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1.石油地质学 2.干酪根3.区域盖层 4.生物标志化合物5.内陆裂谷盆地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35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可供选择答案(a、b、c、d)中选一个最合题意答案(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之)。 1.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 a. 18591900年; b. 1901年-1925年; c. 1926年1960年; d. 1961年现今。 2.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 a. 75%80%;b. 82%83%;c. 85%90%; d. 83%87%。 3.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 a. 9%11%;b. 11%20%; c. 11%14%; d. 21%24%。 4.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 a. 单调减少; b. 单调增加;c. 从增加到减少; d. 没有规律。 5.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 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d. 石蜡环烷型。 6.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 a. 石蜡型;b. 环烷型;c. 芳香中间型; d. 石蜡环烷型。 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 a. 高蜡低硫;b. 高硫低蜡; c. 高硫高蜡; d. 低硫低蜡。 8.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 a. Ni/V大于1;b. V/Ni大于1; c. Ni/V等于1; d. V/Ni等于2 9.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 a. 氯化钙型;b. 氯化镁型;c. 硫酸钠型;d. 重碳酸钠型。 10.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 a. e/d;b. 2e/d; c. 3e/d; d. e/(18d)。 11.设圆柱状褶皱岩层厚度为T、曲率半径为R,它的近似孔隙度是何表达式? a. T/R;b. 2 R/T;c. 2 T/R; d. T/(2R)。 12.设圆柱状褶皱岩层厚度为T、曲率半径为R、裂缝间距为D,平行该褶皱轴方向的近似裂缝渗透率是何表达式? a. D4(T/R)2 /48; b. D(T/R)3 /48; c. D2(T/R)3 /48; d. 21011 D2(T/R)3。 13.储集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 天然气的相对渗透率是何种情形? a. 等于石油的有效相渗透率; b. 大于气的相对渗透率; c. 小于水的相对渗透率; d. 小于1。 14.用压汞法研究储集层孔隙结构时,排驱压力越大, 该储集层物性是何种情形? a. 物性越好; b. 平均孔隙度越大; c. 孔隙结构越好; d. 孔隙结构越差。 15.储集层成岩后生变化中,哪种胶结方式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对最好? a. 搭桥式; b. 基底式; c. 薄膜式; d. 分散质点式。 16.溶解作用通常使石灰岩物性发生何种变化? a. 孔隙度增加; b. 孔隙度减小; c. 没有变化; d. 渗透率变小。 17.下面有关盖层的叙述哪个最有道理? a. 泥质岩总是盖层; b. 碳酸盐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c. 碎屑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d. 足够厚度泥质岩层多数情形下是盖层,但有些情况下不能成为盖层。 18.断层圈闭属于何种圈闭? a. 岩性圈闭; b. 不整合圈闭; c. 构造圈闭; d. 复合圈闭。 19.水动力背斜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 a. 岩性油气藏; b. 不整合油气藏; c. 构造油气藏; d. 复合油气藏。 20.潜山型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 a. 岩性油气藏; b. 不整合油气藏; c. 构造油气藏; d. 复合油气藏。 21.水动力油气藏中油水界面的倾角与储集层中水的渗流速度存在何种关系? a. 反比关系; b. 正比关系; c. 无关;d. 时而正比时而反比。 22.烃源岩发生温度增加时对排烃有什么影响? a. 不利于排烃;b. 有利于排烃; c. 无影响; d. 可能不利。 23.黏土矿物脱水对排烃有什么影响? a. 不利于排烃;b. 有利于排烃;c. 无影响;d. 可能不利。 24.目前认为烃源岩排烃主要通道是什么? a. 微裂缝系统;b. 孔隙系统;c. 缝洞系统; d. 孔洞系统。 25.一般认为微裂缝系统排油时,石油主要呈何种相态? a. 分子扩散;b. 胶体溶液;c. 分子溶液; d. 连续相和混合相。 26.关于流体势和该流体的力场强度关系下面哪种叙述正确? a. 力场强度等于势梯度; b. 