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课件: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一 疖 二 痈 三 急性蜂窝织炎 四 丹毒 五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六 脓肿,2019,-,1,概念:俗称疖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病理:疖的发生于皮肤不洁、擦伤、局部摩擦、环境温度较高或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有关。 临床表现:1、初期 局部皮肤红、肿、痛的小结节,然后肿大; 2、化脓后 其中心处先呈白色,触之有波动感继而破溃流脓并见 黄白色脓栓,脓栓脓液流尽后,局部炎症可以消退愈合; 3、有的疖无脓栓,自溃稍迟。 处理原则:1、早期促进炎症消退 红肿阶段可以选用热敷、超声波、红外线 等治疗,也可敷贴中药黄金三、玉露散活鱼石脂软膏。 2、局部化脓时及早排脓 疖顶见脓点活波动感可以石碳酸点涂活 用针头刀尖剔出,禁止挤压,出脓后敷以呋喃西林活化 腐生机中药 3、抗菌治疗 如有头疼、发热、全身不适症状,可以选用青霉素 等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要予以降糖治疗,第一节 疖,2019,-,2,护理方面,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疼痛 与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化脓性感染 护理措施 保持疖周围皮肤清洁,以防感染扩散 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疖,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一面感染扩散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 疖化脓切开引流后,应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操作,促进创口愈合 疖伴有全身症状者,要注意休息,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且不可以随便手术,防止感染扩散,2019,-,3,第二节 痈,概念:痈是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以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病因病理:痈的发生与皮肤不洁、擦伤、人体抵抗力低下等有关,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免疫力弱的老年人和糖尿病人。常发生在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 临床表现:开始为小片皮肤肿硬、色暗红,界限不清,表表面有几个凸起点火脓点疼痛较轻;随病情发展,皮肤肿硬的范围增大,脓点增大变多,中央部为紫褐色凹陷,破溃后呈蜂窝状如同“火山口”状,内含坏死组织和脓液。痈可以像周围和深部组织伐善,伴区域淋巴结肿痛。病人多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寒战、发热、食欲不佳和全身不适。严重者可致脓毒症或全身化脓性感染而危及生命。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加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019,-,4,痈,处理原则: 局部处理 初期仅有红肿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鱼石脂软膏、黄金散等敷贴,也可将碘伏稀释10倍后每日涂布3次。痈范围大、中央坏死组织较多者应及时手术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伤口填塞碘伏纱布止血,并每日更换敷料,促进肉芽生长。较大创面者需行植皮术治疗。 全身治疗 及时给予足量和有效的光谱抗生素以控制脓毒症,保证休息,加强营养。 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性问题 疼痛 与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全身化脓性感染,2019,-,5,痈,护理措施 保持痈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痈或感染灶,以防止感染扩散。 伴有全身反应的病人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高能量的食物,以提高人体抵抗力,促进愈合。 严格无菌操作,痈的创面应及时更换敷料,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可敷生肌散,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浓重切开引流者,应及时更换敷料,换药促进切口愈合。 注意个人日常卫生,尤其是夏季,应做到勤洗澡、洗头、理发、剪指甲、注意消毒剃刀等;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及糖尿病病人尤应注意防护。,2019,-,6,急性蜂窝织炎,概念: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和病理:常因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引起,亦可以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播散而形成。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及其他类型链球菌,但是均为厌氧菌。感染灶回流区淋巴结常被累及,常引起脓毒症或菌血症。 临床表现:分为浅表和深部 浅表急性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皮肤和组织的红肿、疼痛,病变边界不清 ,并向四周蔓延,中央部位常出现缺血性坏死,若病变组织疏松则疼痛较轻。 深部组织的急性蜂窝织炎,表皮红肿不明显,但是局部组织肿胀和深压痛,全身症状明显,如寒战、高热、乏力、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厌氧性链球菌、拟杆菌和一些肠道杆菌所致的急性蜂窝织炎常发生在一杯肠道泌尿生殖道排出物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伤口处,表现为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脓液恶臭,2019,-,7,急性蜂窝织炎,处理原则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多。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候图片检查病菌种类。病情较重硬取血和脓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局部处理 局部制动,早期中西药湿敷、热敷、理疗。如病变进展,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和清除坏死组织:口底、颌下、颈部登出蜂窝织炎硬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对厌氧菌感染者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高度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准备。 抗菌治疗 抗拒药物一般选用青霉素,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同时用药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全身处理 注意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高热时行物理降温,进食困难者输液维持营养体液平衡;呼吸急促者给予吸氧和辅助通气。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呼吸困难,2019,-,8,一般护理 患者患处制动,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高能量的食物,以增加人体抵抗力,促进愈合。 病情观察 一、对体温较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冰囊、乙醇擦浴),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并监测24小时出入量。 二、特殊部位如口底、颌下、颈部等的蜂窝织炎可能影响病人呼吸,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处理,警惕突发喉头痉挛,做好气管插管的急救准备。 