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1页
《城市道路》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2页
《城市道路》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3页
《城市道路》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4页
《城市道路》习题集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道路习题集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1、 非直线性系数2、 年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3、 超高4、 横净距5、 导流路6、 道路红线 7、 路拱8、 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9、 施工高度或填挖高度10、 交织段长度11、 道路网密度12、 道路面积密度13、 交通量14、 城市道路横断面15、 路肩16、 变速车道17、 平曲线18、 横向力系数19、 渠化交通20、 停车视距二 填空题1、 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车身宽度和 组成。 2、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的大小。3、 行车视距指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0.1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具体包括: 、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视距、避让障碍物视距等五种。4、 路拱坡度的确定应以有利于 和保障行车安全平稳为原则。5、 交通岛:一般高出路面1525cm,有行人通过时为1215cm。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 、安全岛等。6、 左转车道长度应为停车排队长度与 之和。7、 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包括:明式系统、 和混合系统。8、 匝道的计算行车速度主要是根据 、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9、 站一般设有若干条公交线路,上、下车及换乘的乘客较多,在布置上应注意保护乘客、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尽量避免使换车乘客穿越车行道,同时使换乘步行距离最短。10、 为减少高架道路对沿街建筑通风、采光、噪声的不利影响, 高架道路边缘距房屋至少应有 7m的距离, 故高架道路不宜选在沿街为 的道路上。11、 平曲线指的是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 。12、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13、 汽车在既有纵坡又有弯道的路段上行驶时,曲线内侧行车轨迹较道路中线处短,因而车行道内侧的纵坡相应大于道路中线处的设计纵坡;又由于半径小的曲线上有超高,故车行道外侧纵坡常大于道路的设计纵坡;为了保证汽车在小半径曲线路段上安全而不降速行驶,应将弯道处的纵坡 。 14、 道路定线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定线方法,常用的有 和纸上定线两种方法。15、 右转车道长度包括 和直线段两部分。16、 使人、车分离,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顺序行驶,在道路上划线,用绿地和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流过。17、 立体交叉按照交通功能分为:分离式立交和 立交。18、 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 。19、 停靠站的布置形式有:沿路侧带边设置和沿两侧 边设置。20、 标高计算线网主要有 、圆心法、等分法和平行线法4种。21、 中国的城市道路一般分为四类:( )。22、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 )的分界线。23、 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24、 交通流的三项标志:( )25、 通行能力按车流状态,分为( )26、 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 )27、 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 )28、 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 )29、 立体交叉按结构物形式分类:( );按交通功能分类:( )30、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 )31、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的大小。32、 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者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叫( )。33、 道路平面线性设计步骤是:1( );2选择并计算平曲线;3编排路线桩号;4绘制平面图。34、 为了使路线顺适,行车安全平稳,路容美观等原因,需要在路线纵坡转折处设置曲线使之缓和,这种曲线称为( )。35、 从直线段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横坡的过渡段称为( ),为了( )和( )对其加以规定。36、 缓和曲线的作用有( )、( )、( )。37、 交叉口的附加车道包括( )、( )、( )。38、 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多于( )或( )辆小汽车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39、 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 )、( )、( )、( )、( )、( )及( )等进行。40、 标高计算线网主要有( )法,( )法,( )法和( )法。三 判断题1. 城市道路的布局、线形、路型和宽度,除了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外,还要满足许多非交通性的要求,如排除地面水,埋设工程管线,通风、日照、绿化、防火、防震以及城市景观等。 ( )2. 计算行车速度是车辆道路实际行驶车速。 ( )3. 设计小时交通量可以参照其他类似城市规模的道路交通资料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 )4. 道路横断面设计一般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但有时可超越这个范围。