力场强度绝对值等于势梯度; c. 力场强度等于负的势梯度;d. 力场强度等于势梯度绝对值。 27.关于流体势和该流体的力场强度方向关系下面哪种叙述正确? a. 力场强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相反; b. 力场强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一致; c. 力场强度方向平行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一致; d. 力场强度方向斜交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相反。 28.产烃率是指_ a. 单位质量的烃源岩生成的烃的量;b. 单位质量的有机质生成的烃的量; c. 坳陷中烃源岩生成烃的量; d. 坳陷中有机质生成的烃的量。 29.产烃丰度是指_ a. 单位体积的烃源岩产烃量;b. 单位体积的有机质产烃量; c. 单位面积的烃源岩产烃量;d. 单位面积有机质产烃量。 30.排烃率是指_ a. 单位体积的烃源岩排烃量;b. 单位体积的有机质排烃量; c. 烃源岩排烃量比生烃量; d. 烃源岩的生烃量比产烃量。 31.聚集系数是指_ a. 生烃量比烃的地质储量; b. 烃的地质储量比生烃量; c. 排烃量比生烃量; d. 烃的运移量比生烃量。 32.“上覆式”生、储、盖组合是指_ a. 储集层下伏于烃源岩的组合; b. 烃源岩下伏于储集层的组合; c. 烃源岩在不整合面下的组合; d. 储集层在不整合面下的组合。 33.盐丘型油气聚集带属于_ a. 构造类油气聚集带; b. 复合类油气聚集带; c. 刺穿型油气聚集带; d. 地层类油气聚集带。 34.关于礁型复合油气田的下列叙述哪个最合理? a. 多于一个礁型油气藏的集合; b. 单个礁型油气藏; c. 礁型油气藏与断裂型油气藏的集合; d. 以礁型油气藏为代表的各种油气藏的集合。三、如何评价烃源岩?(15分)四、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机理(15分)。五、识图题(20分):图1中等值线是储集层与上覆盖层的界面构造等高线(深度,单位是米),在静水条件下,请:(1)标出溢出点(4分);(2)画出圈闭面积(3分);(3)估算闭合高(3分);(4)指出圈闭类型(4分);(5)画出储集层与上覆盖层的界面下油滴O1和O2的运移路径(图幅内)(6分)。A 图B 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 第三套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1、石油地质学 2、干酪根 3、区域盖层 4、生物标志化合物 5、内陆裂谷盆地 (参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材教材陈荣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4)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35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可供选择答案(a、b、c、d)中选一个最合题意答案(用相应的字母表示之)(红字为答案)。1、油气藏“背斜说”诞生于近代近代石油工业发展哪个阶段?a. 18591900年; b. 1901年-1925年; c. 1926年1960年; d. 1961年现今。2、石油中碳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75%80%; b. 82%83%; c. 85%90%; d. 83%87%。3、石油中氢元素含量变化一般认为在哪个范围?a. 9%11%; b. 11%20%; c. 11%14%; d. 21%24%。4、石油中正构烷烃随石油馏分比重增大呈现那种变化规律?a. 单调减少; b. 单调增加; c. 从增加到减少; d. 没有规律。5、石油中芳烃和氮硫氧化合物含量为38%,环烷烃含量为25%,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 b. 环烷型; c. 芳香中间型; d. 石蜡环烷型。6、石油中石蜡烃含量为60%,环烷烃含量为10%,该石油属于哪类石油?a. 石蜡型; b. 环烷型; c. 芳香中间型; d. 石蜡环烷型。7、陆相石油蜡、硫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高蜡低硫; b. 高硫低蜡; c. 高硫高蜡; d. 低硫低蜡。8、海相石油微量元素镍(Ni)和钒(V)含量具有何种特征?a. Ni/V大于1; b. V/Ni大于1; c. Ni/V等于1; d. V/Ni等于29、油田水中氯、钠和镁三个离子的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比:(ClNa)/Mg小于1大于0,该油田水是何种类型油田水?a. 氯化钙型; b. 氯化镁型; c. 硫酸钠型; d. 重碳酸钠型。10、设某岩层两组相互垂直裂缝的间距均为d、裂缝宽度均为e,它的近似裂缝孔隙度是何表达式?a. e/d; b. 2e/d; c. 3e/d; d. e/(18d)。11、设圆柱状褶皱岩层厚度为T、曲率半径为R,它的近似孔隙度是何表达式?a. T/R; b. 2 R/T; c. 2 T/R; d. T/(2R)。12、设圆柱状褶皱岩层厚度为T、曲率半径为R、裂缝间距为D,平行该褶皱轴方向的近似裂缝渗透率是何表达式?a. D4(T/R)2 /48; b. D(T/R)3 /48; c. D2(T/R)3 /48; d. 21011 D2(T/R)3。13、储集层中油、气、水三相共存时, 天然气的相对渗透率是何种情形?a. 等于石油的有效相渗透率; b. 