合理应用抗生素 酌情对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厌氧菌感染者,应观察过氧化氢容易冲洗创面和湿敷的效果。,2019,-,9,丹 毒,概念: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好发部位是下肢和面部。 病因病理: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病人常先有皮肤或粘膜的破损,发病后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流区淋巴结也常累计,病变蔓延很快,全身反应较剧,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 临床表现:起病急,开始即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表现为片状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比较清楚。局部有烧灼样疼痛,附近淋巴结肿大、有触痛,但皮肤和淋巴结少见化脓破溃。 处理原则 注意皮肤清洁,及时处理小创口,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静点。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以防复发。在接触丹毒病人或是换药后,应当洗手消毒,防治医源传染,与丹毒相关的足癣、溃疡、鼻窦炎等应该积极治疗避免复发,2019,-,10,护理诊断及护理相关问题 疼痛 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做好床边隔离,防治接触性传染。 观察局部和全身症状,及时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丹 毒,2019,-,11,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概念: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引起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病因病理:浅部急性淋巴管炎在皮下结缔组织内,沿集合淋巴管蔓延。浅部淋巴结炎好发部位为颈部、腋窝和腹股沟,也可在肘内侧和腘窝部。致病菌常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来源于口咽部炎症、足癣、以及各种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灶。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非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管状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以皮下筋膜为界,可分为浅、深两种。浅层淋巴管炎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中医称之为“红丝疔”,触之硬有压痛;深层淋巴管炎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 全身表现 因致病菌毒力和原发感染程度而不同。病人常有全身不适、寒战、发热 、头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2019,-,12,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处理原则 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尽早控制炎症的发展 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病灶;急性淋巴管炎可局部外敷黄金散、玉露散;急性淋巴结炎形成脓肿后,应穿刺抽脓或者切开减压、引流。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问题 疼痛 与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措施 肢体感染者,应该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被动关节活动。鼓励患者经常翻身,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和处理原发病灶,如扁桃体炎、龋齿、手癣及足癣的感染。,2019,-,13,脓 肿,概念:身体各部位发生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的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周围有意完整的脓腔壁将其包绕。 病因病理:脓肿常继发与各种化脓性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及疖等,也可由远处原发感染病灶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管转移而来。此外有些脓肿发生在局部损伤的血肿活异物存留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位置较浅的脓肿,局部隆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的界限清楚,压之剧痛,可由波动感。位置较深的脓肿,局部常无波动感,红肿也多不明显,但是局部有疼痛和压痛,在病变区域可出现凹陷性水肿。寒性脓肿即结核杆菌引起的脓肿,其特点为发展慢,病程长,表面无明显红、肿、热、痛等化脓性炎症表现,但是可以试出波动。 全身表现 大而深的脓肿,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和毒素吸收,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和白细胞计数增加。,2019,-,14,脓 肿,辅助检查 血常规 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多,少数病人有明显的核左移和白细胞中出现中毒性颗粒。病程较长的重症病人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血培养 对于全身感染者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可采血做细菌培养,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并发败血症者可培养出致病菌,连续三次以明确诊断。 脓液细菌培养活涂片检查 对于脓肿形成者可用穿刺或切开所得脓液,常规做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也可做涂片检查。 血生化检查 病情严重者K、Na、Cl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B超 可帮助确定感染所在部位,如有脓肿存在可见“液性暗区” 处理原则 局部治疗 较轻或范围小的浅部感染可局部用药、热敷、理疗;感染较重范围大应予有效抗菌药物;深部感染可以根据疾病类别采取相应治疗,对于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施行手术治疗。 全身治疗 感染重范围大予以有效抗菌药物;贫血、低蛋白血症活全身消耗者,应予输血,特别是脓血症时,可多次适量输入新鲜血,增强机体抵抗力,2019,-,15,脓 肿,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性问题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营养不良 地域机体需要量,与消耗增加有关 潜在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人的局部和全身症状,熟悉脓肿波动征,注意面部颈部感染的发展,尽早发现控制颅内化脓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监测体温,体温过高,应限制患者活动,保持安静状态,减少产热。体温超过38.5采取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输液,补充机体所需的液体量和热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病监测24小时的出入量。 加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以增强机体的代谢促进毒素的排泄。,2019,-,16,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感染初起时,可局部使用物理退热法、热敷法,使得脓肿消退,限制感染的扩散;感染较重时,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果用药2-3天效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