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虚劳课件虚劳钟.ppt_第1页
课件:虚劳课件虚劳钟.ppt_第2页
课件:虚劳课件虚劳钟.ppt_第3页
课件:虚劳课件虚劳钟.ppt_第4页
课件:虚劳课件虚劳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虚劳,贵阳中医二附院内科教研室,目的要求,1、掌握虚劳的概念、病位、辨证要点; 2、掌握虚劳各证型的症治及方药; 3、熟悉虚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 则、治疗大法; 4、了解虚劳的西医学相关疾病、相关检 查、转归预后及临床 证要点。,病例 女,42岁,92年3月入院 有机农药厂工作,长期接触苯。 入院时,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纳差,口淡,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严重下降,骨髓抑制。,问题 ?,该患者的中医诊断是什么? 该病病因病机有何特点? 该患者中医辨证属什么证型? 请说出治法及方药。,一、概述,1、定义: 虚劳又称虚损,是指以临床两脏或多脏虚损、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功能虚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2、历史沿革 (1)内经提出虚证的提纲及主要特点: 提纲: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精气夺则虚”。 主要特点:调经论篇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2)难经创“五损”之说: 难经十四难提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3)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证治分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类,在治法上,着重温补脾肾,并提出扶正祛邪,祛瘀生新等治法,首倡补虚不忘治实的治疗要点,创制了薯蓣丸、大黄 虫丸等有名方剂。,(4)诸病源候论提出五劳、六极、七伤 并论述了各类症状: 五劳指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 劳五种劳损。 六极指五脏劳损至极伤其所主而表现 的气、血、筋、骨、肌、精的虚 证。 七伤诸因所致的心、肝、脾、肺、 肾、形、志七种劳伤。 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5)金元以后医家对虚劳的证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李东垣脾胃论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 朱丹溪丹溪心法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对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 汪绮石重视肺、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指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清代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3、西医学范围: 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证的范围。 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疾病、营养缺乏、新陈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系统多种慢性消耗性和功能衰退性疾病,发展至严重阶段,呈现慢性虚弱症状为主者,皆可参照本篇论治,1、先天不足: 父母体虚,遗传缺陷 胎中失养,孕育不足 素体亏虚 喂养失当,营养不良 因虚易病,病后难愈, 脏腑阴阳气血亏虚 虚劳,二、病因病机,2烦劳过度: 忧郁思虑 损伤心脾 劳神太过 因损致虚 早婚多育 伤肾耗精 房劳太过 久虚不复 虚劳,股市,名利,多子,3饮食所伤 饥饱不调,营养不良 嗜酒太过,损伤脾胃 嗜欲偏食,营养不均,脏腑经络失养 气血来源不足,因损致虚,虚劳,4误治失治 诊断有误,药不对证 误伤正气 用药不当,药毒过投,因病致虚 久虚不复 虚劳,毒,5外邪入侵 感受疫毒、有毒气体 伤及脏腑 、粉尘、射线等因,耗伤气血,虚劳,病因:因损致虚;因病致虚; 病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久虚不复 病位:五脏 病性:气、血、阴、阳亏虚(虚损),归纳:,病机转化:正气恢复 多脏俱虚 气血两虚 阴阳不足,(一)诊断 1、病史:有长期慢性病史; 2、存在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 3、临床症状:神疲乏力,倦怠; 4、体征:慢性病面容,形容枯槁,瘦削 肉脱或臃肿虚浮。,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二)相关检查 理化检查:贫血、白血球减少、低蛋白 血症等 免疫功能检查、内分泌测定等,(三)鉴别诊断 (1)肺痨: 病因:正气不足,痨虫侵袭 病理:阴虚火旺 表现: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 消瘦、 传染性 (2)其他病证中的虚证: 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 虚劳:一系列脏腑精气亏损症候,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 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气虚损者主要表现面色萎黄、神疲体倦、懒言声低、自汗、脉细; 血虚损者主要表现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头晕眼花、脉细; 阴虚损主要表现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阳虚损者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 2、辨清虚劳病因,分清兼次症有无,(二)治疗原则: 1、原则:补益为基本原则。“虚则补之”、“损者益之” 2、方法: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3、注意: 重视调补脾肾 有邪适当祛之 药疗食疗兼施,重视脾肾 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是水谷、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元,所以补益脾肾在虚劳的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有邪适当祛之 扶正祛邪,补中有泻。对于虚中夹实及兼感外邪者,从辩证的关系看,祛邪亦可起到固护正气的作用,防止因邪恋而进一步损伤正气。,1、肺肾气阴亏虚 主症:呼吸浅短难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声音 低怯,五心烦热,面色潮红,腰膝酸软,小 便不利或小便自遗。 兼症:时寒时热,畏风自汗,易感冒;形体消瘦, 盗汗,干咳少痰,或喘甚,张口抬肩,冷汗 淋漓,口唇紫绀。 舌脉:舌质嫩红或淡胖,少苔;脉细弱或浮大无 根。 治法:补肺益肾,培元摄纳,(三)分证论治,代表方:生脉散合大补元煎 药物: 人生、麦冬、五味子;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当归、山茱萸、炙甘草 (人参) 加减:自汗者加麻黄根、牡蛎; 五心烦热,面色潮红,盗汗者者 加鳖甲、地骨皮、知母、浮小麦; 喘甚者加蛤蚧、鹅管石,2、心脾气血不足 主症:心悸怔忡,彻夜难眠,食少腹胀, 大便溏薄,肌肤紫斑,齿衄、鼻衄。 