大于气的相对渗透率; c. 小于水的相对渗透率; d. 小于1。14、用压汞法研究储集层孔隙结构时,排驱压力越大, 该储集层物性是何种情形?a. 物性越好; b. 平均孔隙度越大; c. 孔隙结构越好; d. 孔隙结构越差。15、储集层成岩后生变化中,哪种胶结方式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对最好?a. 搭桥式; b. 基底式; c. 薄膜式; d. 分散质点式。16、溶解作用通常使石灰岩物性发生何种变化?a. 孔隙度增加; b. 孔隙度减小; c. 没有变化; d. 渗透率变小。17、下面有关盖层的叙述哪个最有道理?a. 泥质岩总是盖层; b. 碳酸盐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c. 碎屑岩不可能成为盖层; d. 足够厚度泥质岩层多数情形下是盖层,但有些情况下不能成为盖层。18、断层圈闭属于何种圈闭?a. 岩性圈闭; b. 不整合圈闭; c. 构造圈闭; d. 复合圈闭。19、水动力背斜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a. 岩性油气藏; b. 不整合油气藏; c. 构造油气藏; d. 复合油气藏。20、潜山型油气藏属于何种油气藏?a. 岩性油气藏; b. 不整合油气藏; c. 构造油气藏; d. 复合油气藏。21、水动力油气藏中油水界面的倾角与储集层中水的渗流速度存在何种关系?a. 反比关系; b. 正比关系; c. 无关;d. 时而正比时而反比。22、烃源岩发生温度增加时对排烃有什么影响?a. 不利于排烃; b. 有利于排烃; c. 无影响; d. 可能不利。23、黏土矿物脱水对排烃有什么影响?a. 不利于排烃; b. 有利于排烃; c. 无影响; d. 可能不利。24、目前认为烃源岩排烃主要通道是什么?a. 微裂缝系统; b. 孔隙系统; c. 缝洞系统; d. 孔洞系统。25、一般认为微裂缝系统排油时,石油主要呈何种相态?a. 分子扩散; b. 胶体溶液; c. 分子溶液; d. 连续相和混合相。26、关于流体势和该流体的力场强度关系下面哪种叙述正确?a. 力场强度等于势梯度;b. 力场强度绝对值等于势梯度; c. 力场强度等于负的势梯度;d. 力场强度等于势梯度绝对值。27、关于流体势和该流体的力场强度方向关系下面哪种叙述正确?a. 力场强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相反;b. 力场强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一致; c. 力场强度方向平行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一致;d. 力场强度方向斜交于等势面,并与流体势梯度方向相反。28、产烃率是指_a. 单位质量的烃源岩生成的烃的量;b. 单位质量的有机质生成的烃的量; c. 坳陷中烃源岩生成烃的量;d. 坳陷中有机质生成的烃的量。29、产烃丰度是指_a. 单位体积的烃源岩产烃量;b. 单位体积的有机质产烃量; c. 单位面积的烃源岩产烃量;d. 单位面积有机质产烃量。30、排烃率是指_a. 单位体积的烃源岩排烃量;b. 单位体积的有机质排烃量; c. 烃源岩排烃量比生烃量;d. 烃源岩的生烃量比产烃量。31、聚集系数是指_a. 生烃量比烃的地质储量; b. 烃的地质储量比生烃量; c. 排烃量比生烃量; d. 烃的运移量比生烃量。32、“上覆式”生、储、盖组合是指_a. 储集层下伏于烃源岩的组合; b. 烃源岩下伏于储集层的组合; c. 烃源岩在不整合面下的组合; d. 储集层在不整合面下的组合。33、盐丘型油气聚集带属于_a. 构造类油气聚集带; b. 复合类油气聚集带; c. 刺穿型油气聚集带; d. 地层类油气聚集带。34、关于礁型复合油气田的下列叙述哪个最合理?a. 多于一个礁型油气藏的集合; b. 单个礁型油气藏; c. 礁型油气藏与断裂型油气藏的集合; d. 以礁型油气藏为代表的各种油气藏的集合。三、 如何评价烃源岩?(15分)(红字为答题要点) 答:从有机质丰度、体积、类型、成熟度等方面论述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公司迎新年年会活动总结
- 2025年非遗项目资金申请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电商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挑战
- 玉米深加工项目财务预算与成本控制
- 储备库消防演练与灾后恢复方案
-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 浙江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餐饮企业食品原材料验收标准与规范
- 2025山西临汾市洪洞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GB/T 46010-2025信息技术矿山大数据技术要求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第4章 动车组车体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某某公司省长市长质量奖申报自述材料
- 2022年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 电影预算表格(双语)
- SJG 09-2020 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
- (5个等级)任职资格素质标准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