( )5. 路肩是靠近车行道加铺路面结构层的部分与路缘带之和。 ( )6. 横向力系数越大,乘客感觉越不舒服。 ( )7. 汽车在城市道路坡道上行驶主要注意汽车轮胎与路表面见得摩擦力不够产生的滑溜现象即可。( )8. 交叉口处车辆和行人纵横交织,交通安全条件最差,在不至行人过分绕行时,可适当减少人行道设置。 ( )9. 收费站通常设在主线上。 ( )10. 经常有雾的地区的平面交叉口必须设置照明。 ( )11. 方格网式路网的缺点是易造成中心交通压力过重,其交通机动性较差,如在小范围内采用此种形式,则容易造成许多不规则形的街坊。 ( )1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中,四块板在交通安全、行车速度、照明、绿化等方面都表现非常好的性能。 ( )13. 交通流的三项标志:车流量、 车流密度、 车速。 ( )14. 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但应便利排水。 ( )15. 一般情况下,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因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同时也就保证了横向倾覆的稳定性。 ( )16. 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均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 ( )17. 车辆交叉通过时,其交叉角度越接近直角越不利。 ( )18. 互通式立交的特点是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 )19. 道路转弯处的灯具不可以安装在直线路段灯具的延长线上,以免使司机误认为是道路向前延伸而导致事故。 ( )20. 非机动车和行人可以在高架道路上通行。 ( )四 选择题1.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道路面积密度应在_之间。 ( )A. 5%15% B. 8%15%C. 10%15% D. 15%20%2.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中不包括 ( )A. 部分互通式立交 B. 完全互通式立交 C. 环形立交 D. 定向立交3. 下列哪项不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 )A. 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增加工程量B. 线形平顺,保证行车安全、迅速C. 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雨水的排除D. 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利条件 4. 以下哪项不是渠化的主要作用 ( )A. 缩小交通流交叉面积,行车有规律B. 减小交叉角C. 为了道路的美观D. 使各方面车辆各行其道5. 以下关于人行横道的方向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垂直于道路使行人过街距离最短 B. 应尽量增大交叉口面积 C. 斜向交叉考虑行人习惯D. 多数人行横道应平行相交道路设置 6. 环道外缘石平面多做成 ( )A. 反向曲线B. 圆弧线C. 复曲线D. 直角7. 棋盘式道路网的缺点是 ( )A. 非直线系数较大 B. 交叉口多C. 道路间距较小 D. 改建难度大8. 一条车行道的宽度有 因素确定。 ( )A. 车身宽度 B. 行车速度 C. 道路等级 D. 分隔带宽度9. 城市道路与公路不一样,通常不设 (不包含特殊路段)。 ( )A. 路肩 B. 分车带C. 路测带D. 路缘石10. 下列哪项不是左转匝道半直接式的通行方式 ( )A. 右出左进B. 右出右进 C. 左出右进 D. 左出左进11.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时,城市快速路适宜选择 断面形式。 ( )A. 一块板 B. 两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12. 下列选项哪个不是缓和曲线的特征 ( )A. 曲率不发生变化,便于车辆行驶B. 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C. 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D.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13. 从乘客的舒适出发,横向力系数值最好不超过 ( )A. 0.1 B. 0.2 C. 0.3 D. 0.4 14. 下列关于交叉口说法错误的是 ( )A. 交叉口的车道数不少于路段上的车道数B. 交叉口的车道数最好比路段上的车道数多设一条C. 主要道路方向进入交叉的车道数等于驶出交叉的车道数D. 驶出方向的车道数少于进入交叉的直行车道数 15. 车辆交叉通过时,其交叉角度越接近直角越有利,这不可以 ( )A. 减少可能发生冲突的路面面积B. 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C. 使车辆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最短D. 易判断被交叉车辆的通过速度16.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同等级道路相交,维持纵坡不变,改变横坡度B. 纵坡度宜不小于2C. 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D. 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17. 方格式道路网的主要缺点是 ( ) A. 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 B. 市中心区交通集中 C. 道路间距较小 D. 改建难度大 18. 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19. 苜蓿叶式立交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般为(B )辆小时。 ( )A. 1300015000 B. 900013000 C. 60008000D. 5000700020.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中不包括 ( )A. 部分互通式立交 B. 完全互通式立交 C. 环形立交 D. 定向立交2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道路面积密度应在_之间。(B )A.5%15% B.8%15%C.10%15% D.15%20%22.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延续下来的道路网布局属于(B )A棋盘式 B.放射式C.自由式 D.混合式23棋盘式道路网的缺点是( B )A非直线系数较大 B.交叉口多C.道路间距较小 D.改建难度大24.方格式道路网的主要缺点是( A ) A.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 B.市中心区交通集中 C.道路间距较小 D.改建难度大 25.