兼症:头晕健忘,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女 子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 舌脉:舌质淡嫩;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代表方:归脾汤,药物: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龙 眼;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甘草 加减: 大便溏薄者加山药、苡仁、砂仁; 肌肤紫斑,齿衄、鼻衄者,加仙鹤草、三七、藉节; 女性月经不止者加柴胡、升麻、蒲黄等。,3、肝肾精血不足 主症:头晕目眩,面色不华,胸胁隐痛,筋脉拘 急,形体消瘦,发落齿摇,腰酸耳鸣。 兼症:肢体麻木,肌肤枯糙,足痿无力;妇女月 经不调甚至闭经;男子精少不育或遗精早 泄。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益肝肾,养血填精 代表方:河车大造丸,药物:紫河车、人参;当归、生地、龟板; 杜仲、牛膝、天冬、麦冬、五味子 加减: 形体消瘦,发落齿摇,腰酸耳鸣者,加鹿茸、海狗肾、虫草、淫羊藿; 肢体麻木,肌肤枯糙,筋脉拘急者,加木瓜、白蒺藜; 男生遗精者加芡实、金樱子; 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白术; 胸胁疼痛者加郁金、香附。,4、脾肾阳虚 主症: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脘腹冷痛, 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面浮肢肿。 兼症:面色苍白,形神衰惫,纳少,小便 不利。 舌脉: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细弱或沉 缓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 药物: 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附子)、桂枝;泽泻、茯苓、丹皮 加减: 如下肢浮肿,小便少,加牛膝、车前子; 五更泄者,加四神丸; 久泻久痢者,加党参、白术、苡仁、扁豆、砂仁、草豆蔻、乌梅、诃子等; 如阳虚无力,血行不畅,见舌质紫暗者,加红花、丹参、泽兰。,5、心肾阳虚 主症:心悸怔忡,小便不利,面浮肢肿。 兼症:畏寒肢冷,唇甲青紫,神倦乏力,胸闷 气喘。 舌脉:舌质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细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通阳化气 代表方:拯阳理劳汤合右归丸,药物: 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大枣;附子、肉桂、生姜;熟地、山萸肉、枸杞、山药;杜仲,甘草。 加减: 面浮肢肿,小便不利者,可合用实脾饮; 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淫羊藿、鹿茸; 有气滞血瘀者,加川芎、郁金、丹参、桂枝; 若肾虚不纳气者,加补骨脂、蛤蚧,6、肾阴阳两虚 主症:腰膝酸软,下肢痿弱,颧红,耳鸣,骨 蒸,盗汗或形寒肢冷。 兼症:头晕目眩,午后潮热,毛发干枯,口干 舌燥,唇若涂丹,男子遗精、阳痿,女 子月经不调。 舌脉:舌光红少津,或舌质淡胖,边有齿痕; 脉细数,或虚大而迟。 治法:滋阴补阳,培元固本 代表方:偏阳虚者用右归丸;偏阴虚者左归丸,药物: 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 左归丸: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 加减: 阴虚炎旺较重者,加知母、黄柏、地骨皮; 遗精、尿浊如膏者加金樱子、桑螵蛸、覆盆子或用金锁固精丸; 面浮肢肿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或合五苓散。,7、正虚瘀结 主症:面色萎黄或黎黑,肌肤甲错,形体消瘦,腹胀满或有积块。 兼症:食少,或不能进食,或伴鼻衄、齿衄、黑便、咯血等,唇甲暗淡。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代表方:大黄蛰虫丸,药物: 大黄、蛰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芍药、生地;杏仁;黄芩;甘草。 加减: 气血亏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当归; 腹内积块者,加三棱、莪术、丹参、石见穿; 有出血者,加参三七、白茅根、藉节、蒲黄、阿胶。,五、转归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病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关。,六、临证要点,1、消除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是治疗的关键; 2、处方用药要注意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生理特点。 3、治疗要重视补益脾肾。 4、调补时处方用药要平和; 5、要重视综合治疗。,小结,【结语】 一、概念、病因病机。 二、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三、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益。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并应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应注意气血阴阳相兼为病及五脏之间的转化。 四、护理及饮食调摄对促进虚劳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五、其转归及预后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脾虚证机制的研究: 关于调补脾胃: 肾虚证机制研究: 至虚有盛候:,研究发展,复习思考题,一、虚劳和肺痨有何区别和联系? 二、虚劳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三、虚劳的治疗为什么当重视补益脾肾? 四、简述虚劳各证型的主症、治法和代表方?,李XX,男,56岁。 1976年肺癌手术后,经化疗、放疗后自觉全身无力,呼吸浅促,动则甚,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畏风自汗,干咳少痰。脉弱无力,舌苔薄白。 体检:形体消瘦,面色潮红,精神不振,语声低,动则气促。双肺未闻罗音。心率98次/分,律整。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00/立方毫米,余尚正常。,病例1,中医诊断? 虚劳 证型? 肺肾阴虚 治法? 补肺益肾,培元摄纳 方药? 生脉散合大补元煎,病例2,陈XX,58岁,中学老师。94年4月23日入院。 病史:患高血压病21年。1年前出现夜尿频多,少寐多梦,头晕乏力,视物不清,腰酸膝软,口干咽燥。近日上述症状加重,并发现双下肢浮肿,到本院求医而入院。检查发现:高血压心,冠心,肝硬化,双肾萎缩。肝代偿功能尚可,慢性肾功能衰竭。 舌质偏红,薄白苔,脉细数。,中医诊断? 虚劳 证型? 肾阴阳两虚 治法? 滋阴补阳,培元固本 方药? 左归丸加减,病例3,龙xx,女 21岁,93年入院。 一贯月经量多。是月崩漏,平素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动则更甚,健忘失眠,乏力纳差,腹胀便溏,唇甲淡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