作用,液体,【例2】 (2016,滨州)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2(2016,茂名)下列有关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人体的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B分布于植物和动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C细胞膜在高温下不再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均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A.并不是人体的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如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细胞核,A错误;B.分布于植物和动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分别属于保护组织和上皮组织,B错误;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的进出的功能,高温会破坏细胞膜的功能,C正确;D.植物细胞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如植物的根部细胞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C。,C,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线_ _通光孔标本_镜筒_眼 3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便于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直至视野里看到明亮的圆形光斑为止; (3)放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两端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反光镜,遮光器,物镜,目镜,(4)调焦:先用眼看物镜,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玻片,然后左眼看目镜,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5)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用铅笔点出疏密不同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6)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在镜筒上方盖上塑料盖。同时镜筒下降,两个物镜朝前放置。反光镜要竖放。,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显微镜镜头的辨别 (1)目镜:直插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螺旋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判断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位置 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1)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 (3)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7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与玻片的移动方向 (1)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 (2)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越小,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例3】 (2016,张家界)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B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C若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D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及整理的等步骤,注意掌握,灵活应用。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少,A正确;B.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小,B正确;C.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上方移动,C正确;D.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错误。,3(2016,东营)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解析】A.若室内细胞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正确;B.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右下方移到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右下方,B错误;C.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C错误;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D错误;故选A,A,1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方法:取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料在液体中展平或涂抹盖上盖玻片(防止产生气泡)染色、吸余液贴标签。 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_; (3)撕:把洋葱片切成小块,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_表面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_; (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防止盖玻片下出现_; (5)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_(或_); (6)吸:在另一侧用_吸水,使_全部标本。,清水,内,展平,一侧,气泡,红墨水,碘液,吸水纸,染液浸润,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用干净的_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 (3)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_上沿_方向_几下; (4)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_几下; (5)盖:用_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盖在水滴上,避免出现_; (6)染:在盖玻片一侧滴加_(或_); (7)吸:用_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纱布,生理盐水,内壁,同一,轻刮,涂抹,镊子,气泡,亚甲基蓝溶液,稀碘液,吸水纸,4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便于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_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6)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疏密,【例4】 (2016,衡阳)小芳在2016年衡阳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实验三,如图1表示她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在步骤的操作过程中,小芳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液泡,(2)步骤染色过程滴的染色用液体是_。 (3)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_(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4)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填序号)。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方移动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稀碘液,和,右下,【分析】 由图1可知:是滴、是取、是盖、是染、是吸。(1)植物细胞的液泡里面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酸甜苦辣的一些物质及色素;小芳同学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2)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染色过程滴的染色用液体是稀碘液。(3)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图1中所示的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4)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则显微镜放大倍数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和。(5)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4(2016,黑龙江)小强利用显微镜观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 (2)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_、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 (3)若小强想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_准焦螺旋。 (4)小强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倍。,生理盐水,细胞壁,细,50,1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2(2016,鄂州)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B植物的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C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D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D,D,3(2016,潍坊)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上 D向下,A,4(2016,厦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不宜观察,应该( ) A移动装片 B更换目镜 C更换物镜 D调亮视野,A,5下列关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生理盐水 B用消毒的牙签在牙齿上刮几下 C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 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解析】A.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A正确;B.应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以便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不是在牙齿上刮,B错误;C.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C正确;D.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D正确。故选B,B,6(2015,宁波)如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该结构与生物的_密切相关。,生理盐水,细胞核,遗传,【解析】(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7(2016,连云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蚕豆叶片徒手切片后,都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分析回答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做法是: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_,然后缓慢放平,盖在载玻片上的洋葱表皮上。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清晰地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_,该结构在生物的遗传中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制作蚕豆叶片徒手切片时,要在培养皿内挑选_的材料,用毛笔挑起,制成临时切片。,水滴,细胞核,最薄,8(2016,株洲)我们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是从观察细胞开始的,如图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