下列那种不是国内外常见的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D )A 方格网式 B 放射环式 C 自由式 D 蜘蛛网式26.方格网式路网的主要优点:( B )A 不拘一格,充分结合自然地形 B 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C 道路功能明确D 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27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一般用的地形图的比例尺是(C)。A、1:1000 B、1: 500 C、1:100 D、1:5028一条车行道的宽度有( A)因素确定。A. 车身宽度 B. 行车速度 C. 道路等级 D.分隔带宽度29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时,城市快速路适宜选择(D)断面形式。A、一块板 B、两块板 C、三块板 D、四块板30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A.二次抛物线 B.高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31设计一条城市自行车道的宽度应为(B)m。A、1.5 B、1.0 C、0.8 D、0.632下面哪种形式不是城市断面的常见形式(D)A、单幅路 B、双幅路 C、四幅路 D、五幅板33城市道路与公路不一样,通常不设(A)(不包含特殊路段)。A、路肩 B、分车带 C、路测带 D、路缘石 34路测带不包括(B)A、人行道 B、车行道 C、绿化带 D、公用设施带35路缘石的形状不包括(D)A、立式 B、平式 C、斜式 D、组合式36确定道路小时交通量时,可选取第(C)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A、10 B、20 C、30 D、4037、苜蓿叶式立交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般为(B )辆小时A 1300015000 B 900013000 C 60008000D 500070003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 A)A 人为因素 B自然条件 C交通条件 D环境条件39、下列哪项不是左转匝道半直接式的通行方式(D )A右出左进 B 右出右进 C左出右进 D左出左进40、方格式道路网的主要缺点是(A ) A 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 B 市中心区交通集中 C 道路间距较小 D 改建难度大41、互通式立交根据其立交完善程度和几何形式的不同,可分为(C )种形式A1 B2 C3 D 442、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是道路与道路在不同(B )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A高度 B标高 C空间 D距离43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中不包括( D )。A 部分互通式立交 B 完全互通式立交 C 环形立交 D 定向立交44高速公路同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在控制出入的地点通常设( A )。A 互通式立体交叉 B 分离式立体交叉 C 环形交叉 D 定向Y 形交叉45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中不包括( A )。A 地形条件 B 自然条件 C 环境条件 D 交通条件46城市道路规定进入交叉口的交通量达4000辆小时6000辆小时(小汽车),相交道路为至少为( C )车道以上,才适合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A 二 B 三 C 四 D 五47公路在大城市、重要工业区周围立交的间距为( B )。 A 4km8km B 5km10km C 10km15km D 15km25km48下列立体交叉的类型中属于按结构物形式的为( A )A 下穿式 B 互通式 C 分离式 D 定向式49.下列选项哪个不是缓和曲线的特征 ( )A 曲率不发生变化,便于车辆行驶;B 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C 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D 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50.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D 极限最大半径51.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进行。A 外围 B 内侧 C 两侧 D 边侧52.缓和曲线线形常采用( )线形。A 回旋曲线 B 二次抛物线 C 螺旋线 D 直线53.下列关于缓和曲线的叙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B消除了曲率突变点C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简单D使平面线布置更加灵活、经济、合理54.当道路纵坡度大于5时,为了行车安全和便利,其坡段长度需要加以限制,并相应设置坡度不大于( )的缓和坡段。 A.12% B.23% C.34% D45%55.下列关于横向稳定性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值的大小B. 装载过高时可能发生倾覆现象。C. 横向倾覆条件是D. 横向滑移的条件是56.下列关于视距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B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视距、避让障碍物视距等五种。C会车视距长度不应大于停车视距的两倍。D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57.下列哪项不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 )A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增加工程量B线形平顺,保证行车安全、迅速C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雨水的排除;D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利条件;58.从乘客的舒适出发,横向力系数值最好不超过 ( )A、0.1 B、0.2 C、0.3 D、0.4 59.从汽车营运经济性出发,横向力系数值以不超过( )为宜。A、00.05 B、0.050.10 C、0.100.15 D、0.150.2060.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称为-会车视距。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 )倍。A、1 B、2 C、3 D、461.长路堑地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均应设置不小于( )的纵坡。 