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北京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汇总.doc_第1页
02-08北京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汇总.doc_第2页
02-08北京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汇总.doc_第3页
02-08北京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汇总.doc_第4页
02-08北京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一 片 树 叶20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21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4分)答案:(1) 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的位置。表述不求一律,意思对即可。(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如答“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也对。 22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6分) 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答案:从今年仲夏开始-去年初冬-今年春天-初夏-暑天-秋季-明年春天。有:生命的转变、转化的过程,生生不息、生命的轮回等。有:珍惜生命、对生命的态度、安宁等。03 夜雨诗意 20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 起? 答:_ _ 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答:_ _ 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产生的关键? 答:_ 答案:“富有的雅士”无法真正欣赏夜雨诗意。作者借此引出自己的话题。 不能。作者认为,美国教授从夜雨中感受的是轻松和潇洒,而作者获得的是对诗意和哲理的深刻领悟。 艰难 2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哪两种美?(3分) 答:_ _ _答案:人在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松快愉悦的美;而当人与自然的较量势均力敌,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22有人认为,“现代”是没有诗意的文明阶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4分) 答:_ _ _ 答案:不同意。因为作者认为现代是人类的生命力和原始创造力的发展;人类仍然会在与自然的较量中产生具有诗意的体验。04普希金之家20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生命气息的载体心灵欲望的载体答案:1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2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内心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21简答。(6分)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答案:本题要求根据本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总起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案: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肯定了解的事实,如苏轼文章、诗词、书法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05合 欢 树19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4分)答案: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愤形成对照。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20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答: 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21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答案:要点: 想表现的是:母爱是普遍的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06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答: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答: 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答: 答案:“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答案: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21.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案: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肯定。07湿湿的想念19.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4分)19.(4分) 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 好的梦想。 【评分参考】 要点一: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 要点二: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20.(6分) 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洞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 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评分参考】 要点一: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 要点二: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要点三:鲜活、流动、有生命的要点四: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21.(4分) 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沉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沉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 这片土地(或沉水)的记忆里。 【评分参考】 要点一: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沉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沉水上) 要点二: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沉水)的记忆里 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08碧云寺的秋色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答案: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3分)【评分参考】要点一: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要点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2分)【评分参考】要点一: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要点二: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答案: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2分)【评分参考】要点一: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要点二: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3分) 【评分参考】 要点一: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 要点二: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20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