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32第六单元复习训练(B卷).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32第六单元复习训练(B卷).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32第六单元复习训练(B卷).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江苏版)9.32第六单元复习训练(B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复习 训练(B卷)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4分)(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懈怠()饭钵() 畏忌()B碣石()藕花()惭色()C红妆()胡骑()咋咋()D竦峙()为学()可汗()2下列加粗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著我旧时裳显著著作B燕山燕国 燕子C可汗汗水 流汗D充当当心 当户织3下列各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康肃忿然曰B我亦无他,惟手熟尔C陈康肃公擅射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4下列与“汝亦知射乎”一句含有不同人称的一项是A悔女知之乎B子何恃而往C吾射不亦精乎D尔安敢轻吾射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事有难易乎?B不闻爷娘唤女声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6下列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何如?B康肃笑而遣之C吾之病在肌肤D旦旦而学之7下列诗句从季节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哇声一片C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春一片红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8从文学常识角度,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二)语言表述(10分)1某餐馆门口贴一副对联,上联是“_,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有关词句填入上联,使对联对仗工整。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哪两句_,_。3望岳中最能表现作者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的诗句是_,_ 。4次北固山下最能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 。5_,寒光照铁衣。6_,清风半夜鸣蝉。二、阅读(26分)(一)(8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按音节划分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常记溪亭日暮B沉醉不知归路C兴尽晚回舟D误入藕花深处2词中的“误”字将_的少女的慌乱形象地表现出来。(2分)3该词表达了词对人对故乡、往事的怀念之情以及_之情。(2分)4该词所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1分)渲染的意境特点是_。(1分)(二)(10分)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父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彼之故,父子相保。1解释加粗的字。(5分)(1)马无故亡而入胡()(2)人皆吊之()(3)此何遽不为福乎()(4)堕而折其髀()(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翻译句子。(2分)(1)其马将胡骏马而归。(2)此何遽不为福乎?3根据此故事写出一句成语来。(1分)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三)(8分)同乡陈在衡先生和蔼有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打着灯笼)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菇(,点然)。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指人死后的第一天至第七天)未邪?”陈讶其语,漫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畏?”鬼曰:“畏啐。”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邪?”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义。(2分)就火:_漫曰:_佯曰:_畏啐:_2“人何足畏”中的“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足够B能够C值得D甘心3为下面语句选择翻译正确的一项。(2分)(1)世言人畏鬼,信乎?(1分)()A世上人说自己怕鬼,这话真实可靠吗?B世上人说人怕鬼,这话可信吗?(2)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1分)()A实在不骗你,我是跟鬼很接近的人呀!B实在不怕你欺骗,我本是跟鬼很接近的人呀!4从宋定伯捉鬼中找出一句与本文中“畏啐”部分一语相应的话。(2分)三、作文(40分)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李白因永王膦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亲爱的同学,当你在重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是否仍为作者欢快的心情和笔下的美景而深深感动呢?现在,假若时光倒流,假若你就是当时的李白,请你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必须采用第一人称。以合理想象,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资料。参考答案一、(一)1C2D3C4C5A6C7C8B(二)1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朔气传金柝6明月别枝惊鹊三、(一)1C2游兴已尽,沉醉不知归路3对大自然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热爱4恬适淡远清幽(二)1(1)丢失(2)慰问(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