A、0.1% B、0.2% C、0.3% D、0.4%62.城市道路中,对凸形转坡处,一般规定当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两相邻纵坡度代数差应该满足 ( )A、0.5% B、1.0% C、1.5% D、2.0%63.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稳定性的条件( )A B C D 64.以下哪项不是渠化的主要作用 ( )A. 缩小交通流交叉面积,行车有规律。 B. 减小交叉角。C. 为了道路的美观 D. 使各方面车辆各行其道。65.车辆在交叉口处会形成交错点,其中对交通影响最大的是 ( )A. 冲突点 B. 会合点C. 分叉点 D. 交叉点66.下列关于交叉口说法错误的是( )A. 交叉口的车道数不少于路段上的车道数B. 交叉口的车道数最好比路段上的车道数多设一条C. 主要道路方向进入交叉的车道数等于驶出交叉的车道数D. 驶出方向的车道数少于进入交叉的直行车道数 67.以下关于人行横道的方向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垂直于道路使行人过街距离最短 B. 应尽量增大交叉口面积 C. 斜向交叉考虑行人习惯D. 多数人行横道应平行相交道路设置 68.车辆交叉通过时,其交叉角度越接近直角越有利,这不可以 ( )A.减少可能发生冲突的路面面积B.大幅度缓解交通拥堵C.使车辆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最短D.易判断被交叉车辆的通过速度69.减少车流的分流、合流角度,一般该角度应控制在( )度的范围内A.2025 B.1520 C.1015 D.253070.交通岛的分类不包括以下 ( )A.方向岛 B.中心岛C.安全岛 D.分流岛71.平面交叉在需要加速合流和减速分流处,应设置加速的或减速的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宽度为( )米A.3.03.5 B.2.53.0 C.1.52.0 D.4.04.572.环道外缘石平面多做成 ( )A.反向曲线 B.圆弧线 C.复曲线 D.直角73.城市道路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设计速度( )计算A.0.70.9倍 B.0.50.7倍C.0.30.5倍 D.1.01.2倍74.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宜做成 ( )A.圆曲线 B.直角C.圆曲线或复曲线 D.直角或复曲线75.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多于( )辆小汽车应增设左转专用车道。A.3或4 B.2或3C.4或5 D.6或776.机动车车道数大于或等于-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m时宜设安全岛 ( )A.5 30 B.6 30C.6 20 D.5 20 77.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同等级道路相交,维持纵坡不变,改变横坡度B. 纵坡度宜不小于2C. 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D. 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五 简答题1. 填上图中交错点的名称。 2. 车辆交叉通过时,其交叉角度越接近直角越有利,为什么?3. 简述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4.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市区一般以500m800m左右为宜;郊区为1000m左右;在交叉口附近设站时,为了不影响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通行能力,一般应离开交叉口50m左右。交通量较少的道路,站位距交叉口不得小于30m。为什么?5. 怎样解决城市道路照明节能的问题。6. 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哪些?7. 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有哪些?8. 立体交叉有什么优越性?9. 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在一次出行中将自行车和轨道交通相结合起来。实行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好处是什么?10. 什么是高架道路?其设计条件是什么?11.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和原则?12. 如何确定标高计算线网?13.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的形状?如何布置?14. 什么是超高?超高的坡度如何确定?15. 城市道路分为哪几个层级?其主要功能是什么?16. 什么是行车视距?行车视距分为哪几种?17. 纵断面设计有那些要求?18. 什么是最大纵坡,其设计值应考虑那些因素?19. 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有哪些分类?20. 左转车道设置的目的和方法?左转车道的长度怎样设定?21. 简述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22. 如何勾绘和调整等高线?23. 城市道路的性质是什么?24. 城市道路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25. 路侧带的主要功能是是什么?26. 设计小时交通量可以根据哪几种方法确定?27. 解释各物理量的含L=1+s=1+vt+kv+l,并解释s包括的内容28. 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什么?车行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什么?车行道条数的确定取决于什么?29. 中国的城市道路一般分为哪四类?30.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几种类型?31. 什么是增长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发展交通量?32. 什么是折线型路拱?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适用于哪种路面?33. 匝道的特性有哪些?34. 什么是立体交叉?3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是什么?36. 何种情况下宜采用立体交叉?37. 立体交叉的优点有哪些?38. 匝道的设计速度要考虑什么因素?39. 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哪些?40.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是什么?41.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2. 交通流的三项标志是什么,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43. 立体交叉按交通功能可分为哪几类,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4. 匝道的计算行车速度主要是根据确定的?45. 影响立体交叉选择的因素都有什么?46. 如何进行人行道铺装?47. 自由式城市道路有哪些有缺点?48. 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时,应考虑哪些原则?49. 什么是缘石?应怎样设置?50. 什么是分车带?其功能是什么?六 计算题1. 某中等城市交通干道计算行车速度为40公里/小时。路线跨越河流,要求桥头至少有40米的直线距段,由桥头至路线转折点的距离为130米,转折角为38。试求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大可能半径的取值。2. 某十字路口设计时速为25Km/h,路面横坡为1.6%,横向力系数0.16,靠近中心岛车道宽度为3.5m,交汇道路平均宽度为4m道路相交条数6条。试计算中心岛的半径?习题答案:一 名词解释1、 非直线性系数: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值。2、 年第30位最大小时交通量: 指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3、 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4、 横净距:行车轨迹与视线之间的距离。5、 导流路:与入口引道分离的单独右转弯车道。6、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7、 路拱:道路车行道断面由两侧向中央逐渐拱起的形状。8、 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 9、 施工高度或填挖高度:设计线上各点的标高与原地面线上各对应点标高之差10、 交织段长度:是指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上行驶时互相交织,变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路程。11、 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12、 道路面积密度: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值。13、 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14、 城市道路横断面: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15、 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16、 变速车道: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17、 平曲线: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18、 横向力系数:汽车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19、 渠化交通:使人、车分离,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顺序行驶,在道路上划线,用绿地和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流过。20、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二、填空题1. 横向安全净距2. 横向力系数值3. 停车视距4. 路面排水5. 中心岛6. 车辆减速所需长度7. 暗式系统8. 立交的等级 9. 枢纽10. 住宅建筑11. 缓和曲线12. 交通量13. 有所折减。 14. 实地定线15. 渐变段16. 渠化交通17. 互通式18. 变速车道。19. 分隔带20. 方格网法21. 中国的城市道路一般分为四类: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专用道路。22.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即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23. 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道路运输经济、交通流畅安全与迅速、注意环境保护、注意造型协调。24. 交通流的三项标志:车流量、车流密度、车速。25. 通行能力按车流状态,分为连续车流通行能力和间断车流通行能力两类。26. 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路网、放射环式路网、自由式路网、混合式道路网。27. 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28. 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设计 、 车行道条数设计。29. 立体交叉按结构物形式分类:上跨式、下穿式;按交通功能分类:分离式立交、互通式立交. 30.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部分互通式立交、完全互通式立交、环形立交。31. 横向力系数32. 缓和曲线33. 试定平面设计线34. 竖曲线35. 超高缓和段 行车舒适 利于排水 36. 线性缓和 行车缓和 超高和加宽缓和 37. 左、右转弯车道,变速车道、导流路 38. 3、4 39. 功能、性质、等级、设计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自然条件40. 方格网 圆心 等分 平行线 三 判断题1-5: ,6-10: ,11-15:,16-20:,四 选择题1-5:B D A C B; 6-10:A B A A D11-15:D A A D B 16-20:B A C B D 21-25:B B B A D 26-30:B C A D C30-35:B D A B D 36-40:C B A D A41-45:C B D A A 46-50:C B A A B51-55:B A C B D 56-60:C A A C B61-65:C A D C A 66-70:D B B C D71-77:A A B C A B B五 简答题1. 填上图中交错点的名称。 答:回合点,分叉点,冲突点2. 车辆交叉通过时,其交叉角度越接近直角越有利,为什么?答: 减少可能发生冲突的路面面积; 使车辆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最短; 易判断被交叉车辆的通过速度。 3. 简述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答:优点:驶入车辆,无需停车,可同时连续通行,节约时间车流方向一致,有利渠化交通,避免了交叉冲突点,减少交通事故,交通组织简便,对五条以上道路交叉和畸形交叉口,更有效。缺点:占地面积大,对旧城改建较难实现;增加车流绕岛行驶距离,对左转弯车辆及直行车辆行驶均不利。4.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市区一般以500m800m左右为宜;郊区为1000m左右;在交叉口附近设站时,为了不影响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通行能力,一般应离开交叉口50m左右。交通量较少的道路,站位距交叉口不得小于30m。为什么?答:停靠站间距小,道路上过多设站,增加乘客的乘车时间,车辆速度不高,且制动、启动频繁,轮胎与燃料消耗大。如果停靠站间距过大,虽然车辆运行速度提高,乘客的乘车时间减少,但增加了乘客的 步行时间,于乘客不便。5. 怎样解决城市道路照明节能的问题。答:合理进行设计;合理控制运行时间;合理选择照明光源;新型能源的利用。6. 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哪些?答:城市道路的形式一般有:方格网式路网;放射环式路网;自由式路网;混合式道路网等形式。7. 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有哪些?答: 有较宽中央分隔带时,压缩分离带宽度辟为左转车道; 有中央分隔带,但宽度不足时,可将入口段车道线偏移来增设左转车道; 无中央分隔带时,可用拓宽路口方式增设左转车道 8. 立体交叉有什么优越性?答: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 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路的干扰。 9. 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在一次出行中将自行车和轨道交通相结合起来。实行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的好处是什么?答:(1)自行车换乘能节约能源、减少空气和噪声的污染。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取代小汽车的出行总里程越长,这种优势越明显。(2)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还能减轻相应走廊和车站通道上的拥挤程度,减少轨道车站附近的机动车停车场数量。(3)最后,自行车换乘能为轨道交通吸引更多的客流,提高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10. 什么是高架道路?其设计条件是什么?答:高架道路是用高出地面 6m 以上 ( 净高加桥梁结构高度 ) 的系列桥梁组成的城市空间道路。设置条件:凡设置高架干道的道路 , 其等级应属快速路 , 或原来是主干路;交通量较大;交叉口上直行车辆占路口总交通量的比重较大;在跨越河流或铁路的桥梁引道两端的交叉口车辆较多 , 而交叉口距桥台间距又短的道路上 , 宜将引道建成高架桥 , 以便跨过数个交叉口。11.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和原则?答:目的:统一解决行车、排水、建筑艺术三方面在立面位置上的要求,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处形成一个平顺面,以保证行车顺适、排水通畅,并与周围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协调。设计原则: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维持纵坡不变,改变横坡度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维持不变,调整次要道路横坡和纵坡,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便于排水4)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应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者低洼处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一般不大于路段横坡,以利于行车6)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12. 答:1)路脊线上的设计标高不能反映交叉口的立面形状,需要增加一些标高计算的辅助线,即标高计算线2)标高计算线设置依据是它所在断面的路拱位置,应尽量使标高计算线与拱横断面的方向一致3)标高计算线网主要有方格网法,圆心法,等分法和平行法4种13. 答:中心岛多采用圆形;主次道路相交交叉路口也可以用椭圆形中心岛,长轴沿主要道路方向布置,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规则或者不规则几何形状的中心岛。14. 答: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称为超高各圆曲线半径所设置的超高坡度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15. 答:1)快速道路:供穿越城市的通过性交通以及供都会区内通过性交通使用的道路2)主要道路:供交通繁忙地区与外围重要市乡镇间联络的道路,并兼供穿越城市交通使用;或者联络城市各分区间的干线道路3)次要道路:提供与临近小区或者村里聚落间的联络道路,具有联络主要道路与服务道路的功能4)服务道路:提供各小区或者邻里单元到次要道路之间的信道,包括集散道路和巷道16. 答:行车视距是指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0.1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行车视距一般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时距、避让障碍物视距等五种。17. 纵断面设计有那些要求?答:1)线性平顺,保证行车安全,迅速。2)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以及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3)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减少工程量。4)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雨水的排除。5)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埋设提供有利条件。6)综合平面设计线性,妥善分析确定各竖向控制点的设计标高。18. 什么是最大纵坡,其设计值应考虑那些因素?答:最大纵坡是指道路纵坡设计的极限值,重要指标。其大小将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行车安全以及运营成本和工程经济性。考虑行车技术要求,工程经济考虑非机动车行驶的要求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沿街建筑物的布置与地下管道的铺设要求19. 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有哪些分类?答:道路总段面上的设计纵坡线系由许多直线和转折点组成。由于纵坡的凸形限制了驾驶员的视野,而凹形转折因车速加快和行车方向的突然转变,不仅使乘客感受不舒适,载货受到影响,也限制了夜间行车车头灯的照射距离,。因此,需要在路线纵坡转折处设置曲线使之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